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期末考试简答题考试范围整理版

发布时间:2020-05-1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国教育史》考试范围简答题整理版
第一章:原始社会的教育 一、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与生产劳动结合紧密,还没有固定的场所和教师。 由生产和生活经验丰富的老人,结合着社会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的实践,把生产经验、技能及一些生活常识,直接传给下一代社会成员自觉地接受教育,长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
2、方式原始:言传身教,口耳相传,模仿为主。 3、局限性与发展性:内容简单,在变化中。
原始教育内容十分简单,基本限于一些原始的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宗教活动方面的内容,但虽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的不断丰富,原始社会的教育内容也呈动态发展。
4、公共性和社会性:相对公平。
整个原始社会所要求的,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学习,而进行教育也是社会公众的事情,同时,由于原始社会财产共有,不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社会成员都平等地接受一定的教育。

第二章:夏商周的教育 一、简述六艺:
(1 “六艺”教育的内容: 礼、乐、射、御、书、数。
①礼、乐。礼是指周礼,类似政治伦理课,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政治、伦理、道德、礼仪等各个领域,包括了整个宗法等级世袭制度、道德规范和仪节。乐教也是西周官学中的主要科目,类似综合艺术课。当时乐的概念是非常宽泛的,它包括音乐、诗歌、舞蹈等,实际上是各门艺术的总称。礼乐教育成为西周六艺教育的中心。
②射、御。类似军事训练课;射指射箭的技术;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 ③书、数。类似基础文化课;书是文字;“数”是指计算。 (2 “六艺”教育的影响: ①是西周教育的内容和标志, ②符合教育规律的历史经验,对其后的教育家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整个封建社会的教育也影响至深。 (3“六艺”教育的特征:
①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 ②既注意传统文化,也注意实用技能; ③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
④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教育 一、简述王充的教育思想
王充,是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出身“孤门细族”,王充不崇拜权威,怀疑神学化的儒学,广泛阅读百家之书,采取批判态度,独立钻研。王充的著作现存的仅有《论衡》,他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内容和学习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1人性论与教育目的观
王充与董仲舒类似,也把人性分为三种:有生来就善的,是中人以上的人;有生来就恶的人,是中人以下的人;有无善无恶,或善恶混杂的人,是中人。但人性的善恶,并非受命于天,而是由自然的“气”构成的,人性“秉气有厚薄,故性有善恶”。他认为生来就善或恶的人很少,绝大多数是中人,中人之性可以通过教育使之定型。生来就恶的人也可以通过教育使恶为善。总之,在他看来,人的善恶在于教育。因此,他特别强调统治者应该重视教育,发挥教育在治国化民中的重要作用。
(2教育的培养目标
王充理想的培养目标是“鸿儒”。他把人才分为四个层次:第一是“鸿儒”能独立思考,著书立说;第二是“文人”,独立思考能力略逊,但文才尚佳,善于写一般的奏章公文;第三是“通人”,文笔谈不上,但能博览古今,知识渊博;第四是“儒生”,连博览也谈不上了,只能掌握一门专业(一经,从事教学而已,这是人才的最低档次,只比没文化的俗人强一点。可见王充特别推崇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其次是文才,再其次才是知识的渊博程度,最看不起专经传授的教师。这固然是出于他对当时经学教育的强烈不满,但轻视一般传授知识的教师,也是片面的。
(3教育内容
王充认为,不能仅学儒学,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思想僵化,思路狭窄;他认为凡是人类社会遗留下来的一切文化知识都应当学习,应当“博通百家” (4论学习 1.学知与闻见
谶纬神学迷信“圣人”认为“圣人”的知识是先天具有的,“不学自知,不问自晓”的能力,王充对此提出反驳,认为知识是在学习和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才有的。
2.思考与求是
针对当时的人迷信书本、古经而提,认为书中的知识不一定都是真理,分辨知识真伪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思考并到实践中检验。 3.问难与距师
这是对当时儒者“好信师而是古”的盲从、迷信学风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他强调治学一定要有“问难”精神。问难不同于一般不明白时的提问,而是质问,提问者是经过个人思考,有自己的看法的。问难的对象没有限制,甚至可以是圣贤。说明圣贤也不可能事事正确,也并非每句话都无懈可击。而弟子当时不知问难,后人又盲目附和,使义理不明,损害的正是圣贤之道。“距师”即与师保持距离,也就是不能完全附和老师,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距师并不是拒师,王充更没有彻底否定孔子等圣贤的意思,他提倡的是追求学术真谛的精神,是勤于思索、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当时独尊儒术及师道尊严盛行的环境下,更是具有反潮流的突出意义。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
1. 九品中正制的优点和不足,其影响如何?
优点:梁朝史学家沈约说它是“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胄高卑”
魏晋初期,中正官由朝廷任命,他们在考察品评本地人物时,还比较注意人才的优劣和舆论的褒贬。加上九品正中制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形成的有中正品评和吏部授官的体系,两者各自独立,相互制衡,能够防止走后门、任人唯亲等腐败现象发生。因此,刚开始,九品中正制的确做到了曹操所提倡的不拘贵贱,唯才是举,赢得了时人的好评。(人得其所,才适其用)九品中正制的优点在于设置了比较科学的选拔人才的体系,系统化的体系应用在实际操作当中方便中央自上而下的管理。同时,九品中正制也有效安抚了世族的不满情绪,维护了统治阶级利益的统一性。特别是在曹丕刚刚建立魏朝初期,稳固了人心,维护了朝廷上下团结一心的稳定局面,是顺应时代潮流的重大举措。
弊端:1.人才集中中央;2.难以识别人才;3.考察选举混乱;4.助长门阀政治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虽然名为中正,其实不中不正”“贵贱士庶,划分清楚”
(天下凶凶,但争品位,不闻推让)
由于汉朝选才之权集中在皇帝、中央和地方高官之手.当时被举者占四分之三是现任官吏,造成平民儒士中之优秀人才被拒之门外.特别在东汉后期,任人唯亲、财、唯势,权门势家把持察举的结果,令流弊百出,察举制度亦因此遭到极大的破坏.汉时期对被举者年龄的限制,普遍偏高,这并不一定是好现象,因为此举无疑是对于青年才俊仕途的压抑.
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
拔之权.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影响:它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其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2. 简述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颜之推531一约595字介,南北朝时梁人。祖籍琅琊临沂。其家世传《周官》《左氏》学,早承家业,博览群书。曾任梁朝散骑常侍、北齐黄门侍郎、北周御史上士,隋朝太子学士等官职。他是当时著名学者,长于文词、音韵、训治、校勘之学。著有《颜氏家训》二十篇,后人以为家教规范,流传极广,在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关于家庭教育
