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少先队辅导员工作

发布时间:2018-10-31 17:00:3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如何做好少先队辅导员工作

        学校少先队辅导员主要负责少先队工作,指导少先队开展各项活动、对少先队进行品德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如何做好少先队辅导员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我摸索出一些有效方法,在这里谈谈我的点滴体会。

        .要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大队辅导员要摆正在学校工作中的位置,正确处理各种关系。首先从学校工作全局出发,服从学校领导。要及时地向学校领导汇报少先队的活动计划、设想、力求学校领导的支持、帮助,大胆创新的开展工作。其次,要与中队辅导员团结协作,齐抓共管。少先队工作计划的贯彻实施,各项活动的开展少先队员的思想教育、特长发挥,个性发展要依靠中队辅导员的辛勤工作,因此,要主动关心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遇困难带头克服,见荣誉诚心谦让,才能取得中队辅导员的信任、支持,少先队工作才能呈现出勃勃生机。其三,要与少先队员建立起平等、和谐、信任、友爱的朋友关系。工作中,要主动与少先队员交朋友,把他们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与孩子们逐渐缩短心灵上的距离,作他们的知心姐姐,在情感乃至心灵上产生共鸣。要充分发挥少先队干部的作用,让他们大胆工作,培养组织能力、增强少先队的凝聚力。

        .要善于学习,勤于实践

        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是提高辅导员工作水平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辅导员要不但地从各个渠道获取有用的信息、先进的经验。在学习他人经验时,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如在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精神时,通过体验教育,提高少先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我认真学习先进经验,汲取借鉴,结合本校具体情况在广大少先队员中开展学《纲要》,找差距,争做合格小公民的系列活动,各中队针对队员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开展体验教育活动,把学《纲要》落到了实处,收到了实效。

        .要善于分析总结,积累经验。

        总结经验可以激发灵感,捕捉新感觉,找出新思路,实施新举措。因此,每当完成一项活动之后,要及时召集队委会,分析该活动的得失,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效指导各中队积极开展工作,提高它们的工作能力,进而有力的配合工作的整体推进。如在去年“六一儿童节”活动中,歌舞比赛,发现了不少的的选手上台紧张、拘束、表情不自然,没有发挥出最佳成绩。赛后,我及时召集队委会,分析总结活动的得失。队委们纷纷表示今后要多开展这类活动,积累比赛经验。由于善于分析、总结,学校少先队工作开展的顺利、有序,效果明显。

         .要善于协调、争取主动。

        首先是主动协调与教学的关系。教育应遵循传授文化知识与思想教育双重并举的原则,助使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工作中,找准切入点,拓宽少先队活动的领域,开展了手工制作、美术画展,全面发展,说话、作文、征文竞赛活动,有力地促进语文、数学、美术、音乐等各科教学水平的提高。其次是主动协调与班主任之间的关系。班主任都是中队辅导员,工作任务繁重,大队辅导员要主动接近班主任,帮助他们认识少先队工作对班务管理的促进作用,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组织他们学习有关少先队理论知识,协助他们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少先队一活,全校皆活。

浅谈如何做好少先队辅导员工作

   林茂慧

  自从担任少先队辅导员工作以来,从培训、交流会上获得了很多启发。如:有为才有位;阳光心态;对待工作要有激情,推动工作要有魄力;做好团队工作必须弄清工作的性质、工作任务、工作形势、工作目标、工作途径五个方面;做好团队工作的八字真言沟通、造势、借力、整合;注意加强对自己工作的总结和钻研……等。现结合我担任少先队辅导员工作七年来的经验,谈一下做好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的一点体会。

  要做好少先队工作,首先得弄清楚少先队工作有哪些?少先队工作分为:常规工作、主题教育活动、对外宣传及理论研究。其中常规工作又包括: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阵地建设、活动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学校日常工作中的卫生、文明监督岗、鼓号队训练、升降国旗仪式等。组织建设主要包括:发展少先队员、推优入团、选拔培养少先队干部及管理工作。制度建设主要包括:中队辅导员会议制度;大队委干部和中队委干部选拔培训、会议制度;少先队员评优及推优入团办法;升降国旗制度;卫生、文明监督岗检查评比制度……等等。阵地建设包括:队部室的建设;红领巾广播站;校园电视台;校报编辑部;宣传栏(一日一言、校园新闻……等)。活动开展主要包括:各中队一周一次的主题队会,每天中午的十分钟队会等。主题教育活动主要包括:上级团委组织开展的和根据学校实际自己设计开展的,其中又分主题教育活动和重大节日庆祝活动。对外宣传及理论研究:活动前形成方案的请示汇报,在开展活动时邀请一些媒体参与报道,活动结束后马上形成信息上报,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创新、总结、积极撰写理论文章等。

  在弄清少先队工作有哪些后,就要思考如何开展工作的问题?上面谈到的一些在团队干部培训和交流会上总结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去思考,同时更需要自己从学校实际出发,比如当前学生中存在什么问题,学校面临什么困难及学校工作的重点定位在什么地方?学校周边的环境,学校过去少先队工作的情况,甚至包括学校领导的观念,然后寻找工作的突破口进行以点带面、大张旗鼓的开展活动,从而扩大少先队工作的影响。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少先队工作说到底就是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基础上的一个扩到影响,从而引领少年儿童思想教育的工作,只有把他们吸引到队旗下,才能谈得上对他们进行引领。下面我谈一下我在工作上的一些做法:

  一、做好常规工作,争取学校领导理解支持。很大程度上,团队工作有为才有位就体现在把团队工作的常规工作做好,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争取学校领导的支持。因为一个学校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只有各科室各部门,在正常运转下,学校的工作才能井然有序的进行,所以学校领导特别看重这一点。尤其是新担任辅导员工作的老师,你的工作切入点就应该在原来学校团队工作的基础上,多在常规工作上下一些功夫。如果你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把常规工作做的有声有色,那你的有为才有位就离实际不远了。

  二、搭建平台,让学生充分展示。常规工作开展是整个团队工作的基础,那搭建平台,让学生充分展示就是一项扩大团队工作影响的造势,这是提高团队工作水平的关键。我们很清楚做思想教育这一行,闭门造车、独来独往可不行,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形势、学校学生实际设计开展一些主题教育活动、寓教于乐的能力展示活动,可以充分的吸引学生的眼球,只有让全校师生都来关注你,那你要贯彻教育思想、团队工作的性质、要求、政治属性等才能吸引学生参与,深入学生的心灵。

  三、加强同外界的交流沟通。做好团队工作,没有同各个方面的交流沟通,是难于开展工作的,同样,没有加强同外界的交流沟通,工作是难于提高的。一个人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加之现代社会的分工细化,人们的需求也是各不相同,这样你又要把大家组织在一起开展活动,肯定难于面面俱到,这时就需要通过加强同各方面的交流沟通,借助一些外力来促进活动的开展,同时活动开展结束了,又要马上总结上报。一句话做到活动前形成方案的请示汇报,在开展活动时邀请一些媒体参与报道,活动结束后马上形成信息上报。这样不但宣传了这次活动,还为下一次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四、认真总结,钻研理论,提升工作水平。团队干部,不能练就一张嘴,一杆笔,是不能干好工作的。刚开始担任这项工作时,这方面的想法不怎么强烈,但随着工作一天天下来,就深有体会了。工作的成绩永远都是只属于过去,那有为才有位永远是面向未来的,这样就决定你不能躺在成绩上睡大觉、沾沾自喜或者停滞不前,这样离你难于开展工作就不远了。加上团队工作面临的形势也是在变,如果没有加强理论研究,形成一系列团队工作的理论文章,你的工作成绩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暗淡无光,那下一步的工作也还是盲目进行,会让人老是拿你和过去对比,这一比,结论出来了,你没有过去工作努力啦!所以在工作中练就一杆笔,甚至达到多篇文章或专著在一些刊物上发表,那对于做好团队工作来说,你就会如虎添翼,地位和成绩双丰收。

  当然理论研究,不是闭门造车、凭空想象、网上下载,应该是从团队工作实际需要,活动开展启发、实践中得来……等。同样也不是一天两天完成的,而是工作中的不断总结、思考、实践,最后形成的文章。因为团队工作的群众性决定这一要求,我们工作面向的既不是上传下达,也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全校,有着很强的群众基础。在这里也可以这样说:其他工作可以纸上得来纸上制造,那团队工作可不能这样,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一造假,大家马上就看穿,不信任你了

  总之,做好团队工作,各学校有各学校的实际,各团队干部有各团队干部的苦衷,我们面对的、接触的实际不一样,所以在工作上的方法也会各不相同。衷心希望广大辅导员能从实际出发,多思考、多创新,为了祖国的下一代而努力奋斗!

