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兴寄托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特色和优良传统

发布时间:2020-02-17 20:42:3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比兴寄托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特色和优良传统,它还是一个重要的诗学原则。其诗学机制是诗人运用比兴手法,借物寄情,因事托意,通过对具体形象的事物的描写,蕴蓄无限的感慨和杳渺的情思,从而取得含蓄蕴藉,意味悠长的审美效果。李东阳在《怀麓堂诗话》中对比兴寄托的特点和作用作了具体的阐述,“所谓比与兴者,借托物寓情而为之者也。盖正言直述,则易于穷尽,而难与感发。惟有所寓托,形容摹写,反复讽咏,以俟人之自得;言有尽而意无穷,则神爽飞动,手舞足蹈而不自觉”。

中国诗歌的比兴寄托,一个最重要的艺术模式就是借香草美人以表达政治或人生情怀。这一模式来源于屈原赋。王逸在诗学批评史上较早揭示了屈原赋这种“香草美人”的艺术模式。他在《楚辞章句·离骚序》云:“《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这一艺术表现方式对后世诗人的创作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戏曲理论家吴梅说:“所谓寄托者,盖借物言志,以抒忠爱绸缪之旨,三百篇之比兴,《离骚》之香草美人,皆此意也。”屈原作品中常以香草鲜花表示高洁;用高冠奇服表示超俗;借高丘求女表示追求。自屈原以香草美人寄情言志以来,“香草美人”比兴寄托遂成为文人诗歌的传统。

如陈子昂《感遇》其二:“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华岁尽摇落,芳意竟何成。”这首诗是陈子昂诗作中运用比兴手法最好的一首,基本上全篇均用了比兴体制,意象生动、感情表达委婉曲折、艺术感染力较强。诗以泽兰、杜若长得青翠茂盛,空绝群芳而幽居山林无人欣赏,寄寓自己年少英俊而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感慨。

又如张九龄《感遇》诗,张九龄较多地借鉴和运用了《诗》、《离骚》等古典诗歌的比兴寄托的手法,抒发其对朝廷现实的愤懑。如他的《感遇》其七:“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元阴? 诗取屈原《橘颂》之意和比兴的手法,表面上是写丹橘,言其经冬犹绿,有坚贞耐寒之节操,却为重山深水所阻隔,无法荐之于嘉宾。此乃以丹橘的形象和秉性来喻指自己的高尚品格。“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一句,亦可视为诗人受阻于权贵、受谗于奸佞小人的坎坷经历的写照。全诗以比兴开篇,亦以比兴结尾:“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这里的“树桃李”,是喻指栽培人才,“此木”,即“丹橘”,是诗人所仰慕的理想人格的象征。这两句寄寓了贤者不遇的慨叹。

再如李白《长相思》:“长相思,在长安……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绿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通篇运用比兴手法,以男女相思,抒写诗人追求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全诗诗意深含于形象之中,隐而不露,具有含蓄蕴藉的特征。其实所谓“美人”正是诗人心目中治国安民的理想人物,或者是能助其实现报国大志的当权者。李白的另一首《玉壶吟》(烈士击玉壶)化用《离骚》旨趣,托言美人见妒,寄寓诗人怀才不遇、遭谗被弃的不平之气。再如《古风》第四十七首和第四十九首,李白创造性地运用了屈原“香草美人”的比兴传统,在第四十七首中以“桃花”和“松树”分别寄托不同品格的人。桃花靠春风而华艳,但它华而不实,经不起风霜考验,衬托出松树独立挺拔、不畏严寒的品格。它们正像生活中有的人借助于他人的援引,煊赫一时,但转瞬之间,就“零落相失”;而有的人傲岸不屈,独立进取,有坚贞的操守,经得起环境的考验。在第四十九首中,诗人以南国美人遭妒远逝寄托贤才不为朝廷任用,洁身自好,自得其乐。