颜之推极为重视家庭教育,这是因为,当时官学衰落,家庭教育成为士族教育的重要方式。为维护士族的社会地位和儒学传统,他总结了自己一生关于士大夫立身、治家、处事、为学的丰富经验,以教育子孙,形成了他的教育主张。 (实施早期教育
他认为家庭对儿童的教育应及早进行,最好从胎教开始。纵然做不到胎教,也要及早从幼儿教起。他说:“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婴幼儿时期是教育的最佳期,这时施加教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幼年时期,性情纯洁,未染恶习,比较容易接受
影响,可塑性大,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免去以体罚纠正恶习的工夫。他认为,俗语说“教儿婴孩”这话是对的
(二)把爱子和教子结合起来,反对溺爱,偏爱 他认为疼爱孩子是人之常情,但如何正确处理爱与教的关系却无共同认识。他认为教子切不可溺爱,不可“无教而有爱”,如果“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反奖,应诃反笑”,一旦养成习惯,再进行纠正制止,将会“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他强调教子要严,甚至可用“楚挞,惨其肌肤”,主张对于子女要爱得其所,爱得其法,把爱护子女和教育子女结合起来,就可获得“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威而生孝矣”的效果。他在反对对子女溺爱的同时,也反对偏爱子女。他说:“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多所以祸之。偏爱子女也是溺爱的表现,除对被偏爱的子女会产生上述溺爱的各种恶果外,会引起不被偏爱的子女的强烈反感和抵触情绪,还会造成子女间的矛盾,甚至导致骨肉相残的悲剧。颜之推这种强调爱与教结合的主张是正确的,但用体罚以教子的方式,则是不可取的。
(三)父母应以身作则,注意环境习染对子女的影响
他认为父母应善于以身作则,作出榜样,供子女仿效,这非常重要。他说:“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上辈品德作风好,下辈处于这样的家庭中.会随风而化。要求子女成为孝子,首先父母应成为慈父慈母;要求子女语言正确,首先父母的语言必须正确,否则将对子女产生不好影响。与此相联系,他还强调环境习染对子女的影响。他说,“人在年少,神情制定,所与款押,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是以与善人居,如人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人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因此他要求必须审慎地看待子女左右的人,以防导入歧途。慎重地选择师友,发挥教育的积极影响,潜移默化,是家庭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 二、关于士大夫教育
(一)揭露士大夫教育的腐朽空泛
颜之推出身于士族,在士族社会中生活,但他对于当时士族子弟依仗门第高贵,游手好闲,不学无术,庸碌无能,知识浅薄,即使读一些经书,也只能“空守章句,但确师言,施之世务,范无一可”的风尚,极为愤慨,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他说:“或因家世余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父私宴集,谈古赋诗,塞墨低头,欠伸而已。……明经求第,则顾人答策。
他认为当时士大夫教育严重脱离实际,培养的人缺乏任事的实际能力。有的虽能品评人物但“及有试用,多无所堪。居承平之世,不知有丧乱之祸;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保俸禄之资,不知有耕嫁之苦;肆吏民之上,不知有劳役之勤,故难可以应世经务也”有的虽可著书写文,“博士贾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食古不化,烦琐而不得要领。他对这种腐朽空泛的士大夫教育和浮伪之弊,揭露犀利,批判深刻,切中要害,垂戒后世,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很有影响。 (二)培养“德艺周厚”的专门人才
颜之推认为教育要为国家培养实际有用的人才。他经长期观察,认为国家政事需要六种人才:一是朝廷之臣,二是文史之臣,三是军旅之臣,四是藩屏之臣,五是使命之臣,六是兴造之臣。对个人来说,要成为六方面全才是困难的,那就应受专才教育,将来专搞一职。但不论哪一类人才的培养,全要做到“德艺周厚”
这是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其“德艺”的基本内容,除强调儒家五经外,还主张兼及“百家之书”并要求广泛接触社会实际生活,应学习农、工、商、贾各种技艺和知识,包括书、画、数、琴、棋、射、投壶等,以及农业生产知识;主张“涉务”增广生活经验,注重经世致用的知识。他的这种士大夫教育主张与当时士大夫教育现实形成鲜明对立,表现了他的独到见解,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三、论学习
颜之推身为士族之后,深受家业熏陶,加之自己博览群书,好学不倦,学问之长终有所成。他吸取前人治学经验,结合自己体会,提出许多关于学习的重要见解,对于在学生徒或自学成才者,无不具有指导意义。 (一)学习目的在于修身利行
颜之推强烈反对当时士人学习只为夸夸其谈或博取一官半职,而主张“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13]。譬如性情素骄奢,素鄙吝,或素爆悍的,要使其心有所知,目有所见,心开目明,自可有利于改正自己的缺点。如果心无所知,目无所见,而要他能行是不可能的。只能言,不能行,学与不学是一样的。学习目的就在于“修身利行”即“修身以求进”“行道以利世”[14]由他借古人来批判当时上大夫的学习目的说:“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和世,今之学为己,修身以求进。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15]
(二)早教与晚学
颜之推认为,人的一生都要珍惜时光,不失时机地刻苦努力学习。自幼“固须早教”,及至成者,体性稍定,尤应抓住时机,加倍努力学习、磨炼,以成就一种事业。如果早年遭遇坎坷,失掉学习机会,“犹当晚学,不可自弃”。他指出不少古代名人如曾子、荀卿、公孙弘等都是“早迷而晚痛”“老而弥笃”终有所成。因此他说:“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16]这种思想是十分可贵的。
(三)虚心与勤勉
颜之推认为学习活动是要“多智明达”“所以求益”补自己的不足,因此他强调要有虚心的态度,不能稍微有一点学问便自高自大起来。他说:“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17]还强调学习要勤勉努力,反对“高谈虎论,左琴右书”,反对“优闲”。他认为即使迟钝的人,只要勤学不倦,也可以达到精通和熟练的程度,“钝学累功,不妨精熟”。他认为只有勤勉,才能“博学”;只有勤勉,才能对知识“皆欲根寻,得其原本”。他这种主张虚心和勤勉的学习态度的论述,是有价值的。 (四)眼学和切磋
颜之推从其治学体会出发,认为学习最重要的是不要道听途说,专信“耳受”主张“眼学”,即亲眼直接观察获得知识。他说:“谈说制文,援引古昔,必须眼学,勿信耳受。[18]在他看来,专靠耳闻得来的学问是值得怀疑的,耳闻未实,眼见为真。他还主张“好问”和“切磋”,推崇《学记》中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说法,提倡在师友间互相切磋。切不可“闭门读书,师心自是”他认为在学习上好问求教,与良师益友共同切磋研究,相互发明,能够较快地增进知识而避免错误。


第七章 宋元时期
1. 简析北宋的三次教育改革。
(1第一次兴学: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四年主持的,史称“庆历兴学”。兴学内容主要有三:①令州县立学,规定应试科举的士人须在学校习业300日,方许应举。这项措施旨在避免学校流于形式,沦为单纯培训应试举人的场所,进而保障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②改革科举考试内容,罢帖经和墨义,着重策论和经学。③振兴太学,将胡瑗的“苏湖教学法”引进太学,创立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体现对当时教育空疏、流于形式的批判。庆历新政实施不过一年多,便在旧官僚权贵集团的强烈反对下失败,兴学也告夭折。但毕竟促成了宋代学校教育的兴起,一些改革措施对后世也有重大影响。

