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景区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17-10-17 19:13:3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7景区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20179



旅游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服务的综合性行业,涉及的相关产业包括酒店业、餐饮业、旅游客运服务、旅游景区业、零售业和娱乐服务业等。从各子行业之间的关系来看,旅游景区是旅游业的核心要素,是游客的主要目的地,是旅游产品和旅游产业链的主体成分及中心环节;旅游交通运输是纽带,为游客提供出行服务;酒店是重要的旅游基础设施,为游客提供住宿、餐饮、休闲、娱乐等服务;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队是酒店、旅游交通运输和景区重要的客源之一。

行业发展概况

旅游业是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新兴产业。进入21世纪以来,旅游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正逐步发展壮大,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发掘旅游资源,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随着众多新的旅游形态的出现,旅游又扩展到工业、农业、教育、医疗、科技、生态、环境、建筑、海洋等领域,并促使这些领域不断改进和完善各种设施、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催生出一批富有生命力的新业态。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已进入大众化旅游时代。旅游业在促进公民文明素质的提高、推进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带动第三产业和整体国民经济发展、促进国家经济战略性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旅游业日益显示出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从旅游短缺型国家到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全面融入国家战略体系,走向国民经济建设的前沿,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

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对社会就业综合贡献度为10.2%。旅游业成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并带动大量贫困人口脱贫,绿水青山正在成为金山银山。

2015年,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度达到10.8%。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全面繁荣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和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旅游业成为社会投资热点和综合性大产业。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2016年全年国内旅游44.4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1.0%;入出境旅游2.6亿人次,增长3.9%;全年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3.94万亿元,增长15.19%。国内旅游总收入从20066,229.70亿元增长到20163.94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0.25%;国内旅游总人次由200613.94亿人次增长到201644.4亿人次,年复合增长率为12.28%2006—2016年我国国内旅游总收入及旅游总人次情况如下:

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逐步提升,2006年度国内旅游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仅为2.84%,到2016年国内旅游收入已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29%,旅游行业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国内旅游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如下:

十三五时期,中国将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8,500万人次游客来华旅游,拉动旅游消费约1,100亿美元,沿线国家将成为中国入境游的重要客源国。

城乡居民出游人数年均增长10%左右,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旅游直接投资年均增长14%以上,到2020年,旅游市场总规模达到67亿人次,旅游投资总额2万亿元,旅游业总收入达到7万亿元。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度达到12%,对餐饮、住宿、民航、铁路客运业的综合贡献率达到85%以上,年均新增旅游就业人数100万人以上。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提出到2020年,全面两孩政策效应充分发挥,总和生育率逐步提升并稳定在适度水平,2020年全国总人口达到14.2亿人左右,2030年达到14.5亿人左右。

根据2017年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作出的全国旅游工作报告,预计2030年中国经济总量可能超过美国,人均GDP 将达到2万美元,相当于同期西班牙的三分之二、法国的二分之一、德国的二分之一、美国的二分之一。中国人均出游将达到7次,相当于同期德国四分之三、美国八分之七。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5%以上,相当同期美国城镇化率水平的五分之四。中等收入人数将达到9.5亿人,中等收入人群比重将达到70%,相当于同期美国的五分之四。中国每万人平均铁路里程将达到1.15公里,民用机场个数将超过300个,每461万人拥有1个民用机场,通用机场数量将达2,000个,每69万人拥有1个通用机场。这一过程将释放出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潜力,中国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并对世界经济增长、贸易增长、投资增长等做出巨大贡献。2030年我国将建成共同富裕社会,旅游成为普通百姓生活的刚性需求。

综上,旅游推动经济实现了较快增长,大众旅游时代的市场基础更加厚实,产业投资和创新更加活跃,经济社会效应更加明显,旅游业成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力量,其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我国对旅游业的管理采取政府部门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方式,国家旅游局是我国旅游行业的国家监督管理机构,中国旅游协会等是旅游行业的自律性组织。

