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与借鉴

发布时间:2015-09-22 16:20:2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国内外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与借鉴

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向,可以看到发展文化产业的方向。从国内部分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可以找到发展文化产业的现实路径。

第一节 国际比较:文化创意产业是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

美国历来重视运用电影、电视、流行音乐等大众文化媒介向各国进行文化渗透。在全球放映的影片中,好莱坞电影占85%。目前,美国的电影、电视节目、音乐、计算机软件等出口已经超过传统工业品和农产品出口,文化产业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10。日本着力发展动漫产业,动漫产业已经是日本的第三大产业。近年来,韩国的文化输出已在亚洲国家形成了“韩流”现象,以韩剧和动感音乐为龙头,韩国文化产业发展为仅次于汽车的第二大出口创汇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法国的强项,目前在法国总出口额中占5%

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近年来各国都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英国在世界上最早提出发展创意产业,并将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建筑设计等设计服务纳入创意产业范围。而在法国,文化产业主要包括了由三个同心圆组成的产业链:外圈为相关产业,由文化遗产、通讯信息产业、画廊、博物馆和旅游业组成;内圈是创意产业,由表演艺术、创意设计、建筑、广告、摄影、服装等行业组成;内核是文化产业,由广播电视、出版印刷和音乐组成。

文化创意产业不是简单的“文化产业+创意产业”,而是更突出文化产业的“上游化”和“高端化”,本质上是文化产业与各种传统产业的融合与提升。当前产业发展形势很快,新兴业态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正进入文化创意产业的范围。与此同时,纳入文化创意产业范围的行业必须具有“文化创意”元素,不能搭边就往里面装。

第二节 国内比较:深挖本地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路径

在国内方面,经过大量案例的比较和筛选,我们共选取了两个县、两个市、两个省级(包括跨省)层面的案例。这些案例充分考虑到与县县情、区位、产业相似度等因素,特别是选取了部分山东本地的案例,力求可比、可学、可借鉴,从中总结出发展文化产业的一般性规律。

案例一:福建惠安县,将“大师+品牌”作为产业升级的重点

福建惠安,是一个基本没有石矿的沿海县,但是有1600多年的石雕传统工艺。2006年,惠安石雕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全县有雕艺企业800多家,年产值近150亿元。惠安石雕石材产业能“无中生有”地崛起,靠的是在世界范围内巧妙地利用了资源和产品两个市场,从外地、外国购买石材,产品销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长沙橘子洲头的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像、深圳万福广场的龙柱、美国的马丁路德金雕像都是惠安企业的作品。近年来,惠安企业抓住各地城建品味提升、高档住宅兴盛的契机,进入园林古建、建筑幕墙、装饰工程等领域,向多元雕刻、文化创意、品牌运作等高附加值方向转型。针对全县雕艺行业出现的“品牌少、大师少、精品少、产品附加值不高”等潜在危机,惠安县提出了“大师+品牌”的雕艺产业提升计划,创设人才培育基地、学生实践基地、大师创作基地和雕艺传习中心;提出“家家户户都是工作室”的设想,对创办大师工作室的企业一次性给予30万元—50万元的补助。通过财政补贴,鼓励工艺美术大师带徒授艺和参与国内外重大赛事和展览、雕艺技术人才参与大师评定,鼓励企业或个人进行版权登记,并制定石木雕作品版权保护相关方案。目前,惠安已经举办了两届国际雕刻艺术品博览会,并正在积极申报“世界雕刻之都”。

案例二:河北蔚县,放大剪纸的世界“非遗”效应,实现产业化发展

河北蔚县素有“千年蔚州,九朝古城”之称,蔚县剪纸则有优200多年的历史。从2009年起,蔚县提出要实现由“挖煤矿”向“掘文矿”转变。该县投资2000多万元,编制了《蔚县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等10多项文化发展规划。围绕建成“中国文化旅游城市”总目标,突出打好“剪纸、民俗、古建、生态”四张牌,提出了“世界剪纸看中国,中国剪纸看蔚县”的口号,并连续数年举办剪纸艺术界。目前,全县剪纸产业年产值达到4亿多元,从业人员3万多人。2009年,蔚县剪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蔚县剪纸经历了单色剪、单色刻、点彩刻、套色刻四个发展时期后,如今能够刻画的内容包罗万象,形成了八大类6000多个成熟品种,产品远销美、日、德、新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案例三:广东梅州市,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率先打出“慢生活”品牌,打造国际性“慢城”

广州梅州是地处粤东的山区农业大市,向来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全市人口的3/4是农业人口,经济发展在珠三角相对落后。交通不便、区位不好,没有工业优势、缺乏外部拉动,梅州面临着与很多欠发达地区一样的发展困境。为将自然劣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从2011年起,梅州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提出了“休闲到梅州,享受慢生活”的口号,建设国际性“慢城”;同时着力打造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养生文化和宗教文化五大文化特色。20146月,梅州梅县区雁洋镇被国际慢城联盟授予“国际慢城”证书,成为继南京高淳桠溪镇后中国第二个“国际慢城”。据了解,“慢城”是指一种放慢生活节奏的城市形态,指人口在5万以下的城镇、村庄或社区,反污染、反噪音,支持都市绿化,支持绿色能源,支持传统手工方法作业。梅州还提出了“乡村公园化”的发展理念,统筹山、水、田、林、路、房综合改造,村容村貌建设充分利用和体现“原地貌、原生态、原水系、原民俗”,变果园为公园,变林区为景区,变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休闲观光基地,变农副产品为旅游产品。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已超过73%2013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超过2000万人次,是2010年的近3倍。

