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四川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训练27 古代诗歌鉴赏(一)

发布时间:2019-08-25 00:14:0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9-2020年(四川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训练27 古代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1)

[南宋]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1)请简要分析云锁朱楼字的妙处。(5)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下片主要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锁字是笼罩”(包围、环绕、围绕)的意思,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阴云四布、雾压朱楼的情景,表现了深闺女子郁闷(烦恼)的心情。

(2)下片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通过绿杨、海棠、红杏等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词人隐藏在心中的无限哀()(烦恼、惆怅等)(如果表现手法答用鸟语花香来反衬自己的惆怅也对)

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11)

【双调·水仙子】 重观瀑布

乔 吉

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露华凉人怯衣单。似白虹饥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1)请简析本诗中瀑布在形状、色彩、动态上的特点。(5)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是元曲中绘景的压卷,请赏析。(6)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运用比喻手法,用”“”“”“”“高垂”“悬霄汉等词语写出了瀑布修长高挂的形状;说它像雪练”“冰丝”“白虹”“玉龙”“晴雪,写出了瀑布洁净素白的颜色。以饮涧”“下山”“飞滩等词语,写出了瀑布飞泻的姿态、力度和撼人心魄的气势。

(2)“冰丝用比喻修辞手法,作者以大胆的想象,把瀑布比作一幅白练,从陡峭的石壁垂下,跨越千年,那白练的缕缕经纬线,湿漉漉的,带着水汽、丝丝细雨直从空中飘下,十分形象地描绘了远眺瀑布垂挂悬崖的姿态。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11)

灞上秋居

马 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注】 灞上:地名,位于长安东,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

(1)这首诗中哪两个字最能抒发诗人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6)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这首诗的颈联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5)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独最能抒发诗人孤苦无依的情感。面对急飞的雁群,诗人触景生情,引发了乡思之情;在他乡落叶时节,孤独人独对寒灯,字写尽了他乡的孤独。尾联直接说出心中的感慨:寄居已久,却不知何时才能找到机会,道出了怀才不遇的苦楚和希望的渺茫。(“独若答成”“”“也可。)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空园孤壁,静寂凄清,抒写了作者长期客居他乡的孤独与凄苦。衬托。滴露之声,从反面衬托夜阑人静;以夜阑人静、野僧为邻,从正面衬托飘零孤单之情。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1)

归朝欢·和苏坚伯固

苏 轼

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此生长接淅,与君同是江南客。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  明日西风还挂席,唱我新词泪沾臆。灵均去后楚山空,澧阳兰芷无颜色。君才如梦得,武陵更在西南极。《竹枝词》、莫徭新唱,谁谓古今隔。

【注】 接淅:行色匆忙。挂席:挂起帆席,准备启程。莫徭:楚地瑶族地区,苏坚(字伯固,苏轼老友)即将任职地。

(1)概括这首词上片的行文思路。(6)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说明。(5)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先写梦中泛舟震泽、波浪滔天的景象,再写眼前庐山倚天雄奇的景象,最后感慨人生到处奔波的境遇。

(2)比喻。以飞梭掷喻梦中迷离幻象、眼前庐山清景,随着短暂相聚的友人即将离去而转瞬即逝。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11)

金桥感事

吴 融

太行和雪叠晴空,二月郊原尚朔风。

饮马早闻临渭北,射雕今欲过山东。

百年徒有伊川叹,五利宁无魏绛功?

日暮长亭正愁绝,哀笳一曲戍烟中。

【注】 此诗写于公元891年。公元890年,唐昭宗讨伐北方沙陀族藩镇节度使李克用,三战皆败。李军长驱直入山西地带。饮马:公元前579年,晋楚战争中,楚军骄横狂妄,扬言饮马于河(黄河)而归射雕:用了北齐斛律光射落雕鸟的故事。是一种鸷鸟,猛健善飞,不易射得。周平王迁都洛阳,大夫辛有在伊水附近看到一个披发的戎人在野外祭祀,据此预言这地方必将沦为戎人居住地。辛有死后,戎人果然迁居于伊水之滨。晋国大夫魏绛认为用和戎方式解决汉、戎民族矛盾有五利,晋悼公采用此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诗歌的颈联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作用。(5)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赏析该诗尾联中的景情关系,并结合全诗分析尾联的作用。(6)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引用典故的手法。作者借用伊川之叹来表达自己对唐朝国家命运的担忧,借对魏绛的五利之策的肯定,表达了自己寄希望于朝廷能采取和戎的方式解决民族矛盾,也婉转地批判了唐王朝这次对李克用的用兵行为。

