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学习心得体会八篇

发布时间:2019-03-13 15:31:2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学习心得体会八篇

【篇一】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记录的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关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探索以及形成的重要思想观点。学习这本书,有助于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更加自觉地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指导工作。

第一,要通过学习这本书,增强全局意识,创造性地把中央的战略决策落到实处。始终站在全局高度谋发展,注意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是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的。他对浙江各级党委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增强在大局下行动的自觉,善于立足一域谋全局,把握形势谋大事,始终把全局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全局利益为最高价值追求,切实把本地、本部门的工作放到国际国内大背景和全党全国全省的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去研究、去把握。他还强调,要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思维,把浙江的发展置于更加广阔的背景中来观察,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找座次、定坐标,不断激发推进发展的动力、活力和勇气。

第二,要通过学习这本书,发扬务实精神,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强调“务实”,要求“干在实处”,是习近平同志一贯倡导的作风。他反复讲“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的道理,大力提倡尊重实际、注重实干、讲求实效的务实精神。他强调抓工作一定要“实”,要在深化细化具体化和实抓实干求实效上下功夫,有善作善成的韧劲,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他强调干部作风建设要从细微处抓起,“小事当慎、小节当拘”,慎权慎独,自警自励。他强调选人用人也要体现“务实”的要求,选那些政治坚定、作风优良、实绩突出的干部,选那些想干事、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做到“三严三实”,要把这些论述和要求学习好理解好。

第三,要通过学习这本书,用好辩证法,提高科学决策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习近平同志非常重视辩证法的学习和运用。他经常讲,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要坚持唯物论,使用辩证法,要讲两点论,找平衡点,不能顾此失彼,不能绝对化。他用全面的辩证的历史的观点,对如何科学判断形势作了阐释,指出要学会从全局看“形”,从长远看“势”。形势有利的时候要善于看到潜伏着的不利因素,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形势不利的时候要善于发现蕴藏着的转机,坚定信心,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他特别强调,处理好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是我们发展中最大的辩证法,那种要钱不要命的发展,那种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发展,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这种辩证思维,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具体运用,要认真学习掌握。

第四,要通过学习这本书,树立为民情怀,始终带着浓厚的感情为人民干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习近平同志始终不变的情怀和理念。他要求领导干部深刻理解“政绩之本,在于为民”的真谛,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他告诫领导干部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而不能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认识到权力不是一种荣耀,而是一副担子。他始终把群众的幸福安危放在首位,十分关心困难群体的生活,提出要系好社会“保险绳”,编好济困救助网,切实保民生之需,解民生之难。这些论述,对于树立群众观点、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很有指导意义。

第五,要通过学习这本书,发扬朴实自然的文风,学会用简单明白的话、用老百姓的语言作宣传和阐释工作。语言平实、通俗易懂、精辟深刻、感染力强,是习近平同志讲话的显著风格。比如:他形象地用养好“两只鸟”来比喻浙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措施,强调要推进“腾笼换鸟”,实现“凤凰涅槃”。他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生动阐述了生态建设的重要性,“绿水青山可以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他用“平常时间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时刻能豁得出来”这样三句话,精辟概括了合格共产党员的标准。他提出搞调查研究要坚持“三深三实五求”的正确方法,即“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摸实情、出实招、求实效,努力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我们要认真学习发扬这种好的文风。

【篇二】

最近,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著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一书,该书辑录了习近平同志2002年至2006年担任中国共产党浙江省委书记期间的重要报告、讲话、文章和批示,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思想,彰显了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精深的政治素养,读后感触很深,收获很大。

“干在实处”就是要以“抓铁留痕、踏石留印”抓落实。要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工作,做到务实不务虚、谦虚不骄傲、诚实不作假、惠民别糊弄,坚决杜绝“蜻蜓点水”式的落实,杜绝虚而不实的“花架子”,充分运用多种形式,聚心、聚焦、聚力,层层传递压力,逐级抓好落实。要“脱鞋下田”,到田间地头、项目现场接地气、听民意,对各项制度措施的推进实施情况跟踪了解,对不适应、不符合的地方及时调整,对好的经验做法及时总结推广。要踩到底、抓到位,看准的项目一鼓作气,瞄准的目标一心一意,

“走在前列”就是要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比干劲。要敢于和同事比工作劲头、工作效率、工作成绩,和同行、兄弟地方比发展速度、惠民工程、比村民居民的人均收入。在比较中不断获取前行动力,走在同事、同行、兄弟地方的前面,从而形成对标赶超、积极进取、只争朝夕,事争一流的良好氛围。

【篇三】

最近,我认真学习了习--平同志所著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一书,该书辑录了习--平同志2002年至2006年担任中国共产党浙江省委书记期间的重要报告、讲话、文章和批示,读后感触很深,收获很大。

该书系统展现了习--平同志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思想,彰显了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精深的政治素养。

干在实处是方法与要求,走在前列是目标与寻求。干在实处是走在前列的基础与条件,走在前列是干在实处的反映与体现。只有干在实处,才能走在前列;要想走在前列,须得干在实处。

党员干部要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榜样,要谋得深、干得实、行得正,提升“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聪明、能力、修养,努力为走在前列作出应有的贡献。

夯实理论功底,拓宽战略视野,增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聪明。做任何事,都要谋在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也应谋在先。要有谋,就要有聪明。聪明从何而来,从扎实的理论功底中来,从宽广的战略视野中来。理论学习要有习--平总书记强调的三种境地:一是理论学习要有“看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寻求,有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西楼”的孤单,静下心来通读苦读;二是理论学习要勤奋努力,刻苦研究,舍得付出,百折不挠,下真工夫、苦工夫、细工夫;三是理论学习贵在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要在学习和实践中领悟真理。同时要拓宽战略视野,以世界的眼光和开放的思维,增强战略引领、科学发展的聪明。驾驭发展大局,讲求发展实效,提高“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能力。有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聪明,还需有“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能力。要增强总揽全局的能力,善于立足一域谋全局,掌控情势谋大事,始终把全局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动身点和落脚点。要提高组织调和能力,充分发挥各种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善于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构成发展的强大合力。

