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释疑作业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吉林财经大学《华夏文明释疑作业》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姓名:学号:
教学班学生序号:
任课教师:


跨越千年的孤独——李清照
历史上有这样一个女子,在那个盛传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里,她却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取得了巾帼不让须眉的骄人成就,虽然她的传世作品只有70多篇,但是她依旧是当之无愧的婉约派的“一代词宗”。拥有着生花妙笔的她,是用一颗怎样的心写下了“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可爱天真,写下了“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凉,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而她又是怎样熬过着跨越千年的孤独。
一、青梅般的心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水果叫做青梅,远远嗅去,带着淡淡的清香,而放进嘴里,虽然酸味十足,但是却有一股磬人心脾的芳香。而李清照就是这样一个女子,她少女的天真,写下了无数精美的华章。
1、书香才女中国古代的才女,都有一个能提供他们受教育的家庭,汉之班昭、晋之左棻、刘宋之鲍令晖等均是如此。不过与这些奇女子不同的是,李清照没有一个这样出色的哥哥,但是她却有一个更出色的家庭,她有一个学者的父亲,有文才的母亲,甚至还有一个太学生的丈夫。
她的父亲李格非是一个饱读诗书,精通儒家经典的这么一个才学之士,进士出身。李格非后来因为他的是我创作和他的学术成就得到了苏轼的赏识,成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而且她的父亲还是一个刚直不阿,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作为一个县的教授,他清贫到了连郓州的知州都挺可怜他的的地步。不过他却一直嫉恶如仇,不停的和坏人坏事做斗争。而李清照的母亲王氏的出身更不得了,的祖父王拱辰是宋仁宗时期的科举状元,王拱辰先后还担任过翰林学士,吏部尚书,还做过三司使,所以我们想这个家族培育出来的孙女,那肯定也是特别的不一般。在《宋史》中提到王氏的时候,特别提到一句话,“妻王氏,拱辰孙女,易善文。一个女人在史书中被提到“亦善文”这说明了她的文章不是一般的好,因为如果同普通的男子一样,那么又怎么可能被写入史书中呢。由此可见,王氏也是一个在诗书世家里边长大的这样一个女子。看到这样的一个家庭,在这样的一个家庭文化教育的熏陶下,李清照拥有了才华横溢的文学修养。
这在那个女性倍受压迫的社会里,李清照的出现绝对是一个精彩的意外。也注定了在那个社会里,这样一个书香才女一定会孤独一生。
2、顽皮少女
李清照在她的少女时代,生活在她的眼中还是充满色彩的,充满了愉快,充满了生机,充满了乐趣。
在她十六岁的时候,曾写了这样一首词《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望,却把青梅嗅。
这首诗,前面写出了天真活泼,娇态可掬的少女形象,后面则刻画出了少女情窦初开之时的独特心理活动:既已“和羞走”,却又“倚门回望”,这一羞,一回首,内心便掀起了一角,大有“帘卷西风”的妙处。
不过简单的一首词,便写出了李清照心中顽皮,将一代才女从神一样的高度降回到了普通人一般。不过这样更写出了李清照的清纯可爱。
3、问题孩子
谈到问题孩子,则想到了李清照的那首《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子,按现在来算的话上高一高二,怎么能“沉醉不知归路”呢?所以说李清照是一个问题孩子。但是呢,李清照这个问题孩子却给人以太多的惊讶。试想一下,当下的那个问题孩子能写出这样精美的诗词。清照非常集中地体现出她特有的对瞬间的那种准确的把握,“常记溪亭日暮”我经常想起来那一天的傍晚,我经常想起在那一天的傍晚所发生的一切,可见,那个傍晚在李清照的记忆当中是多么地深刻,多么地愉快,多么地让她不能忘怀,那是个什么样的傍晚呢?她说了,“沉醉不知归路”她们一群十六七岁的少女在一块儿玩,玩儿得还很高兴,何以见得呢?说“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她们是干嘛去了?划船去了,在船上弄点小零食,喝点小酒,一边唱着歌,一边划着船,一边欣赏着灿烂的夕阳和晚霞,可是时间一长,喝多了,那船就“误入藕花深处”,这就点出来,她不是在海上划船,也不是在江面上划船,而是在一片优美的湖面划船。
“误入藕花深处”,一个“误”字和前面那个“沉醉不知归路”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什么呢?喝多了,喝多了以后,船的航向就有点变形,所以就划到藕花的深处,这说明她们不但欣赏着夕阳西下的晚霞,同时一边喝着酒,一边也在欣赏着什么呢?美丽的荷花,我们想想,你不管你闭上眼睛想,还是睁着眼睛想,你都能想到眼前那种非常绚烂的景象,灿烂的晚霞,静静的湖面,让她们这一划,就不是静静的湖面了,绿色的荷叶,白色的荷花,还有醇香的美酒,还有她们欢快的笑声,如果你要再仔细看,可能因为她们兴奋,还有她们绯红的脸庞。最重要的是,“误入藕花深处”之后,“争渡,争渡”还不是一艘船,当时不知道租了多少艘,我刚才说了,她们是一群人在玩儿,玩儿得很高兴,高兴在哪儿?就是大家比赛谁划得快,箭一样地栽到藕花的深处,然后“惊起一滩鸥鹭”,扑啦啦的,一群的水鸟从一望无际的田田的荷叶当中飞起来。
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少年作家,给我们描画出了这样一幅生机勃勃而又盎然情趣的画面,你能说它的作者是一个娇滴滴的,终日以泪洗面的闺中的小姐吗?那不是。非常地活泼,非常地有生机,而且非常地有性格,而且她跟别的女孩子一个最大的不同在哪儿?她不但能享受这样的快乐,她还善于描写这样的快乐,这个快乐留给我们一起分享。不然,将近一千年后的我们又怎么能够了解到在宋代的社会,一个少女她所享受到的快乐的生活时光呢?那是不可想象的,这首词也因此具有史料价值。你说李清照厉害不厉害,当然厉害。所以即使她是一个问题孩子,也是一个大家喜爱的问题孩子,当然这只局限在文学方面。
在当时的世俗人的眼中,李清照这种沉醉的做法还是不被认同的。二、瘦比黄花的身
在宋朝里,李清照与那些一般的弱不禁风、足不出户的贵族小姐不同,出身书香门第的李清照是一个健康活泼、聪明灵动,而又博闻多学的女孩儿,少女时代的她就显露出了与众不同的过人才华和见识。于是乎,这样一个女子,自然找到了一个不俗的归宿。
1、甜蜜爱情
当时流传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后来是登在一本书里边,就是元代有一本书叫《琅嬛记》,这故事说啊,有一天,大白天的,赵明诚在家里睡觉,突然他就做了一个梦,做完这个梦之后就醒来了,觉得这个梦很奇怪,就揣着这个梦,去跟他父亲汇报,我做的这个梦,说我梦见一本书,上面的其他内容都记不得了,