做好少先队辅导员工作之浅见

(在全县团队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泗阳县高渡镇中心小学 李华虎

作为目前全县最老的少先队总辅导员,领导安排我在这儿罗嗦几句,说实在话,面对这么多富有朝气、热心星星火炬事业的年轻的陌生面孔,感触很深也很复杂。说什么好呢?只能说在一起聊一聊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粗浅看法和做法吧。(①积极性还算可以;②工作上的惯性;③自觉并自加压力)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这句名言出自宋庆龄之口,现在用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尤其是用在我们所从事的少先队教育上,非常的贴切(当然,这不代表不顾其他)。不管是老辅导员还是年轻辅导员,我们的工作除了普通意义上的挣钱养家糊口外,不都是为了孩子吗?少先队组织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摇篮,少先队辅导员应该是“祖国花朵”的护花使者!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全国少代会上的祝词中指出:“少先队事业的蓬勃发展,是党的事业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源泉;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国家和民族永远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省、市、县等各级领导对少先队事业同样寄予了很高的希望。我想,作为一个少先队辅导员,必须要充分地发挥应有的作用,在自己的工作中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是十七大精神,把竭诚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服务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把提高少年儿童的全面素质作为中心任务,在实践中把握好当代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始终坚持用正确的思想启迪少年儿童,用先进的文化陶冶少年儿童,用科学的知识充实少年儿童,用先进的典型激励少年儿童,用生动的实践锻炼少年儿童,努力营造了解、尊重、关心、服务少年儿童的浓厚氛围。

我们高渡镇的少先队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与各方面的密切配合下,多年如一日,开展得比较扎实也卓有成效。虽然农村学校客观条件差一些,但我认为,只要主观努力到了家,肯定能弥补一些客观上的不足。我们在平时工作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原则,不断地去发现规律、认识规律进而运用规律,想方设法开拓少先队工作新的领域与局面。我们在少先队工作意见与行事历中安排了许多内容,如:“教师您好”尊师主题队会;做好希望工程、“供电春蕾班”管理工作;开展“文艺百花园”活动;鼓号训练;正常运作红领巾监督岗;搞好升旗仪式、入队仪式;辅导员培训;“法与德”教育;法制教育室布置;“五自”、“平安”、“珍爱生命”教育;“新世纪我能行”、“父母的钱来之不易”等主题活动;为孤寡残疾老人、孤贫小伙伴献爱心;组织学习《少先队综合实践课程指导》用书等等。我们还以镇党委名义下文聘任中小学大队辅导员,明确政治待遇为“教导副主任”,除此而外,我们的活动注意常抓常新,如在“手拉手”活动的深入开展方面,十多年来,我们与扬州广陵中心小学、与本县的附属小学、与南师大晓庄学院、与南京夫子庙小学与苏州挪度医疗公司等多次组织了学习交流,取得了很好的活动效果。在与南师大晓庄学院和南京夫子庙小学的“手拉手”活动中,县局、团县委、少工委领导非常重视,此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颇具影响。当时,南京夫子庙小学师生热情接待了高渡师生代表,城乡师生代表一起游戏,一块联欢,一道学习,畅游南京城。活动培养了城乡两地少儿的爱心与责任心,满足了少儿渴望了解他人,了解社会的求知欲望和希望得到别人尊重的心理需求。江苏省少先队总辅导员华耀国和我们一起参加活动并给予了热情的鼓励,他还代表省少工委送给我们师生代表团每人一套《经典美文集》等,令高渡小学师生非常感动,倍受鼓舞。南师大晓庄学院师生由一名副院长带队,也来到高渡中心小学、吴勒小学等校送教下乡,送科技知识下乡,北大地球物理系86级同学会、宿迁学院等也相续与我们搞了手拉手活动,这些活动搞得轰轰烈烈,省科协、市委组织部、团市委、县委有关领导等、还有教育局、团县委、局团委以及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均参加了活动。关于“手拉手”活动,我们还特别强调“双向受益”,让受到帮助的人感到温暖,帮助别人的人思想受到教育,情感得以升华。另外,在团县委、团市委等领导关心下,我们还通过有关渠道申报了省希望小学援扩建资助项目。

多年的少先队工作实践,我觉得有许多东西应该发扬并坚持:第一,必须坚持“全面”两个字,把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少儿的思想道德教育摆在少先队工作的首位;第二,要坚持以人为本。队员们在组织中是小主人,是主体,必须充分尊重其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立的人格,因为他们毕竟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机器,也不是容器;第三,要发挥集体育人,实践育人(去做、去动手)的优势。辅导员千万不可凡事包办代替,如果那样的话,肯定会适得其反;第四,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多动脑筋,注重平时经验与知识的积累;第五,要坚持依靠社会力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也就是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合力,使工作开展起来左右逢源;第六,要加强自身建设,即队的组织建设、队伍建设,特别是辅导员本身素质应不断提高,做终身学习的楷模;第七,要坚持把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服务作为少先队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

各位领导,年轻的辅导员朋友们,我总感到,一个人在生活中、工作中应该不断地去观察,去积累,去吸收新的东西,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唯有这样才能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艺多不压身”,特别是从事星星火炬事业的我们,更要有面对现实,不循常规,逆向思维,兴趣广泛,干一行爱一行,既干就要干好的精神,默默地去做应该做与可能做好的事情,既然担了名,就要干有实绩,只有这样才能坦然

少先队辅导员培训资料之一

少先队辅导员培训资料之一:

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试行)(二)

第三部分分年级工作内容

一、一年级

提示:

    1 .基本目标:让少年儿童了解少先队,加入少先队。

    2 .主要工作:入队前教育,发展新队员。

    3 .需要关注的问题:从家庭(幼儿园)到学校的角色变化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4 .要把全国和当地少先队组织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贯穿到本年级的工作任务中。在完成好基本任务的基础上,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特色活动,增设特色奖章。

工作内容

  工作与活动建议

  激励方式

 

一、入队前教育

    1 .帮助儿童了解队章,初步掌握队的知识。

    2 .按照队章的要求,引导儿童入队前要为人民做一件好事     1 .组织高年级少先队中队与一年级班级结成友谊班队,聘请小辅导员,举行结对仪式;

    引导高年级队员与一年级同学结成手拉手的好朋友,帮助一年级同学入队;

    上队前教育课、观摩队会、参观队室等。

    2 .引导少年儿童为他人、为集体做一件好事。

  准备入队章获章标准:

    1 .上队前教育课,知道少先队的队名、队旗、队徽、红领巾、队礼的含义,队的领导者和队的作风。

    2 .会写入队申请书,会读入队誓词,会戴红领巾,会行队礼,会唱队歌,会呼号。

    3 .做一件好事,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二、发展新队员

    1 .让适龄儿童都加入少先队。

    2 .把新队员编入组织中,开始过少先队组织生活。     1 .组织和举行入队仪式。

    2 .组建少先队中、小队,选举中、小队干部;

    聘请中队辅导员、校外志愿辅导员,举行聘请仪式;

    倡导建立少先队员成长记录袋 戴上红领巾。

三、关注问题

    从家庭(幼儿园)到学校的角色变化对儿童心理的影响。指导队员开展喜欢校园、喜欢老师和同学、欢乐学习、分享和谦让等主题活动,适应校园环境和学习生活。 好朋友章获章标准:

    1 .能说出身边的同学的优点。

    2 .喜欢与同学交往。

    3 .诚实守信,答应别人的事情要努力做到。

    4 .能和同学友好相处,不吵架,不骂人,不讥笑、不欺负同学。

    5 .能主动地帮助同学。



    二、二年级

提示:

    1 .基本目标:了解队的创立者和领导者是中国共产党,增强少先队员的光荣感。

    2 .主要工作:进行党旗、团旗、队旗的教育。培养自己事情自己做的能力。

    3 .需要关注的问题:队员在集体中的人际交往和学习的初步差异对队员心理的影响。

    4 .要把全国和当地少先队组织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贯穿到本年级的工作任务中。在完成好基本任务的基础上,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特色活动,增设特色奖章。

工作内容

  工作与活动建议

  激励方式

 

一、了解少先队的组织

    1 .帮助新队员了解少先队历史,进行党旗、团旗、队旗的教育。

    2 .健全少先队组织。

1 .参观少先队队史展览,讲少先队历史故事,观看相关影视片。

    2 .指导少先队员自己建立中、小队,选举队干部;

    学习自主地开展小队活动;

    学习建设简易的教育小阵地,建立队角和黑板报。 

二、培养队员自理能力开展自理技能训练;

    举行整理生活、学习用品比赛;

    交流学习计划和安排等。

  自理章获章标准:

    1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衣物用品和学习用具自己整理。

    2 .自己的学习自己管,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按时作息。

    3 .自己的责任自己尽,功课自己做,值日自己搞。

三、养成文明好习惯开展基本礼仪的训练;

    设立文明监督岗;

    交流养成文明好习惯的体验和感受。 文明章获章标准:

    1 .知道基本礼节(握手、敬礼等)。

    2 .会正确使用基本的文明用语(您好、请、对不起、没关系、谢谢、再见)。

    3 .遵守基本的文明规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

四、关注问题

    1 .队员在集体中的人际交往。

    2 .学习的初步差异对队员心理的影响。     1 .指导队员关心和帮助其他同学,分享交往的乐趣。

    2 .培养队员学习兴趣,指导队员快乐学习。



  三、三年级

提示:

    1 .基本目标:让队员通过手拉手活动,结识不同区域、民族的小伙伴,了解祖国大家庭,体验互相帮助的快乐。

    2 .主要工作:开展手拉手活动。开展自护能力的培养。

    3 .需要关注的问题:队员从儿童期向少年期的心理转变。

    4 .要把全国和当地少先队组织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贯穿到本年级的工作任务中。在完成好基本任务的基础上,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活动,增设特色奖章。

工作内容

  工作与活动建议

  激励方式

 