国家旅游局是国务院主管旅游业的直属机构,在国务院领导下负责统一管理全国旅游业工作,其主要职能包括:统筹协调旅游业发展,制定发展政策、规划和标准,起草相关法律法规草案和规章并监督实施;制定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的市场开发战略并组织实施;组织旅游资源的普查、规划、开发和相关保护工作;指导重点旅游区域、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线路的规划开发,引导休闲度假;监测旅游经济运行,负责旅游统计及行业信息发布;承担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监督管理服务质量、维护旅游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责任,组织拟订旅游区、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产品等方面的标准并组织实施;推动旅游国际交流与合作,承担与国际旅游组织合作的相关事务;依法审批经营国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审批出国(境)旅游、边境旅游;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标准和等级标准并指导实施等。

中国旅游协会是旅游行业的自律性组织,由中国旅游行业的有关社团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在平等自愿基础上组成的全国综合性旅游行业协会。中国旅游协会的主要职能是:对旅游发展战略、旅游管理体制、国 .外旅游市场的发展态势等进行调研,向国家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向业务主管部门反映会员的愿望和要求,向会员宣传政府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并协助贯彻执行;组织会员订立行规行约并监督遵守,维护旅游市场秩序等。

我国旅游业实行政企分开、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省、地(州、市)、县三级地方旅游局,各地方旅游局是当地旅游工作的行业归口管理部门,受同级地方政府和上一级旅游局的双重领导,并以地方政府领导为主,负责辖区内的旅游行业管理工作。

对于旅游客运业务,交通运输部是国家道路运输行业的主管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的道路运输管理工作,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实施道路运输管理工作。客运经营者从事道路运输需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及《车辆营运证》。

对于旅行社业务,应当报经有权审批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批准,领取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并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注册手续。国家旅游局依据旅游业发展的状况,制订旅行社业务年检考核指标,统一组织全国旅行社业务年检工作,并由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实施。

对于索道缆车业务,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修建缆车、索道等重大建设工程,项目的选址方案应当报省级以上建设主管部门核准。索道(含缆车)行业的日常监督管理部门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索道缆车属于特种设备,需要特许经营许可,其正式运营必须取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核发的客运索道安全检验合格标牌和国家客运架空索道安全监督检验中心核发的《安全检验合格》证书,《安全检验合格》证书每年需要年检,三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全国索道缆车设备运营的监督和管理均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负责,各省、市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配合实施。

对于酒店业经营,鉴于酒店运营的综合性,除了旅游主管部门外,公安、消防、工商、物价、环保、卫生、规划等部门也根据职责分工从市场准入、消防安全、经营资质、价格管理、环境保护、卫生检疫、建设规划等方面实施对酒店运营的监管。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2)行业主要政策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国发〔201670号)

201612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对社会就业综合贡献度为10.2%。旅游业成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并带动大量贫困人口脱贫,绿水青山正在成为金山银山旅游业具有内生的创新引领性、协调带动性、开放互动性、环境友好性、共建共享性,与五大发展理念高度契合。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将进一步激发旅游业发展动力和活力,促进旅游业成为新常态下的优势产业旅游业作为惠民生的重要领域,成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将推动各级政府更加重视旅游业发展,促进更多的城乡居民参与旅游,带动企业投资旅游,旅游业发展环境将进一步优化全球旅游业将持续稳定发展,增速将继续高于世界经济增速。亚太地区旅游业保持强劲增长,全球旅游重心将加速东移,我国旅游业发展处于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之中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为主线,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建成全面小康型旅游大国,将旅游业培育成经济转型升级重要推动力、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引领产业、展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载体、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生力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重要贡献旅游经济稳步增长。城乡居民出游人数年均增长10%左右,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旅游直接投资年均增长14%以上。到2020年,旅游市场总规模达到67亿人次,旅游投资总额2万亿元,旅游业总收入达到7万亿元综合效益显著提升。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度达到12%,对餐饮、住宿、民航、铁路客运业的综合贡献率达到85%以上,年均新增旅游就业人数100万人以上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办发 [2015]62号)

20158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提出:旅游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改革创新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对于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增加就业和居民收入,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

