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析陶渊明田园诗迷人魅力的本质 精品

发布时间:2019-03-26 22:16:4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浅析陶渊明田园诗迷人魅力的本质

陶渊明田园诗的内涵是丰富的。他的田园诗写的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和日常的农村生活,反映的是归隐后恬淡的心境与情趣。在平淡的描写中蕴含着陶渊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热爱,表现出他美好的人格和崇高的理想。在诗歌的形象中融入深刻的哲理,使平凡的素材表现出不平凡的意境,陶渊明的田园诗对后世的影响巨大。原因何在?

文学即人学,文品即人品。陶渊明的田园诗堪称我国古代文化艺术宝库的珍品,成为人们丰富、发展文艺创作、学习和借鉴的源泉。历代有成就的诗人无不在他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和受到他的艺术熏陶。李白说:“何时到彭泽,狂歌五柳前。”杜甫说:“焉得思如陶谢手”。苏轼评陶渊明说:“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 诸人,皆莫及也。”(《与苏辙书》)。其他一些著 名诗人和批评家对陶渊明也同样备加称扬。沈德潜谓:“陶诗胸次浩然,其中有一段渊深相茂不可到处。”陶渊明那光明峻伟的胸襟、刚正不阿的人格、直率的生活态度、热爱劳动和田园生活的情操,以及执著探索人生真谛,不断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成为历代无数具有进步思想的作家、知识分子的榜样。

  一、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所反映的美学内涵

(一)陶渊明的田园诗反映着现实中的真善美

陶渊明田园诗的独特意义即在于:他从自己“躬耕自资”的生活实践出发,选取了前代诗人从未采用的题材,从田园生活这个独特的角度抒写了他对于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我们从那白描一般的画面中,从那质朴、平淡的生活场景中,不仅可以看到一个不同流俗、情操高洁的诗人自我形象,而且透过诗人的喜怒哀乐,还可以窥视到当时社会现实的某些侧面。

陶渊明归隐早期的田园诗在反映现实的时候,是以诗人实际的田园生活为基本素材,如《归园田居》第一首: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在诗人的笔下,农村是那么恬美、宁静:桃李榆柳的环绕中座落着几间茅舍,远处的村庄依稀可见,轻烟袅袅;从幽深的小巷中偶尔传来几声鸡鸣狗吠……这里的一切与喧嚣终日、凶险四伏的官场是多么不同。难怪诗人象“池中鱼”“笼中鸟”一样庆幸着自己“复得返自然”。这种生活虽然寂寞、清贫,但是经历了“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俯仰由人的仕宦生涯之后,诗人却被其中悠然自得的情趣所陶醉。

类似的赞美在他的田园诗中很多。在这些诗篇中,都洋溢着一种和平、宁静的气氛。

陶渊明反复地歌咏田园风光的纯洁和田园生活的淳朴:“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归园田居》第五)“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移居》第二)。陶渊明是一个精神生活非常丰富的人,实际生活的痛切体验和老庄崇尚自然思想的深刻影响,使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理想:他主张任真自得,认为精神上的压抑和束缚都是违反“自然”的,故而视官场、仕途为“尘网”、“樊笼”;他反对欺诈和虚伪,向往一个世风淳朴、笃厚的社会,认为人与人之间应当真诚友爱,“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杂诗》);他反对浮虚放纵,认为“耕织称其用,过此奚所须”(《和刘柴桑》),提倡过俭朴而充实的生活。总之,这里没有暴力、虚假,有的只是淳朴天真、和谐自然。这样的理想境界与他从小熟悉、喜爱的田园情景十分相近。在长期清贫、寂寞的耕读生活中,诗人更是不断地从自己切实的感受中去挖掘田园生活内在的、质朴的美,以此获得精神上的支持。就象他从“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其五)中领会到“真意”一样,诗人也在或弄琴读书,或斟酒自酌,或灌园种蔬……这种自然淳朴的田园生活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仿佛走入了理想境界。所以他说:“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和郭主簿》其一)

他的田园诗有的着重写躬耕的生活体验,这是其田园诗最有特点的部分,也是最为可贵的部分。《诗经》中有农事诗,那是农夫们一边劳动一边唱的歌。至于士大夫亲身参加农耕,并用诗写出农耕体验的,陶渊明是第一位。陶渊明之后的田园诗真正写自己劳动生活的也不多见。《归园田居》其三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是一个从仕归隐田园从事躬耕者的切实感受,带月荷锄、夕露沾衣,实景实情生动逼真。而在农耕生活的描写背后,隐然含有农耕与为官两种生活的对比,以及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写出人生的理念: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