一、开展手拉手活动

    1 .让每一个队员都有一个手拉手的小伙伴。

    2 .帮助队员找到与小伙伴经常联系的方式。     1 .通过建立手拉手联谊大队、联谊中队以及辅导员之间手拉手,保证少先队员手拉手活动的开展。

    2 .运用书信、电话、网络、走访等多种形式进行交友。 手拉手章获章标准:

    1 .有一个手拉手好朋友。

    2 .与手拉手好朋友通信交流。

    3 .帮手拉手好朋友解决一个困难。

    4 .学习手拉手好朋友的一个优点。

二、开展自护能力的培养

    1 .指导队员学习和掌握交通法规。

    2 .指导队员掌握自我防护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1 .学习交通法规,熟悉交通标志;

    参加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等活动。

    2 .认识危险标志;

    进行报警、求助、自护等方式的训练。 自护章获章标准:

    1 .遵守交通法规,不攀越护栏、不闯红灯,过马路走人行横道线。

    2 .认识危险标志,远离危险区。

    3 .知道110 119 120 等常用报警电话和求救方式。

    4 .知道煤气中毒、触电、雷击、烫伤、创伤等的预防和救护方法。

三、增强少先队员的组织意识

    1 .明确大、中、小队干部的职责,尝试分工合作。

    2 .学会自己组织召开队会,了解队会的一般程序。     1 .举办队长学校

    2 .进行中队活动评比等。 

四、关注问题

    队员从儿童期向少年期的心理转变。指导队员正确地评价和适应中年级的学习生活,体验克服困难的快乐,学习倾听和理解,学习合作与交往,提高注意力。



    四、四年级

提示:

    1 .基本目标:通过少先队组织的小岗位,帮助队员学习过民主生活,增强责任感。

    2 .主要工作:广泛设立少先队小岗位。开展科技活动。

    3 .需要关注的问题:队员的学习方式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4 .要把全国和当地少先队组织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贯穿到本年级的工作任务中。在完成好基本任务的基础上,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特色活动,增设特色奖章。



工作内容

  工作与活动建议

  激励方式

 

一、学过民主生活

    做到人人有岗位,个个是主人。广泛设立少先队小岗位;

    帮助队员选择、创设和争取适合自己的一个小岗位,了解岗位的意义和职责;

    坚持岗位服务;

    体验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快乐。 岗位责任章获章标准:

    1 .有一个为集体服务的小岗位。

    2 .尽自己的能力在岗位上为集体、为他人服务。

    3 .有集体荣誉感,学会分工合作。

    4 .分享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快乐。

二、增强组织活力

    1 .指导队员自主创建红领巾小社团。

    2 .指导队员参与创建宣传阵地。     1 .指导队员根据自己的兴趣,建立科技、文艺、体育等多种类型的小社团。

    2 .指导队员自己办黑板报、橱窗、网站,参与红领巾广播站、电视台等活动。 

三、培养队员科技素养

    在少年儿童中弘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培养科学的思维和习惯。开展少年科学院等科技活动。举办探求性、研究性的学习和竞赛活动,举行讲解科学理念、介绍科技成果的讲座和论坛,参观科技展览、科研机构,走访科技工作者;

    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展种植、养殖、气象、天文、地理等科技活动,并争相应的科技类奖章(自设特色奖章)。 科技章获章标准:

    1 .主动学习科学常识。

    2 .有一个科技爱好。

    3 .积极参加少年科学院等科技社团活动。

    4 .能用科技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问题。

四、关注问题

    队员的学习方式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指导队员学习与朋友倾诉,学习尊重与关心异性队员,进行形象思维练习,体验集体荣誉感。



    五、五年级

提示:

    1 .基本目标:在队员中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 .主要工作:继续深化手拉手活动。开展环保活动和少年军校的活动。

    3 .需要关注的问题:学习成绩和生活事件对队员心理的影响。

    4 .要把全国和当地少先队组织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贯穿到本年级的工作任务中。在完成好基本任务的基础上,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特色活动,增设特色奖章。



工作内容

  工作与活动建议

  激励方式

 

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通过寻找人物、事件和做一件事,体会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

    开展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教育活动,并设置相应的雏鹰奖章;

    深化手拉手活动,经常和手拉手小伙伴交流,还可以结识一个不同类型的新伙伴。 民族精神章获章标准:

    1 .能从具体人物身上体会民族精神。

    2 .能从具体的事件中体会民族精神。

    3 .做一件体现民族精神的事。

二、增强环保意识参加手拉手地球村的活动;

    参加保护母亲河的活动。 环保章获章标准:

    1 .能说出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2 .了解当地的环境污染的状况,提一条治理小建议。

    3 .参加一次分类回收活动。

    4 .坚持开展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粒米等活动。

三、增强国防观念组织开展少年军校活动。 国防章获章标准:

    1 .知道解放军的历史,认识军旗,会唱军歌。

    2 .能说出几个我军历史上的著名战役或战斗英雄的故事。

    3 .积极参加少年军(警)校活动。

    4 .参加一次拥军优属的活动。

四、关注问题

    学习成绩和生活事件对队员心理的影响。指导队员学习交流,学会情绪调控,培养耐挫品质。开展当一日老师(父母)等体验活动,指导队员学习多角度地认识生活,应对挫折,学会和父母交流学习与生活的体验,尊重和帮助异性队员,分析与排解消极情绪。



    六、六年级

提示:

    1 .基本目标:开展理想教育,引导和帮助少先队员树立远大志向。

    2 .主要工作:回顾总结小学阶段的少先队生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3 .需要关注的问题:队员小学毕业阶段的学习心理负担。

    4 .要把全国和当地少先队组织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贯穿到本年级的工作任务中。在完成好基本任务的基础上,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特色活动,增设特色奖章。



工作内容

  工作与活动建议

  激励方式

 

一、树立理想,确立志向开展什么是理想、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理想、怎样实现理想的主题教育活动;

    举行我的理想交流会。 

二、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初步掌握社会考察方法,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参与社会考察实践活动;

    组织开展红领巾小记者小记者考察团等活动;

    开展远足、环保考察等活动;

    敬老院福利院等场所开展公益服务活动等。 社会考察章获章标准:

    1 .说出一到二种社会考察方法及其作用。

    2 .参加中、小队组织的社会考察活动。

    3 .合作完成一篇社会考察报告,并与他人交流分享。

三、培养创新能力组织队员参加红领巾创新节等活动;

    激发队员的创新欲望,掌握一些创新方法,积极开展创新实践活动;

    参加少年儿童科技奖、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等评选活动。 创新章获章标准:

    1 .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 .提出五个以上的奇思妙想或科学幻想。

    3 .改进一件日常用品,要有明显的实际效果。

    4 .参与一项小课题研究活动,完成一篇小课题报告。

四、准备转入初中少先队

    珍视小学阶段的少先队生活,体验红领巾给成长带来的快乐。 开展雏鹰争章等少先队活动成果展示。 奖授雏鹰奖章银章

对于获取了小学阶段全部雏鹰奖章基础奖章的队员,奖授一枚雏鹰奖章银章。

五、关注问题

    队员小学毕业阶段的学习心理负担。指导队员分析评价自己的学习,学会自我减压,帮助队员并向其他队员学习等;指导队员学会选择和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做合格小学毕业生。

全国辅导员培训材料之四——中队辅导员工作中的教育

(2008-10-23 17:32:05)

转载

标签:

辅导员

教育艺术

少先队工作

校园

分类:随笔

    人们说:一个好的辅导员孕育着一个优秀的中队。是的,辅导员老师既是少先队组织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又是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工作上接天下接地十处打锣九处都在,需要处理的事情多而杂,但是也非常锻炼人。作为辅导员队伍中的一员,我们与学生接触率最高,对中队里每一个孩子的情况了解程度也最深,因而对他们的影响力也就最大。可以说,做为孩子们成长的领头雁,我们任重而道远。现将全国辅导员培训的一些资料与各位同仁同享,让我们一起为了孩子们的成长,努力、加油!

 

    本课程的主题为教育艺术。为便于启发学员理解课程,在每小节后均穿插案例讲析,但并非严格对应章节内容。这是因为,教育案例难以作学科化的单纯分析。结合一系列生动详细的案例,学员将更容易综合领会教育艺术的要诣。同时,通过讲析,学员也将体会到其中的教育思想。

第一章辅导员工作要"艺术化"

    少先队工作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作为科学,它是严密而深邃的,已经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作为艺术,它是生动而复杂的,但还未引起充分的探讨。研究少先队工作的科学化和艺术化,对提高辅导员的专业水平都是十分必要的,是缺一不可的。

第一节什么叫"教育艺术"

    少先队工作在本质上是一种教育工作。因此,少先队工作的艺术即是指少先队教育的艺术。

    在少先队工作中,不少辅导员经常注意"运用艺术手段,贯穿美育因素",并将这种做法称为"艺术化"。其实,这只是指少先队教育中要包括美育内容(即"艺术的教育"),或指少先队教育要利用艺术形式(即"艺术地教育")。我们所说的"艺术化",是指少先队教育要讲究方法和技巧,要"运用教育技巧,解决具体问题"(即"教育的艺术"

    把巧妙的教育方法称为"教育艺术",是一种形象的比拟。艺术重视细节,而教育技巧则是在教育细节中体现的;艺术强调感性经验和形象思维,而教育技巧的具体运用则多与敏锐的感觉和形象思维相联系;艺术重视个性,而教育技巧也重视特殊性。

