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环境保护工作 奋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发布时间:2018-10-02 18:35:3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扎实推进环境保护工作 奋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引言

“十三五”时期是北京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时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作为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环境保护工作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既要竭力保护绿水青山,又要推动绿色发展,加快补齐首都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短板”。

本文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十二五”时期的积极成效、“十三五”时期的工作安排等方面,综合论述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

主要讲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什么是生态文明;第二,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第三,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第四,“十二五”时期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第五,“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形势;第六,“十三五”时期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

一、什么是生态文明

(一)生态文明的概念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生态文明进行了大量解读和阐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论何种观点,核心要义都是基本一致的,即生态文明是我们人类为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从纵向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从横向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并列的文明形式,重点在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二)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

1、在价值观念上,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生态文明倡导给自然以平等的态度和充分的人文关怀;倡导遵循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禁止无节制地攫取;倡导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之所以要树立以自然为核心的理念,是因为在历史上有过沉痛的教训。过去,由于认识的不到位,过于强调“向自然宣战”、“人定胜天”,毁林开荒、大炼钢铁,过度砍伐森林、围湖造田等等,结果破坏了生态环境,自然界都给予无情的报复。例如,1998年长江流域的降水量并没有1954年大,但是灾害损失却远大于1954年,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上游地区滥砍滥伐,水土流失;中游地区围湖造田,湿地缩小,使洪水难以自然分流,只能人为泄洪。

2、在指导方针上,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节约优先就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以较少的资源消耗支撑较快的经济发展,以降耗促发展,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保护优先就是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将环境容量作为发展的重要前提、先决条件,努力不欠新账、多还旧账,促进生活空间宜居适度。自然恢复为主就是给自然生态环境以自我修复、自我更新的时间和空间,利用自身的机能恢复和提高生态服务功能,促进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3、在实现路径上,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绿色发展主要是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经济。循环发展强调上下游产业的循环式组合和链接,把上游产业的废物变成下游产业的原料,实现能源消耗最小化、废物排放最少化。低碳发展着重围绕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要求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这三种发展路径殊途同归,目的都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4、在目标追求上,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关于美丽中国,也有不同观点,有的观点内涵很大,包括社会之美、生活之美、环境之美;有的则把内涵定格为环境之美。无论哪派观点,都包括环境之美,即天蓝、地绿、水清。通过优化国土空间开发、节约利用资源、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等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是提供更多的生态产品,比如清新空气、洁净水体、秀美山川等等。这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是美丽中国的前提,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最集中的展示、体现。

5、在时间跨度上,是个长期艰巨的过程。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没有根本转变,甚至在一些地区依然保持强大的惯性。目前,我国煤炭消费量约占全世界一半,石油消费量一半以上依靠进口,万元GDP能耗是美国、日本的2-3倍。污染物排放量远超过环境容量,发达国家上百年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现阶段集中出现,呈现明显的结构性、压缩性、复合型特点,特别是大气、水、土壤污染比较突出。2015年,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只有7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达标比例仅为21.6%;全国近一成的地表水丧失使用功能,六成左右的地下水水质差;土壤环境质量堪忧,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地区土壤污染问题较为明显,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比如四川什邡PX化工项目、江苏启东王子纸业排污事件、浙江东阳画水镇群体性事件、陕西凤翔血铅事件,等等。再以北京市大气污染为例,PM10、PM2.5的污染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夏季臭氧污染问题开始凸显。这警示着我们,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要持续用力,方能久久为功。

二、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既有全球共性的原因,也有基于对我国现阶段国情的精准把握,也是破解发展难题的现实需要。

(一)全球背景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对传统文明,特别是工业文明的得与失,进行深刻反思、不断总结过程中产生的。

人类社会的资源是有限的,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原始文明、农业文明时期,人类主要靠天吃饭,改造客观自然的能力非常弱,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微乎其微。工业文明时代,伴随着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生态环境的能力和范围不断扩大,高投入、高能耗、高消费的生产生活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集中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物种灭绝等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特别是20世纪30-60年代,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继发生了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富山事件等“世界八大公害事件”,成千上万的人因此生病、甚至丧生。在危机面前,人类开始反思、检讨,寻找新的文明形态,以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1935年,英国学者坦斯勒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开始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自然生态环境。1962年,蕾切尔·卡尔逊的《寂静的春天》出版,指出“不解决环境问题,人类将生活在幸福的坟墓之中”。1972年,麻省理工学院丹尼斯·米都斯等教授撰写的《增长的极限》,第一次展示了在一个有限的星球上,无止境地追求增长所带来的后果,引发了关于增长极限的大讨论。同年,联合国召开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将保护环境确立为人类的共同原则。1995年,美国著名作家、评论家罗伊·莫里森在其出版的《生态民主》一书中,提出了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的概念,真正把生态文明看作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式。

