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相关读物-《中庸》节选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发布时间:2019-08-24 00:32:4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相关读物-《中庸》节选

课时训练·达标巩固区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 须臾:一会儿,片刻

B.小人中庸 反:反应

C.明辨之,笃行 笃行:坚持实行

D.有弗学,学之弗能,弗 措:放下

【解析】B。反:违背。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解析】C。“乎”均为介词“于”,可译为“在”。A项,其:①代词,他;②语气词,表推测。B项,之:①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②代词,他。D项,而:①连词,就;②转折连词,却。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恐惧乎其所不闻 B.愚者不及

C好学近乎知 D.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解析】D。固执,古义:坚守不渝;今义:(性情或态度)古板执着,不肯变通。

4.下列句子中所含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虽柔必

A.修身也,尊 B.远人也,怀诸侯也

C.致中和,天地 D.庶民也

【解析】AA项和例句都属于形容词作名词,贤人/坚强的人,刚强的人。B项,形容词作动词,安抚,怀柔;C项,名词作动词,有其位置、安于其位;D项,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子女对待。

5.下列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B.敏于事而慎于言

C.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解析】DD项为定语后置句,其他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

6.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在这三个被翻译的语句中,翻译的重点是文言虚词的用法,如“也者”“矣乎”“则”等,要辨明其用法和所表达的语气。

答案:(1)和,是天下普遍通行的行为准则。

(2)中庸是天下的至道(最高的道德标准)呀!(可是)人们已经很少能做到了,(这种情况)已经有很长时间了!

(3)像爱护子女那样爱护庶民,百姓便会相互劝勉勤奋努力;招徕各类工匠,那么财富用度便会充足。

二、拓展阅读

(2015·天津高二检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斗且见微知著

斗且廷见令尹子常,子常与之语,问蓄货聚马。

归以语其弟曰:“楚其亡乎!不然,令尹其不免乎!吾见令尹,令尹问蓄聚积实,如饿豺狼焉,殆必亡者也。夫古者聚货不妨民衣食之利,聚马不害民之财用。国马足以行军,公马足以称赋,不是过也。公货足以宾献,家货足以共用,不是过也。夫货马邮则阙于民,民多阙则有离叛之心,将何以封矣?

“昔斗子文三舍令尹,无一日之积,恤民之故也。成王闻子文之朝不及夕也,于是乎每朝设脯一束、糗一筐,以羞子文。至于今秩之。成王每出子文之禄,必逃,王止而后复。人谓子文曰:‘人生求富,而子逃之,何也?’对曰:‘夫从政者,以庇民也。民多旷者,而我取富焉,是勤民以自封也,死无日矣。我逃死,非逃富也。’故庄王之世,灭若敖氏,唯子文之后在,至于今处郧,为楚良臣。

“今子常,先大夫之后也,而相楚君无令名于四方。民之羸馁,日已甚矣。四境盈垒,道殣相望,盗贼司目,民无所放。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厌,其速怨于民多矣。子常其能贤于成、灵乎?成不礼于穆,愿食熊蹯,不获而死。灵不顾于民,一国弃之,如遗迹焉。子常为政,而无礼不顾甚于成、灵,其独何力以待之!”期年,乃有柏举之战,子常奔郑,昭王奔随。

(选自《国语·楚语》,有改动)

【注】①子常,子囊(即后文的“先大夫”)之孙;斗且及后文的斗子文,都是楚国的官员。②称赋:与兵赋相称。③宾献:馈赠及进贡。④若敖氏:与斗子文同族。⑤放:依托。

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子文 羞:羞辱

B.是民以自封 勤:使……劳苦

C.相楚君无名于四方 令:美好

D.其怨于民多矣 速:招致

【解析】A。羞:送给。从上下文看,“羞辱”不合文意。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解析】A。均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前者是代词,代“子常”;后者是副词,表示推测语气。C项,连词,前者表转折关系,后者表顺承关系。D项,前者表比较,可译为“比”;后者表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对”。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作“子常必亡”依据的一项是( )