(2第二次兴学: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主持的,史称“熙宁兴学”。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改革太学,创立“三合法”。②扩建和整顿地方官学。一是设置学官全权负责管理当地教育,地方当局不得随意干预学校事务。廷还为地方学校拔充学田,从而在物质条件上为州县学校的维持提供了保障。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门学校,以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才。④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为了统一经学,熙宁六年设经义局,王安石亲自修撰《诗》《书》《周礼》三经义。由朝廷正式颁行,成为官方考试、讲经所依据的标准教材。

(3第三次兴学:蔡京在宋徽宗崇宁年间主持的,史称“崇宁兴学”

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至此,形成了遍布全国州县的学校网络,无论在数量上、规模上,还是在分布的范围上,都远远地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兴学。②建立县、州、大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县学考生考试升州学,州学学生再根据成绩升入太学的不同舍,成绩上者升上舍,中者升下等上舍,下者升内舍,其余升外舍。③扩建太学。④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2. 简述朱熹的教育思想
1)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
朱熹,字元晦,生于福建,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一生主要从事学术活动和教育事业。他还编撰了很多书籍,其中影响最广、最深的是《四书章句集注》(简《四书集注》《四书》包括《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 2“明天理,灭人欲”与教育作用 “明天理,灭人欲”与教育作用
宇宙万物是由“理”和“气”两种因素构成的。“理”是精神性的范畴,是创造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物质性的范畴,是构成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
人和万物一样,是理与气结合而成的,人性的主流,禀受于“理”的部分,就是“天命之性”。天命之性是纯然至善的,是超越个体而普遍存在的。理和气结合在一起,就体现为“气质之性”。气质之性有善有恶,清明至善即为天理,昏浊不善则为人欲。圣人之性清明至善,不教而自善。贤人之性次于圣人,通过教育也可达到“无异于圣人”的地步。中人之性则善恶混杂,界于君子和小人之间,“教化之行,挽中人而进于君子之域;教化之废,推中人而堕于小人之涂。 此外,朱熹还认为人心也与人性有关,就一般人的内心而言,都有”人心“和”道心“两种成分。”道心“体现天理,”人心“体现人欲,道心是被包在人心里面
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存天理,灭人欲“,使”人心“服从”道心“。这个过程也就是”明人伦“的过程。
3)论”大学“和”小学“教育 朱熹,对小学和大学的教育阶段划分及教育内容作了系统论述。人生8岁入小学,15岁入大学。小学和大学是不可割裂的两个学习阶段,即都是为了体认天理的,只是内容程度有所不同:小学是为大学打基础,大学是小学的深化。 朱熹强调要从儿童幼小时,就要进行良好的道德行为的训练。小学”学事“,最好是从具体的行为训练着手,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育与生长发育融为一体。他编写《小学》一书。又撰有《童蒙须知》对儿童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守的礼仪、行为一一作了具体规范。
大学要”明理“,就是要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步骤,达到”明明德“、”止于至善“的目的。大学的教材主要是《四书》和《五经》 4”朱子读书法“。
1)循序渐进:首先,学习的过程应该根据难易知识程度确定次序,其次,持之以恒的治学精神,再次,在读具体的书上要按照篇章的顺序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前进。
2)熟读精思。
3)虚心涵泳:读书必须以虚心的态度去体会圣贤的用心和寓意,来不得半点主观臆断或任意发挥。
4)切己体察:读书不仅是要获取知识寻求意理,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到自身体养的提高上。思想体现:儒家提倡”求朱已“的思想体现。 5)着紧用力。 6)居敬持志。 评价:朱子读书法是古代最有影响的读书方法论;六条均反映了读书学习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局限性在于不重视书本与实验的结合。

3.宋代书院教育教学的特点
(1 书院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它的名称始于唐代,但只是作为收藏、校对经籍的场所。书院作为一种教学机关,是从北宋开始。由于北宋初期官学荒废,理学兴起,以及受佛教禅林讲学制度的影响,作为教学组织的书院便应运而生。
(2 宋代书院有私办、官办和私办公助等多种形式,其教学特点主要有:
①书院既是教学机构,也是学术研究机构;教学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是书院最显著的特点,正因为此,书院往往成为一个地区的教育和学术活动的中心。
②书院的教学实行“讲会”制度。求学者不受地域、学派的限制均可前来听讲、求学,教学人员也不局限于书院本身,学界名流甚至不同观点的学者都可以互相讲学。
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问难论辩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自学能力。 生朝夕相处,共同研究、讨论,关系融洽,感情深厚。
行山长负责制,其经费来源多样化。主要靠学田供给,也有来自官府的资助和民间筹集。