20148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提出: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带动作用大。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是适应人民群众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对于扩就业、增收入,推动中西部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促进 .济平稳增长和生态环境改善意义重大,对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具有重要作用2020年,境内旅游总消费额达到5.5万亿元,城乡居民年人均出游4.5次,旅游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上市,通过企业债、公司债、中小企业私募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加强债券市场对旅游企业的支持力度,发展旅游项目资产证券化产品。加大对小型微型旅游企业和乡村旅游的信贷支持

《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国办发〔201310号)

20132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纲要提出:2020年,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基本得到落实,城乡居民旅游休闲消费水平大幅增长,健康、文明、环保的旅游休闲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国民旅游休闲质量显著提高,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国民旅游休闲体系基本建成鼓励开展城市周边乡村度假,积极发展自行车旅游、自驾车旅游、体育健身旅游、医疗养生旅游、温泉冰雪旅游、邮轮游艇旅游等旅游休闲产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提高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精品线路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逐步增加旅游休闲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旅游休闲设施,开发特色旅游休闲线路和优质旅游休闲产品。鼓励和支持私人博物馆、书画院、展览馆、体育健身场所、音乐室、手工技艺等民间休闲设施和业态发展。落实国家关于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

《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

2013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将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森林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红色旅游、民族风情游及其他旅游资源综合开发服务列入鼓励类产业投资项目。

《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业的实施意见》(旅办发[2012]280号)

20126月,国家旅游局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业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提出:支持民间资本组建专业化的旅游景区经营管理企业。对于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旅游景区,允许民间资本采取适当方式参与经营管理。对于民间资本独立或参与建设形成的旅游景区,切实保障其经营管理权益鼓励民间资本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旅游、森林旅游、商务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医疗健康旅游、邮轮游艇旅游等旅游产品,合理开发农家乐、休闲农庄等乡村旅游产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周边休闲度假带建设,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

《关于金融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银发〔201232号)

20122月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和改进旅游业金融服务,支持和促进旅游业加快发展,既是金融部门落实服务业大发展战略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重要举措,也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体现支持旅游资源丰富、管理体制清晰、符合国家旅游发展战略和发行上市条件的旅游企业上市融资。积极支持已上市旅游企业通过合适的方式进行再融资或者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并购重组做大做强。加强证券交易所、保荐机构等相关机构对旅游企业进行发行上市的辅导培育等工作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

200912月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意见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化服务业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中西部和边疆民族地区要利用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有序推进香格里拉、丝绸之路、长江三峡、青藏铁路沿线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环渤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等区域旅游业发展,完善旅游交通、信息和服务网络

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变动情况

我国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各旅游目的地分布比较分散,因此各旅游公司在整个旅游行业中的市场占有率都不大。由于旅游业的区域性特征比较明显,各企业对市场份额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区域内对有限客源的竞争。

1、市场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全国各地不断涌现出旅游景区和旅游企业,正在加快产业扩张,创新经营模式,完善要素配置,在产品开发、产品特色、服务创新和营销策划等方面竞争日益激烈。我国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各旅游景区(点)都具有独特性且分布比较分散,各旅游景区(点)所占市场份额都比较小。影响客源的因素包含旅游景区(点)的性质与知名度、地理位置与交通便利情况、接待能力及宣传推广等。在各类景区中,景区级别越高往往对游客的吸引力越大,特别是最高级别的5A 级景区,其服务质量、环境质量、景观质量在各类景区中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2、行业主要企业

我国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国内各类大小旅游景区已达两万余家,涵盖了全领域多业态,旅游产业规模巨大,具有明显区域性特征。截至20161231日,根据国家旅游局官网发布的数据,全国5A 级景区共有227个,鉴于各旅游景区都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而且比较分散,因此,各旅游景区所占市场份额都比较小。

我国旅游业上市、挂牌企业较多,大多以独特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作为旅游资源,其中自然景区类上市公司、新三板挂牌企业主要包括九华旅游、长白山、峨眉山A、张家界、桂林旅游、丽江旅游、黄山旅游、西藏旅游、三特索道、喀纳斯等。主要经营景区门票、景区交通(道路、索道)、酒店经营及其他旅游服务。