  举例说明。有位在低年级任教的老教师上课前常站在教室门口看着学生鱼贯而入,如学生玩得满头大汗、情绪兴奋,他便慈爱地轻拍一下肩膀。拍肩的作用竟很神奇,学生立刻镇静下来,到座位上去安心听讲了。一位在高年级任教的青年教师见了,马上把这一方法运用到自己的班里去,结果事与愿违,被拍过肩膀的学生全都烦燥不安。此例告诉我们:教育工作是细致入微的,连一个动作都大有讲究。具体的教育技巧,只是在特定的集体、特定的情境、特定的师生关系之中,由特定的教育者来使用才特别有效。这就是教育的艺术。

教育艺术案例讲析

不是陷井是洞天

    做一件事能否达到预期的成功,有赖于客观环境所提供的条件和具有能动作用的当事人的条件。后者又包括精神性的条件和物质性的条件。信念、勇气、热情等属于精神性的条件,脑能、体能等属于物质性的条件。让我们设想,在一条漫长跑道的起始,有三个体质和技能相同的竞争者。第一个人无精打采地面对跑道,显得无聊和尴尬,对这场竞争毫无热情和兴趣;第二个人正紧张等待着发令枪声,对即将到来的激烈竞争感到莫名的惊恐,仿佛预先就为失败而悲哀,他的腿肚子开始微微颤抖;第三个人用热盼和兴奋的眼睛注视着前方,他对胜利充满渴望和自信,他的肌肉已经象绷紧的弓弦。于是我们可以断言,成功将属于精神状态最佳的第三人。

    哲学的论证似乎并不必要。让我们来看一下在教育中发生的有趣事例。

  强强并不笨,但他的英语成绩总是很糟糕。对那些陌生的单词,他既无热情也无自信。班上新来了一位有些漫不经心的男性英语教师。强强的父亲知道后,到学校抱怨英语教师的屡次更迭。"不,"校长和气地解释说,"他们都是好教师。"

  新老师好象并不在意学生的英语成绩。一天,他漫不经心地对强强说:"如果你能悄悄帮我一点忙,我会很高兴。"他望着惊讶的孩子,继续说:"我需要一些教学卡片,可我总没时间。"强强领回几张写着汉字的卡片,开始吃力地查找字典,以便在卡片背后写上相应的英语单词。第二天英语课上,老师真的开始用卡片教学。强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所写的卡片,他瞟一瞟周围的同学,心里很得意。但他也有些惭愧:比起其它卡片来,自己书写的字母毕竟显得差劲了些。于是,强强更加用心地去写那些卡片,而且领到的卡片渐渐多了起来。父亲叹口气说:"现在的教师也真懒!"要知道,早先那位女教师就非常勤恳,还经常牺牲休息时间上门来给强强补习英语。接着是一位老教师,工作责任心也很强,常给强强讲学英语的重要意义,每次糟糕的考试成绩出来后都要找强强严肃谈话。

  强强却对这份秘密的课外工作很满意。他喜欢看到教师出示他写的卡片,更喜欢听到全班同学高声朗读他的卡片。每当这时,他念的声音总是最响亮的。终于有一天,老师满意地看着他交来的一叠卡片说:"写得不错,真的不错。"然而老师似乎越来越懒了,因为他甚至让强强悄悄地帮助批改一些英语作业!父亲生气了。要不是看到强强那样兴致勃勃地翻书查字典,他差点要去向校长告状。

  学期结束时奇迹发生了:强强的英语成绩名列前茅。不仅如此,班上那几个英语差的学生都取得了好成绩,而且都对英语发生了浓厚兴趣。原来,接到秘密工作的并不止强强一个人。

  我们眼前的跑道上出现了强强。他的无聊、尴尬、沮丧、紧张、畏惧和自卑统统不见了。他渴望表现和成功,他赢回了勇气、兴趣、热情和自信。一个教师用漫不经心的方法改变了一切。

  学习目的的确立是学习的重要精神条件,当远大的目标未被理解时,如果为了表现自我而产生学习动力,为什么不呢?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另一个重要精神条件,当枯燥的作业不被接受时,如果抄卡片能够激发学习兴趣,为什么不呢?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当直接的、显露的方法不能奏效时,如果用间接的、隐蔽的方法能够达到目的,为什么不呢?

    强强学习进步的客观条件是有一个聪明的教师。他带领学生在知识的山林轻松愉快地漫游,然后把学生引进一个蓄意设置的陷阱。而学生在其中却惊喜地发现别有洞天。

第二节 "艺术化""科学化"的关系

    少先队工作的科学化是指对于少先队员成长规律和少先队教育规律等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少先队工作艺术化则是指这些客观规律的灵活的、具体的、有效的应用。

  举例说明。美学与力学是科学,而雕塑是艺术。在雕塑创作中要动用美学和力学原理,但每一刀的横竖深浅和具体细节并不能由科学原理来直接安排,而需依据作者的经验和感觉。最后成功的雕塑作品又是美学和力学原理可以解释的。少先队工作的科学与少先队工作的艺术也是这样一种关系:前者可以指导后者、解释后者,但不能代替后者;后者可以促进前者、丰富前者。前者是缜密严格、强调普遍性的,后者是灵活多变、强调特殊性的。前者更多地与逻辑思维相联系,后者则不仅运用逻辑思维,还运用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

教育艺术案例讲析

通融五分钟

    孩子们在操场上游戏,欢声笑语,兴致正浓。辅导员老师匆匆赶来。她需要立即把孩子们召集起来,因为原定的班级清洁大扫除就要开始了。

    "同学们,我们该干活了!"辅导员扫了一眼因突然中止游戏而满脸懊丧的学生们,继续说道:"这样吧,再给你们五分钟。但五分钟以后必须集合!"孩子们重又高兴起来,他们得赶紧去给快乐的游戏划上一个完满的句号。仅仅五分钟,这就够了。

  五分钟,这是一种交换。它抵消了孩子们可能产生的怨愤,换得了心甘情愿的服从。

  五分钟,这是一种宽厚。它不致于撕破孩子们的完整的欢悦,而只是善意地将这种欢悦加以浓缩。

  五分钟,这是一种通融。它使教育者显得富于人情、善于理解和易于沟通,同时又不失权威和原则。

  五分钟,这是一种策略。它使孩子们觉得本来要放弃的东西又意外地获得,造成了心理平衡。五分钟很短,但毕竟是额外的给予,因而比10分钟显得更宝贵。

  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价值判断上常常会发生分岐,通常,前者的价值判断应起主导作用。但在许多时候,分岐并不在孰是孰非上,而只不过是孰轻孰重、孰先孰后、孰多孰少的问题。又因教师与学生的身份不同、观察与体验的角度不同而产生异见。这些异见又常常不值得去讨论和分辩。例如,在教师看来,大扫除当然比玩游戏重要的多;而在孩子们看来,他们正在做的游戏可能是一件正儿八经的大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要把自己的要求看得千钧重,也不要把学生的要求看得四两轻。只要给一点理解、搞一点妥协、作一点通融,冲突就消泯了,教育者的要求也就不失原则地实现了。

  反过来设想一下。辅导员对正在游戏的孩子们命令:"立即停止!马上集合!快去干活!"孩子们无可奈何地服从了。但他们的委屈、抵触甚至愤怒是可以想见的。"不通人情!""太专制了!"孩子们可能这样悄声骂道。糟糕的是,大扫除也被无精打采的孩子们弄得不成样子。噢!太不值得。本来用五分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变得有些棘手了。

  妥协与通融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智慧。首先要掌握原则,有些事情和场合自然是不能妥协和无法通融的。其次要掌握分寸,过一分就成了迁就,过五分就成了放任,过十分就变成纵容了。再次要掌握技巧,"先进后退",降低对方的期望值,让步就可以少些。最后要掌握得失,即通融所付出的,能否在教育上获得更多。

  妥协与通融是一种缓冲器,是一种润滑剂,是一种调节阀,是教师每天都要放在口袋里不时取用的一件小小的法宝。得放手时须放手,该通融处且通融。

第三节为什么要提倡"艺术化"

提倡少先队工作的艺术化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第一,在提倡少先队工作科学化的时候,有些辅导员苦于理论素养差,又鄙薄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积累起来的大量感性经验,因而怀疑自己在少先队工作领域里能否有所作为。其实,从"艺术化"的角度来看,丰富的感性经验是非常有价值的。提倡"艺术化"将为这些辅导员展示发挥聪明才智的新领域。

    第二,不少年轻辅导员曾经学习过有关教育的科学原理,但不知道怎样与工作实际有效结合。提倡"艺术化"正是要回答这样的问题。

    第三,有些辅导员经常组织生动有效的教育活动,但很可惜,这些活动如再细加琢磨,本来是可以获得更大的教育效果的。提倡"艺术化"正是要使少先队工作精雕细刻,获得最大的效益。

  第四,教育的目的是塑造人,而人与人总是各不相同的。但有些辅导员仍然习惯于思想教育的公式化、一刀切、大呼隆。提倡"艺术化"正是为了使辅导员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对于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具体处理的实事求是的教育思想。

教育艺术案例讲析

"请让我坐下来"