( 会讲与讲会的结合营造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
在宋代, 书院既是教育教学机构又是学术研究机构, 教学与学术研究进行密切的结合, 它盛行 会讲讲会! 制度。会讲和讲会均是一种学术性的聚会讲学, 会讲是临时性的聚会讲学, 讲会则是一种定期举行的聚会讲学。会讲和讲会的参加者不仅有众书院的大师和学生, 还有社会贤达。会讲或讲会的内容多由主办者提出主, 各个学派阐述自己的观点。由于主讲大师的观点见解不同, 他们相互争辩议, 实际上是将课堂讲学与学术讨论结合起来, 这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提高了教学水平, 也激发了更多的学术创新, 使书院教学形成了良好的学术风气, 为学生创造了有益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气氛。北宋时的白鹿洞书院规定 书院聚四方之峻秀, 非仅取材于一域! [1](P208
南宋时期, 不但教师实行开放式讲学, 学生也可以自由听讲。名师在书院讲学, 听讲者不限本院师生, 外地士子也可前来听讲, :黄斡讲 乾坤二卦时! , 山南北之士皆来集! [2](P35-41
学术研究是书院教学的基础, 教师特别注重讲述自己独到的学术见解、研究成果, 并把自己的著作作为书院的主要教材。[3](P57-59 ( 自学与质疑的结合培养学生的自学和探究能力
宋代书院以学生个人读书钻研为主。书院讲学, 通常是一位大师教诲一群学生, 大师只是对学生的学习起诱导作用, 注重的是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提倡学生自学, 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书院十分强调学生读书要善于提出疑难, 教学多采用 问难论辩式! , 注重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正如朱熹所言: 读书无疑者, 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 到这里方是长进。! 他在白鹿洞书院经常亲自与学生质疑问难。陆九渊在象山书院讲学时也强调 为学患无疑, 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4](P28-37
这种质疑问难的教学方式, 既提高了学生自学探究的兴趣, 又增强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书院还推崇以学生个人读书钻研为主的教学方式。名师们都把指导学生学会读书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 他们根据自己的治学经验概括出许多读书的原则、程序和方法, 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学生主要以自学为主, 而教师则负责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学习的难点和疑点进行讲解。书院十分强调读书要善于提出疑难, 鼓励争辩, 采用问难论辩式教学; 学生要写读书日记, 要求记录学习的心得、疑问, 定期交老师检查; 还注意发挥学问广、有才华、年龄稍大学生的作, 让他们对其他学生进行辅导。这些无不使书院的教学经验达到了高峰。 ( 尊师和爱生的结合系古代官学由于以书籍为代表的教育资源极其匮乏, 而导致学术垄断、学在官府、师吏不分, 在这种状态下, 形成了教师的绝对权威和不容怀疑, 师严道尊! , 教师和学生之间只有授予与听从、顺从的关系。另外, 古代官学教育对学生入学资格还有各种规定, 除了地位的差别, 还有地域的限制, 而书院没有这些限制, 各地学生都可以到任何一所书院就学。书院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 而宋代书院更是注重道德修养, 为师者刻苦自勉, 以身作则, 师生间相处总是以道义为重, 以诚相感。教师爱生, 以学生获取知识为最大乐趣。如朱熹平日教人循循善诱, 孜孜不倦, 并以此为人生最大乐事, 对学生有相当深厚的感情。学生敬师, 也给后人留下 程门立雪! 这样的佳话。这些都形成了书院突出的尊师爱生的优良作风。
( 教学注重讲明义理, 躬行实践
书院的大师在教学过程中, 大多是提举纲领, 由学生随其深浅自行体会。至于教
学内容, 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各有差异, 决不强求一致, 学生学习进度的快慢完全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对于学生学习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 更是随其钻研体会的程, 令其各有所思, 不求一律。教师有时略加点化, 启发自悟, 有时明白讲解, 期彻悟。另外, 书院教学注重知行结合, 讲求 躬行践履! 。书院的大师认为只教学生 读书穷理! 是不够的, 还必须把读书穷理与 躬行践履! 相结合, 引导学生把掌握的知识义理付之于亲身实践。书院的教学寓教于乐, 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 ( 书院既是教育教学组织, 又是学术研究机构学术研究与教学相结合又是书院一个最突出的特点, 也是我国古代书院教学制度的精华所在。书院的创建者和主持人多为学派大师, 对学术有着精深的造诣, 他们以书院作为宣讲、倡导自己学说和培养人才的基地; 在书院的讲学过程中, 积极从事学术理论的研究, 不断完善、发展自己的学术主张和理论体系。自南宋始, 书院几乎都沿着教学和学术研究相结合的道路发展, 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书院都担负着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双重任务。 元代书院明载具有教学和学术研究职能者将近百处, 如安徽望江慈湖书院为著名学者王幼学讲学并著纲目集览#; 江西贵溪灵谷书院为元陈大力藏书及著论语正义#! [5](P116
(六)书院注重启发诱导、因材施教, 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做法,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第八章 明代的教育
1. 简述王阳明的教育思想:
(一) 论教育的作用:王守仁十分重视教育对于人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学以去其昏蔽”的思想。王守仁不同意朱熹将“心”、“理”区分为二,认为“理”并不在“心”外,而是存在于“心”中,“心即理”。同时,他又继承和发展了孟轲的“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即是天理”,即是“心之本体”。 王守仁十分重视教育对于人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学以去其昏蔽”思想。
王守仁不同意朱熹将“心”、“理”区分为二,认为“理”并不在“心”外,而是存在于“心”中,“心即理”同时,他又继承和发展了孟轲的“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即是天理”,即是“心之本体”。 从积极的角度来说,王守仁又认为教育的作用是“明其心”。 无论是“学以去其昏蔽”还是“明其心”其实质是相同的,即在王守仁看来,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实现“存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
(二) 论道德德育:王守仁坚持了我国古代儒家教育的传统,把道德教育与修养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地位。王守仁所要培养学生形成的优良品德,具体说,就是封建的伦理道德。因此,他把“明人伦”作为道德教育的目的。正是基于上述认识,他猛烈抨击当时在科举制度影响下的学校教育。关于道德修养的方法,王守仁提出下列四个基本主张。1.静处体悟 2.事上磨炼 3.省察克治 4.贵于改过 (三) 论儿童教育:
1.揭露和批判传统儿童教育不顾儿童的身心特点 2.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

3.儿童教育的内容是“歌诗”、“习礼”和“读书” 4.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

王守仁认为儿童时期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儿童的精力、身体、智力等方面都在发展过程中,即所谓“精气日足,筋力日强,聪明日开”。因此,教学必
须考虑到这个特点,儿童的接受能力发展到何种程度,便就这个程度进行教学,不可躐等。他把这种量力施教的思想,概括为“随人分限所及”。

2. 明代书院的发展
明初时,宋元留存的书院,多被改建为地方学校和社学。成化、弘治以后书院逐渐兴复。嘉靖十六年(1537)明世宗以书院倡邪学下令毁天下私创书院。十七年以书院耗费财物、影响官学教育再次禁毁书院。到嘉靖末年,内阁首辅徐阶提倡书院讲学,书院得以恢复。万历七年(1579)张居正掌权,在统一思想的名义下下令禁毁全国书院。其去世后,书院又开始盛行。天启五年(1625)魏忠贤下令拆毁天下书院,造成了“东林书院事件”。崇祯帝即位后书院陆续恢复。期间书院总数达到2000所左右,其中新创建的有1699所,出现了陈献章、王守仁等学派。明朝的书院分为两类:一种重授课、考试的考课式书院,同于官学;另一种是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各学派在此互相讲会、问难、论辩的讲会式书院。后者多为统治者所禁毁。 明代初期,书院仍维持着元代的规模。到嘉靖年间,随着科举制度弊端丛生,官学日益腐败 ,一批士大夫重新提倡自由讲学,书院才又兴盛起来。当时著名理学家王守仁、湛若水先后 各地广收门徒,传道授业,兴办书院,将书院办成既是学术研究中心,又能进行教学的机构。由于王、湛等人的大力倡导,书院建设进入了鼎盛时期。但由于统治阶阶级重视科举制度 ,只号召天下学子精研儒经,不提倡广泛涉猎、率性读书。受此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所以书 院虽多,藏书丰富的却并不多见;另外,明代书院教育以“会讲”为特点,重清谈,轻读 ,藏书事业因此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忽视。王、湛的学生继承其志向,在各地纷纷建立书院 ,于是书院越来越多,弥漫了自由讲学的风气,一些著名的书院往往终于成为社会舆论的中 心,针砭时事,评议政治。这样就遭到了当权者的猜忌,发动了四起禁毁书院的案件,其中 以权宦魏忠贤迫害东林党人一案为最,天下的读书种子霎时好像都被剿灭尽了。东林案后, 明代书院就此一蹶不振。