加强党性锻炼,端正道德品行,提升“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修养。干部修养,事关形象,事关成败。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党员先进性的必由之路,是搞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关键环节,也是共产党员必须终身实践的基础性课题。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指的是在共产党员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知识技能等方面,按照党性原则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的过程,主要包括理论修养、政治修养、思想道德修养、文化技能修养、作风修养、组织纪律修养等方面。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必须从大节着眼、小节入手,必须紧密结合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必须增强高度的忧患意识和自我改造能力,尤其需要加强六个方面的锻炼与修养,分别是:对待事业的忠诚感、对待人民的炽热感、对待社会的负责感、对待是非的鲜明感、对待生活的豁达感、对待学习的渴求感。只有这样,才能端正品行,提升“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修养。

【篇四】

最近,我认真学习了习--平同志著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一书,该书辑录了习--平同志2002年至2006年担任中国共产党浙江省委书记期间的重要报告、讲话、文章和批示,阅读后感受颇多,收获颇丰。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一书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习--平总书记精深的政治素养、宽广的战略眼光、高尚的人格魅力、高超的领导艺术。该书系统展现了习--平同志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思想,彰显了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精深的政治素养。该书全面反映了习--平同志提出的“八八战略”、“平安浙江”、文化大省建设、“法治浙江”等战略部署和战略举措,凸显了宽广的战略思维和战略眼光。该书客观强调了习--平同志对领导班子要团结共事、领导干部要公正无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做人要大气一些的要求和谆谆教诲,展示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该书真实记录了习--平同志在浙江的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畅谈了“激浊扬清、敬业乐业、乐在人和、力戒浮躁、贵耳重目、求知善读、戒奢节俭”的28字从政体会,体现了高超的领导艺术。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一书使我加深了对干在实处与走在前列两者关系的认识。干在实处是方法与要求,走在前列是目标与追求。干在实处是走在前列的基础与前提,走在前列是干在实处的反映与体现。只有干在实处,才能走在前列;要想走在前列,须得干在实处。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一书给了我深刻的教育和启示:领导干部要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表率,要谋得深、干得实、行得正,提升“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智慧、能力、素养,努力为走在前列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夯实理论功底,拓宽战略视野,增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智慧。做任何事,都要谋在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也应谋在先。要有谋,就要有智慧。智慧从何而来,从扎实的理论功底中来,从宽阔的战略视野中来。夯实理论功底,无捷径可走,只有狠下功夫强化理论学习。理论学习要有习--平总书记强调的三种境界:一是理论学习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有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XX楼”的寂寞,静下心来通读苦读;二是理论学习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舍得付出,百折不挠,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即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三是理论学习贵在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这也就是要达到著名学者王国维论述治学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XX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夯实理论功底的同时,要拓宽战略视野,以世界的眼光和开放的思维,来谋划战略目标、战略举措、战略重点、战略任务,增强战略引领、科学发展的智慧。

二、驾驭发展大局,讲求发展实效,提高“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能力。有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智慧,还需有“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能力。要有驾驭大局的能力、组织协调的能力、推动落实的能力。要增强总揽全局的能力,善于立足一域谋全局,把握形势谋大事,以“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气度和胸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始终把全局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放到国际国内大背景和全党全国全省的工作大局中去把握。要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党委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加强与同级人大、政府和政协组织及各人民团体的协调,充分发挥各种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善于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形成发展的强大合力。要提高推动落实的能力,一把手要善于“弹钢琴”统筹抓,班子成员要分工负责全力以赴抓,落实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员、完成时限,确保事事有人抓、件件有回音。要克服抓而不紧、抓而不实等现象,真正做到一级一级地抓、一步一步地展开、一项一项地分解、一件一件地落实、一年一年地见效。

三、加强党性锻炼,端正道德品行,提升“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素养。干部素养,事关形象,事关成败。领导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提升道德素质,端正言行举止。领导干部在党性修养上要有“响鼓不用重锤敲”的自觉性,经常警示自己,不断反省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接受监督。领导干部要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第一位,把自己担任的领导职务看作是党和人民赋予的重托和责任,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兢兢业业、殚精竭虑,时刻把人民的安危和贫富挂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要有更高的道德境界,要自觉做遵守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示范表率。做官先做人,做好人才能做好官。道德品质低劣的人不可能当好官,只能当庸官、恶官、贪官,只会祸害一方,不能造福一方。要讲官德,讲官德首先要讲良心,要对党和人民忠诚,对党和人民负责,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服务、造福于人民。要公正无私,一身正气,正人先正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正风肃纪,反对“四风”,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要养成高尚的人格魅力,增强说服力、感召力、凝聚力,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始终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

【篇五】

强调实干、注重落实,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一系列重要讲话、新的举措,表达了中央领导以实干托举中国梦的决定。这也表明,坚持实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途径。

学习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扎实学习理论知识,才能更好的指导工作实践。结合当前形势,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提高党性修养,增强为民服务意识,牢固树立群众思想,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坚持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同步进行,理论学习的高度、业务学习的深度和知识学习的宽度有机结合,力争做到学用结合,努力向一个重学习、爱学习、会学习的文化型好干部转变。

党员干部要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榜样,要谋得深、干得实、行得正,提升“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聪明、能力、修养,努力为走在前列作出应的贡献。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我们要坚持干字当头,扑下身子,以务实的工作作风,百折不挠的精神,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我们要以身作则,精益求精,爱岗敬业,勤勉务实,积极进取,不断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加强党性锻炼,端正道德品行,提升“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修养。干部修养,事关形象,事关成败。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是共产党员必须终身实践的基础性课题,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指的是在共产党员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知识技能等方面,按照党性原则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的过程,主要包括理论修养、政治修养、思想道德修养、文化技能修养、作风修养、组织纪律修养等方面。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必须从大节着眼、小节入手,必须紧密结合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必须增强高度的忧患意识和自我改造能力,尤其加强六个方面的锻炼与修养,分别是:对待事业的忠诚感、对待人民的感、对待人民的炽热感、对待社会的负责感、对待是非的鲜明感、对待生活的豁达感.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我们要坚持干字当头,扑下身子,以务实的工作作风,百折不挠的精神,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我们要以身作则,精益求精,爱岗敬业、勤勉务实,积极进取,不断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篇六】