    老师照例准点走进教室,讲课开始了。10分钟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一切都进行得还算顺利。至于有几个学生在下面做小动作或思想开小差,那也是课堂上司空见惯的事。但老师的声音渐渐低了下来,语言节奏也放慢了。接着,老师的讲课停顿了。他喘了一口气,抱歉地向大家笑了笑,然后轻声说道:"同学们,真对不起。今天我身体不大舒服,有点坚持不住。请让我坐下来讲,好吗?"教室里刹时鸦雀无声,似乎连呼吸都凝固了。学生们这才注意到,老师的脸比往常苍白了许多,他的手似乎也在擅抖。教室里突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有的学生眼里还噙着泪水。老师感激地向大家点了点头,在椅子上慢慢坐下,讲课又继续了。这是一堂秩序和效果多么好的课啊!尽管老师的声音很轻、很缓。

在这里,老师运用什么技巧了吗?没有,他只是表现了真实。但从教育艺术的角度来看,这也可以说是一种技巧。

  中国的教师群,向来清贫、辛勤而坚韧,他们大都将一切忧愁苦痛默默吞咽,而不向自己的学生流露半分,这是可敬可佩的。如果在那位带病上课的老师的处境中,许多教师的选择将是硬撑到底。也许他们认为,病痛只是自己的事,不应因此影响学生的情绪;也许他们认为,不该向学生表现哪怕是暂时的软弱,以免影响教师的威仪;也许他们什么都没想,只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习惯。然而,除非硬挺到当场晕倒,否则,单纯幼稚的学生们会了解老师的苦心和处境吗?也许,他们根本没注意教师在忍受病痛;也许,因为带病的教师精神不济而使一堂课归于失败。

  其实,还有另一种选择,这就是前述那位老师的选择。他毫不作做地坦白了自己病痛,让学生顿时感到了他沉甸甸的付出,因而崇敬他的劳动。他并不一味逞强,而是用"示弱"的方法更加凸显了刚强。他只要求坐下来,并且以商量的语气,用尊重换得了加倍的尊重。"请让我坐下来",这句话,这件事,将让学生铭记终生。

    在学生面前,教师不必时时封闭自己。可以打开一扇心扉,让学生走进来,目睹你的情感世界,目睹你的欢乐、忧烦和痛苦。"老师",不再是一种概念,不再仅仅是一种社会职业的人格化身。你真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然而是高尚的人。

  有一位女教师近来在家里遇到了难题。我建议她找学生们谈谈,并且建议她说这样一番话:

  "同学们,我的儿子兵兵像你们一样活泼可爱,见到他是我回家最快乐的事。可是他病了,而且高烧不退。他每一声呻吟都扯着我的心。我真想像你们的妈妈那样,好好照顾自己的孩子。但我无法早回家;回家后还得赶着批改作业。我只好请你们帮一个忙:这几天尽量减少作业差错,这就节省了我的批改时间。我想,只要三天就够了。"



第二章怎样把握教育艺术

    教育艺术是不易把握的。这首先是因为它具有灵活性,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只能在具体的教育实例中得到体现;其次是因为它具有复杂性,涉及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思想特征和个性特点,涉及教育的时间、地点、事件背景和环境气氛,涉及教育者的语言、动作、姿态、表情等等因素。它是各种教育因素微妙的综合,难以作单纯分析。但是,任何教育技巧的应用都离不开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时间和空间这四个要素。因此,教育艺术也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去把握。

第一节教育对象

    辅导员要研究"对什么人说和做"。同样的说法和做法,对不同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前面所举"拍肩膀"的例子说明,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老师对年幼学生轻拍肩膀,也许能使他们感到老一辈的爱抚,但年轻教师对已有独立意识的学生随便拍肩膀,则可能引起他们的反感了。辅导员不仅要从科学原理上了解学生的一般年龄特征,而且还要从学习生活细节中熟悉他们由年龄带来的各种微小差异。例如,什么年龄爱打弹子,什么年龄爱踢足球,什么年龄爱跳皮筋,什么年龄爱做艺术体操;什么年龄爱嘻闹,什么年龄爱争辩;什么年龄最相信父母,什么年龄最相信老师,什么年龄最相信书本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多的教育主动权。

  熟知学生的个性对于教育技巧的运用是特别重要的。举例说明:有位性情暴烈的学生常常扰乱课堂秩序,而且顶撞老师,从不认错。有经验的辅导员接任班主任后,先对他的小吵小闹故意不闻不问,避免轻意"正面交锋",而是努力吸引全班同学的注意力。一次,正当全班同学听得津津有味的时候,那位学生突然放飞一只小鸟,惊忧了全班。早有准备的辅导员猝不及防地立刻给予了严厉的批评,使该生当场流泪认了错,从此上课再也不闹了。辅导员的决窍在于他完全把握了该生的个性特征,在他错误最明显的时候给予批评,使他没有顶撞的借口;在严厉批评中又巧妙地保护该生的自尊心,以削弱他顶撞的动机。如果不熟悉学生的个性,严厉的批评常常会产生相反效果。辅导员面对许多学生,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并不容易。但孩子的个性是常有许多外部特征的,辅导员要逐步培养敏锐的洞察能力,学会透过外部特征去迅速把握内在个性基本特点的本领。

  对不同的少先队集体,教育方法也应有所区别。队员们在一个集体中相互影响和感染,就逐步形成了该集体的舆论、习惯、规范,乃至价值判断倾向。有的中队是队委起主导作用,有的中队则是非正式群体起主导作用;有的中队热衷于球赛,有的中队则热衷于艺术;有的中队喜欢激昂欢快的音乐,有的中队则更喜欢舒缓优美的音乐;有的中队倾向于崇拜强者,有的中队则更倾向于同情弱小等等。对于这些集体特色,辅导员应掌握之,或可利用之。

教育艺术案例讲析

笑一笑就算了

  一年级新生刚入学就出了一件事: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在邻座的小女孩脸蛋上亲了一下。这发生在学校里,而且是在中国的学校里,就得当回事了。

  可以把小男孩叫来教训一通,可他究竟有什么过错呢?可以告诉他:"这不适合中国国情",可7岁的孩子怎么能理解呢?他总是这样和妈妈相互亲吻的;而且,每当客人来家,妈妈总让他"亲亲叔叔"或是"亲亲阿姨";而且,电视上要好的大人总是要亲吻的,连外国动画片上的小朋友也是这样。亲吻,是他唯一知道的亲密表示。他不会想到,教师们正为这件事而在办公室里认真讨论对策呢。

  我想可以对小男孩说:"你亲了女同学,是吗?"然后笑一笑就算了。对大一些的孩子,才能解释道理。

  不过,笑要藏有含义。小孩子不能理解你讲的道理,但对你通过表情所传达的信息是很敏感的。你可不要给那位小男孩一个灿烂的笑,否则他会得到鼓励,接着去亲第二个女孩。你应该不以为然地笑一笑,眼神里略带一点善意的责备。孩子将会想:看来我的行为有点滑稽可笑,以后可不能再做这样让人笑话的事了。他不会有什么精神压力,因为老师并没有批评,只不过笑了笑而已。

  鲁莽的孩子不小心打碎了你的茶杯,你不经意地笑一笑就算了。

  开公开课时,孩子因为紧张而说错了话,虽然有点丢你的脸,但你谅解地笑一笑就算了。

  孩子无意中犯了无伤大雅的小过错,你摇摇头,再笑一笑就算了。



第二节 教育时机

    辅导员要研究"在什么时候说和做"。使用教育语言或作出教育动作,在时间上总有一个最佳点,辅导员要善于选择最适合的时机。有时要善于耐心等待时机,有时则需要在当口上及时作出决断,解决问题。

  在个别教育工作中,辅导员应经常注意学生的思想发展和变化的情况,发现"问题苗子",立即进行教育。因为"苗子"的出现说明"问题"已有了一定量的积累,但还没有定型,正是进行教育的恰当时机。但在有些情况下,辅导员的教育工作不能过于急躁。例如,一位犯错误的学生准备了许多对付辅导员的办法,打算侥幸过关。但辅导员并没有立即找他谈话,甚至显得若无其事。该生暗地观察,觉得捉摸不透,开始坐立不安。这种情况持续了三天,使该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自我反省,于是更感到错误的严重,原先准备对付辅导员的思想防线全部瓦解了。正在这时,辅导员突然找该生谈话,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可见,教育是需要掌握"火候"的。

  组织少先队教育活动如果在时间上不恰当地提前或延迟了,就可能使效果大打折扣。选择活动的时机,可以看活动内容与时事背景能否巧妙吻合。许多单位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排在国庆节之前或重大国际体育比赛之后,就是出于这种考虑。选择活动时机,还应当看学生注意力的移动方向。例如,有位辅导员在学生复习考试期间组织了难度较大的人生观教育活动,结果因学生不予关心而告失败;另有一位辅导员同时组织了学习互助活动,却取得了成功。选择活动时机,还可以看各种辅助教育因素何时更充分、最成熟。需要指出的是,掌握教育时机并不意味着总是消极等待良机。时机也常是可以促成或创造的。有时固然需"水到渠成",有时则可以"开渠引水"

  在社会生活中和集体生活中,常会有一些偶然的事件在学生中引起反响,激发了他们的某种内心情感。辅导员要善于观测学生感情的波动,抓住时机"推波助澜",通过及时组织的教育活动把学生美好的情感推向高潮,从而收到强烈的教育效果。例如,一部好影片感动了学生,辅导员可以立即组织影评讨论,而不要等学生心情完全平定之后再去组织。辅导员应当学会这种"即兴辅导"的工作艺术。

