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

发布时间:2019-05-02 10:05:1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湖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

名词解释:

1..心理学:(P1)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P18)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3.高等教育心理学P18):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4.动机(P29:是指直接推动人行为的内部动力。有机体的各种行为和活动都是动机所引起的。

5.学习动机(P30:就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

6.陈述性知识P45):是说明事物、情况是怎样的,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原理等的描述。

7.程序性知识(P45):是关于怎样完成某项活动的知识,比如怎样进行推理、决策或者解决某类问题等。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相当于平时所说的技能。

8.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9知觉(P46):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

10.观察(P46:是知觉的高级形态,是指有目的、有计划、较持久的知觉过程。

11.记忆:(P51是一个人过去经历的事物或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12.思维(P60):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规律性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13.元认知(P65: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过程和结果的意识。

14.定势(P76):是指心理的一种准备状态。

15.创造思维:(P79:是指人们运用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16.注意(P87):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17.个性(P100):是指在个人自然素质的基础上由于社会的影响通过人的活动形式形成的稳固、区别于他人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18.能力(P104):是直接影响人们顺利、有效地完成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19.气质(P118):是人的心理活动全部的动力特点的总和。

20.性格(P122):是指一个人在个体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

21.品德(P132: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它是指个体在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准则行为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22.群体(P153):又称团体,是指两个以上的个人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的方式结合在一起进行共同活动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集合体,其成员之间存在一种稳定的联系和心理依附关系。

23.心理健康(P183):是指个人心理处于正常、积极的状态,并同环境保持良好的适应。

简答题:(根据情况答,空大小答,划线的部分必答)

1.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将P5图背下来)

心理学上一般把人的心理现象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

心理过程结构包括: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

情感过程:情绪和情感

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结构包括: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

个性的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2心理学独立的标志是什么?(P13

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实验室。它标志着心理学脱离了哲学母体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3.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P19

①           有利于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高等教育心理学揭示了高校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揭示了教学活动的心理规律,这就为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计划的确定、选择和制订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改革是当今教育的潮流,目前我国的教育也正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改革时期。大学怎样适应这种改革的潮流,这既是一个深刻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广泛的实践问题。通过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和研究将有助于解决教育改革中的各种问题。

有利于教师的自身建设和发展:在当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的急剧变革,特别是知识经验的发慌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方法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尤其是对高校教师的要求更高。所以高校教师必须不断地进行自身建设,进行自我教育,与时俱进,不断地提高自身各种能力、水平和素质。

4.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P20

㈠客观性原则: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事物。

㈡系统性原则:就师用系统论的方法来研究心理现象,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整体的系统来加以考察。

㈢教育性原则:教育性原则是在教育贺教学过程中研究学生心理必须遵循的原则。它是指在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试验手段贺方法应能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要具有教育意义。

5、学习动机有哪些心理成份构成(P30

学习动机是由多种心理成份构成的,主要包括:对知识价值的认识:一个人学习动机的强弱受对知识价值认识的影响,只有当一个人认识到学习对自己的人生和社会的价值时,都会产生较强烈的学习动机。

学习的直接兴趣: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又称求知欲,是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探求真理并伴随着愉快的情绪体验的认识倾向。

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认识:学生乐于学的学科都是他们力所能及和学得较好的学科,即学生对自己认为有能力学好的学科会产生较强烈的学习动机。如果学生在某一学科有习得无力感他将不愿意学习这门课程

对学习成绩的归因:学生对自己学习成绩的归因也会影响学习动机。如果一个学生把自己学习的失败归因为天资愚蠢,他将缺少学习积极性;如果归因为自己的努力程度不够,他可能会刻苦学习。可邮归因也是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成分

6.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P33

学习动机的社会性日渐增强间接性学习动机占主体学习动机的多元化学习动机的职业化

7.大学生观察的发展特点(P47

一般知觉能力达到成熟水平观察的目的性日益增强观察具有敏感性和系统性观察具有相对的深刻性和稳定性

8.大学生记忆能力的特点有哪些(P57

逻辑记忆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各种记忆品质得到全面发展掌握各种有效的记忆方法

9.思维的种类有哪些(P61

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思维就有不同的种类。

㈠根据思维的凭借物和个体发展水平,可以把思维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㈡根据思维时是否遵循明确的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则划分:直觉思维逻辑思维㈢根据思维在解决问题时探寻的方法、途径的方向划分:辐合思维发散思维㈣根据思维是否具有创新成分并导致新事物的出现划分 ①常规思维创造性思维

