国学

发布时间:2014-10-15 08:59:3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国学经典诵读”系列教育实验方案

王宜芳 张立峰 邝任军

一、课题的提出

(一)实验背景

年来,在全国范围内,以国学为核心的学术探讨、知识普及、文化建设、教育推广等工作,正在波澜壮阔地广泛开展起来,涌动着一股热烈的思想文化潮流,这就是所谓“国学热”。从民间到学术,从大众生活到精英文化,从个人日常行为到主流意识形态,这场“国学热”正浸染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称之为一种富于时代特征的文化现象,是丝毫不算过分的。

但是,由于有些具体的基础性问题还没有完全理清,人们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化,这就不能不从理论到现实的各个层面影响着国学的研究、教育、普及、推广等工作向着更高的境界和更大的空间展开。在当前遍及社会各阶层的“国学热”方兴未艾之际,从一些似乎简单的基础性问题入手,进行发掘本质的理论探究和学理思考,这对于引导“国学热”的持续健康发展,进而真正成为推进民族文化复兴的建设性工作,显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理论和实践依据

一是教科书发生了巨大变化,为国学教育的加强和推广,创造了有力的条件和较大的空间。目前,我们中小学使用的教科书,在文言文、诗词歌赋、古典文学、历史经典等方面,都有空前的增加和扩大。

二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为国学教育在小学阶段的开展,提供了心理学依据。612岁左右的儿童,其机械忘记处在最好的黄金阶段,这在心理学上叫“关键期”。只有在关键期、敏感期的教育,才能实现儿童的最佳发展。

三是养性、养正、养志、养德,为开展国学教育活动找到了历史根源和教育学根据。中国古代近代的教育智慧非常之多,除去因材施教、相机而敏、有教无类等之外,重要的一条就是提出了“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的教育程序和各个阶段的侧重点。

二、实验目标及意义

面对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我们既要勇敢面对,又要积极应对。只有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源远流长的中国优秀文化,必将以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姿态融入世界文化大潮中,成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奇葩。

我们培养的学生既要有现代科学精神,又要有一定的人文底蕴。我们在大力倡导科学与创新精神的同时,也必须大声疾呼人文底蕴的涵养,只有在博大深厚的人文底蕴中,也才能催生科学精神和迸发创造之花。

我们要培养能对我们民族文化的基本理念、基本价值真正理解、有感情、有强烈认同感的人,使我们的精神有皈依的家园,使我们的人格有自信的能力,我们才有气度去实现中西方文化的融通

学生“在心灵纯净的童年时期记诵下来的东西,如同每天的饮食,会变成营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在长大之后的学习、工作、待人接物中自然运用出来”(南怀瑾);具有了深厚的中国文化素养,将来无论学习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从事科学还是人文事业,都不会妨碍专业上的成就,只会因此而具有更丰富的创造及文化心灵。

、实验内容及策略

(一)构建国学教育的内容体系

国学是以儒学为主的传统文化与学术,在思想上以儒家为主,佛道及诸子百家为从属,典籍分为经、史、子、集四类,内容涉及哲学、史学、文学、考据、天文、地理、书画、术数、医学、星象等方面。根据丽景学校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年龄特点,可将国学教育整理成一个体系。

一年级 ——必背古诗10课外古诗20三字经

二年级 ——必背古诗10课外古诗20弟子规

三年级 ——必背古诗20课外古诗30千字文

四年级 ——必背古诗20课外古诗30笠翁对韵

五年级 ——必背古诗20古体诗20对联

六年级 ——复习检查80古诗归类学习复习提高

1、必背古诗指课标要求的小学阶段必背古诗80首,把它分配到各年段完成,如一年级10首,上学期5首,下学期5首。要求学生会背诵、吟诵、理解、默写。

2、课外古诗指除必背古诗80首以外的精选的120首古诗。一年级以五绝为主,二年级七绝为主,三年级以五律为主,四年级以七律为主,五年级以古体诗为主,六年级要求学生把学过的古诗按内容进行归类,强化记忆。如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思乡诗等。