崇尚实干,注重落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200612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了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一书。该书辑录了习近平同志2002年至2006年担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期间的重要报告、讲话、文章和批示。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是党员干部的精神大餐。这些文稿全面反映了习近平同志十六大后对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战略思考和实践探索,真实记录了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的工作经历和心得体会,系统展现了习近平同志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思想,集中彰显了习近平同志的执政风格、领导艺术、工作作风和家国情怀。该书还总结了浙江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大胆探索和宝贵经验,是中央精神和地方实际紧密结合、执政为民与真抓实干落到实处的典范。透过这些文稿,我们完全能感受到国家领导人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态度,这既是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光荣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忠于党的事业、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更是各级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为干部“从政”指明了方向。作为干部,“亲贤臣,远小人”,才能打造一个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然而,在当今,有多少干部做到了这一点呢?在笔者看来,“用人”不当,是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因为用人不当,人民不相信自己国家的产品,从而让自己的产品难以销售,导致发展缓慢,民众积怨;因为用人不当,不能发挥出“团结协作”的强大作用,导致不良社会风气的蔓延……干部读《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完全能感受到国家领导人心系人民的情怀,也必能从中感受干部应该如何去关爱人民,做好人民希望的每一件事:做好食品安全、人身安全、产业发展等等这些老百姓期盼的、大大小小的事情。

细细品读反复咀嚼习总书记的文章,大有提神醒脑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之功效。透过《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笔者深刻地感悟到:事业至上,方能奉献青春热血;对党忠诚,方能无怨无悔永往直前;心忧天下,方能心系百姓冷暖。

【篇七】

按照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的要求,自己认真开展了自我学习,静下心来好好研学了习总书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一书,深刻领会了总书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思想,为我们党员干部如何做工作指明了方向,从个人的理解上,仅就“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就有了非常大的感触。

首先,“干在实处”是我们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习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坚持实干精神,要干在实处。这也表明,坚持实干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途径。所以,干在实处是我们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最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党员干部干工作的基准线。

作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党员干部,我深感责任重大,安全生产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着千家万户家庭的幸福平安,关系着我们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一切安全生产事故都会给人民带来生命财产的损害,对社会稳定带来影响,去年吉林“6.3”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后,习总书记做出重要批示: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要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完善制度、强化责任、加强管理、严格监管,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切实防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党中央国务院以“坚守红线,强化责任”和“三个必须”、“三个监管”为总要求,以“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为措施,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这也充分体现我们党始终把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利益放在首位。作为我们安监工作战线的党员干部,更应该认真学习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研学习总书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深刻领会习总书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思想,以习总书记的“激浊扬清、敬业乐业、乐在人和、力戒浮躁、贵耳重目、求知善读、戒奢节俭”的28字从政体会,结合自身思想和工作“照镜子、洗洗澡”,查找问题,解决“四风”问题,以饱满的激情、坚定的信念,高度的责任感,筑牢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坚持以“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认真研究、创新安全生产监管的方法和措施,把安全监管工作干在实处,落到实处,推向前列。切实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作为我们安全监管工作的一条基本要求和衡量标准。

其次,“干在实处”是实现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目标提出了十五项改革任务。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改革进程,推动力就是坚持实干、干在实处。习总书记反复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他多次指出,我们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锐意进取;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对于推动改革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因此“干在实处”是实现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

在我们不断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深化改革进程中,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态度和马克思辩证唯物论理论和方法,才能把各项工作干在实处。习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就大力倡导求真务实之风,要求坚决克服“骄娇”二气,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他指出:一切难题,只有在实干中才能破解;一切办法,只有在实干中才能见效;一切机遇,只有在实干中才能抓住和用好。在我们从事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如何来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如何来保证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取得安全生产的实效,就得把各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干在实处,夯实安全生产监管基础,不断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促进安全生产监管长效,走在前列。我觉得,一是要把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落到实处,不断地探索和加强行业监管机制,认真落实好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制度体系,以“三个必须、三个必管”即: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抓好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二是结合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安监系统抓效能反“四风”主题教育活动,党员干部要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进行自我检查、自我对照,自我反思、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始终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克服工作中的麻痹大意,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四风问题,真正把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要求记进脑子里、装进心里、落实到行动上。三是不断研究创新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工作方法和措施,把我们的安全监管工作推向前沿,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要求,既要干在实处,又要避免蛮干、胡干、瞎干,作为我们领导干部要以“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心胸和胸怀,驾驭大局、科学决策,组织协调好各项工作、推动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以“消除隐患、遏制事故”为根本,科学有效强化各行业领域的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同时,“干在实处”是“走在前列”的前提条件。“走在前列”就是:最终要体现真正干出有益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实事,真正建立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实绩。也就是说“干在实处”,是实现“走在前列”的前提条件和有效途径。只要我们方向明确,目标一致,措施得当,实实在在地为民办实事,勤勤恳恳地干工作,把工作做实做细,取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我们的工作必然会取得成效,必然会形成一定的模式和典型经验,促进社会发展,进而走在发展的前列。

回顾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历程,从建国初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和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和努力下,人民群众解决了温饱、达到了“小康”生活水平,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我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步入世界领先地位,一些科研项目走在世界前列。在我们安全生产监管领域,我省安全生产工作在全省上下各级党组织和各部门广大干部群众的齐抓共管下,连续十年实现了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三个“零增长”目标,安全生产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就拿我县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来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县各行业监管部门干部群众的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下,近几年来安全生产形势一直保持持续稳定状态,为了加强工业园区企业的安全监管,我们迎难而上,党员干部以真抓实干的精神,探索隐患排查治理的新方法、新举措,建立专家队伍,以“一企一诊断”、“一企一药方”的措施,切实加强了企业的安全监管,提升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能力。同时,每年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形式创新、载体丰富,融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使广大人民群众更方便,更直观的了解安全、关注安全,增强安全意识,这些工作也走在了全市前列。所以,走在前列,必然是干在实处的结果。