①令尹问蓄聚积实,如饿豺狼焉

②夫货马邮则阙于民,民多阙则有离叛之心

③是勤民以自封也,死无日矣

④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厌

⑤无礼不顾甚于成、灵

⑥子常奔郑,昭王奔随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解析】B。③是斗子文与人对话时自述其志,故不能做“子常必亡”的依据。⑥是子常的结局。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斗且见微知著,从与令尹的交谈中看出对方一心聚敛必然招致百姓怨恨,楚国面临着亡国之灾。

B.斗子文因恤民而家无储粮,楚成王依朝廷常例送他肉和粮,并多次要给他增加俸禄,子文却避而不受。

C.子常身居高位,不能辅佐国君富民兴国,反倒聚敛不已,致使民心离散、民怨沸腾,终被百姓抛弃。

D.斗子文的智慧在于懂得为政庇民之道,不靠勤民取富,不但深得成王厚遇,而且福及子孙后代。

【解析】B。打了一个时间差,“常例”是成王“羞子文”后才形成的。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国马足以行军,公马足以称赋,不是过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境盈垒,道殣相望,盗贼司目,民无所放。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厌,其速怨于民多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国家征收的马匹满足行军所用就够了,公卿征收的马匹足够打仗也就行了,都不超过限度。

(2)四方边境上布满了堡垒,路上饿死的人随处可见,盗贼之人为君王做眼目,百姓无所依靠。子常对这些都不去救济,却聚敛不已,他招致百姓怨恨的事情太多了。

【知识延伸】

文言文翻译的常见失误类型()

(1)省略成分没有译出

文言文中,有的省略成分没有必要翻译出来,但也有的省略成分必须翻译出来语意才完整,如:

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过秦论》)

译成:置身在戍边队伍中间,却兴起在四野之中。

句中“足”“起”后都省略“于”,引出对象,翻译时需补充出才完整。

(2)该增添的内容没有增添

在翻译时,有时为了文句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必须增添一些内容,才算恰当,如: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

译成:几口人的家庭就可以靠这个不饿肚子了。

“以”,介词,表凭借,其后省略掉前面的做法,译时补充出来会使语意更完整。

(3)无中生有地增添内容

一般说来,文言文翻译必须要尊重原文的内容,不能根据个人的好恶增添一些内容,以致违背原文的意思,造成失误,如: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译成: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并且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里面。

译句中的“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原句中没有这个内容,是翻译者随意加进去的,应删去,才符合原句的意思。

(4)应当译出的意思却遗漏了

没有把全句的意思说出来,只说出了一部分意思,如: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译成:学习后要复习,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译句把“时”的意思漏掉了,应该在“复习”前加上“按时”二字,才是意思完整的译句。

(5)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

在古代汉语中,有一种倒装句,这种句子在翻译时,一般说来,要恢复成现代汉语的正常句式,如: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成:寻找人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没有找到。

这个句子翻译得不妥,因为原句是定语后置句,在翻译时必须把定语放回到中心词前边,正确的翻译是:寻找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人,没有找到。

附【译文】

斗且在朝廷上拜见子常,子常和他谈话,问斗且怎样才能聚敛财物、名马。

(斗且)回家对他的弟弟说:“楚国大概要灭亡了!如果不是这样,令尹大概要不免于难了!我拜见令尹,令尹问如何聚敛财物,就像饥饿的豺狼一样,恐怕是一定要灭亡了。古时候(君臣)积蓄财宝不妨害百姓穿衣吃饭,聚敛马匹也不损害百姓的财用。国家征收的马匹满足行军所用就够了,公卿征收的马匹足够打仗也就行了,都不超过限度。公卿的财物足够馈赠进献就行了,大夫家里的财物足够供给使用也就行了,也都不超过限度。财物和马匹超过了限度,百姓那里就不充足,百姓不充足就会产生反叛之心,那么将凭什么来立国呢?