(2)诗歌的尾联融情于景。描写了夕阳西下,诗人于长亭处似乎听到了在战火烽烟中传来哀笳一曲,在凄凉的环境中诗人充满忧愁。尾联以景结情,在充满凄凉的战乱之景中表达了诗人对王朝发动讨伐李克用这场战争的忧愁:战争势必给百姓带来更大的灾难,给国家带来创伤。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11)

一剪梅

无名氏

漠漠春阴酒半酣。风透春衫,雨透春衫。人家蚕事欲眠三。桑满筐篮,柘满筐篮。  先自离怀百不堪。樯燕呢喃,梁燕呢喃。篝灯强把锦书看。人在江南,心在江南。

【注】 此词作于江上舟中。

(1)结合全词,分析篝灯强把锦书看一句中字的表达效果。(5)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中景与情之间的关系。(6)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强有勉强之意。写出了诗人灯下因思乡而想看家书,但又因看家书易勾起内心思乡之情而不忍看的矛盾心情;表现了诗人对亲人和故乡的深切眷恋之情。

(2)上片写景,描绘了一幅早春时节充满生机的江南风景图;下片抒情,表达了词人离井怀乡的深沉愁苦之情。上片的乐景与下片的离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表现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

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以下各题。(11)

秦楼月

向子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  可堪更近乾龙节,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

【注】 公元1127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中原尽失,向子就生活在这个时期。古人以乾龙喻帝王。乾龙节,指宋钦宗生日。

(1)“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一句中晓风残月是移用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词中的名句,但意象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试指出两首词中晓风残月表现的不同的情感内涵。(5)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从抒情手法使用的角度赏析词的上片。(6)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柳永《雨霖铃》中表现的是离别的愁苦,而本词中表现的是因国破家亡而产生的故国之思。

(2)“故园目断伤心切是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表达了登高遥望北方故国,而故国却不可见的悲伤痛苦之情;无边烟水,无穷山色是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迷离的烟水、朦胧的山色,表达了诗人满腹的惆怅和悠远的悲伤。

8.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11)

青玉案

曹 组

碧山锦树明秋霁。路转陡,疑无地。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凄凉只恐乡心起。凤楼远、回头谩凝睇。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注】 谩:徒然、空自。

(1)上片后四句写景,包含了词人哪些丰富而微妙的情感变化?试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说明。(5)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凄凉只恐乡心起一句在整首词中的作用。(6)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先是忽然看到临水人家的惊喜,接着写宁静安详的烟村给词人带来的一种有所依托的温暖和慰藉。同时,眼前如画的烟村,也触发了词人一缕思乡之情。

(2)这一句既点明了题旨,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片写景,点出旅愁乡思的主题,领起下文,抒写独宿孤馆、乡思盈怀的惆怅之情。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11)

虞美人·寄公度

舒 亶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注】 浮生:指人生。尊:通,酒杯。

(1)请简析上片中字的表达效果。(5)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6)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独字形象地描写了词人独自一人倚阑眺望的情态,又透露出因朋友远离触景而生的孤独惆怅之感。

(2)这两句运用了对面着笔(或虚写、想象)的手法。想象老朋友远在江南也天天登高望远,思念着我;即使道远雪阻,他也一定会给我寄赠一枝江南报春的早梅。词人通过这幅想象的画面,来表达自己对远方朋友的无限思念之情。

10.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11)

登缥缈峰

吴伟业

绝顶江湖放眼明,飘然如欲御风行。

最高尚有鱼龙气,半岭全无鸟雀声。

芳草青芜迷远近,夕阳金碧变阴晴。

夫差霸业销沉尽,枫叶芦花钓艇横。

【注】 吴伟业(1609—1672),明末清初诗人。字骏公,号梅村,江南太仓(今属江苏)人。吴伟业生活在明清易代之际,仇视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对清统治者也无好感。江湖:偏义复词,义在,这里指太湖。鱼龙气:指太湖水汽。