(二)国内现实

众所周知,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但是要清醒地认识到,成就背后是过大的资源环境代价,我们用自己的资源能源替发达国家生产低级工业品,用自己的身体去承受污染,赚取的不过是微薄的加工利润。换言之,过去我们依靠资源高消耗、环境重污染支撑发展,走过的是粗放发展道路。如果延续下去,资源不能承载,环境容纳不下,发展难以为继。

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吃、穿问题基本解决,住、行问题逐步缓解,更加关心身边的环境,渴望呼吸更加清新的空气、喝上更加洁净的水、生活在更加优美的环境中。但是环境质量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环境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以空气质量为例,每逢空气重污染时,PM2.5就成为焦点;反之,空气清新时,晒蓝天、晒白云、晒彩霞成为微信、微博上的热帖。这些都反映出人民群众对自身健康的关心,折射出对良好空气质量的期待。

面对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问题,以及人民群众对良好环境质量的期待,党中央、国务院坚持问题导向,主动顺应社会关切,审时度势,积极探索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0世纪80年代初,就提出了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1983年-1999年,先后将“保护环境”、“合理利用土地、保护耕地”、“节约资源”确定为基本国策。1994年,中国政府发布《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和发展白皮书》,首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经济社会发展长远规划。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007年,党中央充分吸纳“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等中华传统文化智慧,认真反思粗放经济发展方式的不足,积极借鉴国外研究的最新成果,深刻把握当今世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新趋势,在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而且写入了党章,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随后,党中央、国务院密集发布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政策文件。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又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绿色发展位列其中,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深化和延伸。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虽然不是我党率先提出,但是把它作为执政理念,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在全社会推行,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造,是我们的党总结人类社会发展史、借鉴国内外正反方面实践、针对中国社会发展现实突出问题进行的重大理论创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必将引导全社会摒弃“吃祖宗饭、牺牲环境、断子孙路”的发展模式,必将有利于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必将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推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

三、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重大和系统的国家战略,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必须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领域的各方面、全过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要全面推进,系统地开展政策设计、制度安排;更要聚焦重点,紧紧扣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精准发力、深入实践。环境保护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中最为基础、最为关键的一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

第一,环境保护的工作任务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高度一致。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以建立与环境相协调、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主要内容,引导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特别是产业升级换代、能源结构优化、经济结构趋向“高精尖”,以实现清洁发展、可持续发展。这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一致的。

第二,环境保护的工作目标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宗旨高度契合。

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宗旨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和子孙后代的长远发展,总体目标是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环境保护的目标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努力让人民群众呼吸清洁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在出发点和落脚点上具有高度的同一性。

第三,国内国际环境都要求将环境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

从国内发展来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在一定时期内仍将存在,并在局部地区可能会有所加剧,解决环境问题的难度很大,环境压力持续加大,保护环境已成为影响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左右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问题。从国际大背景看,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稀缺性,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谁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设计、技术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会在新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环境保护已成为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概言之,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就是环境问题;首先要加强的基础性工作,就是环境保护工作。

四、“十二五”时期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

“十二五”时期是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史上极其不平凡的五年。面对日益突出的人口资源环境矛盾、不利的地理气象条件,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北京工作的重要指示,坚决贯彻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根本理念,主动顺应广大市民对良好环境质量的新期待,打响了治理环境污染的攻坚战,推动加强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取得了排污总量大幅削减、环境质量稳步改善、环境安全有效保障的新成效,圆满完成了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等国家重大活动的空气质量和环境安全保障任务,“十二五”环保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均超额完成。

(一)推动绿色发展初见成效

坚持将环境保护作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抓手,制订实施了《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工业行业调整、生产工艺和设备退出目录》,退出1370家规模以上污染企业。实施以“能源清洁化”、“机动车低排放化”、“污水资源化”为重点的污染减排措施,严格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量“减二增一”管理,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的排放量分别削减31.81%、30.39%、19.34%和24.96%,分别超出国家下达的“十二五”污染减排任务的137%、147%、122%和147%,提前两年在全国最先完成了“十二五”污染减排任务,实现了以较低的污染排放支撑了较快的经济发展。

