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诸葛亮形象研究【文献综述】

发布时间:2020-04-0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题目:《三国演义》诸葛亮形象研究
专业: 汉语言文学

一、前言部分
《三国演义》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末期开始描写,至西晋初期国家重归统一结束,以魏(曹操)、蜀(刘备,诸葛亮)、吴(孙权)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形成演变、矛盾斗争为主线,最后由魏的替代者晋统一全国,国家重归一统。小说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军事政治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中国小说由短篇发展至长篇的原因与说书有关。宋代讲故事的风气盛行,说书成为一种职业,说书人喜欢拿古代人物的故事作为题材来敷演,而陈寿《三国志》里面的人物众多,以多个主人公做线索,事件纷繁,正是撰写故事的最好素材。三国故事某些零星片段原来在民间也已流传,加上说书人长期取材,内容越来越丰富,人物形象越来越饱满,最后由许多独立的故事逐渐组合而成长篇巨著。这些各自孤立的故事在社会上经过漫长时间口耳相传,最后得以加工、集合成书,成为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这是一种了不起的集体创造,与由单一作者撰写完成的小说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三国演义》对后来的小说相信有一定的启导作用。
《三国演义》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全书写了1798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各类人物各有共性;同类人物各有个性。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加以夸张,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条基本原则。小说中运用这一原则的最好说明,就是向来人们所谓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中,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塑造。对于主要人物,往往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表现其复杂的性格。

1

《三国演义》在我国古代小说史上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它通过对史实、说等进行融合,以历史的真实背景为基础,加上虚构的方式,描绘恢宏的战斗场面,刻画众多人物形象,为人所称道。在人物形象这一块,《三国演义》塑造了一大堆形象鲜明的人物,如曹操的“宁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关于的“威猛刚毅、义薄云天”等等,其中要数诸葛亮的形象刻画得最为成功,在现代人的眼里,他是智慧的化身,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义胸怀,具有济世救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对于诸葛亮的智慧,这是公认的。但就忠义而言,讨论的还是比较激烈的。
“忠” “义”在先秦之前是两个完全独立的概念。在儒家思想里面,“忠”是指尽心为人办事,不分对上对下。“为人谋而不忠乎” 《论语·学而》,“教人以善谓之忠”(《孟子·滕文公》;“义”指办事准确,几乎包括处理一切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如“不义而富贵,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使民也义”(《孟子·梁惠王》
按照春秋时代的说法,“道德”就是立德,“知识”就是立言,“政治”就是立功。[1]诸葛亮就是及三者于一身的人物,鲁迅评价“智多而近妖”,这一点是公认的,现在争论的焦点就集中在道德和政治两个方面,道德即为“立德”;政治即为“立功”,换个角度思考,就是“义”“忠”之争,但是就诸葛亮个人而言,其实这两方面他都做到了。
二、主题部分
《三国演义》对诸葛亮人物形象的塑造最为成功,所以郑振铎先生就曾认为《三国演义》虽然叙述的是魏蜀吴三国之事,实则是一部“诸葛孔明传记”。诸葛亮集智慧与美德于一身,但最终却落得个“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悲剧下场,的确令人惋惜。但导致最终的悲恸结局的不是别人,也恰恰是他自己,归根结底还是儒家忠义之观影响下导致悲剧性的发生。
诸葛亮从“三顾茅庐”出山之日起,就开始显现出事必躬亲的特点,这正是导致悲剧性的根源之一。但是,从侧面所表现出来的,恰恰是诸葛亮对蜀的忠义。因为在蜀后期,幼主根本就是一个摆设,对治国之道一窍不通,若不仰仗着诸葛亮的智慧,相信,蜀国也坚持不了那么长的时间。在对诸葛亮的忠义之说上,现
2