教育艺术案例讲析

"有时需要"棒喝"

    不要总让学生接受轻歌软语,不要总让学生沐浴和风细雨。真的,有时他们需要"当头棒喝"

  八十年代初,国家女子排球队在一次艰苦的国际赛事中终于获得世界冠军。夜幕中的一所名牌大学顿时沸腾起来。刚看完电视转播的青年学生从各幢宿舍楼里不约而同地涌向操场。他们激情难抑,敲饭碗、敲脸盆,呼喊着、跳跃着,并且燃起了熊熊篝火。现成的燃料一时可不易找到,于是宿舍里的拖把和扫帚被扔进了火堆,有些学生开始攀折校园的树枝。他们要渲泄喷泉般的欢悦,实际上还要释放久伏书案所蓄积起来的青春活力。狂欢的人流如席卷校园的旋风,篝火则成了旋风的中心。有几位教师试图劝告学生要注意爱护公物,但在这种非理性的场合,无人有耐心来认真听取劝告,也不可能逐一去劝说成群的狂欢者。况且,在学生们看来,与他们自发庆典的意义相比,少许公物损失只是微不足道的代价。局面变得难以控制,有人甚至将教室里的板凳也扔进了火堆。

  团委书记闻讯赶来了。"你们这是什么行为!"他怒不可遏地质问篝火旁的学生。"我们这是爱国行为!"学生们毫不示弱,气氛剑拔弩张。但结果是戏剧性的,团委书记用一句话就扭转了局势。他厉声喝道:"把你们的衣服脱下来扔进火里,我就承认你们的爱国主义!"学生们顿时张口结舌,然后一个个满面羞愧地退去。刚从木工修理间拉来板条的学生,也悄悄地将东西送回原处。事态平息了,像突然而来的暴风雨又突然逝去。

  面对火爆纷乱的局面,不得要领的个别规劝,恰如杯水车薪。而有份量的当头棒喝,才产生了震憾力,使冲昏头脑的学生冷静下来。团委书记的巧妙还在于,他没有花时间去争论该不该造成公物损失,而是换一个角度,一针见血地提出问题--既然损公,为何不损私?公与私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被爱国激情所掩盖着的小小的自私立刻暴露在熊熊火光前了。学生们可以为"爱国"而辩解,但却羞于为自私而辩解。

  何止"棒喝",有时甚至需要"羞辱"。这是前苏联杰出社会活动家加里宁所主张的。

    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一所工艺学校被德机炸毁,惊恐的学生们四散逃离了学校。后来,多数学生被找回,教育主管向他们讲了一番大道理。"这次轰炸也和整个战争一样,是希特勒需要的。"他详细说明,"要用自己的力量把学校修复起来,"并且解释"我们务必造就工业中的干部"等等。

  加里宁对这种做法很不满意。他认为应该把学生集合起来,并对他们说:"嘿,你们这些怕死鬼!都跑掉了,你们还能成为什么战士呢?你们的父兄都在打法西斯分子,你们却跑散到村子里去了。我们本来以为你们会抢救学校的,哪知你们却一齐跑散了,你们还成什么勇士?""你们这些怕死鬼,臭名传遍了全国,只一架飞机飞来,你们就东逃西散了。"正是要这样羞辱他们一番,然后再对他们说:"我们要想安全一些,大家就来建筑防空洞,防备敌机空袭吧。"

  为什么要采取羞辱学生的办法呢?加里宁解释说:"孩子们吃了惊,当然就跑走了,但是他们个个都想成为勇敢的人,我担保他们有百分之九十九都想成为勇敢的人。"可见加里宁对学生逃跑是理解的,他只是想用激将法来调动他们对于怯懦行为的羞耻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勇敢精神。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加里宁首先想到的是不失时机的教育,同时也周全地想到了诸如挖防空洞这样一些善后工作。他不愧为教育专家。

  回过头去再说说前述"篝火事件"的善后工作吧。团委书记决定在全校学生中推广集体舞。他认为,应该教给学生一些表达欢悦心情的共通的文明方式,以避免破坏性的方式,就象许多民族喜庆时载歌载舞那样。



第三节 教育情境

    辅导员要研究"在什么场合说和做"。教育艺术不仅要从时间上把握,做到"因时制宜",还要从空间上把握,做到"因地制宜"。但教育情境涉及的不单是物质空间,而是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的结合,是带有情感色彩的具体教育场景。辅导员要善于将教育活动安排在合适的地点、合适的环境、合适的气氛之中。

  一位辅导员打算搞一次热爱家乡的教育。中秋之夜,她把孩子们领到村头小河边,那里有一幢爱国华侨为家乡捐造的小楼。在溶溶月色之下,在花树掩衬之间,在小河清流之侧,小楼显得分外美丽。辅导员轻声给孩子们讲述了老华侨爱家乡的故事。孩子们被美的环境深深陶醉,被美的故事深深吸引了。在这里,辅导员把物质环境中的月光花树等自然因素全都动员起来,成为教育因素的一部分了。这是善于利用环境的例子。

  为了提高教育效果,辅导员应当在各种活动中组织合适的气氛。根据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设计并成功地创造符合需要的气氛。在气氛的拱托之下,教育活动的成功率将会提高。如组织赛诗会,可铺上雪白的台布,可放上鲜艳的花束,可缀以优美的字画等,使场内充满高雅的气氛,这样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兴致。精心组织活动的气氛,除了需要借助各种物质手段以外,辅导员及事先安排的活动骨干的现场表现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如搞一个热闹的集会,场地布置要有热烈气氛,内容安排也要生动有趣,在关键时刻少数活动骨干要表现出快乐的情绪。这种情绪会立刻感染全体,又在全体中相互感染,使集会的气氛升向高潮。

  把组织气氛等同于"形式主义"是不对的。好的形式可以增强教育效果,反之则削弱教育效果。嘹亮的鼓号,整齐的队列,庄严的仪式,这些形式本身就具有某种教育因素,使人体会一种高尚的情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集体主义的美。摆样子的无效形式是必须抛弃的,否则就会陷入形式主义。

  总之,辅导员在教育过程中应十分准确地分析情境,随机应变地利用情境,机智有效地创造情境,在特定的情境之中进行特定的教育。

教育艺术案例讲析

鼓乐之妙

    鼓动、鼓励、鼓舞、一鼓作气--这些词语谁都熟悉。的确,鼓的重要性是超越一般乐器,琴瑟管笛都不具备鼓所独有的神圣意味。鼓乐与人的精神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各种场合使用鼓乐,是不同民族共通的一种甚为普遍的文化现象。原始人祭祀神灵离不开鼓乐,古战场两军对阵离不开鼓乐,现代国家的国事典仪仍然需要鼓乐。

  鼓乐能够造成一种庄严、隆重或热烈、激越的气氛,从而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因此,不知始于何时,鼓乐被应用于教育。在小学里,红领巾鼓号队或鼓乐团是十分普及的。这里,可以举一个妙用鼓乐的教育个案。

  队员小明将代表学校去区里参加演讲比赛。这个平时聪明伶俐的孩子在临行前突然紧张起来,他知道即将面对的是一个从未经厉过的大场面。他脸色苍白地对带队辅导员说:"我害怕。"

  辅导员没有试图去说服小明解除恐惧心理,努力为学校争得荣誉。根据她的经验,学生在紧张的考试前,最好别再对他要求什么,倒是应该"顾左右而言它"。现在的情形也一样,她怕弄巧成拙,反而加重孩子的思想负担。

  正好鼓乐队开始操练了。辅导员灵机一动,对小明说:"还有些时间,先忘掉比赛的事,让我们去看鼓乐操练吧。"

操场上,鼓乐队员着装整齐,精神抖擞。那乐曲,激荡着血的涌潮;那鼓点,牵动着脉的搏跳。那是心在欢唱,那是魂在舞蹈,那是精神之风在劲吹。怪不得2000多年前,司马迁在《史记·乐书》中,说音乐能"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

  小明渐渐被鼓乐吸引住了。他的脸色开始红润起来,他的眼睛闪烁着神彩。显然,他的精神状态已经发生了变化。

  小明不负期望,在演讲比赛中超常发挥,为学校赢得了奖杯。妙用鼓乐,效果竟这样神奇。最大的秘密在于鼓。生命是有节奏的,人作为生命体对节奏是相当敏感的。胎儿在母腹中就熟悉了有节奏的脉动,婴儿在有节奏的拍打中会安然入眠,成人对有节奏的声响极易产生共鸣。而鼓点将自然节奏刻意组织和显著突出,能够迅速扭转人的心理进程。研究表明,有频率的鼓乐声可以影响脑电波,刺激神经活动。当鼓点频率达每分钟200--220次,人很容易进入一种奇妙的精神状态。

  当少先队的鼓乐响起,不仅曾经戴过红领巾的人们会为之激动,而且所有人都会被其感染。这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而在它的背后,潜藏着一种永恒的生命法则。



第四节 教育机智

    辅导员要研究"怎样说和做"。教育机智是对教育对象、教育时机、教育情境准确把握之后作出的机敏反应,它体现了辅导员日常工作的创造性。上述的教育范例实际上都反映了教育机智。