10.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P63

处于由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在常规思绪发展的同时,创造思维显著发展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思维的元认知。

11.知识理解的一般过程有哪些(P65

分析与综合比较、分类、系统化抽象、概括、具体化

12.问题解决的一般思维过程(P73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13.影响问题解决因素(P75

问题情境。是个体面临问题的客观情境或刺激模式。有关的知识经验。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策略影响着问题解决定势。是指心理的一种准备状态。它给解决当前问题带来一定的倾向性。功能固着。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定势,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个物品的惯常用途,而看不到在其他方面的用途,尤其是初次看到某物品的用途越重要,就越难看出它的其他用途。情绪状态和动机强度。解决问题时情感状态如何直接影响着解决问题的效率。解决问题是从思维开始的,但是只有当人具有解决问题的动机时才可能积极地寻求解决的途径和方法。个性差异.良好的性格特征,会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消极的性格特征,将有碍于问题的解决。

14.怎样判断学生上课时是否注意听课(P89

一个人在注意时,常常伴随着一些特定的表情动作等,这就是注意的外部表现,也是我们上课时判断学生是否注意听讲的外部指标。最显著的外部表现如下:

适应性动作多余性动作停止呼吸运动的变化还有其它外部表现(心跳加快、攥紧拳头、张口结舌、面红耳赤、咬紧牙关等等)

15、注意品质包括哪些(P94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㈠注意的范围: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被意识到和所把握的客体数量。

㈡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在较长时间内,把注意保持和集中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这是注意品质在时间上的特征,是顺利完成某项活动的基本条件之一。㈢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活动。

㈣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这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

16、能力的种类有哪些?(P106

㈠按能力的倾向性划分: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㈡按能力的功能划分: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㈢根据能力的创造性划分: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㈣此外,还从能力同活动的关系来划分。如歌唱能力、绘画能力、写作能力等。

17、气质有那些类型?

1、多血质。活泼好动、反映迅速、喜欢与人交往、兴趣广泛等。但注意力不集中,兴趣易变。具有外倾性。2、胆汁质。直率、热情、情绪易冲动、自信心强、心境变化剧强烈。具有外倾性。3、粘液质。安静稳重、反映缓慢,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注意难以转移、善于忍耐。具有内倾性。4、抑郁质。孤僻、行动迟缓,善于观察细小事物,情感发生较慢但持续时间长,体验深刻。具有内倾性。

18、性格有哪些特征?

㈠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包括:1、表现在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方面的性格特征。2、表现在对劳动、学习态度方面的性格特征。3、表现在对自己态度的性格特征。㈡性格的情绪特征。又称性情,是指一个人经常表现的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和心境方面的特征。包括:1、表现在情绪活动的强度方面的性格特征。2、表现在情绪活动稳定性方面的性格特征。3、表现在情绪活动持久性方面的性格特征。4、表现再主导心境方面的性格特征。㈢性格的意志特征。包括1、行为自觉性的意志特征。2、行为控制水平的意志特征。3、行为坚持性的意志特征。4、紧急和困难情况下表现出来的意志特征。㈣性格的理智特征。包括:1、表现在感知方面的性格理智特征。2、表现在记忆方面的性格理智特征。3、表现在思维方面的性格理智特征。4、表现再想像方面的性格理智特征。

19、性格和气质是什么样的关系?

㈠两者的联系。性格与气质师在统一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也是由脑的活动来实现的,所以两者师互相渗透、彼此制约的。1、气质可使同一性格染上独特色彩。2、气质又可以影响某些性格形成的速度和动态。3、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掩盖和改造气质,使气质的消极方面受到抑制,积极方面得到发展。㈡两者的区别。一般来说,气质主要是先天的,受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所制约。变化较难、较慢。而性格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更多的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虽然也具稳定性,但课塑性较大。

20、品德包括哪些心理结构?