(二)生态产品供给提质增量

坚持将改善环境质量作为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多措并举、多方合力,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治理环境污染、开展生态建设,清新空气、洁净水体、秀美山川等优良生态产品越来越多。

四大燃气热电中心建成投运,关停三大燃煤电厂,完成核心区12.32万户平房采暖“煤改电”;全市1.97万蒸吨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淘汰183.2万辆老旧机动车,消灭了全部黄标车;空气中的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总悬浮颗粒物(TSP)等主要污染物浓度平均下降27.4%,超额完成下降15%的规划任务。特别是2015年SO2浓度下降到13.5微克/立方米,在北方采暖城市中浓度最低,与欧洲平均水平相当。2015年PM2.5浓度为80.6微克/立方米,比2012年下降了15.8%。

严格保护饮用水源,密云水库等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国家标准,保障了市民饮水安全。实施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19.86万吨/日,新建污水管网2678公里。开展永定河等水系综合整治,推行跨区县界断面水质考核、水环境区域补偿,水环境质量稳步改善,不达标水体断面中的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年均浓度分别下降16%和23.6%,超额完成均下降5%的规划任务。区域环境噪声、交通噪声平均值稳定在55和70分贝以下。完成平原地区百万亩大造林、城市增绿建设等工程,全市林木绿化率、森林覆盖率分别提高到59%和41.6%。自然保护区生态保育能力不断提升,松山、百花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水平被评为全国“优秀”,实现了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保持在“良”的等级,并逐步向好。

(三)环境安全立稳筑牢

坚持底线思维,将环境安全作为城市安全的重点领域,提升能力,加强监管,织密织牢环境安全监管网。新增医疗废物、垃圾焚烧飞灰的无害化处理能力1.64万吨/年、0.96万吨/年,工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100%。污染场地环境管理体系国内领先,修复污染土壤360多万立方米。全面监管各类放射源,聚焦高风险放射源,严格监督检查,督促落实主体责任,4869枚在用放射源和7861台射线装置全部安全受控,废旧放射源、放射性废物全部安全、及时收贮,消除了4处历史遗留的重大辐射安全隐患。年年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治专项行动,整治了涉氨、涉氯、化工等行业的一批环境安全隐患,妥善处置了240起环境突发事件,未对环境造成影响。加强辐射反恐应急值守,确保了“两节”、“两会”以及国家重大活动期间的辐射安全。

(四)环境保护监管能力大幅提升

坚持将环境保护作为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下大力气“强身健体”。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建成投用,移动执法、应急指挥装备基本到位,监测监管能力进一步提升。修订实施大气、水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规,完成PM2.5源解析等重大课题研究,制修订43项排放限值全国最严的地方环保标准,出台提高排污收费标准等38项经济政策,法规约束、科技支撑、标准引领、政策引导能力全面增强。

(五)社会认知实践不断增强

坚持群众路线,创新形式,丰富载体,依靠市民、发动市民,共同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传统媒体、新媒体两手发力,编制清洁空气白皮书,“环保北京”微博被评为中国十大环保政务微博,“京环之声”微信公众号持续占据中国政务绿色公众号榜首,营造了较好的舆论氛围。创建了26家环境教育基地,环境保护纳入干部培训教育体系。开展了“清洁空气·为美丽北京加油”、环境文化周等公众参与等活动,广大市民积极践行绿色出行、绿色饮食等绿色生活方式。加强信访工作,实施有奖举报,鼓励市民监督。

(六)区域联防联控深入推进

认真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牵头建立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以问题为导向,以提高合力为目标,建立健全了科技治污、信息共享、执法联动、合作治污、联合宣传、空气重污染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等机制,推动出台了加大天然气、优质煤、国五标准油品供应等政策,携手兄弟省区市和中央有关部门,共同造就了“APEC蓝”和“阅兵蓝”。

总体来看,“十二五”时期,是北京市环境保护工作力度最大、全社会参与程度最广泛、成果最丰硕的五年。过去五年取得的成就,为“十三五”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绿色宜居城市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五、“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一)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环境质量不达标。特别是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除了SO2、一氧化碳以外,其余均未达到国家标准。以2015年为例,PM2.5浓度超标1.3倍,NO2浓度超标25%,PM10浓度超标45%;城市下游水体水质普遍超标,中心城和远郊新城还存在不少黑臭水体。此外,噪声污染、餐饮油烟投诉较多;危险废物、垃圾焚烧等处置能力不足,但受“邻避”效应影响,落地较难。