只记得其中有三句话,我不知道什么意思,请父亲给我解释一下,给我解一解这个梦,哪三句话呢?叫作“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
这话听着好像前言不搭后语的,不知道什么意思,鸡零狗碎的,可是你想姜还是老的辣,他的父亲赵挺之一听这三句话,就知道他这个二十一岁的太学生的儿子肯定是爱上某个女孩子了,赵挺之就给他一下子把这梦解破了,赵挺之是怎么解释呢?说:“言与司合”这不就是一个“词”吗?“安上已脱”那不底下就是一个“女”吗?“芝芙草拔”去掉草字头,底下不就是“之夫”两个字吗?你这三句话合在一起就是“词女之夫”,我想要做一个会写词的才女的丈夫,那就满世界找吧,当时肯定也有其他女孩子在写词,但真正能够入了赵明诚的法眼,能够让赵挺之看中的,真正的有才气的词女,在官宦的子女里边,也就是李清照,这不明摆着的事吗?其实我想这就是赵明诚设的一个局,他自己不便于明说,了这么一个梦,请他父亲给他解梦,借着他父亲的嘴把他的愿望说出来,那他父亲你说答应不答应,那不就得答应吗?当然我们说这个故事本身虚构的成分很大,但问题是虚构一般它都是有基础的,它能够在赵明诚的身上虚构这个故事,起码证明一点,赵明诚当时对李清照的才气不但是有所闻,而且他还想有所亲近这个李清照。
那么作为李清照的第一任丈夫,她和赵明诚之间的关系又如何呢?李清照有一首词做了一个回答,这首词的词牌叫《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我们能够非常细微地体察到李清照对自己婚姻的状态那种满意的程度,她恨不能给全世界的人都宣布,我太喜欢,太欣赏,太爱我的丈夫赵明诚了,我太喜欢太爱我这个家庭了,但是她借助的意象只是一枝鲜花而已,她翻来覆去地说,看上去是在嫉妒这枝鲜花,其实还是在突显自己的美丽
2、志趣相投
当李清照带着闺中少女的天真烂漫步入爱河时,她的美好人生为我们留下了一部爱情经典。不过,面对李清照的甜蜜生活,也许有人会问,新婚燕尔的赵明诚和李清照,无非就是恩恩爱爱、卿卿我我,他们的生活也没有超出我们的想像。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李清照觉得他们的婚姻是如此地幸福呢?
首先,李清照和他的夫君有相同的志趣,特别是她嫁给赵明诚之后,很快的对赵明诚的的金石字画文物收藏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他们两个不但是互相欣赏对方的才华,而且在这种很深层的志趣和爱好上也非常地相投,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说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幸福生活它的内涵是什么?它是一种非常纯真的、纯朴的、淡泊的,却又是非常高雅的一种生活,这不是任何人想要模仿就能模仿出来的。
3、国破家亡
然而永远不会有一个幸福的人生,世界上没一个人都是如此,于是乎,经过了幸福的日子后李清照的生活彻底进入了黑暗时期。1126年,靖康之难发生,国破;夫妇颠沛流离,所藏各类书籍及字画古玩,十去八九,1128年,赵明诚暴病而死,家亡。
对于这一段血泪交织的历史,李清照在未来的二十多年里慢慢的煎熬着,力的遗忘着。过去的她守着“瑞脑销金兽”,她知道在这香料燃尽之时,总会等到丈夫的归来,着苦闷还只是生离之悲,是希望;而现在,她在一声声数着梧桐叶上的水滴声,她知道,她等来的只是漫漫的死别之悲,是绝望。

在这悲伤之中,李清照身如明日黄花,心似枯井死灰,秋风吹来,寻寻觅觅,却寻出来这一番次第,真个非一个“愁”字了得。
从李清照的潜意识里,黄花就是她的前世今生。从《醉花阴·重阳》中乞怜撒娇的黄花到《声声慢·寻寻觅觅》中委弃于地的黄花,就是这朵黄花的历史。秋风来了,霜降来了,金人的铁骑和战刀来了,山河破碎风飘絮,一朵娇弱的黄花,也不得不面对自己的命运。她是一个孤单的人,在那个不理解她的世界里孤单的终老。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2b69b442e3f5727a5e9628d.html

《华夏文明释疑作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