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 文化常识题及答案(Word版)

发布时间:2020-07-07 09:10:1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考语文 文化常识题及答案(Word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

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古人常用表示方位,山南水北称为,山北水南称为;古人还常以丝竹代表音乐。

B. 我国古代表示自我谦称的词有:愚、鄙、敝、卑、仆等。帝王自我谦称的词有:孤、寡、不谷等。

C. 古代的别称都很固定,如桑梓指家乡,社稷指国家,伉俪指朋友,布衣指百姓等。

D. 骈文,文体名,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世称四六文

【答案】 C

【解析】【分析】ABD表述正确。C.伉俪指夫妻,不是朋友。其它别称都对。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掌握的能力。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以及称谓、历法、职官、地理、礼俗、文化典籍等。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的介绍和有关的文化常识。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王维,字摩诘,唐朝诗人。其诗多咏山水田园。王维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B. 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会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如浣溪沙”“水调歌头都是词牌名。

C. “婵娟形容月色明媚,常用来指代明月。明月的别称还有蟾宫、广寒、望舒等。

D. 司马迁是西汉文学家、史学家,他撰写的《史记》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答案】 D

【解析】【分析】ABC.正确;D.有误,《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不是编年体通史。故选:D

故答案为: D

【点评】文学常识浩如烟海,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备考:1.粗读原著,加深记忆。应该是在珍惜时间的原则下,粗略读读原著,或读读作品梗概,对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及主要内容稍作了解,这样有助于加深记忆。2.以课本为着力点,向课外拓展。考生要重视梳理课本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体裁常识。3.构建文学常识知识网络。要从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这四大文学体裁方面,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中分别找出最能代表该时期(或国度)最有影响的作家作品构建网络。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莅临:来到,来临(多指贵宾)。多用于书面。

B. 古人礼貌地称呼别人的女儿一般用令爱”“令嫒,称呼别人的儿子则用令郎

C. 驿路:又叫驿道,古时传递政府文书等用的道路,沿途设有换马或休息的驿站。

D. 《红楼梦》中的潇湘馆是小说中荣国府里大观园院落之一,薛宝钗的住所。

【答案】 D

【解析】【分析】莅临”“令爱”“令嫒”“令郎都是古语词,到今天仍在使用。驿路”“驿道也是古语词,是在古代社会的专有名词。《红楼梦》、薛宝钗、潇湘馆则是重点掌握的文学常识。

故答案为:D

【点评】 古代文化常识是指古代称谓习惯、历法、节气、职官定位、地理、礼仪、古代音律、科举制度、宗法等文化内容的统称,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日常学习和阅读中,我们要注意积累和记忆。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中国移动启动的‘5G上珠峰专项行动取得实质性进展。一句的主干是行动取得进展

B. “雄伟壮丽”“热爱祖国”“干得很好”“樱花盛开的短语类型依次为并列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和主谓短语。

C. 在古代,博士是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如《孙权劝学》中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这句话中的指的是《易》《书》《诗》《礼》《春秋》等儒家经典。

D. “是土地神,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答案】 B

【解析】【分析】ACD正确。B“干得很好不是偏正短语,而是动补短语。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积累及语法知识。短语的类型有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掌握词性及短语的种类及其特征。由动词和在它后边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组成的短语,叫作动补短语。动补短语的结构:动词+补语。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是补语,补语分为补充说明动作发生的空间位置(地点、环境)、补充说明动作发生的时间或次数两类。

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礼记》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B. 朱自清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春》和《背影》均是他的作品。

C. 普希金,俄国诗人、小说家,被称为俄罗斯文学之父,著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

D. 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会试、乡试、殿试三级,会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

【答案】 D

【解析】【分析】D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会试考中的称贡士。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识的掌握情况。选择前,最好先理顺清楚科举考试中的各种考试制度和名称。

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中国古民居的窗户、门楼讲究图案装饰,为显示主人高洁、坚贞的志趣,常与一起出现并具有固定文化内涵的一项是(    

A. 梅、鹤                                B. 竹、兰                                C. 兰、鹿                                D. 竹、梅

【答案】 D

【解析】【分析】松、竹经冬不凋,梅耐寒,早春开放,故名岁寒三友。梅: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为高洁志士。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清雅澹泊,是为谦谦君子。 汉族传统寓意图案。指松、竹、梅经冬不衰,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松竹梅傲骨迎风,挺霜而立,精神可嘉!象征常青不老的松、象征君子之道的竹、象征冰清玉洁的梅三种植物组成,因其寒冬腊月仍能常青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掌握和辨析。答题时应注意,把各个选项对照相应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找到关键语句,仔细推敲斟酌,比照辨析正误。

7下列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它率意灵动体式全无定法,达到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

B. 张老师在书房里挂了一副对联,上联是经霜更知秋水明,下联是历劫方显钢骨硬。李老师说上下联挂反了。李老师的判断是对的。

C. 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按照传统的习俗人们通常会去登高,然后喝一些雄黄酒,到了晚上还会一起去赏月、猜灯谜,活动丰富多彩。

D. 小明在家不爱学习,妈妈教导他说:我今年40岁了,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了,我知道学习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你要改正啊!