(1)第二联写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5)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第二联写景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到了山顶,还有太湖的水汽,极言太湖之广。到了山半腰就没有了鸟雀之声,极言缥缈峰之高。

(2)这首诗的尾联表面是慨叹吴王夫差的霸业消沉完了,只剩下枫叶荻花和钓船了,实际上抒发的是吊古伤今的感慨,借对吴王夫差的慨叹,抒发对明王朝灭亡的感慨。

1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1)

寒闺怨

白居易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注】 唐代府兵制度规定,兵士自备甲仗、粮食和衣装,存入官库,行军时领取备用。但征戍日久,衣服破损,就要由家中寄去补充更换,特别是需要御寒的棉衣。

(1)细读此诗,谈谈诗中所刻画的闺中女子心有何(5)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表达技巧上看,此诗后两句妙在哪里?请简要赏析。(6)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天寒岁暮,征夫不归,内心思念、寂寞孤独。秋霜欲下,冬衣未成,心中焦虑。

(2)女子灯下裁衣,忽感剪刀冰冷,连手也觉得凉了。诗人于此不直接写出主人公内心的凄凉之意,而捕捉这一丝细腻的心理感受,表达女子内心之,虽简实丰,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11)

早 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注】 柳宗元二十六岁入仕,一生二十一年的仕宦生涯竟有十四年遭贬谪流放。此诗写于他参加王叔文改革失败后被贬于永州时期。

(1)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早梅形象?(5)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抒发的情感。(6)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一个字,写出早梅昂首怒放生机盎然的形象;高树、楚天,映衬了她的雅洁不凡;朔风、繁霜的恶劣环境表现梅花不同凡花的风骨、不屈的品格。(答对两点即可)

(2)既有对亲友的思念之情,也有对自身遭遇的不平之情,以及借梅花的销落而表达的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之情。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1)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1)苏轼说白公晚年诗极高妙“‘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所不到也。请赏析颈联的高妙之处。(5)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此诗,有人说字统领全篇,有人说字统领全篇。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6)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风吹古木,声如落雨;月照平沙,似见寒霜。这两句诗运用新奇的比喻(视听结合,联想和想象),逼真而传神地写出了夏夜宁静清凉的风光。

(2)全诗以字统领全篇。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中之景;颔联写灯火”“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月下中;正因为身处中的江楼,能够消暑,故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照应了题目中的招客全诗以字统领全篇。首联写眺望的远景,山川壮阔而又高远;颔联写近景,万家灯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闪烁,都是俯瞰所见;颈联由上而下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向朋友发出消暑邀请。


2019-2020年(四川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训练29 文化经典阅读

1.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景春对公孙衍等名噪一时的纵横家崇拜不已,认为他们一怒而诸侯惧,威震八方,叱咤风云,着实让人羡慕不已,是男子汉大丈夫之所为。

B.孟子则嘲讽公孙衍等人只会摇唇鼓舌,在诸侯面前竟像妻妾顺从丈夫一样,不问是非,一味顺从,没有仁义道德的准则,只是妾妇之道,根本称不上大丈夫。

C.孟子的语言含蓄而幽默,他以设譬,通过对女子出嫁时母亲的训导,来说明把顺从当作正理的做法很不可取。

D.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之道是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与孔子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观点不谋而合。

解析 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之道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只能算是实现大丈夫之道的前提。

答案 D

(2)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孟子的大丈夫的理解。(3)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要心怀仁德,践行礼义,志在天下;得志时,与百姓一同遵循仁义道德,不得志时,独自践行自己的主张;并能不因外界因素(富贵、贫贱、强权)改变自己的追求。

【参考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最大原则,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公孙衍、张仪在诸侯面前竟也像妇人一样)。居住在天下最广大的住宅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上;能实现理想时就与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强权不能屈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2.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