即德育中所说的知、情、意、行四个部分。㈠道德认识。也叫道德观念,是指个体对道德规范及其践行意义的认识。㈡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㈢道德意志。是指个体在实践某种道德观念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㈣道德行为。是个体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

21、怎样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大学生的品德培养主要是从品德结构的四个方面,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入手:㈠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识。注意三个方面:1、使大学生形成接受品德教育的积极态势。2、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提高大学生的理论修养。3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道德问题讨论。㈡加深大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可从三个方面考虑:1、把道德知识和道德情感的教育结合起来,促进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2、通过优秀文艺作品和榜样任务事迹的感染,加深大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3、努力培养学生自我调节、控制情感的能力。㈢锻炼大学生的道德意志。从以下做起:1、通过活动锻炼大学生的意志。2、通过规章制度的执行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锻炼大学生的意志。3、为大学生提供道德意志的榜样,激发他们意志锻炼的自觉性。4、针对学生不同意志品质,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㈣培养大学生的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要求学生作到知行统一。2、采取强化手段,巩固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阻抑不良的道德行为。3、通过良好的校风和班风的建立,创设使学生产生或重复良好道德行为的情境,不给他们留有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4、对有不良道德行为习惯的学生,要予以特别的关注。

22、集体规范的作用是什么?

所谓集体规范是指由集体成员共同建立和遵守的统一行为标准或规则。集体规范对于集体具有重要的功能。㈠规范是集体的支撑。集体规范是集体成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保证集体协调一致的工具。㈡规范是集体行为的导向。㈢规范有利于提高集体活动效率。

23、怎样培养集体的凝聚力?

集体凝聚力主要指集体成员之间结合上的协调性和整合性,表现为集体成员共同一致的合作行为。培养集体凝聚力的方法有;㈠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㈡在班集体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24、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是什么?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既不同于中小学生的交往,也不同于社会成人的交往,他们的交往具有和他们自身知识经验相对应的特点。表现为:㈠交往动机的强烈性。㈡交往观念的自主性。㈢交往内容的丰富性。

25、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等人对理想人格和正常人的健康标准的研究,结合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特定的社会角色,可以把下述几方面作为判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㈠智力正常。㈡情绪状态良好㈢意志坚强㈣自我意识正确㈤人际关系和谐㈥人格完整㈦能够适应环境㈧心理和行为与年龄特征相符合。

26、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哪些?

㈠角色改变和环境适应的心理健康教育。作到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㈡大学生学习心理的健康教育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专业兴趣指导学生学会科学用脑克服考试焦虑㈢大学生的恋爱与性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健康的性观念和恋爱观念鼓励大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正常的两性交往教育大学生正确对待恋爱问题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教育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和他人,克服人际交往中的认知偏见鼓励大学生积极进行交往教育大学生注意交往的方式和技巧㈤大学生应付挫折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学生确定合适的抱负水平教育学生学会情绪的自我调控教育学生不要盲目竞争,避免过渡紧张教育学生用精神发泄法疏泄消极情绪。

27、直观教学包括哪些?

㈠实物直观。死通过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如教学上的演示实物、观察标本、进行实验等。㈡摸象直观。师通过对实物的摸象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如观察各种图片、图表、模型等。㈢言语直观。是通过教师生动的、形象化的语言描述,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具体形象。如中文教学中文艺作品的阅读、有关情景的领会;历史教学中有关历史生活、历史人物的领会等。

 

论述题:

 