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想:我们只要认准了目标,有敢于担当的勇气和决心,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在工作中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解放思想大胆干、步步为营扎实干、敢于碰硬较真干、一抓到底彻底干,我们的工作一定会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篇八】

最近,我认真学习了习总书记《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一书,阅读后感受颇多,收获颇丰。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一书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习总书记精深的政治素养、宽广的战略眼光、高尚的人格魅力、高超的领导艺术。该书系统展现了习总书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思想,彰显了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精深的政治素养。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全面反映了习总书记提出的“八八战略”、“平安浙江”、文化大省建设、“法治浙江”等战略部署和战略举措,凸显了宽广的战略思维和战略眼光。客观强调了习总书记对领导班子要团结共事、领导干部要公正无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做人要大气一些的要求和谆谆教诲,展示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真实记录了习总书记在浙江的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畅谈了“激浊扬清、敬业乐业、乐在人和、力戒浮躁、贵耳重目、求知善读、戒奢节俭”的28字从政体会,体现了高超的领导艺术。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一书使我加深了对干在实处与走在前列两者关系的认识。干在实处是方法与要求,走在前列是目标与追求。干在实处是走在前列的基础与前提,走在前列是干在实处的反映与体现。只有干在实处,才能走在前列;要想走在前列,须得干在实处。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一书给了我深刻的教育和启示:领导干部要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表率,要谋得深、干得实、行得正,提升“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智慧、能力、素养,努力为走在前列作出应有的贡献。

要夯实理论功底,拓宽战略视野,增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智慧。做任何事,都要谋在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也应谋在先。要有谋,就要有智慧。智慧从何而来,从扎实的理论功底中来,从宽阔的战略视野中来。夯实理论功底,无捷径可走,只有狠下功夫强化理论学习。在夯实理论功底的同时,要拓宽战略视野,以世界的眼光和开放的思维,来谋划战略目标、战略举措、战略重点、战略任务,增强战略引领、科学发展的智慧。

要驾驭发展大局,讲求发展实效,提高“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能力。有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智慧,还需有“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能力。要有驾驭大局的能力、组织协调的能力、推动落实的能力。要增强总揽全局的能力,善于立足一域谋全局,始终把全局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放到国际国内大背景和全党全国全省的工作大局中去把握。

要提高组织协调能力,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加强与同级人大、政府和政协组织及各人民团体的协调,充分发挥各种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善于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形成发展的强大合力。

要提高推动落实的能力。要克服抓而不紧、抓而不实等现象,真正做到一级一级地抓、一步一步地展开、一项一项地分解、一件一件地落实、一年一年地见效。

要加强党性锻炼,端正道德品行,提升“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素养。干部素养,事关形象,事关成败。领导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提升道德素质,端正言行举止。领导干部在党性修养上要有“响鼓不用重锤敲”的自觉性,经常警示自己,不断反省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接受监督。

要有更高的道德境界,要自觉做遵守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示范表率。做官先做人,做好人才能做好官。道德品质低劣的人不可能当好官,只能当庸官、恶官、贪官,只会祸害一方,不能造福一方。要讲官德,讲官德首先要讲良心,要对党和人民忠诚,对党和人民负责,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服务、造福于人民。要公正无私,一身正气,正人先正己。

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正风肃纪,反对“四风”,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要养成高尚的人格魅力,增强说服力、感召力、凝聚力,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始终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学校也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要争创全国现代专业前五学校,我们全校教师要思考如何解决发展中的各项问题,团结奋斗,进而实现学校的美好愿景。

各类公文写作技巧五篇

篇一

【摘 要】 公文标题写作不仅要注重严肃端庄规范,也讲究美学视觉韵味。本文选取独特的视角,从结构的严谨美、语言的简约美、表述的精准美、外观的规范美等方面试做抛砖引玉,与广大同仁共同探究公文工作者美学素养提升之道。

【关键词】 公文标题 美学视角 结构 语言 表述 外观

标题是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则公文的“眼睛”,也是一个单位的窗口。公文标题写作是项严肃、庄重的工作,同样也是件需要运用美学原理的技术活。受特定行文目的和规定程式等因素的影响,公文标题与一般文章的标题不同,它要求主旨鲜明、重点突出、文字简洁、格式规范。一则好的公文标题往往蕴含着可贵的美学因子,包括标题结构的严谨之美、语言的简约之美、表述的精准之美、外观的规范之美。这就要求公文撰制者、审核者加强美学修养,自觉从美学视角来审视和指导公文撰拟实践,不断提升公文整体质量、擦亮单位窗口形象。依笔者的浅见,公文标题之美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标题结构的严谨之美

一则公文标题,如同一个人一般,同样要结构完整、功能齐全、符合语法规范,既不能“缺胳膊少腿”,也不能“随机组装”、变换位置,一是一、二是二,没有可商量的余地和任意变通的空间。关于公文标题的结构,201271日起施行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出了明确规定: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要求三要素必须兼具,不得随意省略成分,以标明由谁发文、为什么发文和用什么文种发文。严格来讲,除了这三个实词性元素,还包括两个虚词性元素,即发文机关名称和事由之间的连接介词“关于”、事由和文种之间的结构助词“的”。一般而言,这五个元素的顺序不能调换,要严格按照“发文机关名称+关于+事由++文种”的总体结构和规范格式进行排布。例如,《××集团有限公司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请示》,不能缺省介词“关于”,应改为《××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请示》;又如,《关于××集团有限公司推行全员健身活动的通知》,其中发文机关是“××集团有限公司”,不能挪位至介词“关于”之后,应改为《××集团有限公司关于推行全员健身活动的通知》;再如,《××集团有限公司表彰决定》尽管标题三要素兼有,但要素之间缺少连接词,且事由未作具体说明,不能笼统用“表彰”二字概括,应改为《××集团有限公司关于表彰××××的决定》。

