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学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卷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医基础理论
班级 题号

》考试卷 B
姓名 学号
总分















分值 分数

(每题 3 分,计 15 分)
1、五行相生:
2、津液:
3、同病异治:
4、天癸:
5、正治:
二、填空 (每空 1 分,共计1、东汉张仲景所著的? 2、水的“所不胜”之子是 3、脾主运化体现在 4、气与血的关系可概括为 5、实,指邪气胜,是以
20 分)

两个方面。


是第一部论述辨证论治的专书。,木的“所胜”之母是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变化。虚,指整齐
不足,是
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变化。

6、暑邪致病起病缓慢,病情轻者为 发病急骤,病情重者为 7、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是 8 《素问、调经论》指出: 9、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于

则外寒, 内热” 。 阴液互资三个方面。 而成“温燥”
,偏阴质的人
10 、同样感受燥邪,偏阳质的人得之则
得之则
而成“凉燥”
11、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法和方药,这称为
(每题 1 分,共计 20 分)
1 被后人称为“补土派”的代表医家是( A、陈无择 B 、李东垣 C 、叶天士 D 、刘完素 2、中医学认为,构成人体的中心是( A、五脏 B 、六腑
C 、奇恒之府 D 、经络
3、属于阳中之阳的时间段是( A 、上午 B 、前半夜 C 、下午
D 、后半夜
4、在医学领域中,下列何项功能属阴( A 、推动 B 、温煦 5、脾病传于肾属于( A 、相克 B 、相侮
C 、母病及子 D 、相乘 C 、滋润
D 、兴奋
6、下列除哪项外,均属五行之“土”( A 、五脏之脾
B 、六腑之胃 C 、五志之悲 D 、五官之口
7、有“华盖”之称的是( A 、肾
B 、肺
C 、脾
D 、肝
8 “命门之火”实际上指( A、肾阳
B 、心阳
C 、脾阳
D 、心火

9 “水火既济”说明哪两脏的关系(
A 、心与肺 B 、脾与肾 C 、心与肾 D 、脾与肝 10、具有推动呼吸和血行功能的气是( A 、心气 B 、卫气
C 、肾气
D 、宗气
11 “吐吓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根据是( A 、气能生津
B 、津能载气 C 、津能化气 D 、气能摄津
12、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在( A 、头面 B 、胸腹
C 、手足末端 D 、下肢
13、下列哪项不是六淫致病的特点(
A 、季节性 B 、地区性 C 、传染性 D 、外感性 14、称为“百病之长”的邪气是(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火邪
15、在一定条件下, “五志”和“五气”皆可化( A 、风
B 、寒
C 、燥
D 、火
16、原病再度发作或反复发作,称为( A 、徐发 B 、继发
C 、复发
D 、伏而后发
17“大实有羸状”是指( A 、虚中夹实
B 、实中夹虚 C 、真实假虚 D 、真虚假实
18、五脏之中,最易出现阳气亢逆的是( A 、肾
B 、肝
C 、肺
D 、心
19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治法属于( A 、提高抗病能力 C、早期诊断治疗
B D 、控制疾病传变 、防止疾病发生
20、虫积日久,正虚较甚者,治疗时应( A 、扶正 B 、先祛邪后扶正
C 、先扶正后祛邪 D 、祛邪
四、多项选择 (每题 1 分,共计 10 分)
1、明清时期对温病学形成和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医家有(
)( )( )(

A、张介宾 B 、吴有性 C 、叶天士 D 、赵献可 E 、吴鞠通
2、下列各项属性为阴的有(
A、发散 B 、抑制 C 、明亮 D 、晦暗 E 、温煦 3、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属于“相侮”致病的有(


A 、心病及肝 E、心病及肾
B 、肺病及肾 C 、肝病及肾 D、肺病及肝
4、脾运化水谷,主要指脾对饮食物具有以下哪些作用(
A 、消化 D、吸收精微
B 、排泄
E C 、传导
、转输5、肾阳对机体的作用主要有( A 、温煦 兴奋
精微 )( )()
B 、推动 C D 、制约肾阴 E 、气6、血液的组成成分是( A、精 B 、营气
C 、津液

)( )(
7、十二经别的循行特点,概括起来D 、元气 E 、宗气
)( )( )( 为(
()
A 、离 B 、散
C 、合
D 、出
E 、入
8、情志所伤的病证,多见于( A 、心 B 、肝
C 、肺
)( )( )(