1 怎样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养与激发:(P35

答:一、教育大学生确立新的学习目标的和远大理想。在对大学生进行学习目标教育时,要把近期的具体目标和长远目标、远大理想结合起来。二、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既可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又可通过反馈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激发起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机。利用反馈一定要及时、具体。三、正确运用奖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适当的评价具有强化作用。教师的奖惩,要注意到以下几个问题:1)、要使学生有正确的奖惩观2)、奖惩一定要公平适当3)、要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四、适当开展竞赛。竞赛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为使竞赛能对大多数学生起到激励作用,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竞赛要适量;2)、选择竞赛的方式,应使不同学生在竞赛中都有获胜的机会。五、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问题情境是指在教学中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简单利用现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立即解决,从而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积极的思维。通常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1)、语言提问法2)、活动法。在设置问题情境时要注意:1)、问题要能使学生新旧知识联系起来;2)、问题要新颖有趣;3)、要有适当的难度;4)、要富有启发性,真正能引起学生的思维。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以下方面做起:1)、加强学习目的、意义教育,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培养学生对每门课程积极的学习态度,形成定势,有助于培养学习兴趣3)、提高教师讲课的艺术和水平4)、组织学生参加课内外实践活动5)、注重学生的知识积累6)、把学生的其他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七、引导学生正确归因。归因是指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归因不同,学生学习积极性就不同。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要通过归因,归出信心,归出力量。

2、怎样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记忆能力?

答:一、明确记忆的目的任务,不断提高记忆的自觉性。提出明确的识记目的和任务对识记的效果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意识记要比无意识记有效的多。二、识记材料的数量要适当。材料的数量多少对识记的效果有很大影响的。一般来讲,要达到同样的识记水平,材料越多,识记所用的平均时间和次数也就越多。所以,知道学生记忆时要使识记材料的数量适当。三、加强对识记材料的理解。以理解为基础的意义识记在全面性、敏捷性、准确性和牢固性等方面都比机械识记效果好。四、掌握正确的识记方法。引导大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对于提高他们的记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包括;1)、形象记忆法2)、谐音记忆法3)逻辑记忆法4)、口诀记忆法等。五、利用遗忘规律正确组织复习。要使复习取得良好的效果要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地安排复习时间,复习要及时。2)、合理地分配复习时间,一般来将分散复习的效果比集中复习的效果好。但在学习中如何合理的复习要根据材料的多少、难易来确定。一般来讲复习的材料较少,复习的时间可以相对集中些,最初复习时各次复习的间隔可以稍短些,以后对材料熟悉,各次复习的时间间隔可以逐渐加长。3)、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复习时单纯地一遍遍阅读的效果并不好,应当在没有完全熟记以前就试图回忆。4)、复习的形式要多样化,多种感受器官协同活动。也就是说,让学生在复习时,手、脑、眼、耳并用,把机体中的多种分析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帮助复习。

3 怎样运用感知规律组织教学?(论述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P48

答:一、利用知觉规律组织教学包括1)强度规律。相对强烈的刺激容易引起人民的知觉。教师在讲课中要利用强度来突出某些重点要素。如教师声音洪亮,抑扬顿挫、重点强调等。 2)对比规律。对象和背景的对比差异大的容易被感知,亦称差异律。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直观教具的运用方面,要用差异律突出重点,层次分明,课件的字和背景之间的颜色反差一定要大。第二、在教材和板书的设计方面,凡是题目、标题、重要的定律、定理等都应用粗笔。3)活动律。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活动的物体容易被感知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合适的体态语,能画出的图就不用挂图,要尽力使知觉的对象活起来4)、组合律。知觉规律提示,凡是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相一致的物体,易构成一个整体被人们清晰知觉。所以,教学中教师板书的排列要得体,讲课时语速要适中。二、利用只管教学提高对知识感知的效果。直观教学有以下三种:1)、实物直观。是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教学上的演示实物、观察标本、进行实验等都属于直观教学范畴。实物直观的优点是有利于学生更准确理解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缺点是难以获得清晰的感知知识,难以区别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2)摸象直观。是通过对实物的摸象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如观察各种图片、图表、照片等。摸象直观的优点是可以使学生得到实际生活中难以接触的客观事物的具体知识,便于感知对象的本质;缺点是摸象与标志的实际事物见的一定距离,难以使学生获得确切知识,造成联系实际的困难。因此在制作和使用直观教具时,要注意教具中的事物与客观事物之间的比例关系的准确性。3)言语直观。是通过教师生动的、形象化的语言描述,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具体形象。言语直观的优点是不受时空的条件限制,使用范围较广;缺点是不如实物直观和摸象直观鲜明、具体、完整和稳定。