第九章 清代的教育
1. 清代的文教政策的内容及其具体表现:
清朝统治者在率兵入关,定都北京后,经过40多年时间,平定了各地的反抗势力,统一了全中国。为了维护和巩固其封建统治,他们十分重视文化教育的发展。 (1清朝文教政策的内容
清朝统治者在人关定都北京以后,开始重视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作用,确定了“兴文教,崇经术,以开太平”的文教政策。 (2文教政策的具体表现
综观至鸦片战争以前的清朝历史,贯彻这一文教政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崇尚儒家经术,提倡程朱理学。儒家经术被历代封建统治者视为支配人们思想、行为的最高权威,是巩固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清朝统治者也不例外。大小官员更需“留心学问”,研究经术。崇经必然尊孔,定都北京后,清朝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尊孔措施,同时推崇程朱理学。经统治者的大力提倡,程朱理学成为清朝办学育才的指导思想,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
②广兴学校,严订学规。清初沿袭明制,在中央和地方广泛设立学校,在各省设置管理教育的行政长官,各省称督学道,以各部郎中进士出身者充任。还在全国
城乡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立社学、义学、井学等,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完整的学校体系。清政府仿照明朝的做法,制订各种严厉的学规,加强对各级学校的管理和控制,如顺治颁布于直省儒学明伦堂的《卧碑文》,雍正颁布于“直省学宫”的《圣谕广训》,康熙颁布于直省学校的《圣谕十六条》。
③软硬兼施,加强控制。采用软硬兼施的手段,加强对汉族知识分子的控制。一方面采用各种怀柔手段,笼络士人,其主要措施包括:首先,开科取士;其次,设制科,辟荐擢;再次,编辑书籍。在对士人实行笼络利诱的同时,清政府亦采用高压手段,进行严厉钳制和残酷镇压。其主要措施包括:第一,严禁立盟结社;第二,销毁书籍;第三,大兴文字狱。 (3对清朝文教政策的评价
清朝的文教政策是其政治制度和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压制与笼络兼施的精神。清朝统治者大力尊孔读经,得到了汉族大地主、官僚、文人的拥护,结果缓和了满汉间的民族矛盾,极大地加强了清王朝在思想上的统治。总之,清朝的文教政策,目的在于巩固其封建统治地位。

2.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一)关于教育作用:王夫之继承了我国儒家重视教育的传统,认为教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教育是治国之本
2)教育对人发展起重要作用 王夫之认为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后天不断的生长变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基于这一思想,王夫之十分重视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他认为这种作用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继善成性,使之为善。二是可以使人改恶为善。 (二)关于教育思想:在王夫之看来,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觉的学习过程。鉴于此,他提出了若干关于教学的具体主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因人而进” 2)“施之有序”
3)学思“相资以为功” 4)坚持不懈
(三)道德观和道德修养论
王夫之的道德观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特点:首先,主张“天理”和“人欲”紧密相联,“天理”存在于“人欲”之中。其次,提倡不以“一人之私”而“废天下之公”。在道德修养方面,王夫之提出了以下三点: 1)强调立志 2)主张自得 3)重视力行 (四)论教师
王夫之重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为师之道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1)“必恒其教事”
王夫之要求教师应该热爱教育工作,乐意精心培育人才。 2)“明人者先自明”
他认为只有教师自己具有渊博的知识,深刻领会了道理,才能胜任教育工作。 3)要“正言”、“正行”、“正教”

王夫之强调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即“正言”、“正行”、“正教”去教育和影响学生,以扶正世道人心。


第十章 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时期 1. 洋务派教育方面有何作为: (一)开办新式学堂
1862年,恭亲王爱新觉罗•奕欣首次创办京师同文馆,开创了中国近代化教育的篇章。洋务运动中创办的新式学堂的主要类别:
1)外国语性质的学堂,如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1866年后增设算学馆,成为综合性学堂上海广方言馆等。
2)军事学堂,如福州船政学堂、北洋水师学堂等。 3)技术学堂,如上海机械学堂,天津电报学堂等。
办学特点:与传统官学相比,这些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如翻译人才、军事人才、技术人才等;教学内容有西学,如西文、西艺等;采用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实施分年课程和班级授课制等。 (二)选派留学生
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来改变清政府落后面貌是洋务派发起留学运动的留美学生。洋务时期的留学教育较有影响的主要有两次:幼童留美和福建船政学堂学生留欧,18721875年清政府向美国派遣了四期共120名幼童赴美留学;18771897年先后派出四批福建船政学堂的学生赴欧留学。

1872811日,三十名幼童自上海驶往美国旧金山,开始了长达十五年的留学生活。这在中国二千年历史中,特开新纪元”之事被誉为“中华创始之举,亦古来未有之事” 1877年,在沈葆桢、李鸿章等官员的积极倡导下,从船政局和船政学堂选出的33人踏上了赴欧留学的旅途。1881年,由李鸿章主张、船政局又选出10人分赴英、法、德留学。1886年北洋水师等校的10名学生又去了欧洲。
(三)翻译书籍
在洋务运动存续的35年里,文化出版事业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京师同文馆、上海光方言馆以及江南制造局的译书馆,是当时翻译西方的中心。译书经历了由单纯的西方科技著作和书籍,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著作并重,甚至后者略占上风的过程。
京师同文馆曾翻译西书36种。其中具代表性的有:中国第一部国际法中译本:惠顿的《万国公法》1864年)第一部外交学中译本:马登的《星柖指掌》1876;第一部经济学中译本:福赛特的《富国策》1860年)。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是晚清翻译西方著作数量最多,成绩最著的机构,它罗列了众多的学者译家和一些外籍传教士。
大量西学著作的翻译出版及近代中国报刊和出版机构的出现,打破了中西文化的壁垒和传统文化的坚冰,大大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

2. 简述洋务运动时期的留学教育
留学教育是我国近代洋务运动中洋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洋务派在洋务运动时期所创导和实施的留学教育,以军政、船政、制造、矿学、铁路、电讯乃至公法等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为主.开创了近代我国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办学经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理论,培养近代科技人才的先河,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实业人才、海军人才、文教人才和外交人才,从而促进了我国军工民用企业和建设事业的发,在我国教育和建设史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 幼童留美:招生对象:选派幼童数量每年为30名,分四年共120名,学
习年限为15年。年龄在l 216岁,考试合格后录取。 •经费:经费由海关洋税(进口关税)中指拨。
•学习内容:学生到美国后除学习西学外,仍要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在规定日期由正、副委员集中幼童宣讲《圣渝广训》,还要在美国设立的留学事务所内设至圣先师神位,行礼等。
•管理:上海设立“沪局”负责留学生出洋事务,在美国设立留学管理机构“驻洋局”(后来称“留学事务所”。派遣正、副委员(监督)和数名“中学”教师同往、首任正委员陈兰彬,副委员为容闳。
(二) 福州船政学堂学生留欧(留欧学生将中国近代军舰制造技术推到了一个新水平,留欧学生成为近代海军重要将领的人选,在近代海军教育视野上大显身手。
(三) 历史意义:1传统教育观念再次受到冲击,2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冲击了旧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途径。3将西方政治学说、哲学等社会科学介绍到中国,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三届留欧学生,从1879年起陆续学成归国。在近代中国海军建设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留欧学生将中国近代军舰制造技术推进到一个新水平。 –第二,留欧学生成为近代海军重要将领的人选。 –第三,在近代海军教育事业上大显身手。

