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历史

发布时间:2019-04-23 10:01:3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物勒工名产品溯源

南京明孝陵使用的每块城砖都勒刻着制造出处。

近期,全国各类产品溯源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也相继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商务部日前发布通知,要求加快肉、菜、中药材溯源体系建设。

我国最早的产品溯源制度可以上溯到春秋时期的物勒工名之制,勒就是

镌刻,这种制度指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以便质量检验和日后的

追查。到战国晚期秦国产品溯源制度已经比较完善。

公元前 620 年前后编成的重要典籍《礼记》,其中的《月令篇》记载:物勒

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究其情。这段关于物勒工名制度的精彩记述,也在此后约 380 年见录于由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吕氏春秋》第十卷《孟冬纪》。在这一原则指导下的秦法对于产品溯源制度有了更加具体和明确的规定:产品上必须铭刻工匠和工师()的姓名,并且在中央政府专门设置了负责产品质量的官职大工尹,职责是严格按照秦法质检,并对不合格产品按名索骥追究处罚相关责任人。

秦之后,两汉魏晋南北朝至隋,历代一直坚持物勒工名的基本制度。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 653 ),东亚最早的成文法之一、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唐律疏议》再次载入这条 1273 年之前的产品溯源法律条文:

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可见,物勒工名制度是我国从奴

隶社会晚期到封建社会前期产品溯源制度的基础原则。



以严刑峻法而著称的明代,物勒工名之制几乎被发展到极致。明南京城墙何以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城墙,迄今世界上最坚固的城墙之一?只要稍微留意就能发现这座 600 年后仍固若金汤的城池的奥秘:墙体所有城砖上均铭记了出产该砖的府、州、县、总甲、甲首、小甲、制砖人夫、窑匠等五到六级责任人的名字。并且对每块城砖重量、尺寸、规格均有统一规定。全部城砖只能由官府统一订制、收购、运输、调用。官府对制砖的每道工序都要求极其苛刻,城砖运到京城后,必须经过验收。质检官吏从每一批次中任意抽出一定数量城砖,再由两名精壮的军兵抱砖相击,城砖确保不掉渣、不脱皮、不破碎,且声如洪钟者,方为合格。该批次城砖不合格数量超过规定比例,则整批被定为不合格产品,责令重新烧制。如再度检验不合格,就要对砖上铭文中记录的各环节责任人严加惩处,甚至有的要被斩首。即使能蒙混过关,砌入墙体若干年后,经风雨侵蚀而暴露出质量问题,仍按照砖上刻名处罚。

历代封建王朝,大都通过物勒工名之制,对产品质量不合格的责任人——

工匠和官吏处以鞭笞、没收、罚款,撤职、降职等处罚。劣质产品上的工名把许多失职工匠和官吏统统写进了历史的黑名单;同时,传世精品上留下

也让许多精工良匠和称职官吏载入史册。物勒工名从正反两面,保证中国产品溯源制度的延续和发展,也带给后人许多有益的启示。(来源:中国普法-以案释法 我有话说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溯源体系建设的意见

国办发〔201595 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溯源体系建设是采集记录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信息,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强化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近年来,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围绕食用农产品、食品、药品、稀土产品等重要产品,积极推动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溯源体系,在提升企业质量管理能力、促进监管方式创新、保障消费安全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也存在统筹规划滞后、制度标准不健全、推进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加快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重要产品溯源体系,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落实企业溯源管理责任为基础,以推进信息化溯源为方向,加强统筹规划,健全标准规范,创新推进模式,强化互通共享,加快建设覆盖全国、先进适用的重要产品溯源体系,促进质量安全综合治理,提升产品质量安全与公共安全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二)基本原则。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坚持统筹规划与属地管理相结合,加强指导协调,层层落实责任;坚持形式多样与互联互通相结合,促进开放共享,提高运行效率;坚持政府监管与社会共治相结合,创新治理模式,保障消费安全和公共安全。

(三)主要目标。到 2020 年,溯源体系建设的规划标准体系得到完善,法规制度进一步健全;全国溯源数据统一共享交换机制基本形成,初步实现有关部门、地区和企业溯源信息互通共享;食用农产品、食品、药品、农业生产资料、特种设备、危险品、稀土产品等重要产品生产经营企业溯源意识显著增强,采用信息技术建设溯源体系的企业比例大幅提高;社会公众对溯源产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逐步提升,溯源体系建设市场环境明显改善。