【答案】 B

【解析】【分析】A项错误,《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B项正确。

C项错误,赏月、猜灯谜不是重阳节的习俗。

D项错误,知天命表示年龄五十岁。故答案为B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化常识。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历法、节气、职官、地理、科举、宗法、礼俗、古代音律、名人事迹、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8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清代科举的正式考试分三种:乡试、会试、殿试。乡试考中后称举人,会试考中后称进士,殿试考中后就是钦定的进士,可以直接做官了。

B.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其中是连词,是动词。

C. 律诗每首八句,其中二,四,六,八句要押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韵脚可平可仄;颔联、颈联必须是对偶句。

D. “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的杂文颇为相似,如《爱莲说》《马说》等。

【答案】 C

【解析】【分析】C韵脚可平可仄有误, 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律诗通常押平声韵。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语文知识文化常识的掌握和辨析。答题时应注意,把各个选项对照相应相关的语文知识或文学文化常识,仔细推敲斟酌句子的意思和关键词含义,比照辨析正误。

9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创作《羊脂球》《项链》《漂亮朋友》的法国作家莫泊桑,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

B. “以诗为词指的是把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独立的抒情诗体。

C. 乡试是明清科举制中省一级的考试,乡试中举,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到第三名称亚元。

D. 时辰是古代的计时单位,古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其中辰时指的是上午七时至九时。

【答案】 C

【解析】【分析】C.有误。乡试中举第二到第十名称为亚元,并不是第二到第三名。

故答案为:C

【点评】做这类题目时,学生必须对所考查的作品内容及作家十分了解。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10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A. 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闰土、孔乙己都是其小说 《呐喊》中的人物。

B. “扑朔迷离”“刮目相待”“醉翁之意不在酒分别出自《木兰诗》《孙权劝学》《醉翁亭记》。

C. “豆蔻枝头二月初中的豆蔻现在也称豆蔻年华,指的是少女十三四岁的年龄。

D. 古时,用令郎”“令爱尊称对方的儿子,用令尊令堂尊称对方的父亲。

【答案】 D

【解析】【分析】D令爱是称对方女儿的敬词。令堂是称对方母亲的敬词。故答案为D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掌握。考生在平时要注意积累,对教材中出现的常识要熟记,同时要加强课外的阅读,积累常见的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

1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雨果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中刻画了菲利普夫妇的冷酷自私、唯利是图的形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B.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借代是很常见的手法。例如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代指月亮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代指史册

C. 我们学过的《范进中举》节选自清朝小说家吴敬梓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书中运用对比和讽刺手法,刻画了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范进,同时也刻画了极富个性特征的市侩小人胡屠户。

D. 古代男子有名有字,称自己往往称名,称别人往往称字。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是有联系的,有的名与字含义相同或相近,比如诸葛亮,字孔明,的字义十分相近。

【答案】 A

【解析】【分析】A项《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写的一篇短篇小说。故选A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和辨析的能力,要求考生注意平时的积累,注意对选项进行逐项的审读,认真的判断。

1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雨果,法国作家,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九三年》、《巴黎圣母院》、《羊脂球》。

B. “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是条件复句。

C. 《三顾茅庐》节选自《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号湖海散人,明末清初著名小说家。

D. 鲁迅先生在其散文集《朝花夕拾》中回忆了许多人,其中藤野先生、阿长、闰土、孔乙己等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答案】 B

【解析】【分析】A.《羊脂球》作者是法国的莫泊桑。

C.罗贯中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

D.闰土,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人物。《孔乙己》是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一篇小说,孔乙己是该篇小说的主人公。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把握以及复句语法知识的辨识能力。解答时关键在平时的识记与积累,包括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等。复句语法抓关联词或看句子内部的关系来判定。

1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江入大荒流”“长河落日圆中的江、河指的是长江和黄河。

B. 范进进学回来,中了举人,接下去要参加的是会试。

C. 《战国策》《史记》《左传》分别是中国传统史书体裁中的国别体、纪传体、编年体史书。

D. 莫泊桑是法国作家,与美国欧·亨利、俄国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答案】 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B.有误,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

故答案为:B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

1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泛指文学。《沁园春·雪》中的风骚则是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

B. 安徒生是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他创作童话有160多篇,代表作有《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C.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唐,明清逐步走向僵化,终结于清光绪卅一年,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明代后,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典。