代人给出了相当多的评价,其中绝大部分是持肯定意见的,当然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有正必有反。
(一)诸葛亮“忠”之表现
诸葛亮是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高瞻远瞩、勤政务实、励精图治、清正廉明、克己奉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要说他有什么突出的品格,那最突出的就是“忠贞”了,这在他的《出师表》中最能体现。在诸葛亮人生后半段,即从“白帝托孤”到“秋风五丈原”,这一方面日益得到强化。在这些年里,诸葛亮独立支撑蜀汉政局,日理万机,尽心竭力,为实现汉室复兴而不懈奋斗。评定南方后,他亲率大军北伐,临行呈上著名的《出师表》,对后主尊尊教诲,并慨然表示: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巨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令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穰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2]
在“六出祁山”的漫长征途上,诸葛亮取得了一个有一个胜利,也遭受了以外的失败。首次北伐,虽曾势如破竹,连夺三郡,最终因马谡的大意,街亭失守,成果毁于一旦。事后,诸葛亮坚持原则,挥泪斩马谡,上表自贬三等,并叮嘱部下:“自令以后,诸有人远虑于国者,但勤攻吾之阙,责吾之短,则事可定,贼可灭,功可翘足而待矣。[3]在最后一次巡视军营中,他怀着无限的遗憾长叹道:“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其有极!”在死神即将来临之际,上至国君,下至部属,近至眼前的退军节度,远至今后的方针大计,他都考虑到了,却很少想到自己的妻儿老小。足见其对蜀汉的衷心。
在诸葛亮的“忠”上,也有评论家分为两部分来分析的。在文学研究领域,习惯上将《三国演义》的故事分为前后两部分来讨论,这样,诸葛亮的“忠”自然而然也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的“忠”就是在刘备在世之时,直接表现为对刘备个人的“忠”,特别是《隆中对》,以其纵观天下大略首见其忠。之后一系列的事件都是在为刘备谋求霸业而尽忠尽职;第二部分则是对蜀汉的 “忠”其实质还是对先帝的“忠”“白帝托孤”之后,诸葛亮一心辅佐幼主,励精图治,将蜀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出师表》中三次提到先帝,由此可知,诸葛亮此时的
“忠”
3

还是对先帝的“忠”,换句话说,诸葛亮“忠”刘备而“忠”蜀汉, “忠”蜀汉而“ 忠”刘禅。
(二)诸葛亮“义”之表现
就诸葛亮的“义”,如果按照先秦以前的理解,那就是处理一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现在价值观的“义”恐怕还要在 “处理关系”之前加上“公正合理”四个字。先前讲到 “立德”,恰恰就是“义”的表现,不刚正不阿,何以立德?
诸葛亮斩马谡可谓是千古传诵。马谡的伏法归咎于他发的军法,马谡的死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伏法。街亭一战对于蜀魏都至关重要,而且领军的人偏偏又是诸葛丞相十分赏识的人,因为当时街亭失守,整个蜀国就处在危险中,为了安抚朝野上下,不得不用马谡的人头。诸葛亮此举意在说明马谡虽然重要,但是却不唯一,蜀国虽然失了街亭但是还能争霸天下。马谡被斩,是必然的,因为蜀国的势弱和他自身的重要性,这两点注定了他失了街亭被斩得必然性。
诸葛亮总结此战失利的教训,痛心地说:“用马谡错矣。”为了严肃军纪,诸葛亮下令将马谡革职入狱,斩首示众。临刑前,马谡上书诸葛亮:“丞相待我亲如子,我待丞相敬如父。这次我违背节度,招致兵败,军令难容,丞相将我斩首,以诫后人,我罪有应得,死而无怨,只是恳望丞相以后能照顾好我一家妻儿老小。这样我死后也就放心了。”诸葛亮看罢,百感交集,老泪纵横,要斩掉曾为自己十分器重赏识的将领,心若刀绞;但若违背军法,免他一死,又将失去众人之心,无法实现统一天下的宏愿。于是,他强忍悲痛,让马谡放心去,自己将收其儿为义子。而后,全军将士无不为之震惊。在这一点上,由于军令状的缘故,诸葛亮不得不公私分明,而对于马谡之子的事件,也体现了诸葛亮的道德,两方面都体现了他的“义”
(三)反对者对诸葛亮的评价
对于诸葛亮的反对方,主要集中于他的“义”。比如关于的死,有许多学者都认为是诸葛亮借刀杀人,乃不义之举。诸葛亮与关于不仅有争权夺力的暗斗,更重要的还有他们对蜀汉争夺天下的政治与外交主张的不同。“不交吴,则内掣于吴而北伐不振。[4]诸葛亮为联合吴国呕心沥血,但关于缺丝毫不能理解诸葛亮的策略,在联吴大计上处处与诸葛亮做对,严重破坏了诸葛亮《隆中对》的战
4