陶渊明认为,衣食是人生之道的开端,不劳动什么都谈不到。诗里写到劳动的艰辛,写到一天劳动之后回家休息时得到的快慰,都很真切。“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写出农民普遍的感受。“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写出一个从仕途归隐躬耕的士人的特殊感受。

他有些田园诗是写自己的穷困和农村的凋敝。如《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归园田居》其四:“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途。”通过这些诗可以隐约地看到,在战乱和灾害之中农村的面貌。

陶渊明早年做过彭泽令,他是由于对东晋黑暗的政治现实不满而回到田园的。他归隐前的家境就不怎么好。“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 “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我们认为他的话是比较可信的。陶渊明弃官归田后,生活就越来越困苦了。“后来竟穷到“饥来驱我去”的乞食地步,不得不靠自己种田来维持生活。由于与农民共同劳动,接触到农民,便了解到天灾人祸给农民生活带来的痛苦:“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他不仅尝到了劳动的艰辛,也尝到了挨饿受冻的苦楚:“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当碰到天灾而无收获时,又感到“旧谷既没,新谷未登”这青黄不接时农民挨饿的处境。而农民在地主的残酷剥削下,希望减少或取消田租的心情,他也有所领会了。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凡是杰出的作家,对其时代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总应该有直接或间接、明显或曲折的反映。也就是说,他的作品要对人类有认识作用。陶渊明的田园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既写出了农村是那么恬美、宁静,也写出了农村的凋敝和穷困,既写出了自己悠然自得的情趣,也写出了饥寒交迫的苦楚。我认为,陶渊明的田园诗写出了真实的现实,真实的自己,写出了农村善良、淳朴的人们,写出了乡村优美的环境和人们的心灵。

(二)陶渊明的田园诗也反映着理想中的真善美

在陶渊明笔下,农村生活、田园风光才第一次被当作重要的审美对象,由此为后人开辟了一片情味独特的天地。他把农业劳动视为自然 的生活方式,歌颂在劳动生活中包含着美的意趣,这同样是深刻的发现。对陶诗的艺术 特点,前人早有定评,谓之朴素、自然、真淳。但这并不是民歌或受民歌影响的风格, 而是诗人有意识的美学追求。从根本上说,这也是由陶渊明的“自然”哲学决定的。在 他看来,人为的繁复的礼仪破坏了社会的自然性,矫饰的行为破坏了人性的自然性,陶渊明的田园诗,是诗人农村生活的真实反映。不过,这是通过诗人思想的三棱镜透视出来的农村生活,是诗人艺术心灵的外化。陶渊明不是单纯地通过直接描写当时农民日常的痛苦生活,来鞭挞现实社会的不合理,而是通过描绘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幽美的田园景象乃至“桃花源”式的理想社会来否定和批判当时的黑暗社会现实。也就是说,他不是通过描写现实中的丑来批判丑,而是通过描写理想中的美来否定现实中的丑的。诗人这种独特的把握现实的方式,是由他的审美理想所决定的。

在栗里的那间茅舍里,陶渊明度过了许许多多的不眠之夜。因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他想为自己、也为所有人设计一个人间仙境。他做到了。走过漫漫长夜,在一个黎明,他心底的菩提树终于绽放出了美丽的花—— 《桃花源记》

  一千六百多年来,这篇不足400字的文章,不知让多少人为之魂牵梦绕,可怎么也寻她不到。唐代王维以为那是神仙境界——“春来遍地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韩愈干脆说:“神仙有无何渺茫,桃园之说诚荒唐。”梁启超也说过:桃花源只不过是东方的乌托邦。

陶渊明善于运用神思遐想以意造境,构筑理想的境界,他喜欢描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勾勒和睦舒畅、淳朴可亲的社会环境。这里没有明争暗斗、没有尔虞我诈。情趣清雅、境界高尚。如诗人笔下的《桃花源诗》。诗人对桃花林奇异、优美之景的描述,已是引人入胜;桃源之不可再寻,更增添了扑朔迷离的传奇色彩。这更是令人向往。桃花源中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极其融洽,这正是农村中淳朴的人际关系的升华。这是陶渊明对现实世界不满的反映,也是他对农民理想和愿望的描画。尽管也有局限,但在他对这种境界的追求中,完全再现了他高尚的人格。

二、真善美的内涵原因透析

(一)陶渊明田园诗真善美的内涵是由其率真本性决定的

陶渊明的诗的内容均为自己亲身见闻和感受,诗中的生活场景又为人们习见。他的诗正是选择了带有典型意义的景物和事物,用人们熟知的形象,艺术地再现了自己的生活和理想,让人一读就懂,倍感亲切。同时他又能与读者真诚相见,不虚夸,不掩饰。自己的生活困难、思想矛盾,都能坦率的和盘托出不避丑拙,毫无娇柔做作之态,诗中处处有诗人在,有真情在,读其诗,如见其人、如见其心,确实是“情真景真、事真意真”如①《和郭主薄二首》其一②就是这样的名篇。