D. 古代以山北水南为阳,山南水北为阴。如晴川历历汉阳树汉阳,指汉水北面。衡阳雁去无留意衡阳,指衡山的南面。

【答案】 D

【解析】【分析】古代以山北水南为阳,山南水北为阴应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故选D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注意对选项进行逐项的审读和评判,注意其语言的表达,仔细的进行判断。

15下列文化常识、文学常识、名著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孔乙己》是近代文学巨匠鲁迅所著的短篇小说,小说描写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的悲惨形象。

B. 《登飞来峰》《记承天寺夜游》《月夜忆舍弟》的作者都位于唐宋八大家之列。

C. 中国文化中,有许多与有关的称谓,如三皇五帝”“岁寒三友”“三教九流”“无事不登三宝殿等,其中,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

D.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

【答案】 B

【解析】【分析】B文学常识表述有误。《月夜忆舍弟》的作者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他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ACD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掌握的能力。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以及称谓、历法、职官、地理、礼俗、文化典籍等。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的介绍和有关的文化常识。

16下列关于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音乐的发展有悠久历史,古乐曲是五声音阶,这五音就是宫、商、角、徵、羽。

B. 古代女子成年是十五岁,称为及笄;男子成年是二十岁,称为弱冠。

C. 我国古代以右为尊,所以古代官员被贬称为左迁,升职称为右迁

D. 古代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其中寅为羊,未为虎。

【答案】 D

【解析】【分析】D项有误,应该是:寅为虎,未为羊。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掌握及辨析。答题时应注意,文化知识关键在平时的积累,多读课外书籍,有意识地记诵一些文化常识,并结合具体作品加深记忆达到理解。传统文化常识的积累关键是要多读文化典籍。

17近期,学校正在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1)【观点论述】汉字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传承唯一超过五千年的文字,汉字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学校拟设立书法课程 对此众说纷纭。你怎么看?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字数在80字以内。

2)下图描画了我国宋代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夜游的故事。用自己的文字将这个故事简要叙写出来。字数在70字以内。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下面的对联旨在颂扬中华文化,根据上联续写出下联。

上联:笔墨纸砚书写中华文化

下联:________

【答案】 1)书法课程的设立有益于中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练习书法可以培养我们的耐力、毅力等心理素质;还可以丰富我们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因此,我们应多练书法,陶冶情操。

2)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苏轼到承天寺找张怀民。两人一起在庭院中散步,面对着庭院中的光影,心生感慨:月夜处处有,却只有情趣高雅的人能够欣赏它。

3)梅兰竹菊勾画君子风骨

【解析】【分析】汉字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书法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来的优秀文化传统,它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它以汉字为载体,涉及语言、文学、历史、美学等方面,又与音乐、美术相通。练习书法可以让学生们从中感受到古代文化的艺术魅力,从而激起学生们继承发扬民族传统的决心与信心,激发爱国热情。

其次,书法对于培养人的道德素质、身心素质、智能素质及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个性塑造及审美能力都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古文。文章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被贬黄州的一个生活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同时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及自我排遣,表现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全文情感真挚,言简义丰。

注意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这四项,四项中最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这里的字数相等,不同于英语的单词数相等。笔墨纸砚、梅兰竹菊书写中华文化勾画君子风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故答案为:书法课程的设立有益于中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练习书法可以培养我们的耐力、毅力等心理素质;还可以丰富我们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因此,我们应多练书法,陶冶情操。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苏轼到承天寺找张怀民。两人一起在庭院中散步,面对着庭院中的光影,心生感慨:月夜处处有,却只有情趣高雅的人能够欣赏它。

梅兰竹菊勾画君子风骨

【点评】本题考查探究和见解表述。答题时应注意,结合现实生活,唤起生活体验、学习经验,从经验和知识积累中调动对应因素,围绕题目的实际情境进行设计、构思、创意。拓展要有条理、观点要鲜明。

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答题时应注意,注意对人物和事件的把握。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答题时应注意,是道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对偶的修辞方法及应用。首先,明确对偶是指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两个句子,相同位置的词语的词性和词语结构必须相同,下句在意思上要与上句有一定的联系。

18给下面各题选出正确的一项。

1)根据下列句子,从备选答案中选出相应的春天节气(   

射鸭矮阑苍藓滑,画眉小槛晚花迟。一年弹指又春归。

A.立春

B.谷雨

C.惊蛰

D.春分

2爆竹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   

A.苏州

B.房屋

C.

