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新版

发布时间:2020-04-09 03:59:0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 (2分) (2017九上·监利期中)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狡黠(xiá)   强聒不舍(guō)   黎民百姓(lí)     媚上欺下(mèi)

B . 参差(cān)   恪尽职守(kè)    恼羞成怒(nǎo)    气吞斗牛(dòu)

C . 绰刀(cāo)   妒忌(dù jì)     麾下(huī)        恣睢(suī)

D . 造诣(yì)    矫揉造作(jiāo)  刻骨铭心(míng)   涕泗横流(sì)

2. (2分)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头晕目眩       瘦骨嶙峋       随声附合       具体而微    

B . 擎天撼地       闲情逸致       苦心孤诣       绝处逢生    

C . 忍俊不禁       玲珑剔透       盘虬卧龙       仙露琼桨    

D . 眼花潦乱       花枝招展       骇人听闻       悬崖峭壁    

3. (2分) “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选出与“傲然”相近的一个词( )

A . 正直    

B . 朴质    

C . 严肃    

D . 坚强不屈    

4. (2分) (2017七下·东台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几千年的祭祀传统,牵动着中国人一种最隐秘而质朴的情感,一头系着对亲人的思念,一头连着对未来的祈福和期盼。

B . 在学校追逐教育效率的进程中,相关政府部门需要证明并履行自身职责,发挥调控和监督功能,要对非正当、无界限抢夺优质资源加以规范。

C . 2014年热播的《咱们结婚吧》,虽然是一部常见的被观众戏称为“电视购物剧”的都市情感剧,高圆圆却将它演绎得别具浪漫主义气息,成为当年最火的电视剧之一。

D . 据悉,目前只有部分省份使用高考课标卷,该“阵容”包括由海南、吉林、河北、河南、陕西等省份组成,且队伍日趋壮大,加入的省份数量呈上升趋势。

二、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1分)

5. (5分) (2016·贵港模拟)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拟写一条恰当的标题。

新华社北京1月16日电(记者郝亚琳、韩洁、白洁)由中国倡议成立、57国共同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16号开业,并举行为期三天的系列活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午出席亚投行的开业仪式并致辞。他表示,亚投行成立,说明了有志者事竟成。

习近平表示,各成员国配合有助亚投行成立,而亚投行的成立,顺应环球经济发展趋势。习近平强调,中国是国际金融领域重要成员,作为亚投行倡议国的中国,将致力推动亚投行达至完备,并欢迎亚投行等新老国际机构,参与“一带一路”。习近平也重申,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健康发展。各成员代表团的团长,其后在主礼台上,按下各自的红色启动掣,标志着由57国共同筹建的亚投行正式开业。习近平也为亚投行纪念物、“点石成金”揭幕。

6. (6分) (2019八上·珠海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据新华社澳门10月1日电 (记者胡瑶)国庆节的澳门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特区政府和解放军驻澳门部队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澳门主要地点设置了大屏幕转播国庆庆祝大会。澳门本地的庆祝活动丰富多彩,“欢乐跑”、文艺晚会、烟花比赛汇演等,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同为新中国送上生日的祝福,共享国庆假日时光。

7时,解放军驻澳门部队在多个营区同步举行升国旗仪式,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8时,澳门特区政府在金莲花广场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升旗仪式结束后,“2019澳人齐贺国庆世界步行日欢乐跑”启动,约1.8万人参加。澳门特区政府教育暨青年局组织700名青年学生观看正在热映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

下午,中华民族青年文艺汇演在澳门塔石广场举行,晚上,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举办的“共庆70华诞,共享伟大荣光”光影表演在知名景点大三巴牌坊上演,第三十届国际烟花比赛汇演继续在澳门旅游塔对开海面上进行,市民和游客们一边观赏花灯、一边欣赏烟花,度过难忘的国庆之夜。

(1) 上面新闻加一个标题。(不超过25字)。

(2) 以下是国庆汇演上的一段主持词,请帮主持人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使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你是昂首高吭的雄鸡,唤醒拂晓的沉默;

你是________,________;

你是________,________。

你有一个神圣的名字,那就是中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

7. (6分) (2017·东胜模拟) 填空。

​诗词填空默写。

(1) 予独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周敦颐的《爱莲说》)

(2) ________,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 气蒸云梦泽,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 ________,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5) 古诗文中常运用一些表现技巧进行景物描写,从而创造出神奇的画面,营造多样的意境,表现丰富的情感。柳宗元在《小石潭记》用“________,往来翕忽”两句尽显游鱼自由而轻灵游动的姿态。王湾在《次北固山下》用“________,江春入旧年”两句以明暗交替的艺术描写刻画出江南残冬早春的景色。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长河落日圆”两句运用了________表达方式,以雄浑的气势描绘出了边塞独有的壮美;而范仲淹《渔家傲》中的“________,________”选取了相似的景物,却写尽了边塞的悲凉。