略方针。既然关于已经成为诸葛亮雄才大略上的一颗绊脚石,那借吴人之手而除之是最好的办法。就为了自己的战略不受阻挠,用一招借刀杀人,实则不义之举。
三、总结部分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忠义”在现代学者眼里已经开始呈现不同的观点和研究趋势。但是笔者认为仍然存在的分歧需要在以后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已经成为智慧的代名词,他的全才表现在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各个方面:军事上,“火烧新野”“智算华容”“智取汉中”“七擒孟获”;政治上,知人善用、治国有道;经济上,蜀汉后期经济的繁荣全仰仗他的各种经济政策;外交上,最具代表性的联吴抗曹。可以说,诸葛亮不仅是一个深识天下时务的观察家,也是一个善于深谋远虑的战略家,更是一个深谙用兵之道的军事家和娴于外交辞令的政治家。
所有的一切,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对于蜀汉的忠诚毋庸置疑。但是所付出的代价在一定程度上使他成了不义之人。虽然有很多学者认为诸葛亮是一个忠义两全之人。但是,从小说中来看,杀关羽、火烧藤甲兵、魏延之反,通过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归咎其原因,还有诸葛亮的不义,导致了一系列悲剧的发生。不过这些不义换来的是他的忠诚。
今后对《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研究任重而道远,需要用丰富的研究实绩来证明研究的价值,说明忠义精神的当代意义。
四、注释
[1]冯文楼《诸葛亮形象的寻绎》《江淮论坛》2005年第2 [2]沈伯俊《校理本三国演义》,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46 [3]沈伯俊《校理本三国演义》,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版第679 [4]王夫之《读通鉴论》,卷10 五、参考文献
1.凌琳《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的真实性》《文教资料》2007年第34

5

2.于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之浅析》《黑河学刊》2009年第9 3.马冠朝《从托孤看诸葛亮集权治蜀》《石河子大学学报》2010年第3 4.许家新,王少芬《“儒者气象”——宋代理学视野下的诸葛亮形象及其思考》《西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6
5.黄丽峰《古代文人对诸葛亮的评价及其思维走向》《中州学刊》2005年第4
6.崔延平《从人到神:对诸葛亮历史形象兼神化形象的考察》《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8年第1
7.朱子彦《二谈诸葛亮借刀杀关羽》《探索与争鸣》2005年第4 8.马冠朝《关于诸葛亮历史人物的评价》《成都大学学报》2010年第2 9.张碧,邢昭《偶像的陌生化——<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范型及其衍生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5
10.徐凯《历史演义中诸葛亮形象的“神化”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4
11.曹慧敏《演义背后的历史真实——也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4
12.冯兴隆,冯家华《论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南方论刊》2009年第5 13.雷丽英《浅论诸葛亮之 “忠” 科教文汇》2008年第35
14.朱艳平《失败的英雄——诸葛亮》《安徽文学》(评论研究)2008年第2 15.姜俊丽《我看<失街亭>中的诸葛亮》《成才之路》 2009年第32 16.平玉叠《浅析<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艺术形象》《河南农业》2009年第6 17.史红华《浅析<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的特征》《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6
18.张志云《诸葛亮——一个历史的误会——解读朱多锦先生的<诸葛亮文学人物形象批判>《当代小说》(上半月)2009年第12
19.沈伯俊《一代廉相诸葛亮》《中华文化论坛》2009年第2
20.陈守文,何向荣《刘伯温与诸葛亮相似点刍议——刘伯温与诸葛亮比较研究之一》《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3
21.曾毅《以历代咏诸葛亮的诗歌印证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电影
6

文学》2008年第5
22.沈伯俊《智慧忠贞万古流芳:论诸葛亮形象》《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
23.刘克勤《诸葛亮的双重形象及其他》《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1
24.张崇琛《诸葛亮为何不纳魏延之计》《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
25.朱多锦《诸葛亮文学人物形象的批判》《当代小说》2009年第5 26.冯文楼《诸葛亮形象的寻绎》,《江淮论坛》2005年第6
27.郭玉玲《诸葛亮形象简析》《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3 28.沈伯俊《诸葛亮形象三辩》《襄樊学院学报》2007年第9
39.张安峰《诸葛亮形象新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
30.朱子彦《诸葛亮择主与拜相再认识》《东岳论丛》2004年第5
31.王谦《诸葛亮:文人的白日梦——我对作为文学形象的诸葛亮之情理性分析》《当代小说》(上半月)2009年第12

7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bbd6423fd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ce.html

《《三国演义》诸葛亮形象研究【文献综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