D.庄稼

3)《诗经》中的七月流火指的是(   

A.天气炎热似火

B.天气渐渐转凉

C.流星异常出现

D.天气渐渐转暖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那句话最相似(   

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C.公生明偏生暗

D.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李先生最近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庆祝弄璋之喜,李先生近来的喜事是(   

A.新婚

B.乔迁

C.得子

D.高升

【答案】 1B

2C

3B

4B

5C

【解析】【分析】(1)《浣溪沙》仇远。红紫妆林绿满池,游丝飞絮两依依。正当谷雨弄晴时。射鸭矮阑苍藓滑,画眉小槛晚花迟。一年弹指又春归。故选B

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逢年遇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到今天。屠苏,指古代春节时喝的用屠苏草或几种草药泡的酒。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故选C

3)七月流火一词源于《诗经》——《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所谓流火,《辞海》缩印本第952页释义:火,星名,即心宿。每年夏历五月间黄昏时心宿在中天,六月以后,就渐渐偏西。时暑热开始减退。另孔颖达疏:于七月之中有西流者,是火之星也,知是将寒之渐。这说的是天气渐渐凉了。故选B

4B符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是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的意思是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也能成为好人。A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C公正就耳聪目明,偏私就昏暗愚昧。D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

5)弄璋:古人把璋给男孩玩,希望他将来有玉一样的品德。旧时常用以祝贺人家生男孩。故选C

故答案为:⑴B⑵C⑶B⑷B⑸C

【点评】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与常识的积累。射鸭矮阑苍藓滑,画眉小槛晚花迟。一年弹指又春归一句中的晚花迟”“又春归表现春天已到了尾声,所以对应的应是春天最后一个节气,即:谷雨。

本题考查诗歌名句的理解。爆竹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是王安石《元日》中的一句,屠苏是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风俗。

本题考查常识的理解。七月流火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诗经》,指大火星(心宿二,天蝎座主星)西行,最终逐渐离开天际,古人以此作为夏去秋来,天气转凉的标志。

本题考查成语及古语的理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的积累。弄璋:古人把璋给男孩玩,希望他将来有玉一样的品德。旧时常用以祝贺人家生男孩。

19请你参与到走近屈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来。

1)【讲故事,析对联】

从前有个怀才不遇、仕途不通的文人流落到湘江之滨,联想起战国时期的三闾大夫忠君爱国,却屡遭昏君佞臣排斥、打击而被流放的不幸遭遇,便撰写了一副对联:

①“三闾大夫________

请你从这副对联的字形上分析其特点。

________

2)【思传统,话屈原】

我国法定的四大传统节日中,哪个节日是纪念屈原的?人们为此举行了哪些活动?

3)把下面屈原的名句补充完整,并写出你所了解的屈原的其他作品。

4)请你结合课文内容及你了解的屈原的主要事迹,谈谈你从屈原身上学到了哪些优秀品质。

【答案】 1)屈原;示例:上联各个字的偏旁均是三点水,下联各个字的偏旁都是口字旁

2)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

3)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你了解的屈原的作品:《离骚》《九歌》《天问》等。

4)示例: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等。

【解析】【分析】(1三闾大夫是战国时楚国特设的官职,是主持宗庙祭祀,兼管贵族屈、景、昭三大氏子弟教育的闲差事。屈原贬后任此职。根据从前有个怀才不遇、仕途不通的文人流落到湘江之滨,联想起战国时期的三闾大夫忠君爱国,却屡遭昏君佞臣排斥、打击而被流放的不幸遭遇可知三闾大夫指屈原。可以看出上联泪滴湘江流满海各个字的偏旁均是三点水,下联嗟叹嚎啕哽咽喉各个字的偏旁都是口字旁

2)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端午节,本是南方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据此答题即可。

3)根据平时对名句和文学常识的积累可知,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4)早年屈原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其后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屈原被逐出郢都,流放期间,屈原感到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据此分析屈原身上具有的优秀品质有: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等。

故答案为:⑴1、屈原;2、示例:上联各个字的偏旁均是三点水,下联各个字的偏旁都是口字旁

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你了解的屈原的作品:《离骚》《九歌》《天问》等。

示例: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等。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词义的能力及分析对联特点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平时要从词语的音形义几个方面对词语进行记忆和理解。此题分析对联特点要从字形着手。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历法、节气、职官、地理、科举、宗法、礼俗、古代音律、名人事迹、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这些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本题考查对历史人物的积累。积累历史人物也是语文学习的一个任务,要积累历史人物的事迹、作品、精神品质等。

20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指降职贬官,中国古代以为尊。

B. 成语峰回路转”“妄自菲薄均出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C. 中国文化中,有许多与有关的称谓,如岁寒三友”“三教九流”“无事不登三宝殿等,其中岁寒三友松、竹、梅

D.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18世纪最优秀的讽刺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

【答案】 B

【解析】【分析】B项有误,妄自菲薄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掌握和辨析。答题时应注意,把各个选项对照相应相关的语文知识或文学文化常识,找到关键语句,仔细推敲斟酌句子的意思和关键词含义,然后提取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比照辨析正误。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8383c7320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1d.html

《中考语文 文化常识题及答案(Word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