二、标题语言的简约之美

公文标题的简约之美主要反映在标题语言的简明扼要、精约简省。一方面,要尽量使用简单好记、通俗易懂的词语,方便阅读者记忆或转述,切忌冗长拖沓、晦涩难懂。一般来讲,公文标题以不超过三行为宜,如果字数确实过多,可以根据文件的主要内容、关键性词语等作合理简化。例如,《××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印发××同志在公司首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及关于公司首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的决议和关于加强司务公开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这则标题包括三个被印发文件的标题,看起来相当繁冗、复杂,对此可采取概述法,将印发文件名称概括统称为“公司首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三个文件”,瘦身成“《××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印发公司首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三个文件的通知》”,如此则容易记住、便于传达,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了。

另一方面,应力求语义简洁明确,言简意赅,力避重复累赘,让阅文者和受文单位“开门见山”、一目了然,一看便知公文主旨和行文目的,起到准确、有效地指导公务的作用。叙述事由时要用精炼浓缩的文字高度概括出正文的主题,避免事由中的动词同文种在字面和词义上的重叠,同时应注意词语的搭配得当,避免出现歧义和语病。如《××职业技术学院关于请求××省财政厅拨付专项经费用于危房改造的请示》,事由显得比较啰嗦,其一,“××省财政厅”系文件主送机关,可不必在标题中赘述;其二,“关于请求……的请示”系语义重复,属于“过度客气”;其三,类似“拨付专项经费用于危房改造”这样的兼语短语可改用动宾词组形式表述成“拨付危房改造专项经费”更为简练。综合来看,这则标题若改为《××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拨付危房改造专项经费的请示》,则既礼貌得体又干净利落,彰显简约之美。

此外,对于有多层转发、批转关系的情况,公文标题的事由概述更应简明扼要。如某集团公司转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已经转发的《关于加强建筑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其标题如下:《××集团有限公司关于转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转发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建筑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可见,一个标题中出现多个介词“关于”、多个助词“的”和多个文种名称“通知”,显得十分臃肿,读起来别扭,理解起来也困难,使阅文者不知所云。对这类公文标题的处理,可以省去中间的所有转发环节,直接由发文单位转发,并可省略两个“关于”和“通知”,因此这则标题可改为:《××集团有限公司转发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建筑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从转变文风、作风的角度而论,笔者认为,应当彻底扫除长期以来层层转发文件的积习,让一级转发一级、照搬照抄照转的做法退出历史舞台,为确保政令畅通、决策执行、精神落实赢得时间和空间。具体到涉及需要转发上级文件的情况,可以采用工作要点提取法,将上级文件中明确要求本单位贯彻执行和组织开展的工作,提取成本单位发文的事由,必要时可在事由前强调“贯彻/落实XX单位指示/要求”。据此,上例可做如下修改:《××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坚决落实国家住建部和××省住建厅要求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或《××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作为事由的核心元素,明确此次部署的安全生产工作与以往的不同或侧重,具体以上级文件中所作的专项要求为依据)。

三、标题表述的精准之美

这里的“精准之美”,其一是事由表述的精准性。公文标题中的“事由”应与内容高度相符、契合,要通过准确提炼,全面、清楚地反映出公文的主旨,避免出现事由概括不准、表意不清而引起歧义、费解甚至误解等问题。要使阅文者通过标题即可了解发文机关的行文目的,以及公文的基本精神和中心内容,从而提高公文阅读和流转的效率。例如,《××大学关于土地问题的请示》这则标题便让人无法从字面上获取关键信息,是单位想申请划拨用地还是转让现有土地,是解决校舍用地面积不足问题还是协调土地权属纠纷问题?属于典型的表意含糊,阅文者只能通读文件后才能得知发文机关请示的真正意图。特别是若出现同一单位需要在同一问题上多次发文的情况,不论是对发文单位还是收文单位,都会造成公文收发办理、档案查找借阅等多个环节的不便或麻烦。公司标题事由表述精准、到位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其二是文种选用的精准性。《条例》规定的公文种类为15种,不可随意生造文种或叠加文种名称。从公文标题中的文种使用,可以看出发文单位和收文对象的关系,也能反映出行文的基本意图。办什么事,用什么文种,这是拟制公文应当遵循的起码原则。公文文种的界限非常明确,文种的选用也是非常严格的,文种使用不对或不妥,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公文的质量和效用,也会影响受文者的感受及其对文件的处理意见,直接关系到文中所反映的问题能否顺利得到解决,行文目的能否得以实现。比如,同样用于表彰和嘉奖先进,公文文种可用“令”“决定”“通报”,但三者在行文单位层级、表彰规格、适用范围、行文目的和侧重点、行文格式及发布形式、法定效力等方面又各异;同样用于请求办理事项,上下级相隶属机关之间用“请示”,而同级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则用请求批准性“函”。因此,要深刻认识各文种的特点和彼此的联系与区别,切不可把行文方向弄错、把行文关系搞乱,以免造成笑话、贻误工作、影响形象。

毋庸置疑,一则从内容到形式都充满美的标题,能为公文整体质量添色不少,能引起公文流转办理者、审核阅批者的重视和好感,从而使公文得到有效传达和快速办理,否则将一定程度上影响公文处理效率和单位外部形象。这就要求广大文秘工作者从把好公文标题写作关入手,着力培养自身认识美、体验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共同提升公文处理工作水平。

四、标题外观的规范之美

除了标题结构的严谨之美、标题语言的简约之美、标题表述的精准之美,公文标题还要讲究外观形式的规范之美。一直以来,国家党、政、军等各类机关都对公文标题的美观性做了相应的要求。如2000年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规定公文标题的位置在“红色反线下空2行,用2号小标宋体字,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2012年版《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则进一步提出“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标题排列应当使用梯形或菱形”。