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

息交游闲业,卧起弄琴书。园蔬有馀滋,旧谷犹储今。

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

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

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

这首诗描写了夏日乡居的淳朴、悠闲生活,表现出摆脱官场牢笼之后那种轻松自得,怀安知足的乐趣。全篇似乎只随意拈了几个极平常的生活情景,“堂前有树可以乘凉,闲暇之际读书弹琴、蔬菜粮仓小有盈余,新酿美酒自斟自饮和学语稚子戏嬉身边。”但诗人紧扣一个“乐”字将它们组合起来,整个生活的淳真之趣就跃然纸上。如:首两句写景只一个“贮”字,仿佛仲夏清幽凉爽的林荫下贮存了一瓮清泉,伸手可掬一般,平淡中有醇味,朴素中见奇趣。又如:“卧起弄琴书”的一个“弄”字,用在此处微妙地表现了诗人那种悠然自得,逍遥无拘的乐趣。全诗“无夸张”,“无虚浮”任以淳朴真情动人。我们仿佛随着诗人的笔端走进了那宁静、清幽的村庄。领略那繁木林荫之下凉风吹襟的惬意,聆听那朗朗的书声和悠悠的琴韵,看到了小康和谐的家庭,自斟自酌的酒翁和父子嬉戏的乐趣。全诗平淡冲和,意境浑成。令人感到淳真亲切,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通篇展现的都是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虽如叙家常,然皆一一从胸中流出,毫无娇柔做作的痕迹,固而使人倍感亲切。从中不难体会诗人返朴归真,陶然自得的心志。率真之人写率真之文。

(二)陶渊明田园诗真善美的内涵与其二重人格有关

考察渊明生平可知,渊明曾祖侃乃江东一流人物,其勋爵直与王谢相侔。然影响不及王谢者,盖因子孙不及王谢子弟,非侃不及王谢也。侃后陶家不屑子孙甚多,勋业不继,渊明乃陶家第四代,祖茂既已不显,父又早亡,其家末世之景象,自更不待言矣!。在渊明深层心理中,存在着二重人格。一是理想人格,一是现实人格。理想人格主要源于家族血统积淀和东晋士人矫前代士风之失而形成的人格理想,其内涵是以任怀得意、傲然称情统一仕隐矛盾,追求入世功业与世外超逸相结合,解决儒与道、名教与自然之矛盾。在这一点上,渊明与时代并无二致,他并无超出同时代人之处。不同之处则表现于现实人格上。现实人格首要因素是他的以自我为中心性格倾向,这一倾向源于陶氏家族没落及渊明一支于陶家中卑微地位所引起的诗人心志失落与不平,自我为中心性格倾向决定了渊明一生无论出仕与归隐,都摆脱不了人生孤独的困境。然而,也正是现实中的孤独失志使渊明从历史中寻找一个守节固穷的群体归宿,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而这又与渊明现实人格中另一因素,即对优越感的执著及与之相关的人生诗意化个性倾向相联系。

心理学研究发现,对人生优越感的执著与个体自卑情结有关,即自卑情结乃追求人生优越感之前提和基本动力。在渊明一生中,有三个因素导致他形成自卑情结:一是家族双重式微;二是曾祖陶侃不可逾越的偶像地位对作为陶家子弟的渊明的影响;三是自身体质羸疾。自卑情结的形成使渊明一生始终贯穿着自我拯救、不断超越的过程,这一过程便化作在人生优越感驱动下的自我理想化和生活诗意化。这一倾向又与其人格理想相结合,于是,我们今天才能读到一位于困境中“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于贫病交加中“融然远寄”的诗人和他的乱世中优美如画的田园诗及末世中的桃花源。

他的脊椎似乎很硬,不愿为五斗米而弯。在彭泽县衙,陶渊明最后一次冷眼打量着公堂,把大印放在了彭泽县衙的堂桌上,发出了几声讥笑。然后有点悲壮地大步走了出来,走到阳光和清风中,走到那片贫瘠却诚实的土地上,他要回归山野的怀抱。看着迎风摇曳的凄凄芳草,看着林中的数株寒梅,他的心襟慢慢旷达了,这时候,一篇千百年来为人称颂的辞赋从他笔下流淌了出来,《归去来兮》了。