9、气机失调的病机包括( D 、脾 E 、肾 )( )( A 、气闭 B 、气陷 C 气滞
10、下列属于从治法的有( A 、寒因寒用 D、通因通用
B 、虚则补之
E C 、热者寒之
、实则泻之
对的打∨,错的打×,
10 分)
五、是非判断题: (每题 1 分,共计
1、相乘是指五行之间的关系遭到破坏而发生的与五行相克次序一致的过度克制。
2、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3、奇恒之腑,包括脑、脉、骨、髓、女子胞、小肠六种组织器官。

()
4 “阳胜则热”是实热证, “阴虚则热”为虚热证。 5、六气即是六淫。
6、中医治病注重证的异同,其次才是病的异同。 7、三焦的主要功能是通调水道和通行元气。 8
“气门”又称“魄门”
9、督脉能总督一身之阳气,故有“阳脉之海”的称号。 10、由于六腑“传化物而不藏“,所以,腑病以补为通。六、简答题 (每题 5 分,共计 15 分)
1 体的内脏分为几类?各有哪些名称?
2、人体之气的功能是?
3 何谓阴阳互损?阴阳互损病机有哪几种病理变化?
七、问答题 10 分)



试述肺、脾、肾三脏分别对水液代谢有何影响?
青海大学医学院 200 ~ 200 学年第 学期 中医基础理论
(每题 3 分,计 15 分)
1、生既资生、助长、促进之意。 火土金
》考试卷 B 卷标准答案
1 分)五行相生, 指木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依次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2 分)
2、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的内在液
2 分)包括各脏腑组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1 分)
3、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反应性不
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
分)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也不同。 分)
1
2 4、是肾精及肾气充盈到一定的程度而产生的一种精微物质, 1.5 分)
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和维持人体生殖机能的作用。 1.5
5、指治疗用药的性质、 1 分)作用趋向逆病证表象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原则,又称为“逆
治” 。 2 分)
(每空 1 分,共计 20 分)
1 湿
《伤寒杂病论》 2 、金、火 3 、运化水谷精微、运化水4、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5 、邪气亢盛、正气虚损 6、伤暑、中暑
7 、抑强、扶弱 8、阳虚、阴虚
9、水液代谢、呼吸运动 10 、从阳化燥、从阴化寒 11、因时制宜
(每题 1 分,共计 20 分)
1 8
A B 2 A 3 A 4 C 5 D 6 C 7
B
9
D C 10 D 11 B 12 C 13 C 14 A 15
16 C 17 D 18 B 19 B 20
C (每题 1 分,共计 10 分)
1 B C
E 2 B D 3 B
E 4 A D E A B C D E 6 A B C 7 A C D E 8 A B D 9 A B C D E 10
A
D 五、是非判断题:
(每题 1 分,共计 对的打∨,错的打×, 10 分)
1、∨ 2 、∨ 3 、× 4 、∨ 5 、× 6 、∨ 7 、× 8、× 9 、∨ 10 、×
六、简答题 (每题 5 分,共计 15 分)
答:人体的内脏主要根据其生理功能的不同,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三大类。 2 分)

脏:心、肝、脾、肺、肾。 1 分)
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1 分)
奇恒之腑:脑、脉、骨、髓、胆、女子胞。 1 分)
2、答:气的生理功能有以下六个方面:
推动作用 1 分) ② 温煦作用( 1 分) 防御作用 0.5 分)④ 固摄作用( 1 分)
气化作用 1 分) ⑥联系调节作用(营养作用) 0.5 分)
答:所谓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影响到相对的一方,
导致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 3 分)是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失常的病理变化,有阴损及阳
和阳损及阴两种情况。 2 分) 七、问答题( 10 分)

答:肺主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液,肾为主水之脏,三者在水液代
谢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肺、脾、肾所居的部位不同, 功能特点有别,对水液代谢有着不同的影响。 2 分)肺居上焦,为水之上源,肺气通
过宣发肃降的升降运动,将水液输布至全身,并可通过皮毛汗孔排出一部分水液;还
通过肃降作用将代谢后的水液下输于肾,进一步生成尿液,排出体外;此外还通过助
大肠传导,将一部分水液从粪便中排出。可见肺主要影响水液的输布和排泄。 3 分)
脾居中焦,为水之中洲,主运化水液,它对饮食物中的水液具有吸收和输布作用,主
要影响水液的生成和输布。 阳气对水液代谢的作用,
2 分) 肾居下焦, 肾中一是温煦、
推动肺、脾、三焦、膀胱等内脏,从而促进诸脏对水液代谢的功能;二是肾阳升清降
浊,水中之清者可重新被利用,浊者下输膀胱;三是肾气控制膀胱的开合,可见肾可
影响水液生成、输布和排泄的全过程。 3 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325dba37d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06.html

《青海大学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