二、统一规划,分类推进

(四)做好统筹规划。按照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药品管理法、特种设备安全法和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围绕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有重大影响的产品,统筹规划全国重要产品溯源体系建



设。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将食用农产品、食品、药品、农业生产资料、特种设备、危险品、稀土产品等作为重点,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推动生产经营企业加快建设溯源体系。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实施规划,确定溯源体系建设的重要产品名录,明确建设目标、工作任务和政策措施。

(五)推进食用农产品溯源体系建设。建立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溯源协作机制,以责任主体和流向管理为核心、以溯源码为载体,推动溯源管理与市场准入相衔接,实现食用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溯源管理。推动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积极参与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信息平台运行。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开展肉类、蔬菜、中药材等产品溯源体系建设的地区,要大力创新建设管理模式,加快建立保障溯源体系高效运行的长效机制。

(六)推进食品溯源体系建设。围绕婴幼儿配方食品、肉制品、乳制品、食用植物油、白酒等食品,督促和指导生产企业依法建立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切实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推动溯源链条向食品原料供应环节延伸,实行全产业链可溯源管理。鼓励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进口乳粉、红酒等产品溯源体系建设。

(七)推进药品溯源体系建设。以推进药品全品种、全过程溯源与监管为主要内容,建设完善药品溯源体系。在完成药品制剂类品种电子监管的基础上,逐步推广到原料药(材)、饮片等类别药品。抓好经营环节电子监管全覆盖工作,推进医疗信息系统与国家药品电子监管系统对接,形成全品种、全过程完整溯源与监管链条。

(八)推进主要农业生产资料溯源体系建设。以农药、兽药、饲料、肥料、种子等主要农业生产资料登记、生产、经营、使用环节全程溯源监管为主要内容,建立农业生产资料电子溯源码标识制度,建设主要农业生产资料溯源体系,实施全程溯源管理,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生命安全。

(九)开展特种设备和危险品溯源体系建设。以电梯、气瓶等产品为重点,严格落实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推动企业对电梯产品的制造、安装、维护保养、检验以及气瓶产品的制造、充装、检验等过程信息进行记录,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溯源体系。以民用爆炸物品、烟花爆竹、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剧毒化学品等产品为重点,开展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销毁全过程信息化溯源体系建设。

(十)开展稀土产品溯源体系建设。以稀土矿产品、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为重点,以生产经营台账、产品包装标识等为主要内容,加快推进稀土产品溯源体系



建设,实现稀土产品从开采、冶炼分离到流通、出口全过程溯源管理。

三、统一标准,互联互通

(十一)完善标准规范。结合溯源体系建设实际需要,科学规划食用农产品、食品、药品、农业生产资料、特种设备、危险品、稀土产品溯源标准体系。针对不同产品生产流通特性,制订相应的建设规范,明确基本要求,采用简便适用的溯源方式。以确保不同环节信息互联互通、产品全过程通查通识为目标,抓紧制定实施一批关键共性标准,统一数据采集指标、传输格式、接口规范及编码规则。加强标准制定工作统筹,确保不同层级、不同类别的标准相协调。

(十二)发挥认证作用。探索以认证认可加强溯源体系建设,鼓励有关机构将溯源管理作为重要评价要求,纳入现有的质量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良好农业操作规范、良好生产规范、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有机产品等认证,为广大生产经营企业提供市场化认证服务。适时支持专业的第三方认证机构探索建立溯源管理体系专门认证制度。相关部门可在管理工作中积极采信第三方认证结果,带动生产经营企业积极通过认证手段提升产品溯源管理水平。

(十三)推进互联互通。建立完善政府溯源数据统一共享交换机制,积极探索政府与社会合作模式,推进各类溯源信息互通共享。有关部门和地区可根据需要,依托已有设施建设行业或地区溯源管理信息平台。鼓励生产经营企业、协会和第三方平台接入行业或地区溯源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上下游信息互联互通。开通统一的公共服务窗口,创新查询方式,面向社会公众提供溯源信息一站式查询服务。

四、多方参与,合力推进

(十四)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生产经营企业要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建立健全溯源管理制度,切实履行主体责任。鼓励采用物联网等技术手段采集、留存信息,建立信息化的溯源体系。批发、零售、物流配送等流通企业要发挥供应链枢纽作用,带动生产企业共同打造全过程信息化溯源链条。企业间要探索建立多样化的协作机制,通过联营、合作、交叉持股等方式建立信息化溯源联合体。电子商务企业要与线下企业紧密融合,建设基于统一编码技术、线上线下一体的信息化溯源体系。外贸企业要兼顾国内外市场需求,建设内外一体的进出口信息化溯源体系。