    陶渊明的志趣与性格与当时污浊的官场格格不入,他是不得已才把一顶小小的乌纱帽,换成了一件大大的布衣,回到了庐山脚下的柴桑故里,回到他的田园,回归了他的悠然自得。栗里小村,几栋茅舍,烟云舒展,竹篱密密,杨柳依依。每日里,或读书饮酒,或耕地种园。

  陶渊明在斯地饮酒,虽“性乐酒德”,端起酒杯,似觉得远离了凡尘,但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一张无弦琴,与他相伴终身。或是和朋友饮酒之后,或是在独对明月的静夜,陶渊明常常抚弄这把无弦之琴——“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可我分明听见了一声声无言的叹息,带着浓浓的酒味。

  陶渊明在斯地种菊,种出了一大片他认为应该存传后世文人自珍的清高之气。他很想让这菊花的清气影响一下他厌恶之极的世风,然而菊花太小,那一星半点的清菊之香又怎能荡涤一个奢腐王朝的浊臭呢?他只好一面耕种,一面在泥土中找寻他的诗句。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当然并不是真正看破了红尘,也并不是心如止水的“隐士”,他的隐逸,好像也不是出于对人生意义的虚无主义理解。他其实是在逃避——他要逃避的是无可奈何的政治。他的心底,似乎总是暗暗地涌动着一股被压抑着的情绪,为在现实中没有机会实现的抱负。在他潇洒超脱的人生背后,是一种对现实的无奈,他只有用酒来掩盖这一切,性喜饮酒的他写下的众多的在酒里浸泡过的诗,有企图醉酒忘世,也有以酒寄怀,不难看出陶渊明在这些文字里感叹自己壮志未酬和愤愤不平的复杂感情,

(三)陶渊明田园诗真善美的内涵是与其人生阅历和思想追求分不开的

由于家庭和儒家思想的影响,陶渊明少年时代起就对统治阶级抱有幻想,立志为国为民干一番事业。但当时东晋社会,贵族垄断了高官要职,出身庶族寒门的人则遭到无理压制,陶渊明虽有济世之才,却一直得不到重视。他的政治抱负不仅难以施展,而且还要忍受屈辱与一些官场人物周旋,这使他十分痛苦。加上当时老庄思想和隐居的风气非常盛行,就产生爱慕自然、向往隐逸的思想。他在41岁时毅然解职归田, 从此隐居不再做官,在以后的20年中,他同劳动人民有了广泛的接触,还亲自参加农业劳动,这使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他创作田园诗提供了重要条件。

陶渊明的思想,是以老庄哲学为核心,对儒、道两家取舍调和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 “自然”哲学。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一种“自然”的社会。他常常把儒家虚构的淳 朴无争的上古之世与道家宣扬的小国寡民的社会模式结合成一体,作为理想世界来歌颂。 如《劝农》诗说:“悠悠上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朴含真。”《时运》诗说: “黄唐莫逮,慨独在余。”《饮酒》诗说:“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同样的思想, 又借助虚构,在《桃花源记》中加以形象的表现。在这种“自然”的社会中,人人自耕 自食,真诚相处,无竞逐无欺诈,甚至无君无臣。而历史在陶渊明看来,是一个堕落的 过程。由于人们的过度的物质欲望,引起无穷的竞争,产生了种种虚伪、矫饰、残忍的行为,使社会陷入黑暗。 然而上古之世,悠邈难求,世外桃源,也无处可寻。陶渊明只能把淳朴的乡村生活, 作为他的社会理想的比较现实然而十分有限的寄托。他的大量田园诗中,既有纪实的成 分,反映了他在家乡生活的情况,也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并不完全是写实的,而是按照某 种理念要求对现实素材加以处理的结果。试看《劝农》诗中的一节: 熙熙令音,猗猗原陆。卉木繁荣,和风清穆。纷纷士女,趋时竞逐。桑妇宵兴,农夫野宿。 这里呈现出一幅和平的农作图,实际是把中国农村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的特点加以 美化的结果。。

在田园诗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他对人生和劳动的质朴的看法。众所周知,历来统治者都鄙视劳动,魏晋以来的士大夫更是“耻涉农商”(《颜氏家训勉学》)。陶渊明在《劝农》诗中,委婉地批评孔子不问耕耘,董仲舒不理园事的态度,说:“舜既躬耕,禹亦稼穑,远若周典,八政始食”,如我之辈,怎能“曳裾拱手”呢?在他看来:“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宴安自逸,岁暮奚冀?”尽管他不可能认识到人民的贫困主要是阶级剥削造成的,“勤”未必“不匮”,但是他从“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这一平凡朴素的道理出发,强调人人都应参加劳动。这对于古今耻涉农务之辈,实在是振聋发聩的至理名言。