(6) 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时,或写愁之长,如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或写恋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________,载不动许多愁”:“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李煜用这一句则写出了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

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

8. (4分) (2018九上·温州期中)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

①吾谁与归________

②往来而不绝者________

③作亭者谁________

④及下船________

9. (16分) (2017九上·娄底月考)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后边的题目: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 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B . 行/天下之大道    

C . 骈死于/槽枥之间    

D . 舍生/而取义者也    

(2)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故不为苟得也(苟且)    

B . 万钟于我何加焉(增加,指带来好处)    

C . 所欲有甚于生者(介词,比)    

D . 行道之人弗受(助词,的)    

(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一段从人们对“鱼”与“熊掌”的取舍写起,目的在于通过比喻引出“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再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证明,然后强调“舍生取义”“人皆有之”,只是“贤者能勿丧耳”。

B . 文章第二段用行道之人不食“呼尔”之食和乞人不不食“蹴尔”之食的事例,证明了“义”“人皆有之”——在接受那些关乎性命的东西时,也不能忍受羞辱。

C . 文章第三段用一组对比排比句,斥责了那些“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接受优厚俸禄的人的不“义”,从正面论证了中心论点。

D . 文章比喻的运用,引出了中心论点,证明了“义”重于“生”;对比的运用说明了义比生更可贵,不义比死更可恶,赞扬了舍生取义之人,批判了见利忘义之人;排比的运用,使论证逐层深入,说理透辟,气势磅礴,论辩有力。

(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文语句的大意。

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②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5) 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下的“利”有无矛盾?由此会引发一点什么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

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0. (10分) 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送郭司仓①

王昌龄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椽③ , 春潮夜夜深。

【注释】①郭司仓:姓郭的管理粮食的官吏。②良掾(yuàn):好官吏。

(1)

本诗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诗中写了哪些景?

(2)

“春潮夜夜深”这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

11. (9分) (2017七下·江门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揭开青蒿素的神秘面纱

沈源峻、朱蕊

①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名叫屠呦呦,令她获此殊荣的成果是青蒿素。青蒿素为人类健康做出过哪些贡献?这还得从人类与疟疾之间千百年的斗争说起。

②当人类以农为生、居有定所之后,一种令患者时而冷到发抖、时而发热高烧的疾病便开始在人群中蔓延。当时现代科学尚未问世,这种疾病被称为“疟疾”。古人还发现,疟疾常发于生活在沼泽或水田周边的人群中,而且越是炎热,发病的概率就越高。几千年来,人类深受其害却束手无策。

③“新发现”的美洲大陆不仅为“旧世界”带来了土豆和番茄,还带来了一种治疗疟疾的特效植物——金鸡纳树。据记载,西方在1640年以前便引进了金鸡纳树,并以其树皮为原料,提取金鸡纳霜用于治疗疟疾。

④1820年,法国科学家从金鸡纳树皮中提取出了有效单体——奎宁。从那时起,人类开始在与疟疾的斗争中占据主动权。60年后,法国军医拉韦朗首次在患者的红细胞里发现了疟原虫,这也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致病性原生生物。之后,在一代又一代医疗卫生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人们终于确定了蚊子在疟疾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于是从20世纪初开始,蚊虫种群控制和奎宁的使用等措施,成功挽救了数以万计的生命。后来,德国科学家合成出了氯喹。这种药物的生产无须依赖金鸡纳树,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

⑤然而好景不长,人类尚未吹响剿灭疟原虫的号角,能够抵抗氯喹的疟原虫便从东南亚和南美洲地区扩散到了世界各地。

⑥于是,1967年,一项代号为“523项目”的抗疟药物研究项目在中国正式启动了。大批新中国的科学家,或是走访全国的城镇乡村以寻找民间验方,或是投身到中医古籍的查阅工作中去。项目研究期间,屠呦呦尝试了多种提取青蒿素的方案,但囿于常用的水煎法,抗疟成分往往还没被提取出来就分解了,最终的提取物不但纯度不高,产率也很低。

⑦山重水复之时,中医古籍中的一段记载引起了屠呦呦的注意。在古法的启发下,屠呦呦带领研究团队,创造性地采用低温乙醚萃取法。经过191次尝试,终于成功地将具有极强抗疟活性的青蒿素提取了出来。经过后续实验,屠呦呦团队发现,提纯后的青蒿素在高温下是稳定的。正是因为屠呦呦在青蒿素发现过程中提出的创造性实验方案,诺贝尔奖委员会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一半奖金颁发给了她。