“过去斗子文三次辞去令尹的职务,家里连一天用来生活的积蓄都没有,这是体恤百姓的缘故。成王听说斗子文几乎吃了上顿就没有下顿,因此每逢朝见时就预备一束干肉、一筐干粮,用来送给子文。直到现在成为国君对待令尹的常例。成王每次增加子文的俸禄,子文一定要逃避,直到成王停止(给他增禄),他才返回(朝廷任职)。有人对子文说:‘人活着就是求个富贵,但你却逃避它,为什么呢?’他回答说:‘当政的人是庇护百姓的。百姓的财物空了,而我却得到了富贵,这是使百姓劳苦来增加我自己的财富,那么我离死亡也就不远了。我是在逃避死亡,不是在逃避富贵。’所以楚庄王在位的时候,灭了若敖氏家族,只有子文的后代存活了下来,直到现在还居住在郧地,做着楚国的良臣。

“现在的子常,是先大夫(子囊)的后代,辅佐楚君,在外却没有好的名声。百姓疲弱饥饿,一天比一天厉害。四方边境上布满了堡垒,路上饿死的人随处可见,盗贼之人为君王做眼目,百姓无所依靠。子常对这些都不去救济,却聚敛不已,他招致百姓怨恨的事情太多了。子常难道能比成王、灵王更贤明吗?成王因为对穆王无礼,临死时想吃熊掌都没有得到。灵王不顾念百姓的死活,一国的百姓都背弃了他,就像行人遗弃脚印一样。子常执政,他的无礼、对百姓的不顾念比成王、灵王还厉害。他独自一人凭什么力量来对付这种败亡的局面呢!”

过了一年,就发生了柏举之战,子常跑到郑国,昭王跑到随国。

三、文化经典阅读

12.(2015·徐州高二检测)阅读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上古文字初开,实字多,虚字少。典、谟、训、诰,何等简奥,然文法自是未备。至孔子之时,虚字详备,作者神态毕出。《左氏》情韵并美,文采照耀,至先秦战国更加疏纵。汉人敛之,稍归劲质,惟子长集其大成。唐人宗汉,多峭硬。宋人宗秦,得其疏纵,而失其厚茂,气味亦少薄矣。文必虚字备而后神态出,何可节损?然枝蔓软弱,少古人厚重之气。

(节选自刘大櫆《论文偶记》)

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的观点。(不超过14)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写文章要恰当运用实字虚字。

附【译文】

上古时代,文字刚产生,实字多,虚字少。《尚书》的《典》《谟》《训》《诰》,文字十分简朴古奥,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的文法还不完备。到孔子的时候,虚字已经详细而完备,于是写文章的人就能够将(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神气形态全部表现出来。《左传》的情致和韵味都很美,文章光彩耀眼。到了先秦战国时代,就更加疏宕恣肆。汉朝人有所收敛,逐渐走向了劲健质实,只有司马迁能集其大成。唐朝人效法汉人,然多数趋于峭拔硬挺。宋朝人宗法秦人,学到了秦人文章疏宕恣肆的一面,但却有失于浑厚丰赡,情气韵味也显得有些淡薄。写文章必须虚字用得充分而后方能使神情姿态全部显现出来,怎么可以随便节省减损呢?如此看来,枝蔓软弱无力,缺少古人那种厚重的情气。

【强化提升】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待漏院

[宋]王禹偁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是知君逸于上,臣劳于下,法乎天也。古之善相天下者,自皋、夔至房、魏,可数也,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耳。况夙兴夜寐以事一人,卿大夫犹然,况宰相乎!

朝廷自国初因旧制,设宰相待漏院于丹凤门之右,示勤政也。乃若北阙向曙,东方未明,相君启行,煌煌火城。相君至止,哕哕鸾声。金门未辟,玉漏犹滴。撤盖下车,于焉以息。

待漏之际,相君其有思乎? 其或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夷未附,思所来之。兵革未息,何以之;田畴多芜,何以辟之。贤人在野,我将进之;佞人立朝,我将斥之。六气不和,灾眚荐至,愿位以禳之;五刑未措,欺诈日生,请修德以厘之。忧心忡忡,待旦而入。九门既启,四聪甚迩。相君言焉,时君纳焉。皇风于是乎清,苍生以之而富庶。若然,则总百官、食万钱,非幸也,宜也。