(二)应对的挑战

从污染排放看,排放量大,超过环境承载力。在污染“增量”方面,虽然采取了控人、控车等措施,但是人口、机动车保有量和能源消费仍然持续增长,建筑开复工面积高位运行,例如机动车每年新增15万辆左右,污染“增量”大。在污染“存量”方面,持续削减的难度加大。超大城市正常运转和市民日常生活带来的污染“刚性”排放较大,机动车、散煤、餐饮、汽修等生活型污染成为排放“主角”,污染治理对象呈现出从大到小、从市区到郊区、从单位到个人的特征,点多、量大、面广、分散,减排难、监管难。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的污水、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聚集了5000多家“散乱污”企业,普遍缺乏污染防治设施,仍有大量小型分散燃煤设施,存在散煤污染、污水直排等现象。

从客观看,不利的地理气象条件、周边污染传输仍是制约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因素。三面环山、降水偏少、外来沙尘、高温高湿和强逆温天气等不利气象条件多发等客观因素仍将长期存在。周边地区污染传输占我市PM2.5来源的28%到36%,而且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特别是发生大范围、长时间的空气重污染时,对本市PM2.5浓度的分担率往往高达50%左右。2015年11月、12月发生的八次空气重污染,都是“区域型”、“输入型”重污染。

从自身工作看,环境保护的工作体系有待于完善。环境保护的职责过于分散,市级层面环保部门仅行使部分职责,环保部门统一监管难。环境保护的属地管理、行业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街乡镇等基层政府普遍缺少环保专门机构、专门人员,管理十分薄弱,属地责任难以落地。排污单位的主体责任尚未完全落实到位,市场驱动和公众参与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多重利好和机遇

从国际来看,保护环境成为全球共识。环境成为国际大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指标,绿色、低碳、宜居成为国际时代潮流。这有利于引进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帮助提高我市环境管理水平。

从全国来看,环境保护战略地位前所未有地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绿色发展成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绿色办奥”成为筹办2022年冬奥会的四大要求之一。国家相继修订、实施了《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提供了更加严格的制度保障;组织实施了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指明了技术路线和防治重点。

从京津冀来看,环境保护成为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中央发布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的功能定位,并强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率先突破。这有利于以更宽的视野、在更大的空间上,统筹解决环境问题。

从我市来看,环境保护成为落实“四个中心”的功能定位、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重要内容。“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了首都在新的历史阶段的发展方向,为合理确定城乡建设规模、疏解非首都功能、优化空间布局提供了依据,也为从源头上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从共识来看,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环境质量成为全社会价值取向的最大公约数之一。“环境也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社会共同向往、追求的目标。随着生活质量、环保意识的提高,社会公众对良好环境质量的诉求,将越来越强烈,期盼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这有利于公众增强环保自觉,践行环境保护,加快形成更加健康和绿色的生活消费方式;同时更广泛地参与环境治理和环保监督,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

综合分析判断,“十三五”时期,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既面临多重挑战,又有诸多历史机遇,机遇大于挑战。既要坚持在战略上打持久战,更要必须准确把握新的阶段性特征,紧紧抓住和用好历史机遇,锁定新重点,以改革的精神、法治的思维,研究新办法、用好新手段,解决新问题,分步打好新领域的歼灭战,着力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六、“十三五”时期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

(一)基本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北京工作的重要指示,坚持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指引,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牢牢把握生态文明建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要求,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局,围绕改善环境质量的“一个目标”,聚焦大气和水污染治理“两个重点”,严守污染排放上限、环境安全底线、生态保护红线等“三条底线”,注重发挥人口、能源、水资源、建设用地等“四个源头”管控作用,实施环境污染防治、环境安全监管、加强生态建设、推动区域协作、提高治理能力等“五大任务”,坚决打好攻坚战、持久战,多出市民看得见、摸得着、能受益的生态产品,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做出积极贡献。

(二)规划目标

排污总量持续削减,大气和水主要污染物减排幅度领先全国平均水平。

环境质量明显改善,PM2.5年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30%以上;城市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保持稳定达标,中心城、远郊新城的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城市下游水体水环境质量按功能区达标;土壤环境质量总体清洁;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在“良”的等级。

环境安全有效保障,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放射源辐射事故年发生率低于每万枚1起。

生态功能稳步提升,生态保护红线区占全市面积的55%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44%。