从规定中可见,公文标题排版的美观性主要体现在其所处位置、语句断行和整体排布形状上。当公文标题字数不多、可一行排下时,排版的美观性自然不成问题,居中排布即可。关键是标题字数偏多、需要分行排列时,应把握好标题排布的原则,即分行时须有所讲究,不要把各行上下对齐排成等长,行与行字数相差也不可太悬殊。有两行时,可排成“上短下长式”或“下短上长式”;需三行时,可排成从上往下递减式的“倒梯形”或从上往下递增式的“正梯形”,也可排成“上下短中间长”的菱形。要避免使用上下长度一样的长方形或上下长、中间短的沙漏形。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断行时要避免割裂题意,尽量保持词或词组的完整性以及字数搭配上的匀称,不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字的词组拆开排在不同行的首尾,回行时不要把人名、地名、单位名称等专用名词拆开,尽量保持词或词组的完整性,这是保持标题美观、庄重的一个重要方面。

毋庸置疑,一则从内容到形式都充满美的标题,能为公文整体质量添色不少,能引起公文流转办理者、审核阅批者的重视和好感,从而使公文得到有效传达和快速办理,否则将一定程度上影响公文处理效率和单位外部形象。这就要求广大文秘工作者从把好公文标题写作关入手,着力培养自身认识美、体验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共同提升公文处理工作水平。

篇二

意见是办公室文秘人员在来文处理过程中所撰写的应由哪位领导审批、哪一部门承办以及承办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事项提出的初步处理意见,它是供领导批办文件的重要参考依据,是办公室在文件处理时发挥参谋助手作用、节省领导工作时间的有效措施之一。拟办意见的撰写非常重要,要根据来文的内容和需要解决的事项,视不同问题、不同要求、不同情况撰写不的“拟办意见”,不要统统写成“请××领导阅示”或“请××领导批示”等一个模式。

一、拟办意见撰写的范围

并非所有来文都要撰写拟办意见,一般来说,以下四种来文需要撰写拟办意见。

(一)上级机关主送本机关并需要贯彻落实的文件;

(二)本机关所属部门或下级机关主送本机关需要答复的文件;

(三)平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主送本机关需要答复的文件;

(四)一些重要的保密性较强的资料以及所属部门、下级机关主送机关的情况报告和信函。

二、拟办意见撰写的前期准备

拟办意见的撰写看似简单,但要写出恰当的拟办意见并非易事。要写好拟办意见,首先必须认真阅读文件,吃透文件内容,全面了解文件所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前期准备工作:

(一)弄清来文主送和抄送机关,已发或应发的领导和部门,初步确定批办和阅知范围。

(二)根据文件的标题和内容,确认来文是请示性还是报告性文件,来文中提出了什么问题,是否需要办理。如果来文在结尾写有“如有不妥,请批示”,“不妥之处,请予批示”等,就属于可办可不办的范围。掌握的原则是有问题需要答复为“批办”,无问题不需要答复为“阅知”。

(三)弄清来文的内容与何人何部门有关系,是何人何部门主管,需要何人何部门了解,从而根据领导分工确定由谁或哪个部门承办,涉及到几个部门承办的由哪个部门牵头,应由哪位领导批示需要哪些领导和部门阅知

(四)弄清来文的密级和紧急程度,以便分清急缓,本着方便工作、有利保密的原则,确定分送范围。对绝密文件按绝密文件的处理规定办理。

三、拟办意见的写法

拟办意见的撰写无固定不变的格式,但总的原则是文字要准确,观点要鲜明,要简明扼要,使人一目了然。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对上级机关主送本机关并需要贯彻落实的文件,要根据文件的要求和需要落实的问题,提出拟请哪位领导批示,由哪个部门承办以及需送哪些领导和部门阅知的意见。对需要几个部门承办的来文,拟办意见要写明主办部门或主办人。拟办意见的写法一般是“请××领导批示,请××领导审阅,拟请××部门办理”或“请××领导审示,拟请××部门会同××部门办理”或“请××批示,拟请××部门商××部门承办”。对上级下发的阅知性文件和重要的保密性较强的资料以及所属部门、下级机关主送本机关的情况报告和信函,要根据其内容提出阅知和分送意见,拟办意见的写法一般是“请××领导阅处”或“请××领导审阅请××部门阅”,或“请××领导及××领导(部门)阅酌”

(二)对本机关所属部门及下级机关主送本机关需要答复的文件,要根据文件所请示的需要答复的问题和要求,提出由哪个部门承办和如何办理的拟办意见。对涉及面广、内容比较复杂的请示性文件,要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拟办意见。拟办意见的写法一般是:“请××领导阅示,××部门阅办”或“请××领导批示,拟以××部门主办,会同××部门阅办”。紧接着简明扼要拟提如何办理的意见。

(三)对平行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主送本机关需要答复的文件,要根据文件提出的需要办理的事项,商洽的问题,提出由哪位领导审批或哪一部门承办和如何办理的拟办意见。拟办意见的写法一般是“请××领导批示,××部门承办”。紧接着拟提如何办理意见。

(四)对重大问题不便撰写拟办意见或者不能确定应该由哪个部门来承办的,则拟办意见一般只写“请××领导批示”或“请××领导阅示”即可。

四、撰写拟办意见应注意的事项

(一)对一些难以提出拟办意见的,或认为所提拟办意见没有把握,应先与来文机关或有关部门联系商洽,确有把握再撰写拟办意见,以免拟办意见不准而造成公文旅行。

(二)为使领导准确批示来文,拟办意见要随有关资料、政策依据、背景材料一并呈送,供领导批办时参考。如果来文同本机关、其他机关以前发的文件有关,应将有关文件一并附上;如果来文以前涉及过同类问题,应将过去的来文和处理情况附上;如果有关领导对此类来文过去作过批示,最好仍请原领导批示,若原领导不在或调离或调整,拟请其他领导批办时,应将原领导批办意见附上或在拟办意见中注明,以免天长日久批办人很难件件记清或批办人不同导致批办意见前后不一致。

(三)对承办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后转回来的文件,应根据承办部门所提意见及要求再次写出拟办意见。

(四)对抄送本机关的请示性文件,一般不写拟办意见,只分送有关领导和部门阅知。

(五)撰写拟办意见要注意政策把关

篇三

如何写好新闻稿应该是大家共同的难题,很多人会说我又不是学新闻专业毕业的,不会写,写作其实并没有那么难。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写好新闻稿呢?