  教育活动总离不开语言。因此,教育机智多表现为教育者讲话的机智。在特定场合下,一句话使用恰当是可以产生奇效的。如有两个学生发生纠纷后相互指责,争吵不休,使辅导员难断是非。这时,可以对那个比较强词夺理的学生问一句"你就没有一点错吗?"他将不敢立即回答,迟疑一会后将会承认自己也有错。这时争吵双方开始冷静下来,各自想到了自己的错处,问题就不难解决了。辅导员如果不注意训练自己的语言技巧,凭性子说话,常会使本来容易解决的问题复杂起来。假如一个学生办事犯了错误,心急的辅导员说:"你果然把事情办坏了!"那必然招致学生的抵触,因为他感到:你本来就不信任我,今后就更不会信任了。如果辅导员耐心地说:"我本来以为你会把事情办好的。"那效果就会完全不同,因为学生将感到:你本来信任我,是我辜负了信任,因而内疚。辅导员还应注意,对孩子们讲话切忌"老腔老调",而应始终是丰富的、新鲜的、生动的。

  教育机智还表现为独特的教育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具体的方法是不能简单模仿的,否则就不会有最佳效果。机智的教育方法是教育中的"绝招",但不是"万能钥匙",只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种"绝招",有时会伴随教育灵感在"突发奇想"中产生,而更多的时候则是苦苦思考的结果。有位教育者对一个学生的多次教育都失败了,苦思之后心生一计,给学生的父亲写了一封汇报情况的信,说明自己对孩子已无能为力。然后把该生找来说:"我先给你念念这封信,征求你的意见,看要不要寄,如果不寄,我又怎样教育你呢?"该生听  完信的内容,很不好意思,央求老师不要寄,并表示改过,后来果然有了进步。这位教育者的方法是机智的,也是独特的。

    无论是机智的语言还是机智的做法,都有赖于对实际情况的细致观察、敏锐感觉、准确判断和灵活反应。离开了这些,就没有教育机智,就没有教育艺术。

教育艺术案例讲析

一句话的25种说法

    一位教育大师曾经断言:一句话可以有25种不同的表达方法。让我们试着来证实这一断言。

  辅导员召集了一个讨论会,让学生们就某一问题发表各自的看法。众说纷纭之后,辅导员对一位发言者说:"你说得好。"一句话只有四个字,但可以让我们来设计它的说法和效果。

  首先要考虑的是逻辑重音。如果重音放在第一个字,即"你说得好",那么听起来的效果就是:只此一人说得好,而其它人却说得并不好。如果重音放在第二个字,即"你说得好",那么听起来的效果就是:说得倒好,做得却不好!字面上是表扬的话,听起来简直是批评指责了。如果重音放在最后一个字,即:"你说得好",那么任何人都会听出是大加赞扬、充分肯定的意思。如果这句话出口平淡,根本没有逻辑重音,那么听起来就象是敷衍了。简简单单4个字,就已经设计出4种说法,更何况复杂一些的句子呢!

  其次要研究表情。表情比语言更能传递情感,因为语言本身主要是表达概念和思想的。你说"欣喜"这个词时,主要是表达"欣喜"这一概念,可能并不是真的欣喜;当你显出欣喜的表情,那你才是真正表达了欣喜的情感(假如不是装腔作势)。

  "你说得好",这时教师目光和善,面带微笑--这表示欣慰和喜悦。

  "你说得好",这时教师目光炯炯,面色沉着--这表示不容置疑的肯定。

  "你说得好",这时教师睁大眼睛,面露惊讶--这是为意想不到的发现而惊喜。

  "你说得好",这时教师微凝双眉,若有所思--这是被学生的发言所打动,由此而生联想。

  "你说得好",这时教师冷眼斜看,嘴角略歪--这是表示讥讽。

  人脸是一块调色板,可以调出不同的感情色彩,何止上述五种!

  再次,要研究逻辑重音的处理和表情的配比关系。如果重音所表达的信息与表情所表达的信息是重合的,那就可以加强一句话的倾向与份量。例如,用肯定的表情说:"你说得好",那就等于说"很好、非常好、无可置疑地好"。如果重音信息与表情信息是不重合的,那就可以使一句话具有多重含义,或一语双关。例如,用惊喜的表情说:"你说得好",那就表示:"你说得好,比别人都好,而且真没想到你竟会说得这么好!"如果重音信息与表情信息是矛盾的,那么一句话就变得不可思议了。例如,很难想象用万分激动的表情而平淡地说出"你说得好"这句无重音的、似为敷衍的话。无重音的话在多数情况下会损害表情的效果,而淡漠的表情也可以损害重音的效果。但是,不正常的表达效果也仍然是一种效果。

  "你说得好"这句话,上述4种重音处理,配以上述5 种表情,就可以得出20种表达方式与表达效果!而且,同样的重音可以有不同的强度,同样的表情可以有不同的力度。而且,可以有不同语调、不同手势、不同的肢体语言的配合。而且,可以用许多不同的词语组合来表达相近的意思。一句话可以设计出太多的表达方式,何止20种或25种!

  不要轻视一句话。在说一句话时,不仅仅运用理智和感情,不仅仅运用口舌和声带,不仅仅运用语法、逻辑和修辞,不仅仅运用眼神、面部肌肉和肢体,而是运用所有这一切。通过这一切,一句话可以有25种说法,乃至效果有微妙差别的百千种说法。

第三章辅导员面临的要求

    掌握教育艺术,实现少先队工作的艺术化,这对辅导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为严格、更为全面的要求。没有良好的素质,是无法掌握和运用教育艺术的。

第一节全面的业务素质

    许多优秀演员都能在演出中即兴创作精彩细节,这是由于有了优良的艺术素质和扎实的功底。有了浑身解数,运用时就会得心应手、应付自如。少先队工作也同样,要灵活运用教育技巧就必须具备全面的业务素质。这包括文学艺术素养,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广阔的知识视野,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丰富的社会经验等等。还包括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敏捷灵活的思维习惯等等。其中,完善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实际经验是主要基础,但也不应忽视专业理论素养。的确,经验对于教育艺术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教育艺术所涉及的往往是感觉的东西。但是,感觉了的东西我们还不能深刻认识它,认识了的东西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缺乏理论素质,就限制了辅导员的进一步发展。

★教育艺术案例讲析★

不这样,将会怎样

    要这样,不要那样--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对孩子们如此这般地唠叨,以期规范他们的行为。

  对呀呀学语的婴儿来说,反复告诉他们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也许就够了。因为要解释其中的原委必得调动相关的知识系统,而这时的孩子还只是一张白纸。

  幼儿的脑子里充满了"为什么"。对他们提出要求的时候,如果不讲清"为什么",那服从的程度就会大打折扣。问题在于,幼儿脑子里可供调动的既有知识仍然是寥若晨星。

  聪明的大人想出了"童话启迪法"。例如,为教育孩子"要多听别人的意见,不要总是自个儿夸夸其谈",就煞有介事地告诉他:从前的河马长得很漂亮。因为不爱听别人的意见,所以耳朵越长越小;因为总爱自说自话,所以嘴巴越长越大。结果,成了今天这么个丑模样。

  当孩子成长到终于明白河马是怎么回事的时候,童话的教化作用就不再是直接的了。幸运的是,孩子的既有知识日益丰富,在教化中将其调动起来解释"为什么"的可能性增大了。

讲了道理,孩子们就一定会遵循了吗?倒也未必。因为孩子们对许多事物认识有限且经历有限,没有真切体验。相反,好奇心和逆反心总是在挑逗孩子们尝试着冒犯大人的劝诫。被火烫过一次的体验自然使人对火敬而远之,而仅有对火的理性认知是不够的。

  一个学校组织三天的学工劳动。下车间前,李老师花了半小时,宣讲了28条安全纪律,例如不要触摸旋转的机器,小辫要盘在安全帽里等等。班里的学生被工厂的新鲜环境弄得很兴奋,对李老师的话却有些不耐烦了。结果出了小事故,一个男生被并不旋转的刀具割破了手指。

  张老师的班级在学工中井然有序,安然无恙。她没有进行安全动员,只在车间四壁贴了几张漫画。在一张漫画上,一个男孩站在机器旁正痛得龀牙咧嘴,他的手指流着血;另一幅画上,一个女孩在惊恐地呼喊,她的小辫被机器缠住。

  我们不是要推广"恐吓教育法",而是想就张老师的方法作出分析。显然,漫画已经直观地说明了注意安全的道理,调动了学生头脑中关于危险事故的既有知识。不仅如此,漫画中的事故情景,还让学生通过联想有了一种模拟的、间接的体验。许多事情是无法刻意让孩子们体验的,"模拟的体验"就可以补憾。

  其实,张老师的漫画还有更重要的意义:真实地告诉学生不守规范可能带来的不良结果,让学生自主地判断和诀择。这可以避免好奇心和逆反心可能带来的麻烦。

    我们不必老是教训孩子"要这样,不要那样"。不妨告诉孩子--不这样,将会怎样。



第二节良好的师表形象

    好的内在素质应有好的外在表现。辅导员应注意研究自己在孩子们心中的现有形象和应有形象,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形象。因为,同样的教育方法,由形象不同的教育者来使用,效果是不同的。

  形象首先会在个性上表现出来。辅导员们应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但这些个性都应当是健康的。在孩子面前表现得懦弱或表现得易怒,都极易损害辅导员的威信。其次,形象会在举止中表现出来。讲话时动作琐碎容易给人一种慌乱的印象,而举止过分老气横秋,又会使孩子们敬而远之。再次,形象也会在衣着上表现出来,衣冠不整是大忌,辅导员在孩子面前应始  终是衣着整洁、大方、美观的。形象最终将在行为上表现出来,辅导员应以模范言行来确立良好的形象。此外,多参加孩子们的游戏,或请孩子们到自己家里去玩,都有助于辅导员在孩子目中确立"大朋友"的形象。总之,辅导员的形象应始终是热情向上的、充满信心的、意志坚定的、胸有成竹的,始终是可敬、可信、可亲、可近的。

★教育艺术案例讲析★

心境、言语和形象

    这是一位优秀的中队辅导员。也许由于工作太紧张,她平日里总显得有些心事重重,走路也总是埋头疾步。她对学生很严格,处事一丝不苟,但学生都很尊敬她。

  清晨,她匆匆走进校园。"老师早。"一个女孩稚嫩的声音在耳旁擦过。她""了一声,没来得及注意那个女孩是谁。走到教室门口,她看见孩子们正围蹲在地上掘一个蚂蚁窝,便说:"还不快洗干净手回教室去!"孩子们一哄而散。早操开始了,她发现有几个孩子做操动作不整齐,便喊到:"怎么把动作要领忘记了!"