(十五)发挥政府督促引导作用。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生产经营企业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严格遵守溯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溯源体系。围绕溯源体系建设的



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开展形式多样的示范创建活动。已列入有关部门开展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药品安全、质量强市、质量提升等创建活动的地区,尤其要加大示范创建力度,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有条件的地方可针对部分安全风险隐患大、社会反映强烈的产品,在本行政区域内依法强制要求生产经营企业采用信息化手段建设溯源体系。

(十六)支持协会积极参与。行业协会要深入开展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宣传贯彻活动,创新自律手段和机制,推动会员企业提高积极性,主动建设溯源体系,形成有效的自律推进机制。有条件的行业协会可投资建设溯源信息平台,采用市场化方式引导会员企业建设溯源体系,形成行业性示范品牌。支持有条件的行业协会提升服务功能,为会员企业建设溯源体系提供专业化服务。

(十七)发展溯源服务产业。支持社会力量和资本投入溯源体系建设,培育创新创业新领域。支持有关机构建设第三方溯源平台,采用市场化方式吸引企业加盟,打造溯源体系建设的众创空间。探索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建立溯源体系云服务平台,为广大中小微企业提供信息化溯源管理云服务。支持技术研发、系统集成、咨询、监理、测试及大数据分析应用等机构积极参与,为企业溯源体系建设及日常运行管理提供专业服务,形成完善的配套服务产业链。

五、挖掘价值,扩大应用

(十八)促进质量安全综合治理。推进溯源体系与检验检测体系、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对接,打造严密的全过程质量安全管控链条。发挥溯源信息共享交换机制作用,创新质量安全和公共安全监管模式,探索实施产品全过程智能化云监管。构建大数据监管模型,完善预测预警机制,严防重要产品发生区域性、系统性安全风险。充分挖掘溯源数据在企业质量信用评价中的应用价值,完善质量诚信自律机制。建立智能化的产品质量安全投诉、责任主体定位、销售范围及影响评估、问题产品召回及应急处置等机制,调动公众参与质量安全和公共安全治理的积极性。

(十九)促进消费转型升级。加大宣传力度,传播溯源理念,培育溯源文化,推动形成关心溯源、支持溯源的社会氛围。逐步建立与认证认可相适应的标识标记制度,方便消费者识别。探索建立产品质量安全档案和质量失信黑名单,适时发布消费提示,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加大可溯源产品推广力度,推动大型连锁超市、医院和团体消费单位等主动采购可溯源产品,营造有利于可溯源产品消费的市场环境。

(二十)促进产业创新发展。加强溯源大数据分析与成果应用,为经济调节



和产业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在依法加强安全保障和商业秘密保护的前提下,逐步推动溯源数据资源向社会有序开放,鼓励商业化增值应用。鼓励生产经营企业以溯源体系建设带动品牌创建和商业模式创新。鼓励生产经营企业利用溯源体系进行市场预测与精准营销,更好地开拓国内外市场。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菜市场等集中交易场所结合溯源体系建设,发展电子结算、智慧物流和电子商务,实现创新发展。

六、完善制度,强化保障

(二十一)完善法规制度。制修订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进一步完善溯源管理制度,细化明确生产经营者责任和义务。研究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办法,细化农产品溯源管理和市场准入工作机制。针对建立信息化溯源体系的企业,研究建立健全相应的随机抽查与监管制度,提高监管效率。研究制定溯源数据共享、开放、保护等管理办法,加强对数据采集、传输、存储、交换、利用、开放的规范管理。

(二十二)加强政策支持。推动建立多元化的投资建设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带动社会资本投入。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为开展溯源体系建设的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和产品责任保险。政府采购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可溯源产品。完善溯源技术研发与相关产业促进政策。

(二十三)落实工作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将重要产品溯源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和公益性事业,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任务目标及工作重点,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落实部门职责分工及进度安排,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商务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地方工作的检查指导。

国务院办公厅

2015 12 30

(此件公开发布)

历代封建王朝,大都通过物勒工名之制,对产品质量不合格的责任人-------工匠和官吏处以鞭笞、没收、罚款,撤职、降职等处罚。劣质产品上的工名把许多失职工匠和官吏统统写进了历史的黑名单;同时,传世精品上留下工名也让许多精工良匠和称职官吏载入史册。物勒工名从正反两面,保证中国产品溯源制度的延续和发展,也带给后人许多有益的启示。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0944554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4c.html

《溯源历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