3. 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一、“中体西用”概念的提出

早期改良派冯桂芬于1861年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主张建立一种中西合璧而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新”文化。 郑观应:“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知其缓急,审其变通,操纵刚柔,洞达政体,教学之效,其在兹乎! 孙家鼐:“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有未备者,以西学补之;中学有失传者,以丁学还之,以中学包罗西学,不能以西学凌驾中学。
王韬:“形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者西人,以器胜。
洋务派也以此为理论核心,系统提出“中体西用”理论的是张之洞,这一理论体现于1898所诸《劝学篇》。全书分24篇,分内、外两篇,内915 二、“中学”“西学”具体内涵
中学指封建典章制度、伦理道德、中国的经史之学、孔孟之道。他在《劝学篇》中说:《四书》《五经》、中国史学、政书、地图为旧学,”他认为这是一切学问的根本,应当放在首位,学生应先从经史子集中学习“圣人之心”和“圣人之行”,然后才学习对封建统治有用的“西学” 西学指“西政”“西艺”两方面。“西政”中又推崇“刑狱立法”(法律制度),与维新派“西政”有本质区别,并非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他极力反对那些能动摇封建统治的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政治学说和进步的资产阶级文化。把新思想比作“洪水猛兽”,将提倡资产阶级文化的人视作“自忘其祖”“自贱其宗”“西艺”即自然科学技术知识。 对近代新教育的影响。“中体西用”是创办中国近代新教育的指导思想。百日维新教改未脱出此论,变法中之文教政策也贯穿这一思想,《奏定学堂章程》
规定的办学宗旨是“中体西用”的具体化,因此,这一思想一直支配着晚清教育。 在当时的中国,要在封建主义旧文化弥满天下有社会里塞进若干新文化,了中体西用外,还不能提出更有效的宗旨。只有以“中体”为前提,西学才能有所依托,否则,它在中国则没有适于生存之土壤。也正因此,中体西用有其积极的影响,它使中国人看到了另外一个陌生的世界,引进了一部分西学,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
三、关于学制改革的思想
1.主张天下广设各级学堂。提倡因陋就简,利用各地书院、善堂、祠堂、庙宇等场所及其经费兴学,鼓励地方官绅捐资办学。
2.关于学制改革的设想。张之洞曾在《劝学篇》中提出过建立三级学堂的构想。1903年,奉旨与张百熙、荣庆一起主持制定了《癸卯学制》。该学制是张之洞学制改革思想的具体化、法规化。
3.主张设立工农兵学商等各类实业学校。在这种“振兴实业、为国储才”思想驱动指导下,张之洞除了积极兴办各类实业教育机构外,还借鉴国外设计了三等各类纵向衔接横向联系的完备的实业教育体系,为我国近代实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
4.主张设立师范学堂。他还强调师范教育的独立地位,使之在癸卯学制中自成系统。他认为:“学堂必须有师”。因此,“办理教育,首重师范”。在这种观念指导下,张之洞在办学实践中,对师范教育格外重视。在他主持制定的《癸卯学制》中,三级师范自成体系。1907年掌管学部后奏准颁发了《女子师范学堂章程》是为我国女子师范教育正式列入学制的开端。张之洞的师范教育思想与实践对我国近代师范体系的确立和师范教育的发展影响极大。

4,. 列举洋务运动时期著名学堂
外语类: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
工艺类:培养电报、铁路、矿务、西医等专门人才; 科技类:福州电器学塾、天津电报学堂
军事类:如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天津武备学堂等,培养新式海军人才等。


第十一章 维新变法和清末新政时期 1. 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
1868,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开始了日本资本主义近代化的进程: (1提出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改革目标 (2在教育方面设置了文部省,负责管理全国的文化教背事业
(318728,颁布了日本近代第一个教育改革法令一一《学制令》,具体规定了日本的教育领导体制和学校制度
(4在教育领导体制方面,实行中央焦权的大学区制
(5文部省设立管学局,各大学区设督学,管学有权与地方官员协商办区内的数育 (6《学制令》规定废止寺子屋和多学,开力8年制的、分为初级和高级两段4的小学校,接受普及义务教育

2.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康有为对教育改革的迫切愿望源于对教育作用的认识,在维新变法中提出以废八股考试,改试策论,等学校普遍开设后,再废科举;大力创办学校,改变传统的教育内,传授利科学技术,培养新型人才;派追留学生,翻译西书等建议,直接影响了百日维新的教育改革描施,《大同书》则是康有为的代表作之二,在此中康氏设计了一个的1前后衔接的完整教商体系,从母亲胎怀孕进入人本院接受胎教时起,到出生后进商要院然后再进入慈幼院直到进入小学院、中学院和大学院。如果说康有为在维新变法中的教育改革建议是一种着眼于中国社会现实的资本主义改良方家,那他《大同书》中数育理想的观念背景,则是中国传統的大同思想和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的综合扫免费做题体:带有明显的未来乌托邦色彩 一、重视教育,开办新学 康有为重视教育作用,把教育作为救亡图存的重要途径与手段。他强调:“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教育。”他说:“尝考泰西之所以富强,不在炮械军兵,而在穷理劝学,彼自七八岁人皆入学,有不学者责其父母,故乡塾甚多。”中国之所以贫弱、之所以被动挨打主要是因为教育不良。康有为通过考察、比较中国与西方国家国民受教育程度、教育经费等的巨大差异后得出结论:“夫才智之民多则国强,才智之士少则国弱。”他在《日本变政考》中明确指出日本近代教育发展对明治维新的巨大推动作用。在《请开学校折》中,更将日本在甲午战争中的胜利归结为其教育的成功。他说:“近者日本胜我,亦非其将相士能胜我也,其国遍设各学,才艺足用,实能胜我也。”因此,他主张:“故今日之教,宜先开其智。”康有为把教育当作振兴中国和政治改良的手段。在他看来,一个国家的强弱,关键在于国民智慧的高低,而智慧又依赖教育的发展。中国之弱,即弱于教育之不发达,民智之不开,因此发展教育、开办新学是当务之急。
基于上述对教育作用的深刻体认,康有为在《请开学校折》中建议光绪皇帝“远法德国,近采日本,以定学制”,把兴学作为立国之本。他主张学习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学制,由国家设立各级各类学校,力图在中国建立类似于西方的学制系统。他把办学校比喻为“宣急补养以培养其中气”的治病良方,为此提出了关于学校体系的构想。他主张在乡设立小学,7岁以上儿童必须入学,学习文史、算术、地理、物理、歌乐,学业年限为8年。在县设立中学,儿童14岁入学,除了设置小学阶段的科目外,还学习外国语,重视实用学科。在省、府设立专门高等学校或大学,如设立海、陆、医、律、师范各专门学校。在京师设立大学堂。