  平淡无奇而疲惫的一天过去了。临睡前,她翻开一本有趣的书。书中说,教师对学生所说的话可分作肯定的、否定的和中性的三种,要经常注意三者之间的比例。表扬、鼓励、劝诱的言语即是"肯定的";批评、指责、挖苦的言语即是"否定的""中性的"则不言而喻。"肯定的"的比例居高,那一定是位慈祥可亲的教师;"否定的"的比例居高,那一定是位过于严厉的教师;"中性的"的比例居高,那就令学生摸不着头脑了。

  她立刻警觉起来,坐到书桌旁,回忆一天来所有对学生说过的话,一句句记录下来加以分析。结果令她大吃一惊:原来,一整天她尽说了些"否定的"话,只有对道早安的女孩说的那一个字--"",算是"中性的"

  她心中不安而且后悔。本来,对那个礼貌的女孩,她应当微笑着回答:"你早"。对玩蚂蚁的孩子们,可以说:"哟,小蚂蚁真有趣。但我们应该回教室了,等放了学再继续玩吧。"对做早操的孩子,可以说:"大家做得不错,有几位同学如果注意动作要领,那就更好了。"

  她决心调整自己的形象,并且首先从言语开始。一周后,孩子们觉得他们可敬的老师变得更加可亲了。

  教师的形象主要是靠自己的行为和言语来塑造的。教师在学生面前所表现的行为是较为单纯的,因而言语对于形象的自我塑造就更重要了。

紧张、琐碎的日常教育工作容易破坏人的耐心,烦躁的心绪又会提升言语的否定性比例。这样,不仅损害了教师的形象,而且师生间对话的气氛变得紧张,教育常常出现负效,反过来加重了教师的心理疲劳和焦燥情绪。整天紧锁着眉头教训学生的教师并不少见,他们便是坠入了上述那种负循环。

  辅导员要努力保持平和、乐观的心境,有意识地提升言语的肯定性比例。这样,形象亲切了,师生对话融洽了,教育的正效益提高了,紧张工作中的乐趣和轻松增加了,反过来又对自己的心境和言语产生了积极影响。这就是一种正循环。

  辅导员要善于自我调节。调节情绪,调节语言,调节形象,使自己轻松些、亲切些。通过言语所表现的亲切度好比一个分数,肯定性言语是分子,否定性言语是分母。分子越大,则分数值越大;分母越大,则分数值越小。



第三节充分的实际锻炼

    运用教育艺术,光有书本理论而没有实践经验是不行的。对于教育过程中的许多偶然事件,往往需要采取不同常例的、出其不意的方法以取得特殊效果。有了长期的经验积累和对于情况的充分熟悉,才会有敏锐的感觉和准确的判断,才能"灵机一动,计上心来",迅速选用有效的方法。敏锐的感觉是可以在实际工作中有意识地训练和培养起来的。经常注意检验自己的感觉是否正确,不断调节和修正,长此以往便可大有收获。运用语言的技巧也同样可以在有意识的锻炼中逐步提高。辅导员最好能记载自己的教育实例,经常从中分析经验教训。

★教育艺术案例讲析★

面对校园暴力

    有两则消息令人痛心。报载,两个歹徒在公共汽车上行窃,被发现后公然撒野。一位军人见义勇为,孤身与歹徒搏斗,但全车人无一相助。军人浑身鲜血,重伤致残,歹徒却扬长而去。又据报导,一名小学生在校经常被同班的粗野男孩欺凌殴打,全班同学只顾自保,无人挺身干预。那个不幸的小学生视上学为畏途,终日惶恐,精神痛苦,最后含愤自杀。

  今天的独生子女们在家倍受呵护和溺爱,他们习惯于成为亲人围绕的中心。我很担心他们中会分化出三种人:第一种被惯得目中无人,骄野成性,横行无忌;第二种被宠得小鸟依人,身心脆弱,缺乏勇气、独立性和自卫能力;剩下的则是只顾自己,不问旁人,明哲保身的一群。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悍者无忌、弱者无依、勇者无助的悲剧还会一再重演。

  有个粗鲁的男孩叫许威,是班里的"大王",经常对同学拳脚相加。受欺者屡屡哭着向班主任告状,班主任也屡屡批评许威,但都没有什么效果。班主任深思熟虑后心里有了底,她经常到班里去讲一些见义勇为的故事,接着便等待时机。

  一天,班长陈波气愤地找到班主任,说:"许威又把两个女生打哭了,同学们都敢怒不敢言。"陈波是个身体壮实、寡言少语、有点血性的男孩,在班里很有威信。班主任认真地看着他,严肃地说:"你是个男子汉,又是大家拥护的班长,我相信你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陈波没有再说什么,转身走了。

    第二天出了一件事。班长陈波把除许威以外的同学召集起来说:"我们再也不能忍受了,必须教训许威,有种的都跟我上!"几乎所有男生都响应了,尤其是当着女孩们的面,此刻的男孩个个都显得很英勇。他们放学后早早守候在校门外,后面还跟着前来助威的女生们。许威被截住,他第一次挨了揍,狼狈地逃回家去了。

  第三天,班主任来到教室。"我很震惊,班里又发生了打人事件,被打的是许威同学。"她严厉地扫视全班。"参与这件事的人,站起来!"班长陈波首先倔强地站了起来。接着,七、八个男孩陆续站了起来。继而,又有十几个男孩站了起来。最终,包括女孩在内的全班同学站了起来。当然有一个例外:脸上留着青紫的许威缩在角落里坐着,他胆怯地望一眼站立起来的一片"森林",显得从未有过的可怜。班主任沉默了一会,接着把许威叫出了教室。"没想到事情会是这样,让我很难处理。"教师语重心长地说:"看来你得罪了集体。最好的办法是,你要勇敢地战胜自己的缺点,并且有勇气去跟大家搞好团结。"

  从此,许威再也没有打人。陈波和他的伙伴们也在教师指导下重新接受了许威。

  无庸讳言,班主任在这里运用了策略。她讲见义勇为的故事,激发孩子们的正义感,这是铺垫。她选准时机,放手让孩子们自己解决问题,这是极大胆、极特殊而又有风险的举措。她用"罚站"的办法正戏反唱,营造了众怒难犯的强烈气氛,展示了正义集体的威慑力,这是最出彩的点睛之笔。她教育了许威,撮合了班级团结,这是善后。

  强者为王,是支配原始祖先的自然法则。在孩童中有原始祖先的行为痕迹,这也是一种自然法则。在一定数量的孩童中,总会出现较强悍、较有支配欲和侵略性的个体,他们在本质上不一定是坏孩子。大自然的这种安排,会随着群体社会化进程而逐渐隐迹。因此,对小孩争斗打架不必过于认真,他们将在冲突打闹中逐步学会适应人际环境、调节人际关系、增强心理承受力。需要的是适当的监控、保护和纪律,而过多过频过严的干预反而会使孩子们脆弱。

  然而,问题还有另一面。后天失教和负教育的影响,助长了某些孩子的暴力倾向,甚至滋养了校园暴力,这就需要认真对待了。如果不抑强扶弱,久之,强悍者可能发展成为暴力犯罪的潜在后备,而无助的受欺者可能发生心理畸变:或是变得奴颜婢骨、逆来顺受,或是变得孤僻冷酷、敌视四周。

  对可能造成孩子身心伤害的暴力行为进行成人干预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们的正义感、自卫的勇气和对不公平的反抗精神,使孩子们学会用集体的力量来保护每个人的权益。

  "难道可以纵容孩子们以暴力来反搞抗暴力吗?"有人会提出这样的质疑。许多教师都要求学生"打不还手",受欺后报告老师。于是,老师成了唯一的纠察,顾此失彼地忙于处理争斗纠纷。这样做并不是绝对正确的。

  面对身边的暴力,如果只会依赖老师,那么,孩子们将日益变得文弱,集体的威力就会消亡,将来的社会就会泯灭正义和勇气,将来的人们就会屈服于暴力和强权,将来的国家就不得不需要太多的警察!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dbb57a4b8f67c1cfad6b899.html

《如何做好少先队辅导员工作.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