⑧目前,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抗疟治疗,已经成为联合国推荐的抗疟方法,并正不断造福众多疟疾患者。可以说,青蒿素的问世极大减轻了单一使用奎宁类药物造成的疟原虫抗药性,为人类进一步研究战胜疟疾的方法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⑨然而,随着青蒿素的广泛使用,医疗工作者发现一些疟原虫已对青蒿素产生抗性。疟疾能像天花一样,被人类彻底征服吗?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选自《科学画报》2015年第11期)

(1)

下列对于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开头从读者感兴趣的热门话题谈起,很自然地点题,并总领全文。

B . 第④段画线句中“第一种”不能删去,因为它准确地说明疟疾的致病性原生生物不止一种,但疟原虫是首先被发现的。

C . 屠呦呦根据古法创造性地使用低温乙醚萃取法,经过191次尝试,终于提取出了在高温下能保持稳定的青蒿素。

D . 本文以时间为序,条理清晰地介绍了千百年来人类为治疗疟疾不断努力和改进的情况。

(2)

下列对于文章中关于疟疾的相关介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疟疾这种疾病的主要症状是患者有时冷得发抖,有时发热高烧。

B . 沼泽或水田周边的居民更容易患上疟疾,而且越是炎热,发病率越高。

C . 药物奎宁问世前,人类一旦不幸患上疟疾,就只能被动地深受其害,甚至死亡。

D . 20世纪初以来,控制蚊虫种群、使用奎宁和氯喹等措施,成功挽救了数以万计的生命。

(3)

结合全文,说说应当怎样理性地看待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抗疟治疗方法。

12. (20分) (2017·东胜模拟)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下列小题。

以拙之力成卓之境

肖凌之

①一个美国心理学家以大学生为对象做了一个实验,研究了做笔记与不做笔记对听课学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听课的同时,自己动手写摘要的学习成绩最好;在听课的同时看摘要,但自己不动手的学习成绩次之;单纯听讲而不做笔记也不看摘要的成绩最差。这个实验让人联想到了“拙”与“卓”的关系。

②“拙”是“一个钉子一个铆”式的手段与方法,“卓”则是斐然的成绩和高超的状态。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只梦想一步登天、一鸣惊人的喜悦降临头顶,却常常忽略“拙”与“卓”的辩证关系,要么有想法没行动,要么有行动没毅力,要么热衷于投机取巧,不屑于一步一个脚印地花“拙”功夫。

③天底下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会吟诗,前提是要“熟读唐诗三百首”;要习得一番真武功,就得按照“入门先站三年桩”的规矩,打牢站桩的本领。为学如此,习武如此,想干的每一项事业都是如此,要想取得“卓”,首先必须“拙”:要有虚心待事、耐心经事的“憨态”与“笨劲”,要有遇到困难和矛盾“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愚法”和“倔强”。

④纵观那些从古至今的卓越者,无一不拥有“拙”的表现和“拙”的劲头。汉代司马迁著就《史记》这一不朽之作,就是通过博览、遍访、收集、整理的“笨”功夫,花了18年的“拙”劲才写成。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高峰的《红楼梦》,是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1903年莱特兄弟成功地完成首次飞行试验,兄弟两人名扬全球。然而他们只是默默地工作,不写自传,不参加无意义的宴会,也从不接待新闻记者。这些事例无不说明,建功需要“拙”功夫,卓越皆从笨拙始。

⑤不可否认,时代瞬息万变,机遇稍纵即逝,我们需要创新求变、弯道超越。也不是说我们凡事只能使“笨劲”,不能用“巧力”。但必须懂得,“巧力”的获取,靠的是日积月累和厚实功底,而不是挖空心思的妄想。

(1) 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 本文的论证过程非常严密,请以第③段为例加以分析。

(3) 有同学发现第④段中有一个事实论据不能有力地证明中心论点,请你说说是哪一个事例,并简述理由。

(4) 联系学习生活,谈谈你对“拙”的理解。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3. (5分) 观察一下家乡的土地,闻一闻家乡的一捧土。用《手捧家乡的土》作题目,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感想。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答案:略

2、答案:略

3、答案:略

4、答案:略

二、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1分)

5、答案:略

6、答案:略

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

7、答案:略

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

8、答案:略

9、答案:略

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0、答案:略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

11、答案:略

12、答案:略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3、答案:略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ba2ffe931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34.html

《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新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