公孙丑问曰:不见诸侯何义?孟子曰:古者不为臣不见。段干木逾垣而辟之,泄柳闭门而不内,是皆已甚。迫,斯可以见矣。阳货欲见孔子而恶无礼。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阳货瞰孔子之亡也,而馈孔子蒸豚;孔子亦瞰其亡也,而往拜之。当是时,阳货先,岂得不见?曾子曰:胁肩馅笑,病于夏畦子路:未同而言,观其色赧赧然,非由之所知也。由是观之,则君子之所养,可知已矣。

《孟子·滕文公下》

【注】 段干木:战国初期人,孔子弟子子夏的弟子,曾做过魏文侯的老师。泄柳:鲁穆公时的贤者。病于夏畦:比大热天在地里干活还难受。

(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A.孟子认为古时候,不是诸侯的臣下,不去谒见诸侯。段干木越墙躲避(魏文侯的来访),泄柳关门不接待(鲁穆公),都不合乎

B.公孙丑之所以向孟子请教不主动去求见诸侯有什么道理,是因为作为学生,都希望老师谒见诸侯之后,自己有官做并可以实现理想。

C.阳货探听到孔子不在家时,特意给孔子送去一只蒸熟的小猪,按礼节规定,孔子就应该前往大夫家拜谢,这样正和阳货的心意。

D.文中引用曾子和子路的话是想说明,君子要想出仕,不能装出笑脸去巴结人;与诸侯志趣不相投,就不能为难自己勉强出仕。

解析 B项句意理解错误,属于强加因果。

答案 B

(2)孟子认为君子之所养”(君子所要培养的道德操守)包括哪些内容?请简要分析。(3)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孟子认为君子所要培养的道德操守首先要合乎的规定;段干木越墙躲避(魏文侯的来访),泄柳关门不接待(鲁穆公),这么做都太过分了;孔子注重人臣的道德操守,恰当处理与阳货的来往,既不丧失为人臣的伦理,也不违背去做丧失原则的事,值得推崇。

【参考译文】

公孙丑问道:不主动去拜见诸侯是什么道理?孟子说:在古代,一个人如果不是诸侯的臣属便不去拜见。段干木跳墙躲避魏文侯,泄柳闭门不接待鲁穆公,这些都做得过分了。迫不得已时,见还是应该见的。从前阳货想要孔子去拜见他,又厌恶别人说他不懂礼仪。大夫如果对士人有所赏赐,士人没有在家亲自接受的话,就得上大夫家去拜谢。于是,阳货便趁孔子不在家的时候,给孔子送去一只蒸乳猪;孔子也打听到阳货不在家时,前去拜谢。当时,要是阳货真心诚意地先去看孔子,孔子难道不去拜见他吗?曾子说:耸起两个肩头,做出一副讨好人的笑脸,这真比顶着夏天的毒日头在菜地里干活还要令人难受啊!子路说:分明不愿意和那人谈话,却要勉强去谈,脸上还做出羞惭的样子,这种人不是我所能够理解的。从这里看来,君子是怎样修养自己的,就可以知道了。

3.阅读《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

陈臻问曰:前日于齐,王馈兼金一百而不受;于宋,馈七十镒而受;于薛,馈五十镒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一于此矣。

孟子曰:皆是也。当在宋也,予将有远行,行者必以赆;辞曰:馈赆。予何为不受?当在薛也,予有戒心;辞曰:闻戒,故为兵馈之。予何为不受?若于齐,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

【注】 兼金:好金,多指黄铜。赆:盘缠。货:贿赂。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孟子因为宋赠金过多而不能接受。

B.陈臻认为,孟子对待馈赠态度不一,其中一定有一种做法是错误的。

C.孟子认为接受馈赠是有理由的,没有理由就不可以随便接受赠金的。

D.以上这件事体现了孟子在金钱上重义的原则。

解析 A项孟子接受了宋的赠金。

答案 A

(2)结合上文中的选段,谈谈你对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这句话的理解。(3)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要会变通;但君子是不能被金钱收买的(君子要保持气节,要讲原则)

【参考译文】

陈臻问道:以前在齐国的时候,齐王送给您好金一百镒,您不接受;到宋国的时候,宋王送给您七十镒,您却接受了;在薛地,君送给您五十镒,您也接受了。如果以前的不接受是正确的,那后来的接受便是错误的;如果后来的接受是正确的,那以前的不接受便是错误的。老师您总有一次做错了吧。孟子说:都是正确的。当在宋国的时候,我准备远行,对远行的人理应送些盘缠;所以宋王说:送上一些盘缠。我怎么不接受呢?当在薛地的时候,我听说路上有危险,需要戒备。君说:听说您需要戒备;所以送上一点买兵器的钱。我怎么能不接受呢?至于在齐国,则没有任何理由。没有理由却要送给我一些钱,这等于是用钱来收买我。哪里有君子可以拿钱收买的呢?