他建议朝廷成立“学部”,以统一管理全国的教育事务。为使学校能够顺利兴办,他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兴学至速之法”,主张将原有的公私书院、社学等一律改为“兼习中西之学校”;国家和地方都要增加教育经费;鼓励绅民开办学校;国家统一颁发中小学的教科书。他认为,如果能按此“至速之法”办学,就能实现“人人知学,学堂遍地……人才大成,而国势日强”的目的。他对兴办学校充满了无限信心和希望。 二、变科举,废八股
康有为认为,欲发展教育,开办新学必须从变科举、废八股始。改革科举,废除八股是兴学育才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把青年从“惟事八股,只读四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才能使他们关注国家的命运和学术的发展,成为经邦治国、扶危定倾的有用之材。康有为视科举制度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大障碍,它不仅阻碍学术发展,束缚人们的思想,而且扼杀人才,败坏风气,影响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八股取士使人不读秦汉以后的书籍,不研究世界各国的情形,“闭聪而黜明”,“谬种辗转以相传”,庸才辈出,使管理不能应变,风俗日下,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实源于八股,“中国割地败兵也,非他为之,而八股致之也”。为此,他疾呼改革科举,力陈废除禁锢人才的八股取士,培养和选拔经世致用的人才是当务之急。经过不懈的努力,在百日维新期间拟定了许多奏折,完整地提出了废八股、变科举的改革建议。就如何改革科举制度,康有为建议:文试要“立废八股”,“罢试帖”,以中国文学、策论、外国科学代之;武试要停止弓刀步石,用武备学校培养人才。由于百日维新的最后夭折,这些建议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这毕竟是清政府第一次正式宣布进行科举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为新教育制度在中国的最终确立做了思想舆论上的准备和扫清了制度性的障碍。 三、中西兼学,派遣留学
为达到御侮图强的目的,在教育内容上,康有为主张中西兼学。他号召学生们向西方学习“以通世界之识,养有用之才”。在万木革堂的课程中,除了规定中国传统的文字、义理、考据等教学内容外,还包括大量的西学内容,要求学生对世界各国的政治、文化、科学技术有广泛的了解。他认为西方各国科学技术之发达,交通运输之便利,已经远远超出中国,所以才能使其“破吾数千年久闭之重关,警吾久睡之大梦,入吾之门,登吾之堂,处吾之室”在康有为所著的《万木草堂丛书目录》中,有一半以上是有关西学的内容,足见他对西学的重视。他曾多次向光绪皇帝介绍西方国家的自然科学、社会政治学说,并以此作为教学内容,以代替不切实际的旧学。他以万木草堂为阵地翻译了许多匿书,为国民打开了向西方学习的窗户。
为了更好地学习西学,他极力主张派遣优秀子弟留学外国,“分学诸科,则归来执政,人才不可胜用矣”。派遣留学生是学习西方、培育新人的最便捷有效的途径与方法。他期望通过仿效日本和俄国,派遣留学,“以学欧美之政治工艺文学知识,大译其书以善其治”。培养一批具有新思想、新知识、新作风的王公大臣,使维新运动得以实施。他的留学思想有力地推动了清末留学运动的发展。

3.清末新政的教育措施 庚子事变以后,清政府急需通晓西学的人才以保证新政的顺利进行。而传统的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多数是愚腐、呆板,只追求功名利禄,没有创造性、创新性思潮才能的人,这就无法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因此,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也就势在必行。


清政府推行“新政”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废科举,办学堂,派留学。190194日,清政府命令各省城书院改成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改设中学堂,各县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125日,颁布学堂科举奖励章程,规定学堂毕业生考试后可得进士、举人、贡生等出身。1902213日公布推广学堂办法。815日颁布《钦定学堂章程》。1904113日又颁布《重订学堂章程》,详细规定了各级学堂章程及管理体制,以法令形式要求在全国推行。与普通学堂并行的还有专业教育,包括师范学堂及各类实业学堂,在学制上自成系统,一套完整的学校制度随之建立。190592日,光绪皇帝诏准袁世凯、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兴办学堂的折子,下令“立停科举以广学校”,使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最终废除,科举取士与学校教育实现了彻底的脱钩。126日,清廷下谕设立学部,为专管全国学堂事务的机构。清政府在推行“新政”过程中,把“奖游学”与“改学堂,停科举”并提,要求各省筹集经费选派学生出洋学习,讲求专门学业。对毕业留学生,分别赏给进士、举人等出身。对自备旅费出洋留学的,与派出学生同等对待。为统一管理留学生工作,清政府分别在19021031日和1906102日派出总监督赴东洋和欧洲。

(1建立近代意义的学制。清末颁布学制始于《钦定学堂章程》而成于《奏定学堂章程》。清末学制具有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因素。
(2废科举,兴学堂。科举制度一直是清末影响新式学堂发展的重大障碍,科举从议废到实废,仅用了两年左右的时间,有力地配合了学制颁布后兴学政策的落实。
(3建立行政体制。为保证学制颁布后兴学政策的落实,1904年《学务纲要》规定专设总理学务大臣。废科举后,为适应教育形势的新变化,加强教育管理,清政府又进一步对教育行政体制进行了改革。地方教育行政也相应作了改革。至此,一套新的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行政系统终于形成。
(4厘定教育宗旨。1902年,梁启超著文明确提出教育当定宗旨,张之洞则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19063月,学部针对民权思想的流行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拟订“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五项教育宗旨,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正式宣布的教育宗旨。
(5倡导出国留学。在清末新政激励下,近代留学教育首先在1906年前后形成留日高潮,其次是在1908年实行“退款兴学”政策后留美潮流兴起