3、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1)行政许可壁垒

旅游资源通常具有不可再生性,因此,国家对于旅游资源开发和风景区内相关业务开展等均制定了严格的行政许可程序,对拟进入企业形成了一定的政策障碍。

客运索道等特种设备的建设需要在国务院批准的风景区总体规划基础上,取得建设主管部门对选址方案的核准、国土资源部门对建设用地的批复、环境保护

部门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批复及发改委对项目的核准文件等。因此,在景区内新建索道的进入门槛较高。

交通运输部门对道路客运业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按照企业分级、线路分类、合理分工、规模经营的原则,将道路客运企业分为不同资质级别,不同资质的客运企业运营不同等级的营运线路,景区内客运业务还需受到地方政府对风景区客运交通相关规定的限制。因此,在景区经营客运业务进入门槛较高。

2)资金壁垒

旅游景区的建设对资金要求较高,既需要对土地、建筑物、设备等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的投入,还需要长期文化和品牌的推广,景区设施更新维护等持续投入,回报期相对较长。因此,对新进入者的资金要求很高,存在一定的资金进入壁垒。

4、市场供求状况和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国内旅游需求持续旺盛,行业热度持续增长,增长动力比较充足,旅游市场增长较快。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结构加速升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大幅提升,带薪休假制度逐步落实,假日制度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航空、高铁、高速公路等快速发展,旅游消费得到快速释放,为旅游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因此,旅游行业未来市场发展空间较大,行业整体盈利水平会呈增长趋势。

行业主要特点

1、行业经营模式

旅游行业中,旅游景点的经营模式主要依靠门票收入以及相关产品的销售等;酒店宾馆经营模式主要是以住宿为主,兼营会议、餐饮、娱乐等;索道缆车经营模式主要是为旅客提供单程或双程运送服务;旅游客运经营模式主要是为旅客提供交通运输服务;旅行社经营模式主要是通过接团、组团招徕、接待旅游者,并代办出入境和签证等相关手续,为旅客安排食宿等一揽子服务。

2、行业主要特征

1)周期性

随着国民经济整体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结构加速升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大幅提升,带薪休假制度逐步落实,假日制度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航空、高铁、高速公路等快速发展,旅游消费得到快速释放,为旅游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经济周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在经济繁荣时,居民可支配收入较高,旅游需求随之增加,在经济萧条时,居民可支配收入降低,旅游消费需求也随之下降。

但在宏观经济整体向好,居民整体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旅游行业周期性相对较弱。

2)地域性

由于旅游资源具有不可复制性和不可转移性,即地域分异因素(纬度、地貌、海陆位置等)和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水文、动植物等)的存在,使得旅游业存在着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同时,由于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有紧密的联系,自然景观的区域性也导致了人文景观的区域性,如不同民族具有风格各异的文化活动、风俗习惯、村镇民宅等。因此,具有丰富旅游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的地区属于旅游热点地区,游客接待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旅游企业分布也较为密集。

3)季节性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方气候差异较大。受季节变化的影响,我国多数旅游目的地的客源状况会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因而旅游业在每年都会形成相对固定的旺季和淡季现象。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东北三省、内蒙古、新疆等)旅游目的地的客流集中于5-10月,气温稍高,属于旅游旺季,而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4月这段时间气温较低,属于旅游淡季(各地区的淡旺季分界日期可能有所差异,淡旺季的时间段长短比例也会有所差别)。同时,旅游业还受到休假制度的影响:在春节、劳动节、国庆节、学生寒暑假等集中休假期间,大规模和大范围人群活动为旅游产业创造了大量旅游收入。

五、行业主要企业

我国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国内各类大小旅游景区已达两万余家,涵盖了全领域多业态,旅游产业规模大,具有明显区域性特征。

我国旅游类上市、新三板挂牌企业较多,大多以独特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作为旅游资源,其中自然景区类上市公司、新三板挂牌企业主要包括九华旅游长白山、峨眉山A、张家界、桂林旅游、丽江旅游、黄山旅游、西藏旅游、三特索道、喀纳斯等,主要经营景区门票、景区交通(道路、索道)、酒店经营及其他旅游服务,各公司简要情况如下:

1、九华旅游

九华旅游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主要业务包括酒店、索道缆车、客运、旅行社业务。2016年度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如下:

2、长白山

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中朝边境,主营业务包括旅游客运、旅行社等。2016年度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如下:

3、峨眉山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主营业务包括门票、索道、旅游客运等。2016年度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如下:

4、张家界

张家界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主营业务包括旅行社及旅游客运等其他旅游服务。2016年度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如下:

5、桂林旅游

桂林旅游位于广西省桂林市,主营业务包括景区运营、游船、饭店等。2016年度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如下:

6、丽江旅游

丽江旅游位于云南省丽江市,主营业务包括索道、演出、酒店等运营。2016年度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如下:

7、黄山旅游

黄山旅游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主营业务包括酒店、索道缆车及其他旅游服务。2016年度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如下:

8、西藏旅游

西藏旅游位于西藏自治区,主营业务包括景区开发及运营。2016年度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如下:

9、三特索道

三特索道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主营业务包括索道业务。2016年度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如下:

10、喀纳斯

喀纳斯位于新疆阿勒泰,主营业务包括旅游客运、酒店运营、旅游服务、娱乐项目。2016年度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如下:

、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宏观经济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持续稳定增长的势头,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经济结构转变和拉动内需政策的逐步实施,国内旅游业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旅游总人数和旅游业相关收入将继续呈现迅速增长的态势。

与世界旅游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整体发展水平不高,2016年我国人均GDP刚刚超过8,000美元,仅相当于美国的14%,城镇化率达到56%,中等收入人群2.6亿人,中等收入人群比重仅为19%;预计到2020年中国人均GDP 将达到1.2万美元,相当于同期美国的三分之一,中国城镇化率达到60%,相当于同期美国城镇化率水平的四分之三,中等收入人数将达到6-8亿人,中等收入人群比重将达到44%,相当于美国的十分之七。

在国家宏观经济稳定增长,人均GDP 稳步提升的背景下,旅游行业发展空间较大。

2)行业扶持政策的陆续推出

201612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规划明确将旅游业作为惠民生的重要领域,成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将推动各级政府更加重视旅游业发展,促进更多的城乡居民参与旅游,带动企业投资旅游,旅游业发展环境将进一步优化;将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为主线,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建成全面小康型旅游大国,将旅游业培育成经济转型升级重要推动力、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引领产业、展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载体、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生力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重要贡献。

20158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旅游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改革创新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对于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增加就业和居民收入,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20148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意见明确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带动作用大。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是适应人民群众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对于扩就业、增收入,推动中西部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生态环境改善意义重大;对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具有重要作用。

20132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纲要提出鼓励开展城市周边乡村度假,积极发展自行车旅游、自驾车旅游、体育健身旅游、医疗养生旅游、温泉冰雪旅游、邮轮游艇旅游等旅游休闲产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提高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精品线路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休闲需求,促进旅游休闲产业健康发展,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旅游休闲体系建设。

2013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将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森林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红色旅游、民族风情游及其他旅游资源综合开发服务列入鼓励类产业投资项目。

20126月,国家旅游局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业的实施意见》。意见鼓励民间资本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旅游、森林旅游、商务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医疗健康旅游、邮轮游艇旅游等旅游产品,合理开发农家乐、休闲农庄等乡村旅游产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周边休闲度假带建设,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

20122月,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支持旅游资源丰富、管理体制清晰、符合国家旅游发展战略和发行上市条件的旅游企业上市融资;积极支持已上市旅游企业通过合适的方式进行再融资或者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并购重组做大做强;加强证券交易所、保荐机构等相关机构对旅游企业进行发行上市的辅导培育等工作。

国内旅游行业得到较好的行业政策支持,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重大的发展机遇,我国旅游业将迎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