其或私仇未,思所逐之;旧恩未报,思所荣之。子女玉帛,何以致之;车马玩器,何以取之。奸人附势,我将陟之;直士抗言,我将黜之。三时告灾,上有忧色,构巧词以悦之;群吏弄法,君闻怨言,进谄容以媚之。私心慆慆,假寐而坐。九门既开,重瞳屡回。相君言焉,时君惑焉。政柄于是乎隳哉,帝位以之而危矣。若然,则死下狱、投远方,非不幸也,亦宜也。

是知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可不慎欤?复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窃位而苟禄,备员而全身者,亦无所取焉。

棘寺小吏王禹偁为文,请志院壁,用规于执政者。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改)

【注】①待漏院:宰相等待早朝休息的地方。②皋、夔:指皋陶和后夔,舜时贤臣;房、魏:指房玄龄和魏徵,唐朝名相。③火城:朝会时的火烛仪仗。④哕(huì)哕:形容铃声。⑤(tāo)慆:放纵无度。⑥重瞳:相传舜的眼睛有两个瞳子,此指皇帝。⑦备员:凑足人数,同“窃位”。⑧棘寺:掌管司法的中央机构大理寺的别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兵革未息,何以 弭:平息

B.六气不和,灾眚荐至,愿位以禳之 避:辞去

C.皇风于是乎清 夷:平

D.其或私仇未,思所逐之 复:回复

【解析】D。“复”应该是“报复”之意。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贤相心思的一组是( )

①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耳

②四夷未附,思所来之

③兆民未安,思所泰之

④五刑未措,欺诈日生,请修德以厘之

⑤旧恩未报,思所荣之

⑥复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解析】B。①说的是古代好宰相皋等的行为。⑤说的是第二种宰相,报恩要使之荣耀。⑥说的是第三种宰相,不思进取,只居高位贪图享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百姓能相亲,万国能安宁,是官员们商讨治国纲要,分守自己职责,勤于治理,发扬了皇帝的教化的结果。

B.作者认为上卿大夫能早起晚睡侍奉国君,更何况宰相呢!并举古代善于治国的贤相,说明宰相不只有品德,也一定要勤劳。

C.本文阐述朝廷设置待漏院的目的,要求宰相勤于政务。上朝日,宰相到达,到待漏院暂息。等候上朝之际,让宰相多想想朝廷大事。

D.本文对宰相按职责品行分成三类加以阐述,对第一类是肯定的,认为应该让他们总管百官,享受优厚的俸禄;而对第二类和第三类态度则是一致的,进行了严厉的批判。

【解析】D。对第二类宰相采取了严厉的批判,“死下狱、投远方”;对第三类宰相则是否定“亦无所取焉”。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田畴多芜,何以辟之。贤人在野,我将进之;佞人立朝,我将斥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君言焉,时君惑焉。政柄于是乎隳哉,帝位以之而危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知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可不慎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田园大多荒芜,怎样去开垦。贤人尚未任用,我将怎样推荐他们;奸人在朝,我将怎样贬斥他们。

(2)宰相提出建议,皇上蒙惑。政权由此而毁坏,皇位也因此而动摇。

(3)因此懂得一国之政,万人之命,系于宰相,难道可以不谨慎吗?

附【译文】

天道不说话,而万物能生长、年年有收成,为什么呢?由于掌握四时、五行的天官疏导万物的“气”。皇帝不说话,而人民相亲、万国安宁,为什么呢?是三公商讨治国纲要,六卿分守职责,发扬了皇帝的教化。因此我们知道,国君在上安逸,臣子在下勤劳,是效法天道。古代的贤相善于治理国家的,从皋陶、后夔到房玄龄、魏徵,是屈指可数的。这些人不只有品德,也都一定勤于职守。早起晚睡侍奉国君,卿大夫都这样,何况宰相呢!  

