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3-02-03 00:22:3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16 园艺与种苗 倍以上,使定向地创造和筛选变异成为可能。育种 实践证明,诱变育种技术在作物品种改良上具有独 特的作用,它是获得新种质资源和选育新品种的有 效途径之一。小麦诱变育种是人为地利用物理诱变 因素和化学诱变剂等诱发小麦遗传变异,在较短时 间内获得有利用价值的突变体,根据育种目标的要 求,选育成新品种直接应用到生产,或育成新种质 做亲本在育种上利用(即突变体的间接利用)的育 种途径l_它与常规育种和生物技术结合,更能提高 育种效率和水平。 2.物理诱变 物理诱变剂主要包括x射线、 射线、中子和 B射线等,其中应用最多的是x射线和^y射线。这 些射线由于能量高、穿透力强,可以使原子的内层 电子激活释放,造成共价键断裂,形成染色体结构 变异。中子不带电,但当与生物体内的原子核撞击 时,使原子核变换产生^y射线等能量交换,从而引 起DNA的变异 】。王彩萍等用250Gy的∞c0— 射 线辐射诱变农大179,M 代收获后全部种植,从M 代中随机选取655个单株,对其农艺性状、淀粉特 性和面粉色泽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从中筛选出高 产、优质、农艺性状协调性良好的小麦新品种 。吉 牛拉惹等采用N:和He—Ne激光辐照“汉源小麦”等 4个材料的干种子,发现辐照材料不同,诱变后代的 变异差异明显;激光种类不同,后代变异差异不大; 激光与核辐射复合处理后代的变异大于激光单独 诱变『 2.化学诱变 化学诱变剂是一些结构不太稳定的化合物,主 要包括甲基磺酸乙i ̄(EMS)、亚硝基化合物、叠氮化 合物、碱基类似物、抗生素、羟胺等,其中EMS是目 前公认的使用最广和使用效果最明显的化学药剂。 这些化合物通过与核苷酸中的磷酸、嘌呤和嘧啶等 分子直接作用来诱发突变。Yasui等采用在0.5% EMS的酒精溶液(浓度7%)中浸泡2 000粒面包小 麦CV.Kant 107种子4 h来创造糯质小麦胚乳突 变体,然后利用碘和碘化钾稀溶液胚乳染色技术, 在4 000粒M 种子中,发现2粒糯质小麦突变体, 并在后代表现稳定遗传t 2-生物诱变 生物诱变因素是指利用外源目的基因、转座子 (T—DNA)或逆转座子等插入的位置或剂量效应引 起突变,并在离体培养条件下产生体细胞无性系变 异,进而获得有利用价值的突变体的诱变技术。由 于转基因技术和离体组织培养技术已作为现代生 物学研究的常规操作方法加以广泛应用,所以这种 突变类型在诱发突变体的地位中越来越重要。 Singhbran等在禾谷草中发现了一个属于Ac家族 的转座子 ,它能在小麦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中出现, 这为其在小麦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逆转座子是寄 生性DNA,整合到寄主基因组之后,和宿主基因遵 循相同的遗传规律,能进行复制和表达。Nauda等 通过对AFLP特异片断的克隆测序及Southern分析 发现了小麦特有的逆转座子[有望在小麦诱发突 变中发挥作用。 单倍体育种 单倍体是指具有配子染色体数个体,利用小麦 单倍体诱导技术产生单倍体并加倍获得全部基因 同质的纯合二倍体纯系,是快速培育小麦新品种和 构建特殊遗传群体的重要途径。目前产生小麦单倍 体的方法主要有3种:花药培养法、球茎大麦法和 玉米杂交法 。欧阳俊闻等首次培养出小麦单倍体 花粉植株l,胡道芬等首先利用花培技术育成小麦 品种京花1号【“1,自该品种推广以来,我国小麦单倍 体遗传研究与育种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单倍体育种一般要经过诱导产生单倍体材料、 单倍体材料的绿苗分化、染色体加倍3个过程才能 形成纯合的株系,在这些过程中由于技术原因,可 能丢失大量可供选择的基因型。此外单倍体材料的 诱导率受基因型影响较大,给杂交组合的选配带来 了一定的困难。 4远缘杂交育种 远缘杂交是指不同种、亚种、属、科问,甚至血 缘关系更远的物种间的杂交,所产生的后代称为远 缘杂种。在小麦属中的其他物种、其他属以及更远 的种属中蕴藏着许多普通小麦不具备的而为育种 发展所需要的性状基因,通过远缘杂交、染色体操 纵和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将这些基因结合于普通小 麦中,从而丰富小麦的遗传基础,为小麦育种提供 各种种质资源。 张荣琦等利用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回 交,将偃麦草的优良基因导人普通小麦中,创造异附 加系和异代换系新种质,选育出产量高、品质优、稳产 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小麦品种陕麦159 。 
4期 温明星等 小麦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117 分子设计育种 技术,它们与新技术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只有 协调发展才能使小麦育种取得突破性进展。 参考文献 ]李新华,邱登林,孙桂芝,等.山东省小麦诱变育种[核农学报, 2006,20(1)51-53. 分子设计育种是指将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手段 与品种改良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最早 是由荷兰科学家Peleman和van der Voort于2003 年提出,同时他们还申请注册了Breeding by desn”的商标,根据他们的观点,分子设计育种的 理论基础在于对作物中控制目标性状的QTLs位点 的定位与分析,以及各个基因座的等位变异对表型 的效应值【c由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同一染色体上 的基因存在连锁交换现象,此外基因表达还会受到 其他调控因子的影响,不同基因之间的互作也普遍 2】胡延吉.植物育种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李艳红.激光技术在作物诱变育种上的应用与展望[安徽农业科 学,2010,38(15)7829—7830. 