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0-11-08 03:30:4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设立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围绕学校素质教育总目标,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推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重大转变,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综合学习、探究学习、实践学习,全面提高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变化的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特制订本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二、目标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具体如下: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为学生打开了一个开放的学习途径。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自主学习和实践,从而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从而形成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变革所要求的基本品质。

    3、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思维能力,学会做事,发展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5、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善于交往,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

三、实施原则:

1、综合性原则

主要表现为活动内容的综合性、活动形式的综合性、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能力的综合性,以及在教学过程的设计和运作中教学价值的综合性。

2、协同性原则

是指综合实践活动使知识价值、能力价值、品格价值、方法价值的形成过程和发展水平保持协调一致。主要表现为学生态度、情感、价值观、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协调一致。

3、本土性原则

是指综合实践活动家的开展是学校根据自身的特点或班级根据自身的特点充分发挥其创造性面确定的。活动内容的选择立足于学校特色、班级特点,尊重学生兴趣、爱好、特长,挖掘社区中和学生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和研究课题,引导学生把自己成长的环境作为学习场所。

4、开放性原则

是指综合实践活动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满足和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活动方式等都具有开放性特点。

四、课程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明确规定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即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我校把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重点开发项目:

1、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我们把研究性学习内容主要定为二大块

(1)、校本课程《我爱丁山河》项目研究:

第二学段(三、四年级):中国传统节日研究

丁河水果特产研究

丁河地方民乐研究

丁河水产养殖研究

丁河名人调查

,

……

第三学段(五、六年级):丁河变迁史

丁河特色节日研究

丁河特色菜肴研究

丁河诗歌研究

丁河珍珠养殖业

丁山河漾水质情况调查

丁河旅游业开发

,

……

(2)、学科性项目研究:各年级段的学生根据学科自身的特点,挖掘学科内的研究性学习项目。比如《科学》学科中的养蚕等。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

(1)小组合作研究。学生按学习小组或经过调整组合成36人的课题小组,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成人(如本校教师、校外人士等)为指导教师。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各有独立的任务,有分工,又有合作,各尽其能,协作互补。

(2)个人独立研究。一般采用“开放式作业”形式,由学生根据已选定的课题,各自独立的开展研究活动,用几个月或半年的时间完成研究性学习作业。

(3)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全班同学围绕同一个研究主题,各自搜集信息,开展研讨,取得结论或形成观念后,再通过集体辩论,分享初步的成果,由此推动个体深化研究,之后形成各自的课题报告或论文。

2、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对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实践能力具有较大的帮助。

为保证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有内容、有载体、有特色、有效果,学校考察了塘栖镇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将“丁河水泵厂”、“塘栖自来水厂”、“塘栖敬老院”、“丁山河养殖场”为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

(1)、三年级     年段目标初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养成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参与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劳动和家务劳动,体验劳动的成果。

活动基地丁河水泵厂

 

(2)、四年级  年段目标初步了解自然水的生产过程,养成珍惜水的思想情感。形成良好的节水习惯,参与力所能及的节水宣传。

*

活动基地塘栖镇自来水厂

(3)、五年级  年段目标了解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学会尊敬老人。

活动基地塘栖镇敬老院

(4)、六年级  年段目标了解丁山河漾的水产养殖情况,了解水产养殖的一般技术,水产养殖与经济发展。

/

活动基地丁河水产养殖场

五、课程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法多种多样,有汇报、成果或作品展示、研究报告答辩、演示、表演、竞赛、评比等。“档案袋评定”与“协商研讨式评定”等方法是非常有效的评价方法。

1、档案袋评定

   档案袋评定就是收集学生从某项任务开始到任务结束这段时间内的典型作品,以这些作品作为依据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

  以下提供几种参考的项目:

    (1)反映基本过程的内容。如:有关课题研究及相关活动的计划和修改稿(最基本的是课题的研究方案或开题报告、各阶段计划等)、研究工作(活动)记录、调查问卷、反映过程的照片、研究大事记等。

    (2)反映基本成果的内容。如:对课题解决具有重要价值的参考资料或实验数据。最有收获的案例,某些关键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思路)及策略、阶段性总结、个人心得体验等。

    (3)反映最佳成果的内容。 例如:小组或个人研究的成果 、文学作品、研究论文、结题报告等等。小组或个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的最佳问题解答方案、最好的实验记录、小组中写得最好的计划或总结材料等等。