4.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6)

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孟子)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一人横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孟子·梁惠王下》)

(1)在交谈中,孟子为什么要对齐宣王提及周武王,有什么用意?(3)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一文段中,孟子谈及两种勇,各有什么特点?(3)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周武王的事例,从侧面提醒好勇的齐宣王,希望他向周武王学习;凭借自己的勇来安定天下、让百姓安居乐业。(2)一种是小勇,从表面上看很有气势,但只能对付一个人。另一种是大勇,凭借自己的勇,除暴救民,来使天下安定,他的着眼点是天下。

5.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6)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1)面对子夏带有刁难性的问题,孔子是如何启发教育他的? (3)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来是孔子在启发子夏,可为什么孔子却说启予者商也 (3)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孔子说再好的画也是要画在洁白的底子上,告诫子夏再好的文学也应建立在德行之上,切勿舍本逐末。

(2)孔子这里就是在教育学生做人要朴实,要以内在德行为务,少一些外在虚伪的花里胡哨的东西,他一启发,子夏就明白,接受老师的教诲并且能举一反三、启发老师,而老师肯定并谦虚地接受他的这种理解,这是一种让人羡慕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参考译文】

子夏问道:“‘美的笑容,酒涡微动;美的眼睛,黑白传神;洁白纸上,灿烂颜色。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先有白底子,而后才绘画。子夏说:那么礼在后吗?孔子说:启发我的是你呀,这样才可以与你讲诗。

6.阅读下面《语语》选段,回答问题。(6)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孝,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孔子的治学态度、教学思想等受其政治倾向的影响较为明显。

(1)上述文字中哪一句话最能体现孔子的治学态度?(2)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上述对话,你认为孔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治学态度和教学思想?(4)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2)因为孔子的政治倾向比较保守,主张复古,推崇周礼,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治学态度、予欲无言、顺乎天理、歌乎礼乐等教学思想,与他的基本政治倾向是相和相应的。

【参考译文】

孔子说:只阐述而不创作,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

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孔子说:我想不说话了。子贡说:你如果不说话,那么我们这些学生还传述什么呢?孔子说:天何尝说话呢?四季照常运行,百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话呢?

7.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梁惠王上》)

【注】 有:同善与人同:与人共同做善事。与人为善:与,偕同。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孟子从子路说起。因为子路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闻过则喜,听到别人给自己指出过错就高兴。

B.除了子路以外,夏禹也是这方面的模范,他只要一听到别人对他说有教益的话,不仅高兴,而且还要就地下拜,行上一个大礼。

C.比起子路和夏禹来,大舜的与人为善就更高一筹了,不仅高兴,不仅下拜,而且还要放弃自己,听从别人,这就等于和别人一起行善了。

D.从闻过则喜闻善言则拜,到与人为善,虽然有程度的不同,但其性质都是一样的,这就是善于吸取别人的优点而改正自己的缺点。

解析 C项还要舍弃自己的缺点,学习人家的优点,切实吸取并付诸行动,这就等于和别人一起行善了。

答案 C

(2)在《论语·学而篇》里,孔子曾经说过: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把别人能够给自己指出过错看做一大幸事。结合上面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与人为善的理解。(3)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由上文可见,孔、孟在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这个问题上也是一脉相承的。今天我们说,与人为善,是指善意帮助别人。这与孟子所说的意思既密切相关又略微有所不同了。

当然,在实际生活中,要真正按孔、孟的要求做是非常难的。这里面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最根本的一点,还是有没有宽广的胸襟和肚量的问题。没有宽广的胸襟和肚量来处理人与我之间的关系,莫说与人为善,就是闻过则喜也是绝对做不到的。做得到的,只有闻过则想文过饰非而已。