屈原在《离骚》中“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开了以男女君臣比兴的先河,抒发了一种不遇之感。李白同样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比兴传统。他在《妾薄命》的末尾写道:“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诗人以女子容貌的变化——昔日“芙蓉花”,今日变成了“断根草”,暗喻女子()()宠与失()宠,对以色事人之人进行了讽刺,对“以色事人”而暂时得宠之“女”,也是一个警告。这是以男女比君臣,通篇以男女比君臣的例子,还有《长相思》等。再如唐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人时无?”作者以新娘自比反映了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为命运前途忧心忡忡,这个比喻生动贴切。李商隐的《无题》也多以男女君臣,男女相知而不能相聚犹如臣之想效力而无法见君,抒发了一种壮志难酬,怀才不遇之感。

 

比兴寄托的另一重要形式是通过咏物来寄托情感志趣,形成独特的诗学机制。

屈原的《橘颂》,一般看来是我国古代咏物诗史上最早的一篇,虽然以“橘”为题,但诗中描写的还是诗人“自我”,是自我“苏世独立,横而不流”、“淑离不淫,梗其有理”的志趣品质,诗人借用橘的习性、外部形态得以含蓄的表现。诗人借物咏志,物中有志,体物真切,寄托深远,耐人寻味。汉代《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筐笥中,恩情中道绝。”这里扇子即是女子自比,托物比人。还有刘桢的《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在严寒中傲然挺立的松柏象征诗人在黑暗政治压迫中刚正不屈的伟大人格。曹植的《野田黄雀行》、陶渊明《和郭主簿诗二首》都是极具比兴寄托意味的咏物诗。

又如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虞世南的《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和李商隐的《蝉》。三篇都用了比兴寄托的表现手法。先看虞世南的《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全诗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是在上面两句描写的基础上的深刻议论。蝉声远播,一般人以为是得力于秋风的吹送,诗人在此强调,声远不是凭借外力的帮助,而是由于自己“居高”的内在追求。这里的“居高”不是指官位的高低,而是指人格的高洁,理想道德的高洁,它向人们暗示一个哲理:一个品德高洁的人,并不需要凭借外在的因素(如权势,地位等)而自能声名远播,就是俗话所说的酒香不怕巷子深。关键在于自己是否具有人格的魅力,综观全诗,作者在蝉的身上寄托了自己的人格追求,借蝉以自况。骆宾王的《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本诗作于患难之中,感情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多双关,于咏物中寄情寓兴,由物到人,由人及物,物我一体,堪称咏物名作。李商隐的《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首句“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诗人闻蝉起兴。“高”指蝉栖住高树,暗喻自己

清高的品格;蝉在高枝吸风饮露,故其“难饱”,这与作者潦倒困顿的身世之感暗合。这三首咏蝉诗在艺术手法上,三人都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比兴寄托手法,融情于景,寄情于物,这是共同之处,但在具体运用上,各有特色。虞世南的较含蓄,自己没有站出来,且含哲理,骆宾王的物我有分合,李商隐则由物及人,物我一体,托物言志的痕迹明显。

杜甫的不少咏物诗都被认为是有所寄托的,如《天河》:“常时任显晦,秋至转分明。纵被微云掩,终能永夜清。含星动双阙,伴月落边城。牛女年年渡,何曾风浪生。”对这首诗,仇兆鳌认为“此直咏天河,而寓意在言外。篇中微云掩,风浪生,似为小人谗妒而发”其他如《萤火》一诗“腐草喻腐刑之人,太阳乃人君之象,比义显然”;《蒹葭》“末二句,隐然有自伤义”;《归燕》则用以表达“身虽弃官、心犹恋主的情怀。”还有韩愈的《鸣雁》全诗叙述雁:“嗷嗷鸣雁鸣且飞”的春去秋来的贫苦之状,实是诗人自况,这也是托物比人。

 

比兴寄托有生动形象、含蓄丰厚的艺术功能。香草美人模式也好,咏物也好,都能构成鲜明生动的形象,诗人的情思有所寄托,欣赏者的欣赏活动也有了更为切近的依凭和对象,能够多方面地深入展开。诗人运用比兴寄托这一传统艺术手法,可以驾轻就熟地捕捉“唤情结构”的整体依据,而这样更有利于发挥诗人创作的能动性。欣赏者也可以通过这一艺术结构唤起自己的情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艺术积淀,加以补充完善,以形成新的艺术图象,达到“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审美效果。比兴寄托,重要的诗学原则,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特色和优良传统。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1dfa6a35fbfc77da269b193.html

《比兴寄托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特色和优良传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