第一、学会阅读和模仿

学会阅读和模仿,这是显而易见、立竿见影的方法,很多优秀的写手都是从阅读开始的,阅读他人的新闻稿件,学习他人的写作的技巧,把学习都到东西变成自己的,形成自己的风格。

第二、尽可能的多写

其实你写得多了,也就写得好了。学习如何写作和其他的学问道理是一样的,熟能生巧。只是写,全情投入的写,练得越多,你的写作水平就提高的更快。

第三、善于请教他人

好稿件是改出来的。一篇好的稿件,只有反复修改、润色才能以最好的形式呈现给读者。修改稿件是很痛苦的事情,自己写自己改永远都不知道自己的缺点。这个时候你可以多请教善于写作的人员,让其帮忙修改,在从中学习他人的写作方式,经他人精心修改的稿件会带给你最大程度的惊喜。

第四、寻找不同的角度

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可能会有许多相同的稿子需要写,我们许多活动,从时间上来说,都带有周期性循环的特点。要写好一篇新闻稿件,可以注重这样几个角度:

一、思想角度,有启发性的思想常常能够吸引不少人的注意力,加强思想上的力度是最重要的新角度。如所站开展的各种活动,比如包饺子,如果从所站人文关怀等方面来写,包饺子活动的意义就不一样了。

二、特色角度,结合节日开展活动每年都大同小异,但我们如果找准了该活动的特色内容进行报道,就能写出有价值的新闻。

三、工作角度,要注意研究职工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竟紧密相连、普遍关心的问题,注意上级布置的任务,注意工作中的新举措等等,又可以写成一篇报道。

四、时间的角度。要注意有的事实发生在去年算不了新闻,但发生在今年却要算新闻了,一定时期内能成为职工关注的焦点。

第五、增强新闻敏感性

写好新闻稿,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新闻敏感性,新闻稿件做注重时效性,所以新闻的敏感性一定要提高,特别是一些好人好事的报道,提高自身的敏感性,也要提高他人的敏感性。这样写出的新闻稿件才是真正的新闻稿件。

篇四

通知是公文中使用最多, 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种文体, 现就其行文问题谈点看法。

一、通知的使用要恰当。就是说要搞清什么样的文件需以通知下发, 什么样的文件不可以通知下发。需用通知下发的文件大体有三类:一是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 二是需要下级机关办理和周知的事项; 三是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 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这三类公文均可用通知下发,但也并不是说非用通知下发不可。如同样需下级遵守的规章性的公文亦可用指示、规定发文; 需要下级机关办理和周知的还可用?决定?、?意见? 、?方案?、?通报?等红头文件直接发文。这就有一个准确把握通知特点, 恰当使用通知的间题。通常在以下三种情况下使用通知较为恰当。

一是需顺应人们接受文件的认识过程时使用通知。有的文件不用通知下发, 人们亦可一眼看出文件的内容、范围及发文机关的要求, 如《中共 x x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 从题目可以看出文件的内容——德育和市委的态度——加强改进, 往下看便是意见的条目, 符合人们的思维程序和认识过程, 人们可自然接受, 故不必再用通知下发。但是有的文件就需以通知下发, x x 市《关于对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内交往中收受礼品实行登记制度的规定》实施办法, 此办法如直接用红头文件下发, 受文单位就会感到突然甚至迷惑。产生是职能部门的意见还是市委的意见? 市里发此文意图有哪些?对实施此办法有哪些要求? 等疑问。故将此办法以市委、市政府两办通知下发, 讲明了原由, 注明了此办法?已经市委、市政府批准, 请遵照执行?字样. 再细读实施办法原文, 使人们能够从感知到抽象,从了解到理解, 顺应了人们接受事物的过程。

二是使非本级决策层意见上升为本级决策层意见时使用通知。如领导的某一专题讲话, 直接发文, 会被人们认为是个人意见,

用领导机关的通知印发, 就会使之成为领导集体的意见; 还有上级、下级和不相隶属机关的?方案?、?意见? 、?办法? 、?规定? 、?报告? , 如不以通知下发( 印发、转发或批转),就不能表明本级领导集体的态度。只有通过通知写明?此件已经党委研究通过? 请认真执行? 等相关字样, 才能增强文件的强制性, 使之得以贯彻执行。

三是需详细具体地布置某方面工作时使用通知。这种通知的特点是带有指令性; 用正式文件行文( 没附件) , 但它又与指示有不同之处,区别在于: 指示的原则性、指导性强于通知; 权威性、强制性也较通知高。通知则具体性、操作性较强。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城乡零售商业、服务业的指示?,对当前商业、服务业发展状况进行简要评价之后, 从指导方针、改革管理体制、人才培养以及加强领导等方面提出了原则要求; 但就如何具体去做的问题没有提出操作性的办法。相比之下, 通知则具体很多, 如中纪委《关于整顿纪律的通知》, 在指出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间题并指出其危害后, 提出了整顿纪律的着眼点, 方法、重点等操作性很强的具体内容。