3、小学阶段的经典课堂以蒙学为主要教学内容,分年段完成教学,低年级的主要目标是识字,在此基础上能背诵、吟诵;中高年级目标在于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吟诵,并能践行到生活中去。

4、五年级的对联知识是在四年级学习《笠翁对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搜集、整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优秀对联,生活中佳联如春联、婚联等,并在此基础上学写对联。

初中阶段安排如下

1、古诗文的专题阅读。

2013-2014学年上学期:李白 2013-2014学年下学期:杜甫

2014-2015学年上学期:李清照 2014-2015学年下学期:苏轼

2015-2016学年上学期:《三国演义》 2015-2016学年下学期:《水浒传》

2、“读经”活动。

七年级上:《大学》《中庸》 七年级下:《道德经》

八年级:《论语》

(二)构建国学教育的过程方法体系

1、增设吟诵校本课程。

1)编写吟诵校本课本,以中小学必背古诗文为主要内容。2)培训吟诵教师。小学、初中各二名。(3)上好吟诵课。教师须精心备课,按照教学常规要求上好每一节吟诵课。(4)建设吟诵特色班。把爱好吟诵的学生编成一个兴趣班,定期举行活动,如晨诵、展示演出等。

2、上好经典课。

1)从语文课中抽出一节进行国学经典的教学,小学以蒙学为主,中学以经学为主。

2)培训语老师,让每一个语老师都能胜任本年段的经典课教学。

3、精心组织专题阅读活动。

在初中部每个学期组织一个专题阅读,每个班级围绕这个专题,自行选择一个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学期中或末举行专题学习展示。如李白专题:(1)李白诗朗读、吟诵比赛;(2)李白诗书写比赛;(3)以“李白为主题的”演讲或辩论比赛;(4)“李白”故事情景剧表演;(5)以读李白诗为内容的作文比赛;(5)李白诗赏析沙龙等。

(三)构建国学教育的评价体系

提高学生主体的民族文化素养,以国学经典育人为主干的优质教育,最终要落实在学生主体的民族文化素养上。为此,我们必须组织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并纳入学生的素质考核,真正把学生培养成爱我中华的新一代。

1、学生个体的评价。每个学期对学生的国学素养进行一个综合测试并评价,对优秀学子进行表彰并授予称号。

2、班级的评价。对于在国学教育各项活动中表现优秀的班级给予表彰并授予“李白班”、“苏轼班”等称号。

、实验要求

1.积极申报广东省、中山市乃至全国“中小学国学经典诵读实验学校”。

2.加强领导,重在指导,善于引导。学校国学经典诵读实验课题组要通过常规检查、竞赛评比、档案验收、综合评优等形式,指导和督促国学经典诵读实验工作,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分制度方案、校本教材、教案作业、师资培训、实验研究、总结交流等六类建立国学经典诵读实验档案,保存好文字、图片、影像和实物等资料。

3.正确处理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关系;课程、教材、教法之间的关系;国学经典诵读进课堂、进家庭和进社区的关系,特别是如何利用社区学校、家长学校等教育资源深化和拓展国学经典诵读。

、实验步骤和进度

本实验计划用三年时间(20136—20166月),分三个阶段完成。

(一)准备阶段(2013620139月)

1.确定课题,拟定研究方案。2.课题申报立项。

3.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知识,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4.精选经典诵读内容,编写校本教材。

(二)实施阶段(2013920165月)

1.按计划开展经典诵经活动。2.积累典型案例、研究资料,撰写论文。

(三)总结阶段(20162——20166月)

1.课题组成员写结题分报告。2.课题组写结题总报告。

七、实验成果构想

(一)阶段成果

1.课题的实施方案、意见(文章)。 2.典型案例实录(文章、录像)。

3.各项专题研究(论文、经验总结、研究报告、录像等)。

(二)最终成果

1.课题研究报告。 2.课题结题报告。

(广东省中山市丽景学校)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3804c6d7cd184254b3535ff.html

《国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