3)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持续改善

一个地区的交通是否便利不仅关系到当地的经济发展,还影响着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尤其是旅游景区周边的交通设施不断完善,国内外航班不断增加,城际铁路日渐增多,高速公路遍布全国各地,旅游目的地的易达性不断提高,旅游活动更加便捷。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民航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战略产业。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实现民航强国战略关键阶段的行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民用航空系统,满足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航空运输持续安全,航空服务网络更加完善,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全面增强,行业治理能力明显加强,运输质量和效率大幅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更加突出,在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作用更加凸显。民航对国民经济贡献不断提高,航空运输在综合交通中的比重进一步提升,旅客周转量比重达到28%,运 .总周转量达到1420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7.2亿人次,货邮运输量850万吨,年均分别增长10.8%10.4%6.2%,运输机场数量达到260个左右,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机场网络,空域不足的瓶颈制约得到改善,空管保障能力稳步提高,年起降架次保障能力达到1300万。

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关键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和主要交通方式之一,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加快铁路建设特别是中西部地区铁路建设,是稳增长、调结构,增加有效投资,扩大消费,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重大举措。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完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客运换乘零距离、物流衔接无缝化、运输服务一体化,全面提升综合交通服务水平和运输效率。截至2015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1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1.9万公里;到2020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左右,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到2025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7.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3.8万公里左右,网络覆盖进一步扩大,路网结构更加优化,骨干作用更加显著,更好发挥铁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

根据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国家公路网规划总规模40.1万公里,将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覆盖广泛、安全可靠的国家干线公路网络,实现首都辐射省会、省际多路连通,地市高速通达、县县国道覆盖的目标;1000公里以内的省会间可当日到达,东中部地区省会到地市可当日往返、西部地区省会到地市可当日到达,区域中心城市、重要经济区、城市群内外交通联系紧密,形成多中心放射的路网格局,有效连接国家陆路门户城市和重要边境口岸,形成重要国际运输通道,与东北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联系更加便捷。截至2011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10.6万公里,其中普通国道10.6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6.4万公里。预计到2030年,全社会公路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将分别是当前的2.7倍、3.2倍、2.2倍和2.4倍,主要公路通道平均交通量将超过10万辆/日,达到目前的4倍以上,京沪、京港澳等繁忙通道交通量将达到20万辆/日以上。

国内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的持续改善使得旅游活动更加便捷和舒适,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2、不利因素

1)旅游行业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

旅游行业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除经济、政治因素外,地震、异常恶劣气候等自然因素,非典、甲型H1N1流感等流行性疾病,地区冲突、战争、动乱、恐怖活动等都会导致旅游需求下降或旅游者改变目的地,从而对旅游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旅游业节假日特征与旅游服务设施需求之间的矛盾

我国旅游业存在明显的节假日特征。在旅游旺季,目前普遍存在旅游服务设施无法满足游客在假日日益高涨的出游需求,尤其是国庆节、元旦和春节等旅游高峰期,部分热点景区节假日人满为患,对游客的出游品质影响严重。

3)国内旅游市场管理还有待完善

目前,国内旅游市场秩序和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观光产品多,休闲度假产品少;大众化、同质化旅游产品多,个性化、品牌化旅游产品少;满足吃住行的浅层开发多,针对游购娱的深度开发少。高端游客和消费外流问题突出,服务质量不高,不合理低价游、恶性竞争、强迫购物、欺客宰客、不文明旅游等现象时有发生,游客的文明素质和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市场秩序有待规范等问题比较突出;世界级旅游品牌和目的地少,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明显滞后,补短板任务艰巨。

、上下游行业本行业的关联性及其影响

旅游业的主要产品是依靠旅游资源为消费者提供各类旅游服务。旅游产业非常广泛,涉及酒店、餐饮、商贸、运输、娱乐、服务等众多相关行业,涵盖旅游消费的商、养、学、闲、情、奇等六个方面,可满足旅游消费者各个层面的需求,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旅游产业链。

旅游业与上下游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旅游业的上游是交通基础设施产业,交通基础设施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和重要前提,整个交通体系的完善对旅游业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和保障作用。近年来,我国的交通设施,尤其是旅游景区(点)周边的交通设施不断完善,国内外航班不断增加、城际铁路日渐增多、高速公路遍布全国各地。舒适便捷的交通设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旅游业的下游直接面对购买旅游商品(服务)的游客,游客数量及其购买能力对旅游业发展产生直接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人们对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大,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力、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旅游业的相关行业都会相应得到发展,彼此是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53a72d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c2.html

《2017年景区旅游行业分析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