二、种类选择要适当。通知的种类包括指令性通知、转发性通知、一般性( 告知性) 通知、任免通知等在通常情况下, 通知种类的选用是很自然的、容易的,有些问题也需要注意。如, 指令性通知, 转发性通知, 一般性通知之间具有可容性。如某县县委讨论通过厂职教部门提出的, 为提高乡局干部文化素质, 鼓励于部续读大学本科和进修第二大专学历的意见, 此意见可以用县委通知批转, 但如果县委对本项工作重视程度较高, 并对原意见具体条目改动较大, 亦可将原意见作为指令性通知直接发文。再如某县防讯工作指挥部提出指挥部成员调整方案, 经县委研究通过后, 既可以县委( 或县委办) 通知转发, 也可直接发告知性通知。究竟发哪种通知更适当, 一是看哪种通知简便, 二要考虑领导的关注程度。

、通知的结构要妥当。

通知的总体结构便于把握, 但也有值得研究的间题。如, 在转发性通知中是把“主题词”、“发文机关”、“印发时间”等文尾内容安排在通知之后? 还是安排在被转发件之后? 有的文件把文尾内容安排在通知之后, 被转发件之前, 这是把通知作为公文主体, 而把被转发件作为公文附件来考虑的, 这种安排也有一定道理; 但如从公文的整体看, 通知往往只是领导机关的态度和具体要求, 被转件才是文件的主体内容, 二者是一个整体, 因此把文尾内容放在被转件之后更为妥当. 再如, 有些附件内容如果简单, 可直接写入通匆中, 如某县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提出层层成立治保组织的方案, 其中有一项内容是县委成立治保工作领导小组, 小组成员和小组办公室成员就不必附件下发, 只在有关条目上写清即可。此外, 有些通知, 标题中有了发文机关, 落款处仍有发文机关,而还有些通知只在标题或落款的其中一处保留发文机关,那么, 究竟两处都保留还是只保留一处? 我们认为不能简单划一。一般来说内容较重要、主题较大的通知, 如指示性的、批示性的通知等, 标题和落款都需保留发文机关, 以保持文件的严肃性。一般告知性通知则保留一处即可。有些时限性较强的通知, 可把行文时间直接写在通知标题之下, 而通知末尾可省略行文时间,等等。

四、通知的语言要精当

通知反映领导机关的态度和要求, 态度有严有缓, 要求有高有低, 内容有轻有重,而这些都靠语言表述, 因此通知语言必须精当。如对下级文件批准并转发用“批转”; 对上级同级和不相隶属机关的文件的批转用“转发”; 颁布实施本机关有关政策法律用“颁布”或“印发”。在领导机关的态度上,有“同意”、“通过”、“原则同意”、“批准”、“决定”之分。在要求上, 也有“遵照执行”、“参照执行”、“认真研究贯彻执行”、“结合本单位实际抓好落实”等区别。尽管许多词语形同意近, 但在程度上还是有区别的, 使用时需精挑细选。

篇五

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一种公文,是机关工作中经常使用的文种。作为一名机关文字工作者,如何在较短时间内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请示文稿,笔者认为,关键要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把握好请示的特点

一是请求性。请示,顾名思义就是请求指示,即下级机关为了请求上级机关批准工作中的某一具体事项或解决某个具体问题而发出的。它的请求性主要体现在下级对上级指示、批准的一种请求渴望。二是单一性。指的是行文的对象比较单一。即在有隶属关系的上下级之间,只有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的行文,才能使用请示文种。三是事前性。这里主要讲的是行文的时间。在请示有关事项时,一定不能“先斩后奏”或“边斩边奏”,要尽早准备、事前行文,待上级机关作出明确的指示、批复后才能启动执行。四是时效性。请示的事项一般都比较紧急、迫切。所以,在写作的时候一定不能等、不能靠、不能拖,要超前谋划、提前着手、及时发出,以免久拖不办、贻误时机、耽误工作。

把握好请示的内容

一是请示的理由。即请示的基本依据、主要原因和出发点。只有把请示的缘由写得具体、充分、恰当,陈其理、叙其事、表其意,才能更容易得到上级机关的理解和支持,最终达到请示的目的。二是请示的事项。也就是请求的具体内容。要直截了当地把请求上级机关给予指示、批准的问题或者在哪些环节上给予的支持、帮助等内容分门别类、和盘托出,让上级机关一目了然、一清二楚。三是请示的结语。请示的结语具有收束全文、完结表达的作用。所以,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有所注意。常用的结束语有“是否妥当,请批示”“妥否,请批示”“如无不妥,请批复”等。

把握好请示写作的技巧

一是角度要选准。角度选得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请示的目的能否顺利达到。要从需要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方面入手,把请示的理由写得更具体、更充分、更有力,让上级机关感到信服、充分肯定。二是理由要充足。理由足,向上级请示才能更有底气。要注重运用上级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等,以最能打动、说服上级机关的典型事实和材料作为请示理由,把情况讲清、道理讲透、内容讲好,争取获得上级的批复。三是论证要透彻。就是根据上级精神、领导意图和实际情况等因素,理出有关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内在逻辑,把要写内容的先后顺序排列好、组合好,做到层次清晰、主次分明、环环相扣。四是语气要恭敬。请示作为一种上行文,语气必须庄重严肃、谦恭有礼,以示对上级机关的尊重。所以,在请示的写作中,一定要注重礼节、语言诚恳,多用平实、简洁的语言。

把握好请示的禁忌

每一种文体的写作都有一定的禁忌,请示也不例外。所谓禁忌,就是撰写请示时要注意的事项。一是不可越级请示。一般情况下,下级机关如果遇到问题,要直接向隶属的上级机关请示,而不是越过上级机关向更高层级请示。因为越级请示,一方面不利于发挥各级机关的作用,另一方面增加了上级机关的负担。二是不可多头请示。多头请示的主办机关不明确、责任难落实,容易出现推诿扯皮、消极应付等现象。所以,请示原则上只能主送一个直接上级机关,即使是受双重领导的机关上报请示,也要写明谁是主送机关、谁是抄送机关。三是不可多事请示。一份请示文稿中,同时请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事情的情况是不允许的,一般只能请示一件事情或一个问题。否则,上级机关很难及时作出指示、给予批复。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1afae54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7c.html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学习心得体会八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