4 怎样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论述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的培养)(P82

答:江泽民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我们在高校中要十分注重大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一、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学习动机是激发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重要动力。兴趣和求知欲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因素。二、创设有利于创造性行为发展的环境。我们要改变传统的评定学生成绩的方法,要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给学生创造一个心理上安全的、自由的学习环境。托兰斯提出了教师应当遵守并用以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五条原则:1、尊重学生提出的任何幼稚甚至荒唐的问题2、欣赏学生表现出的具有想象与创造性的观念3、多夸奖学生提出的意见4、避免对学生作出的事情给予否定的价值判断。5、对学生的意见有所批评时应解释理由三、培养发散思维一道学生突破习惯的思维定势。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应从培养学生的独创性、灵活性和流畅性入手,着重启发学生从不同方面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如数学中的一题多解、作文中的一事多写等。四、教给学生创造方法。1、奥斯本提出的头脑风暴法。在运用头脑风暴法时,在教学中应遵守以下原则:1)、禁止提出批评意见2)、鼓励提出各种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3)、鼓励各种想法,多多亦善4)、鼓励追求与众不同的,关联性不大的,甚至是离奇的想法。2、吉尔福特的创造思维培养方法。吉尔福特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策略,包括1)、拓宽问题2)、分解问题3)、常打问号4)、快速联想5)、持续地努力思考6)、列举属性7)、形成联系8)、捕捉灵感等五、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性活动。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在实践中产生的,也是在实践中发展的。所以,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必须注意引导他们积极地参加创造性活动。

亦善是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几点想法,但是我们不能企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什么捷径可走,它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应结合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训练,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

 5.怎样克服学生上课时分散注意?(怎样运用注意规律组织高校教学?)(P97

一、 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1)、在教学环境上要避免分散学生注意的因素。在大的环境如教学楼的位置要远离闹市,在小的环境如教室的布置、教师的穿戴等都要防止分散学生的注意。2)、在内容上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学生上课能否注意听讲,受讲课的内容的影响。也受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的影响。所以教师讲课时,要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难易适中。3)、教学法要灵活多样。要采取讲、演结合,讲、练结合等灵活的教学方法。要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二、正确运用有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1)、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在教学中要通过各种教育形式,使学生理解学习的社会意义,增强学习的目的性,这是保持有意注意的重要手段。2)、培养广泛而稳定的间接兴趣。兴趣与注意有着密切关系。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培养学生广泛而稳定兴趣的重要性。除了培养学生直接兴趣之外,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对活动目的和结果的间接兴趣与强烈欲望。3)、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具有良好的注意品质,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特别是具有自制力,才能克服外来的困难,与分心作斗争。三、利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规律合理组织教学。只靠无意注意是难以获得系统的知识的,而只使用有意注意又很容易疲劳。所以教学中要两种注意交替使用。

6.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良好性格?

答:性格是在个体不断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化过程既受客观的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受个体主观因素的影响。所以要培养大学生的良好性格,就必须善于利用和控制主客观因素。一、建立良好的校风和班风。良好的校风和班风对学生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我们必须致力于教育、教学管理,以幽雅的环境去陶冶学生的性情。在班级建设上,要实行民主的管理方式,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二、充分发挥教学的作用。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的有效途径。每一科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性格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体育课教学可培养学生坚强、勇敢的性格,有责任感;数、理、化教学,可培养学生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性格特征等。三、组织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组织有益的课外活动,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的重要措施。人正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各种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的。所以,通过组织社会调查、实习参观等活动,可以培养起学生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等性格特征。四、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培养。要培养学生的性格,首先必须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如,自尊心强的学生,要采取个别谈心的批评教育方式;对感情冲动的学生,要采取先冷却,后陈诉厉害的方法;对缺乏自信的学生,要多表扬鼓励的方法等。五、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每个人都在自己塑造着自己的性格。大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已能自觉地分析自己的性格,主动克服自己性格中的各种缺点。所以,教育者应该积极鼓励和指导学生自我教育,帮助他们正认识自己优点和不足,并指出塑造自己良好性格的方法和途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cc1378f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a0.html

《湖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