朝廷从建国初即沿袭前代的制度,在丹凤门右边设立宰相待漏院,显示勤于政务。当北宫映着曙光,东方还未亮,宰相就启程,列烛照耀全城。宰相到达,马车铃声叮当作响。这时宫门未开,玉漏声残。撩开车帷,下车到待漏院暂息。  

等候之际,宰相大概想得很多吧?有的想,万民未安宁,考虑使他们安泰;四方民族未归顺,考虑使他们前来归附。战事未平,怎样使它平息;田园大多荒芜,怎样去开垦。贤人尚未任用,我将怎样推荐他们;奸人在朝,我将怎样贬斥他们。天时不正,灾害不断,我愿意辞去相位,来祷告消灾;各种刑罚未设置,欺诈每天发生,请让我修养德行以改正它。怀着深深的忧虑,等待天亮入宫。宫门开后,善听意见的天子离得很近。宰相向皇帝奏明了意见,皇帝采纳建议。于是世风清平,百姓因此而富裕。如能这样,宰相总领百官,享受优厚的俸禄,不是侥幸,而是应该的。  

有的想,我私仇未报,想怎样斥逐仇人;旧恩未报,想怎样使恩人荣耀。美女金钱,怎样到手;车马玩物,怎样取得。奸邪之徒依附我的权势,我将如何提拔他们;正直之臣谏诤,我将怎样贬谪他们。三时各地报告灾情,皇上忧虑,想怎样用花言巧语取悦皇帝;众官枉法,国君听到怨言,我将怎样进谗献媚让皇上欢心。为私事思绪纷乱,坐着假睡。宫门开后,龙目四顾。宰相提出建议,皇上蒙惑。政权由此而毁坏,皇位也因此而动摇。如果这样,那么即使宰相打入死牢或流放远地,不是不幸,也是应该的。  

因此懂得一国之政,万人之命,系于宰相,难道可以不谨慎吗?还有(一类宰相),没有恶名,没有好名,随波逐流时进时退,窃取高位而贪图利禄,保全身家性命,也是不足取的。  

大理寺小官王禹偁写此文,希望记录在待漏院壁上,用来规劝执政的大臣。

二、(2014·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

(《礼记·曲礼上》)

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

(《礼记·内则》)

【注】①起:更加。

简述以上两则材料内容的联系,并就其中一则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以上两则材料都是讲如何传承传统礼仪文明中的“孝文化”:第一则材料是说,做子女的外出,一定要把自己的去向告诉父母;办完事回到家,也必须面告父母,让他们知道自己已经回来,以免父母牵挂。出游一定要有个常去的地方,学习也要有个固定的方向,不让父母担心。第二则材料是说,做子女的,对待父母的过错,既要和颜悦色地诚恳指出,又考虑到他们的心情,选择适当的时机,等到父母心情愉快时再劝谏。这样既不违背孝道,又能改善状况。

答案:两则材料的内容都是子女侍奉父母的行为规范,都体现了古代的伦理道德及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第一则材料告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子女应该把对父母的尊重落实于外出道别、回家告知等细节之中,努力使父母宽怀、愉悦。在当代社会,做子女的应该更多关注、理解、尊重父母包括精神情感在内的多方面需求,并以不断完善自我来宽慰父母。

或:第二则材料告诉人们,面对父母的过失,子女不应阿顺曲从,而应该和颜悦色地坚持规劝,帮助父母改正。当今社会,人们很有必要从古人的行为规范中汲取智慧,努力构建既明是非、讲原则,又知礼节、重亲情的和谐亲子关系。

附【译文】

第一则:做人子女的,外出时一定要把自己的去向告诉父母,(外出办完事)回来了也必须面告父母,出游一定要有个固定常去的地方,学习也要有个固定的方向(不让父母担心)

第二则:父母有过错,要低声、面色和悦地进行劝谏。劝谏不听,要更加恭敬,更加孝顺,等到父母心情愉快时再进行劝谏。滚石头的,石头必反滚在他身上。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e2e4e94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65.html

《2019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相关读物-《中庸》节选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