【参考译文】

孟子说:子路,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他就很高兴。大禹听到有教益的话,就给人家敬礼。伟大的舜帝又更为了不得:总是与别人共同做善事。舍弃自己的缺点,学习人家的优点,非常快乐地吸取别人的长处来行善。从他种地、做陶器、捕鱼一直到做帝王,没有哪个时候他不向别人学习。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行善,也就是与别人一起来行善。君子,最重要的就是要与别人一起来行善。

8.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6)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何以伐为?焉用杀?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政治主张,那么孔子提倡的是什么呢?(3)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强调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的作用,但是他又叫他自己的学生对求鸣鼓而攻之可也!,这样做不是自相矛盾的吗?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呢?(3)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以德治国

(2)孔子为政的根本思想应该是以德治国,并且这种以德治国的思想有很多是值得肯定的,比如说教育熏陶;但是道德的作用并不是无上的,有时在特殊的环境和特殊的人要有不同的对待方式。冉有的这些话让孔子觉得他是那种屡教不改的人,所以孔子认为冉有再也不用用那种道德去感化的方法,而应当去声讨他。

9.阅读《论语》中的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6)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1)齐景公说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你认为齐景公真正理解孔子的话了吗?(3)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3)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齐景公的结论只关心生活中的,只关心吾食之,并且是一个反问句,与孔子君臣父子天伦人伦关系的理解实在是天壤之别。

(2)因为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的,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他们给了我们人间第一爱。因此一个人连父母都不爱,都不孝敬,就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爱的根本了。乌鸟尚知反哺,更何况人!

10.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

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

(《孟子》)

【注】 挟:倚仗。

(1)简要概括孔子和孟子的交友观的共同点。(2)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和孟子交友观有所不同,请作简要评析。(4)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要结交益友。(或:交友重品德)

(2)孔子认为交友要结交正直、诚信、博学的朋友,就有益;而结交谄媚、伪善、夸夸其谈的朋友则有害,这是侧重交友时对朋友品性的要求,可以在择友时更谨慎,交到益友。孟子认为交朋友,一定要平等,不能依仗自身的优越条件,这是侧重交友时对自我的要求,也有助于交到更多益友。

【参考译文】

孔子说:有三种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诚实的人交朋友,同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这是有益的。同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当面恭维、背后诽谤的人交朋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与朋友相交,不依仗自己的年纪大,不依仗自己的地位高,也不依仗自己兄弟的高贵。交朋友,是因为朋友的德行好才去交他,心中不能存有任何有所依仗的思想。

11.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1)你认为这两句话共同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高尚情怀?(2)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浮云可以使人联想起许多比喻义,有人说,浮云虚无缥缈,不可捉摸,孔子以此比喻不义得来的富贵也具有虚无、难以捉摸的特点。对此,你是怎样理解浮云这一比喻义的?(4)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安贫乐道

(2)聚散无常,喻富贵短暂;云在天上,高不可及,喻富贵与自己无关;浮云至轻至淡,比喻富贵无足轻重。(答出两点即可)

【参考译文】

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齐景公说:讲得好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粮食,我能吃得上吗?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12.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

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孟子·离娄下》)

【注】 畔:通,违背(君子之道)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A.孔子认为君子广泛地学习文献,是一种外在的充实和提高,而是内在的要求。

B.孔子认为君子从里到外,从精神到行为,都因为博学而不至于背离君子的正道。

C.孟子从学习方法的层面,提出了博学是达到学习最高境界第一步的见解。

D.尽管所处的时代不同,孔子和孟子都认识到博学对于学习和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解析 B都因为博学而不至于背离君子的正道有误,不背离君子的正道不仅靠博学,还要约之以礼

答案 B

(2)结合文本,分析孔子主张的和孟子主张的有何不同。(3)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孔子的约束,孟子的简约”(把握重点,扼要说明);孔子主张用来约束自己,就可以不违背君子之道;孟子认为先要博学,进而详说,最后则须说约”——把握重点,扼要说明(说的简约)

【参考译文】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献,用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违背君子之道了吧。!

孟子说:广博地学习,详细地阐述,是要由此返回到能说出其要点的境地。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25bc30e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b3.html

《2019-2020年(四川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训练27 古代诗歌鉴赏(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