第十三章 国民政府时期 1. 简述晏阳初的教育思想
一、四大教育:
1)以文艺教育功愚,培养知识力。四人教育之中,文艺教育包括文字教育与艺术教育,它是攻“愚”的利器,目的是要发扬“脑矿”中的“知识力’。它是平民求获知识的有效工具,为他们更多地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提供了可能。文艺教育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使人们感受到知识和信息的力量,并将这种力量投入到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中去。
2以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强健力。卫生教育目的在于防病治病,培养“健康力”,是攻“弱”的良方。“普及卫生知识,训练卫生习惯,用公共的力量谋公共的卫生,以提高其健康生活,使人人成为强健的国民”。晏阳初主张将卫生教育与创建乡村医药卫生保健制度相结合,从个人知识和社区服务的双层面为平民的健康提供可能的帮助。
3)以生计教育功穷,培养生产力。生计教育和公民教育是从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层面着手提高平民的生活品质的教育。生计教育要开发“生产力”,是攻“穷”“穷”的法宝,其目的在于“吾及科学的知识技术,改善其生计组织,以提高其经济生活”,促使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4)以公民教育功私,培养团结力。公民教育是攻“私”的利器,要轰开自私自利的壁垒,以培养人民的团结力。“养成平民的公共心与合作精神,从根木上训练其团结力以提高其道德生活与团体生活,为生计教育而组织建立的自助社、合作社等经济组织,也被公民教育用来训练平民互助合作的品质,成为一种重要的公民教育形式。 二、三大方式:
为进行“四大教育”,晏阳初提出了“三大方式”,对应不同的教育方式,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1)学校式教育。学校式教育主要以青少年为主要教育对象,通过开办各种平民学校来进行,除采用普通的讲授方法外,为了方便识字,还使用了挂图、幻灯等工具,正如晏阳初所言:“图画之能引起兴趣。又幻灯白布上的字甚大,人所得的知识,85%是自目入,所以影响大。如使学生口念;则目能受影响。幻灯之后,叫学生习字,又受一种影响。有眼、耳、喉、手、口五种影响,则无不能学之人。”在学校教育中,还采取了导生制的方法,通过学生传授学生,最经济、最迅速地普及教育,弥补教师不足的缺憾。
2)社会式教育。社会式教育以成人为主,根据成人的特点多采用讲演、戏剧、展览、电影等直观教育方法。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版发行了多种平民读物和《农民周报》创造了“表证农家”“表证”就是由受过培训的农民公开表演,证明某一成功的实际效应,让更多的农民从中看到了科学技术的力量,从而信服并要求效仿。
3)家庭式教育。家庭式教育主要通过家庭会进行,用横向联系的方法把不同地位的家庭成员组织起来进行教育,如家主会、主妇会、少年会、闺女会等,目的是使“家庭社会化’,使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得到相应的教育。 三、“化农民”和“农民化”思想:
他认为欲化农民,我们须先农民化。为此号召知识分子们抛下东洋眼镜,西洋眼镜,都市眼镜,换上一副农民镜。要做到农民化是非常不容易的,必须先明
了农民生活的一切,要努力在农村作学徒,虚心给农民作学徒,给乡下佬办教育,我们须从乡下佬学。因为农民虽然不知科学的名词,未曾受过书本式的教育,有实际生活的知识与技术,因而值得学。那么怎么学?那就彻底地与广大农民打成一片,惟有如此,才能深切了解农民,懂得他们的需要,才能实在在进行乡村改造。
可以说化农民和农民化是他进行乡村建设实验的目标和途径。

2. 简述陈鹤琴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陈鹤琴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从研究儿童心理、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和幼儿师范教育到开办实验幼稚园、公立幼师、国立幼专和高师幼儿教育系,创建了中国化和科学化的幼教理论和实践体系,对我国幼儿教育作出了划时代贡献。他是我国最早使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学者之一。 1923年,他在南京创办鼓楼幼稚园,倡导中国的幼儿教育,使之成为我国儿童心理学和儿童教育学的第一个实验园地。
1921年发表的《儿童心理及教育儿童之方法》一文中,提出了儿童心理的“四心”特点,即好动心、模仿心、好奇心和游戏心。 《儿童心理之研究》这是我国学者探索中国儿童心理发展之开端。他在书中阐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年龄特征,揭示了儿童形成心理特性和道德品质、掌握知识与技能,以及发展智力和体力的心理过程,从而提出了一系列教育、学原则,为我国儿童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儿童心理之研究
(一)儿童期的意义
陈鹤琴认为儿童期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儿童期发展能力的时期,另一方面儿童期具有可发展的性质,此即所谓可塑性或谓可教性。还认为幼稚期(自出生至7岁)是人生最重的一个时期,并把幼稚期当作整个教育的基础。 (二)儿童心理特点与教育原则
1.儿童的模仿心与父母的以身作则 2.游戏心与游戏性的教育 3.好奇心与鼓励儿童好问 4.暗示性教育原则
家庭教育理论是陈鹤琴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撰写的《家庭教育》书,是根据对自己的儿子几年的观察研究,同是吸取别人教育子女的经验写成的。他认为儿童早期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成长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中把儿童心理特点归纳为七个方面:好游戏的、好奇的、好群的、好模仿的、喜欢野外生活的、喜欢成功的、喜欢别人赞许的、以此作为家庭教育的基础。 家庭教育的主要思想: •(一)重视家庭教育
陈鹤琴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他认为它与儿童的成长、国家的前途密切相关。 •(二)“家庭教育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始能行之得当” 1.“积极鼓励”与“消极刺激”相结合 2.根据年龄、能力实际进行适当的教育 3.习惯养成教育的原则
•(三)把教育功能渗透于家庭生活各个方面

1.儿童卫生习惯的培养 2.教会儿童待物接人 3.丰富儿童的知识经验 1.鼓励儿童从事多样化的游戏 2.支持儿童承担一切自己能做的事 3应当利用儿童的好问心 4.重视创设良好的环境 (四)对父母的要求 1.父母要以身作则
2.父母要尊重儿童的人格 3.父母步调要一致
4.父母要给儿童真正的爱 (五)关于“玩物”的思想
•陈鹤琴认为,小孩子的“玩物”有“活”、“死”之分,“所谓活的玩物就是变化很多的、小孩子玩了不容易生厌的东西;所谓死的玩物就是呆板的、不会变化的、小孩子一玩就要生厌的”所以父母在购买玩物时,要选择那些有变化的、有活动的、小孩子不容易生厌的、能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东西。 家庭教育的原则
一:教孩子是从小教起的
二:游戏式的教育法(高频命题点:提出游戏原则的第一人 •三:不要骤然命令孩子停止游戏或停止工作。 •四:孩子应有看图画、画图、剪纸的机会。

•五:孩子应有玩沙、塑泥、穿珠、锤击、浇花的机会。(高频命题点:“恩物”的创立

•六:叫孩子做事,不宜太易,也不宜太难,须在他的能力以内。 •七:我们应当按照孩子的年龄知识而给予适当的做事动机。

•八: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呕心沥血地探求儿童的习惯、言语、情绪、心理,用慈母般的爱心去精心抚育儿童。(高频命题点:“五指活动”涉及哪些内容 •九:凡孩子能够自己做的事,你千万不要替他做。
十:做父母的,最好用积极的暗示,不要用消极的命令。 一切为了儿童,为了儿童的一切。”
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成儿童自觉的纪律性,这是儿童道德教育最重要的部分。”
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活教育思想
•活教育的目的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的中国人。 活教育的课程论: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自然活动、儿童艺术活动。(五指活动)
•活教育的教学论: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 “五 动” •(1)健康活动。 •(2)社会活动。 •(3)科学活动。 •(4)艺术活动


•(5)语文活动。
•这五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 就像人的五个手指, 共同构成了具有整体功能的手掌。学前教育课程的全部内容俱包括在这五指活动之中。但是这五个方面是有主次之分的。
何为“整个教学法”?
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习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学。因为学前儿童的生活是“整个的”,学前儿童的发展也是整个的, 外界环境的作用也是以整体的方式对儿童产生影响的, 所以为儿童设计的课程也必须是整个的、互相联系的, 而不能是相互割裂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f7f86a612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c4.html

《《中国教育史》期末考试简答题考试范围整理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