2、协商评价

  主要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三种评价方法,最终由指导老师根据学生自评与小组互评的结果,分年级给出每个学生的学分与等级。

(1)学生自评

    学生自评主要根据自己所在年级评价重点的不同,就学校或教师所给出的几项指标对自己做出中肯的评价。

  (2)小组互评

  参加小组互评的同学真实客观地对小组中其他的同学给予评价。评价的内容可以结合各年级评价的重点来进行。

  (3) 教师评价

    教师按照有关的要求与项目,结合学生自评与小组互评的结果,给学生做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评价要以激励评价为主。

 

 

其实,我们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一直都是另一位老师负责的,因此要我上交一个实施过的活动方案真的是没有.这是一个我们学校另一个老师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说到反思,他说一个主题有着很多很多的分主题,做不完,挖不完,挖不完更做不完,虽说我只能初略的理解他的意思,但是我们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地方特色,只要去做的,的确有着挖不完的东西,因为我们的活动在进行,而我们的地方性特色也在发展,这真是我们综合实践活动的一块大蛋糕.

,

岗西中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054300河北省临城县岗西中心小学井中振电话: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是学生一门必修课程。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扎实有效推动综合实践课的开展,根据县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学期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计划:

一、         建立健全组织,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

1、成立综合实践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井中振

成员:梁银荣  苏金双  田立杰张庆芳  王艳芳

2、要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指导纲要》和《实施指南》,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指导能力。

   3、尽可能多的组织活动,给学生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

二、学习内容及目标

学习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本。

^

知识目标: 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获得亲身探究的体验。

能力目标:学会分析问题、探索研究的方法,树立自主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学生收集相关信息,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应用的能力。

三、活动目的:

亲近周围和自然环境,丰富对自然的热爱情怀;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和生活态度;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四、    活动时间:

综合活动课时安排实行弹性课时制,即将每周3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继结合。可以将几周的时间集中在一天使用,也可每周的时间集中在一个单位时间使用。

五、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三年级 :安全自护我能行;四年级:眼睛的秘密;五年级:神奇的种子;六年级:校园文化建设

六、 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依据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材内容,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活动的实施。

第一阶段 活动准备阶段

1、初步设计活动实施方案。

2、根据活动实施方案,确定若干子课题。

3、根据学生选择的研究主题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

第二阶段 进入问题情景

1、指导老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及学科特点,有针对性的指导各研究主题的活动。活动由各年级的主要负责教师统筹进行安排。

2、指导老师和学生积极探索,搜寻相关资料,归纳准备研究的具体题目,形成基本的目标和思路。

$

3、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主题活动和指导老师。

4、各组根据本组的特点自定研究的计划、内容、方法、成果展示。

七、研究活动建议:

研究性课题活动程序:(各年级根据情况选择活动的方式)

(1)、选择研究的主题。

(2)、以自愿的形式、按研究主题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推选活动组长,小组成员分工。

(3)、了解和分析研究主题内容,制定研究主题的计划。

(5)、可采用问卷、采访、参观等实地调查方式进行问题调查,设计各种调查量表,并且填写调查表,统计分析研究主题的情况。

{

(6)、针对活动研究主题的情况,设计各种实验,通过对比、分析、证明实验研究的成果。

(7)、总结研究内容,了解研究的结果,讨论研究的对策,商量研究的方法,设计研究的方法或者研究的产品。

(8)、成果展示会:学生的成果展示会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成果展示。

八、活动要求:

1、以小组集体活动为主,每组分工细致,每个学生都要有任务,并按照小组要求,按时、按质完成任务。

2、学生对调查的参考资料、书籍等进行记录。

3、指导学生对研究的情况进行随笔记录,写出研究的感想、活动反思等,对研究活动进行过程性、总结性的小结。

4、开展以畅谈收获、体验、发现、思考、感悟等主题活动。学生对活动进行反思,学生分别写出每次活动的收获和活动反思。

5、教师与学生一起评价研究主题的活动,对好的作品与创新方案给予鼓励和奖励。

九、活动评价:

1、对学生的评价

(1)以自我评价为主。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面对困难的态度、处理问题的方法、与人交往的技巧、小组合作的团结、成果展示的创新等进行自我评价。也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方式对自己进行一个全面的评价。

(2)注重过程性评价。活动不在乎学生结果的质量高低,而是注重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的表现,在活动的实践中获得的种种体验,评价学生可以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学生参与活动的行为、参与态度、努力程度等各方面进行评价。