正是基于“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移居》其二)的认识,陶渊明开始参加农业劳动。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就忠实地记录了他第一次走向田野的兴奋心情和对于劳动的新鲜感受。在第一首中他写道:

夙晨装吾驾,启途情已缅。鸟哢欢新节,冷风送余善。

初春的田野上,鸟儿的叫声格外动听,春风拂面,也格外轻柔,好象都在欢迎他的来到。在第二首中,他描写广阔的原野上秧苗欣欣向荣的生意: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这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苏东坡曾赞扬道:“平畴二句,非古之耦耕植杖者不能道此语。”这种看法是正确的。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田园景致,而且渗透着诗人看到自己劳动成果时的喜悦,所以他说:“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且不管收成如何,眼下的景象就够让人高兴的了。这种心理也是亲自参加劳动的人才会有的。

随着生活境况的日渐困窘,陶渊明更多地参加了劳动,他的田园诗中也越来越多地写到劳动的艰辛和生活的不易。如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中他写道:

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

对于劳动生活的这种体会显然比“带月荷锄归”要深刻得多了。如果说在乍理农事、“秉耒欢时务,欢颜劝农人”时,他对于田园生活的看法还有几分浮浅、幼稚,那么,在他五十二岁时写的《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诗中,已看不到当年的书生意气了:

贫居依稼穑,戳力东林隈。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司田眷有秋,寄声与我谐。饥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扬楫越平湖,泛随清壑回。郁郁荒山里,猿声闲且哀。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日余作此来,三四星火颓。姿年逝已老,其事未云乖。遥谢荷蓧翁,聊得从君栖。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的贫困生活和多年的劳动实践使他与普通农民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了。他象终年辛劳,难得一饱的农民一样,欣喜着秋收在望,全家可以吃一顿饱饭了;他高兴得睡不着,大清早就泛舟越湖,到地里去劳动。显然,没有“躬耕未曾替”的切身感受,对于劳动没有相当认识和感情,是写不出这样的诗句的。

曾经有人对陶渊明参加劳动持否定态度,认为那不过是“消愁解闷的一点小动作”。这种指责显然是很不公正的。陶渊明的田园诗真实地反映了他半生躬耕不懈的生活。其中有劳动的甘苦,有劳动者的希望和忧虑,贯穿着诗人质朴的生活态度和生活理想。他不是站在旁观者的地位去写农村景象。这就是陶渊明的田园诗高出于后来王维、孟浩然等人的田园山水诗之处。

三、从陶渊明的人格与作品的影响看其田园诗的内涵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把古典诗歌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对后代有多方面的影响。在南朝,他还主要被当作一个品行高洁的隐士来看待,对于他的文学创作,评价并不很高。而由于当时社会普遍推崇华丽的文风,陶渊明 诗文那种朴素平淡的风格,也难以为一般作者所接受。入唐以后,情况有了改变。至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王维善于表现自然中静态事物的动态之美,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就可以看出陶诗的影子,到了宋代,陶渊明开始受到普遍一致的推崇至此完全确立了陶渊明作为诗史上第一流诗 人的地位。 应该指出,虽然,陶渊明个人的人格无疑是高尚的,陶渊明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他那光明峻伟的胸襟、刚正不阿的人格、直率的生活态度、热爱劳动和田园生活的情操,以及执著探索人生真谛,不断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成为历代无数具有进步思想的作家、知识分子的榜样。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力量。他那平淡自然的艺术风格、高远入化的艺术境界,丰富的田园诗歌堪称我国古代文化艺术宝库的珍品,成为人们丰富、发展文艺创作、学习和借鉴的源泉。历代有成就的诗人无不在他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和受到他的艺术熏陶。唐人祖述者:“王右丞有其清腴,孟山人有其闲远,储太祝有其朴实,韦左司有其冲和,柳义曹有其骏洁,皆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可见其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个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袁行霈、罗宗强主编的《中国文学史》)

陶渊明的田园诗体现着真善美,这真善美是与作者陶渊明的身世、人格、思想追求、人生阅历分不开的,也是与个性人格的独立不羁分不开的。这便是陶渊明田园诗迷人魅力的本质所在。

参考文献:

1、《陶渊明集》

2、袁行霈、罗宗强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卷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3、游国恩等人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一册

4、袁行霈《陶渊明研究》

5、周振甫、冀勤著《论陶渊明诗》、《谈艺录》

6、蔡阿聪《论陶渊明的二重人格》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20fc36c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0f.html

《最新-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析陶渊明田园诗迷人魅力的本质 精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