案例四:山东青岛,将百年工业品牌拓展为知名文化品牌,将国际啤酒节打造成“城市文化客厅”

青岛国际啤酒节已经举办了20多届,成为传统产业与文化产业交叉、互融推动发展的经典案例。青岛啤酒这一百年工业品牌,与啤酒博物馆、啤酒街一道,已经演变成知名文化品牌,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2012年的数据显示,半个月的啤酒节为青岛市带来的直接经济贡献是38亿元,对GDP的拉动作用是0.58个百分点。通过节庆主题与地方文化的有效结合以及成功的市场化运作,青岛啤酒节成为国内少见的财政零投入节庆。从1994年开始,青岛市常设青岛国际啤酒节办公室,保持人员固定,确保组织策划、管理运营的连续性和专业化。经过20余年发展,啤酒节已经成为青岛市的“城市文化客厅”,许多跨国公司及国内外知名企业都借青岛国际啤酒节邀请客户和投资商到青岛考察、座谈,期间展会及商贸活动数量是平时的3倍。啤酒业也带动了工业旅游,目前青岛啤酒博物馆年客流量达到60余万人次,年收入超过1亿元,相当于一个啤酒厂的年收入。此外,还带火了青岛啤酒一条街,每年营业额超过1亿元。

案例五:“淘宝村”方兴未艾,电子商务正成为壮大文化产业的新希望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普及和物流业的迅猛发展,地理环境因素已经不再成为阻碍发展的最大障碍。借助电子商务,我国已自发形成了14个规模化的“淘宝村”,对发展文化产业具有诸多借鉴意义。如浙江义乌青岩刘村,依托义乌小商品市场,开设销售日用百货的网络店铺,全村1000多人有2000多家网店,年销售总额超过20亿元。江苏省徐州市睢(sui)宁县沙集镇农民在淘宝上卖家居饰品,每年成交额超过8亿元。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锦秋街道湾头村,人多地少,背靠大湖,草编工艺已经有600多年历史,但经济一直较为落后。2006年,村里一位学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回乡创业,开办网店推销草柳编产品。如今,在锦秋街道,已经有草柳编企业1700多家,网点500多家,年产值约2亿元。当地百姓称,“闯东北、下江南,不如在家编花篮;留守员、中老年,一天净挣上百元”。有专家将这些“淘宝村”比喻为信息时代的“小岗村”,是新型城镇化的样本,也是传统产业复兴和发展的希望。

案例六:云南省,将文化产业与本地各种资源相结合,在融合中寻找多种突破口

云南省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较为成功的省份,探索出了将文化产业发展的普遍规律与云南实际相结合的九种模式,2012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635亿元。这九种模式是:

一、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民族文化资源+文化产业。其代表为杨丽萍的系列舞蹈艺术作品和丽江打造的《印象·丽江》《丽水金沙》《纳西古乐》等文化演艺品牌。

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如昆明市的云南民族村、《吉鑫宴舞》等特色文化旅游品牌;楚雄州中国禄丰世界恐龙谷、彝人古镇项目,已经成为滇西黄金旅游线上的重要景点。

三、工艺美术产业发展模式:传统工艺+现代创意。如建水紫陶、昆明斑痛、鹤庆新华村银铜器加工等。

四、珠宝玉石产业发展模式:引进外来创意人才+培养当地人才。如德宏州珠宝玉石从业人员已近6万人,有玉雕师近300人,其中外省引进人才95%

五、高科技文化产业发展模式:高科技+文化产业。如昆明市打造的动漫制作、软件开发、三维影像、新媒体技术服务、印刷等。

六、传媒产业发展模式:市场探索+产品创新。如《漫画派对》杂志创刊于2001年,目前月发行量为142万册,在广大青少年读者中形成了良好的阅读认可度和品牌认知度,并开发出数字阅读产品。、

七、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文化富民+文化乐民。如腾冲大村社区组建了大村文化产业合作社,下设石材产业分社、刺绣产业分社、农家乐产业分社,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

八、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体育产业+文化产业。如西双版纳形成了以楠景新城、世纪金源项目等为代表的体育健康休闲产业,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奥林匹克体育运动中心竞训基地、国家曲棒垒球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以赛促旅,成功举办多项国内外赛事、

九、外向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对外文化传播+文化贸易。如云南文投集团打造的杂技情景剧《雨林童话》、舞台剧《吴哥的微笑》,在海外巡演获得成功,实现赢利。

这些案例显示,文化产业的发展首先要与当地产业相结合、相融合,实现“创意引领、创新发展”。其次,要牢牢把握互联网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的时代潮流,变发展劣势为发展优势,实现“扬长避短、后发赶超”。最后,要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群众三方面的积极性,在发展方式上“抓住重点、打出亮点”。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145665bda38376baf1faeb8.html

《国内外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与借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