2、对指导老师的评价

(1)对教师参与活动的态度、对学生的调控能力、师生合作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

(2)对教师活动方案的设计、组织、实施、指导、总结、活动后的认识与反思进行综合评价。

>

(3)由学生对指导老师进行评价,采取口头表达与书面文字描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4)教师自我反思评价。

(5)同行之间相互评价。

(6)家长、社会、社区的综合评价。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是课程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发挥评价导向功能和进行质量监控的有效手段与方法。

一、   关于学生课程学习的评价

(一)评价原则

1、   过程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学生亲历体验的课程。因此,要重视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表现的评价。只要学生经历活动过程,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形成一定的认识,获得了实际的体验和经验,就应该肯定其活动价值,给予积极的评价。

}

2、多元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强调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多元化。因此要鼓励并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自我表现方式,如演讲、表演、写作、绘画、制作等,评价不应只由教师来决定,要通过讨论、协商、交流等多种形式,将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互评与指导教师或社会、家庭有关人士评价结合起来。

3、反思性原则。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改善、促进的功能,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实践活动。要培养学生对活动过程(特别是细节)的记录习惯,要通过活动过程、交流和活动成果汇报,让学生学生学会对问题的讨论、方法的交流、成果的分享与思考,达到自我反思、自我改进的目的。

4、激励性原则。坚持正面评价,运用表扬、鼓励、表彰等方法激励学生,并贯穿于整个课程实施过程。无论是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还是遭受失败的时候,无论是定性还是量化评价的时候,都应该激励学生,使激励评价成为学生获取成功的动力。

(二) 评价内容

通过建立学生学习过程档案和收集学生学习成果的方法,以定性为主量化为辅、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多维评价方式,对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探究精神与学习能力、收获与反思进行评价。

1、参与态度。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次数、认真程度,以及是否认真思考问题、积极动手动脑、主动提出活动设想或建议、认真查找资料、准时完成计划和学习任务作为评价的依据。

2、合作精神。包括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主动帮助别人和寻求别人帮助,认真倾听同学的意见,乐于与别人一起分享成果。

3、探究精神和学习能力。通过对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及其对探究结果的表达进行评价。

4、收获与反思。通过学生的自我陈述、小组活动记录来反映,也可以通过学生的日记、活动征文、主题班会等形式来反映,还可以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和活动成果来评价。

(三) 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体现多样化,要将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价方式结合起来。

1、“档案袋评价”。要求活动小组建立活动档案袋,里面包括活动计划、活动记录、调查表、出勤登记表、实验记录表或调查记录表、原始数据、学习体会、日记等与活动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做为小组成绩评价的主要依据。

2、日常观察即时评价。日常观察即时评价要贯穿于活动的整个过程。一方面可以随时随地激励学生,调节课程的实施;另一方面日常观察能有效地提高形成性评价的准确度和有效率。

3、成果展示。成果展示包括小论文、调查报告、研究笔记、表演、模型、设计方案等学校每学期举办一届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评价活动,每学年举办一届手工制作、模型设计作品展示评比活动。

    4、项目评价与阶段综合评价。在每个活动项目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评价,促使学生在活动之后能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指导后继的活动,并为每学期的阶段性综合评价提供依据。阶段评价做为学生每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绩的主要依据。

二、 关于指导教师的评价

(一) 评价内容

1、参与态度。是否主动热情做好活动前准备工作,认真备课,民主、平等对待学生,经常为学生作具体指导,与其他教师协作。

2、指导能力。是否善于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难,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帮助学生调整活动方式或研究角度,能提供相应的知识背景材料,了解校内外教育资源,能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

3、继续学习。是否主动学习课程的前沿知识,能根据学生探究的内容钻研有关知识,掌握有关科研方法,提升指导水平。

4、指导效果。是否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反思,指导的小组有相当的成果展示。

(二) 评价方式

    教师评价采用“协商研讨评定”方式,以自评为主,结合学生评价、教研组评价与学校评价多种方式进行综合评价,提高评价的可信度和客观度。

1、问卷调查:教师自我评价;学生小组评价。

2、察看案头工作:是否认真备课,撰写教案,做好指导工作记录。

3、成果展示:每学期组织一届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评比,每学年举办一届手工制作、模型设计作品展示评价活动,对指导教师给予适当评价,并从中评选优秀指导教师。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343e57174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37.html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