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力平衡论文探究式教学设计论文

发布时间:2011-08-04 13:44:4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二力平衡论文探究式教学设计论文:《二力平衡》探究式教学设计

一、问题引入新课

师:展示画面:用手托住钩码,请学生分析钩码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生:钩码受到重力和托力作用。

师:如何间接知道托力的大小?能否说明理由。

生:测出重力就知道托力大小。

(教师通过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引入新课,引出本课要研究的问题:托力和重力的大小的关系,所呈现的问题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了解关键词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第62平衡状态二力平衡的相关内容,了解: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我们就说这两个力相互平衡,简称二力平衡。(投影概念。)

三、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提出问题]

生活中二力平衡的现象很多,当二力平衡出现时,应满足什么条件呢?

[猜想与假设]

1: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可能相等。

2: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方向可能相反。

3: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可能……

(引导学生从力的三要素等方面进行合理猜想,这一部分是学生思维的火花迸发与撞击的升华,应该让学生大胆去猜测。)

[设计计划,制定方案]

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案:由于钩码所受的重力和托力都是竖直方向上的,重力可以测量,而托力无法测量,故转化为探究水平方向上的二力平衡,得出课本中的实验方案。

(教师引导学生选择最佳方案,从实验的可操作性、实验现象的可视性考虑,采用悬挂法进行实验,减少了直接放在桌面上物体受到摩擦力的影响,让学生自主探究。)

[实验探究与验证]

进行实验操作与观察:学生自主探究。从实验直接得到的结论是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引导思考下列问题,并进行操作:

[收集证据]

1.经提示,知道两个力的方向相反(用反例操作实证)。

2.经提示,知道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思考如何进行反例实证,并进行操作。如: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或上拉、或下拉偏离水平位置等。

3.设想用剪刀将纸片一剪两半,会出现什么情景?说明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这一过程相当重要,是学生知识生成的重要阶段,一定要用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实验探究时,要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实现知识的正向迁移。)

[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由学生归纳整合二力平衡的条件:当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时,两个力才能平衡,这就是二力平衡的条件。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是本节课的难点,为此,采用实验探究法,将活动设计为学生分组活动,根据学情,在获得了三个条件之后,学生一下子很难直接想到在同一物体上这一条件,由教师提示剪开小卡片,观察现象并获得结论,最后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二力平衡的条件。以上处理能有效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为学生合理推理,顺利获得规律扫清了障碍,探究活动贯穿讨论法,归纳小结法等,使学生体会活动流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利于顺利完成实验活动。)

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强化科学思维的训练,促进学生领会实验设计思想,学会知识的正向迁移,在教学中注重情感教学,师生、生生互动,营造融洽、宽松、平等、合作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四、知识的应用

1.解决开始引出的问题。

处于平衡状态的钩码所受的托力与重力大小是否相等。

2.解释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的重力的问题。

为什么弹簧测力计静止时的示数就等于钩码的重力的大小。

3.解释为什么在测量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时,应该水平匀速直线拉动弹簧测力计

[习得展示与检验]

a.当堂训练:课本p64页习题

b.课堂练习反馈:事先打印并发给学生

(课后反思:怎样使学生在较短时间里,由感性的肤浅认识转化为理性的理解并可以熟练得使用?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设计方案、实施实验,让学生感觉知识离自己并不远,努力思考就能想出好办法,设计会更加合理。学生自己想、自己做、自己改进,印象会更深,应用起来会更熟练。新的课程观强调:课程是一种活动,因为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科学方法的掌握,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形成,都必须通过具体而生动的活动来实现。)

本节课,教师给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活动提供了一个展示的机会,作为教师,只是起到了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教师没有越俎代庖。教师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恰当地指导,积极寻找学生的思想火花,遵循不干涉原则。比如,在讲授力的平衡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实验,教师切忌操之过急,一定要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进行实验。课堂教学的好坏,并不在于教师是否把概念、规律讲清讲透讲活,而是看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勤于思考、乐于探究进而总结出规律揭示其概念。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82b0bd7b14e852458fb57f9.html

《二力平衡论文探究式教学设计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