4】王彩萍,许琦,徐杰,等.Co一^y辐射处理“农大179”M 代性状变异 类型分析『J1.核农学报,2006,20(5):361—364. 51吉牛拉惹,彭世逞.激光一核辐射诱变小麦生理及冠层性状的遗传 变异研究『J1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5278—5279. 61 Yasui T.Waxy endosperm mutant of bread wheat(Triicum aestivum L.)and thei starch propertes I川.Breeding Science, 1997 471:161—163. 存在,因此,作物分子设计育种需要以生物信息学、 基因组学、蛋白质学为基础,综合运用生理生化、生 物统计和作物遗传等学科,根据作物的具体育种目 标和生长环境,先设计最佳方案,然后开展作物育 种试  展望 7】SinghbHan B,Syed N,Marshal D.Gary muehlbauer.Gary-A non-transposing transposon [J].Plat&Animal Genomes XIII 迄今为止,世界小麦品种绝大多数来自于杂交 育种 】。生物技术在短短几十年间取得了令人瞩目 的成就,对植物育种产生了巨大影响,组织培养、分 子标记、转基因技术的优势和潜力是传统常规育种 难以比拟的。当前小麦育种呈现四大特点:①进一步 提高小麦产量,通过保护性耕作降低生产成本;②分 子标记辅助选择已成为常规育种的重要组成部分; Conference,2005(1):15—19. 8]Nasuda S,Serizawa N,Zto H.Isolation of elements from wheat and barley genomes [J J】Genome VIII Conference,2000(1):9-12. 9】蔡华,马传喜,司红起,等刷用小麦与玉米远缘杂交诱导小麦双单 倍体的研究进展lJ]2006,26f41:154—157. [10]欧阳俊闻,胡含,庄家骏,等.小麦花粉植株的诱导及其后代的观 察fJ1.中国科学,1973,9(1)72—82. [11]胡道芬,汤云莲,袁振东,等.冬小麦花粉孢子体的诱导及“京花1 号”的育成lJ】中国农业科学,983,6(29—35. 2]张荣琦,陈春环,吉万全,等.远缘杂交小麦新品种陕麦159的选 育及特性 西北农业学报2009 18(4):127—129. 【13】Peleman J D,van der ̄oort J R.Breeding by design『J] Trends in P Science 2003.8(7)330—334. [14]刘勋,殷家明,徐新福.分子设计育种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展望 安徽农业科学 2009,37(7):2875—2877. [15]程顺和,张伯桥,高德容,等.小麦育种策略探讨叨.作物学报,2005, 31(7):932-939. ③慢病性利用是抗病研究的主流方向;④品质研究 更注重营养特性。小麦育种的发展趋势离不开传统 (上接第45页) (责任编辑林兴娥) 采收J ̄-r 成熟的薏苡种子果柄易折断而造成落粒,因此 生产上必须适时采收。一般在植株下部叶片转黄, 有80%果实成熟变色时开始采收。采收过早,青秕 粒多,种子不饱满,影响薏苡的产量和品质;采收过 晚,落粒增多,会造成丰产不丰收。选晴天收割,收 后在田边或场院放置3—4 d,用打谷机脱粒。脱粒 后的种子晒干风选后,用碾米机脱去总苞和种皮, 即得薏苡仁,出米率约为50%左右,成品达到干燥 色白即可【  参考文献 】敖文,高怀林,李爱琼,等.薏苡的综合利用及栽培技术『云南农业 科技.2008(6)35—37. 4]丁立威.薏米短缺价上涨叨.特种经济动植物,2010(6):19. 5]刘雨晴,粱婧,杨梓晨,等.薏苡仁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 科学,2010,38(20):10678,10686. 6]金黎明,刘垠孜,赵晓蕾,等.薏- _有效成分研究进展『J1安徽农业 科学,201 1,39(10)5734,5750. 7]朱淑萍,赵洪玉,陈雅丽,等.辽阳地区发展薏苡生产的意义及有效 途径分析叨.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10(1)41—42. 8】谢晓亮,温春秀,吴志明,等.黄芩GAP栽培技术标准操作规程(草 案)叨.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3(4)35—37. 9]朱晓强,魏歌龙,黄霞,等.连翘GAP栽培技术研究『J].陕西农业科 学 2004(4):80—81. 10】徐良,岑丽华,郑雪花,等.中药材鸡骨草GAP栽培研究叨.湖南中 医杂志,2005,21(3):109—1  1.  1】丁依娣.薏苡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特种经济动植物,006 (8):26-27. 12】李玉昌,李桂芝.薏苡繁殖及栽培技术fJ]中国林副特产,2005(2) 29. l3】张艳红,周树香,邰连春.薏苡栽培技术fJ].中国林副特产,2002(4) 4—5. 4】申玉华.薏苡仁[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15]杨继祥,田义新.药用植物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9:336—342. 16】吴荣华,庄克章.薏苡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叨.作物杂志, ̄009(82— 84. 2]乐巍,吴德康,汪琼,等.薏苡的本草考证及其栽培历史I时珍国医 国药。2008,19(2):314—315. 3】张明昶,麻秀萍,徐文芬,等.HPLC法测定薏苡非种仁部位薏苡素 的含量Ⅲ.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586—15587.15589. [17】张国珍,丁万隆,樊瑛,几种植物挥发油防治薏苡黑粉病的初步研 究f中国中药杂志,995,20(11657. (责任编辑林兴娥)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79625627e21af45b307a8de.html

《小麦育种技术研究进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