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导学案-word

发布时间:2019-03-31 10:31:4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3 《太平天国运动》的“五步问题导学”教学法

教案

一、明确任务

1、教学目标: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史实;掌握《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内容及评价;分析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阶级局限性。通过本课的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全面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农民阶级英勇无畏的抗争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

2、教学重点:天平天国运动兴衰过程;《天朝田亩制度》。

3、教学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及失败的原因

二、自主预习完成知识梳理

(一)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洪秀全吗?这一个普通人掀起了一场中国农民上规模空前的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推翻清政府的统治的席卷大半个中国的农民起义。洪秀全何许人也?他为什么发动农民起义?今天我们一起来完成了下面导学案中的自主预习中的知识梳理。就能知道了!

(二)、教师下发导学案,然后让学生边预习边完成知识梳理。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背景: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      。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2、金田起义:    1111日,   在广西桂平县       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     ,起义军称“太平军”。

3、永安建制:洪秀全称“     ”,攻克永安后,封       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天王节制。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    

定都天京

1、定都天京:1852年,太平军从永安北上,围困桂林、长沙,攻克武昌。18533月,攻占      ,将南京改名为    ,作为都城。

2、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主要内容: 规定不分男女,按      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2)目的:建立“      ,有饭同食,有衣同穿,     ,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评价: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      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3、实施北伐和西征:

1)目的:为了推翻           ,太平天国进行了北伐和西征;。北伐军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没;西征战场取得重大胜利。经过3年多的征战,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    时期。

天京陷落

1、天京事变: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在军事征战和制度建设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但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1856年秋,    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天国由   转衰。

2、挽救措施:为了改变不利局面,洪秀全封   且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洪仁玕写成    ,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但由于历史条件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3、军事防御: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李秀成率部救援失败,安庆陷

落,   率太平军攻克杭州,进逼上海,遭到   率领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的抵抗和反扑。

4、天京陷落: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太平军与敌军激战40多天,最终未能解除威胁.1864年夏,   病逝。   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5、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      的一次农民战争,坚持斗争14年,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     ,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三)教师巡视学生的完成情况,并给予答疑解惑。

(四)教师统计学生的完成情况,并给予表扬。

三、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一)引入: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它坚持了14年,转战了大半个中国,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的侵略势力。那它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它为什么失败?那现在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以下这几个问题,那就能将本课的内容更加了解和掌握。

1、洪秀领导金田起义的原因有哪些?

2、 太平军定都天京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取了什么措施管理自己的半壁江山?

(二)让学生四个人为一小组共同合作以上问题,各小组长将组员的纷纷发表以上问题意见记录在小黑板上。教师四处巡视并给学生释疑解惑。

(三)教师结合多媒体材料,然后进行讲解,并对各组的表现及答案进行评分。

四、展示交流成果

(一)引入:太平天国起义虽然起义规模宏大,但也曝露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也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它最终还是失败了,那太平天国运动历时达14年之久、席卷半个中国的农民运动为什么会轰然倒塌,其原因是什么?运动有何意义?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同学们的高见?

(二)学生小组成员们结合课文和一些相关知识,并记录在专门的发言本上,然后各小组派出代表进行汇报发言。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三)教师结合多媒体材料进行适当的补充和讲解。并对学生各组表现给予表扬和记录分数。五、巩固拓展

(一)总结: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有力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的侵略,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崩溃,阻止了中国殖民化的进程,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极其重要的一页。现在我们一起来做做练习题,对你们的学习进行训练一下,行不行?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二)学生做练习题。

1、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以哪两国联军为主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

A.英美联军   B.美俄联军   C.俄法联军   D.英法联军

2、“数日后,一匹快马向热河方向飞驰,恭亲王向咸丰帝报告了‘花园’被烧的消息……”该历史情景应出现在( )

A.林则徐广东禁烟期间 B.鸦片战争期间

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3、法国大文豪雨果有这样的评价:“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无与伦比的圆明园被毁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俄国

5、法国上尉巴特雷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可雨果却严厉地谴责了他们的行径。“他们的行径”是( )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A.发动鸦片战争 B.火烧圆明园  C.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D.对华倾销商品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三)待学生完成后,再安排学生们将完成的结果与邻桌进行互相检查,教师进行讲解,帮助学生订正错误。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四)教师于将各组的表现分数,进行汇总,评出最佳小组和最佳组员,教师给予表扬。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d2a1741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96.html

《初中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导学案-word.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