(三)重点措施

1、深化大气污染协同减排,努力使空气更清洁。

空气质量事关国家形象、首都荣誉、市民健康,是本市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三五”时期,继续聚焦PM2.5污染治理,根据其污染来源、形成机理,在交通运输、能源生产和消费、工业和工艺、城市建设和管理、农业生产、生活和服务业等六大领域,实施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颗粒物(PM)、挥发性有机物(VOCs)、氨(NH3)等五项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努力使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让更多的蓝天白云惠及市民。具体措施分别是:

(1)控总量调结构,完善低排放交通运输体系。紧扣车、油、路等主要环节,推进减油减排。对新车,进一步严格机动车总量控制,2018-2020年全市机动车新增量控制在30万辆左右;同时减少新增燃油机动车比例,提高新增电动车比例。2016年起,公交、环卫等八大行业新增的重型柴油车全部安装壁流式颗粒捕集器(DPF)。提前执行机动车新车第六阶段排放标准,从源头上减少单车污染排放。对高排放等老旧机动车,鼓励、约束政策并举,基本淘汰国Ⅰ、国II标准轻型客车和城市货运车队的国III标准重型柴油车,定期更换燃油出租车的三元催化器,鼓励公交、环卫等重点行业车辆更新为新能源车、国Ⅴ及以上标准车辆。对在用车,强化路检路查、入户抽查、激光遥测,严查尾气超标排放行为。对外埠过境车辆,多措并举,引导过境大货车绕行北京。对油品,2017年起实施第六阶段油品标准。继续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到2020年全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900公里以上,公交专用道达到1000公里。此外,综合施策,服务和支持更多市民绿色出行,改善出行结构,到2020年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5%,同时推动减少小客车出行比例。

(2)调电调气压煤,完善能源消费清洁化体系。坚持能源清洁化,积极引进外埠电力、天然气等清洁优质能源,优先实施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75万户居民煤改清洁能源工程、郊区1.9万蒸吨左右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全市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等三大工程。到2017年底,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区全境和房山、大兴、通州的平原地区基本实现采暖“无煤化”。到2020年底,全市平原地区基本实现采暖“无煤化”、全市基本无燃煤锅炉、燃气锅炉基本低氮排放。此外,关停华能燃煤发电机组,结束上百年的“燃煤发电”历史,全部改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发电。到2020年,全市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900万吨以内。

(3)疏功能强治理,完善绿色产业体系。按照就地淘汰一批、转移疏解一批、深度治理一批的原则,削减工业大气污染排放,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对重污染产业,进一步控制和削减产能,炼油规模控制在1000万吨以内,3家水泥厂全部转型成为危险废物协同处置企业。对产生污染的工艺,严格执行并动态修订污染行业、生产工艺退出目录,调整退出铸锻、沥青防水材料等生产工艺。对“散乱污”企业,开展违法违规排污及生产经营行为的清理整顿,5000多家“散乱污”企业基本清退。对石化、汽车制造、印刷等确需保留的企业,实施环保技改工程,采取低挥发性有机物涂料替代、有机废气末端治理等措施,减少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排放。此外,组织400家以上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19个市级以上工业园区全部建成生态工业园区。

(4)抓管理促保洁,提高“三尘”、“三烧”治理精细化水平。对施工扬尘,督促抓好施工现场环保管理,推广应用高效洗轮机等扬尘控制的新技术、新措施,实施施工场界颗粒物浓度监测评估考核新机制。对道路扬尘,推广机械清扫保洁组合新工艺,到2020年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2%;同时加大再生水冲洗道路力度。对渣土运输车,严格环保管理,要求驶出工地前必须合盖、冲洗轮胎和车体。对混凝土搅拌站,进一步压缩生产规模,提升环保管理水平。对非道路施工机械,逐步扩大第四阶段标准及以上施工机械的使用范围,并开展电动化改造试点。对郊区公路,明确保洁工作的责任主体、工作机制和考核标准,提高保洁水平。对露天烧烤、露天焚烧等,严格执法监管,减少因烧致尘。

(5)压规模削减氨,构建农业生态化体系。氨主要来自农业排放,农业是削减氨排放的重点领域。坚持压缩规模、深化治理并举。到2020年,种植面积压缩至250万亩,其中果树100万亩;生猪养殖规模调减至200万头左右,肉禽养殖规模调减至6000万只左右;奶牛存栏量控制在14万头左右,肉牛出栏量控制在10万头左右,蛋鸡控制在1700万只左右。同时,推进规模化养殖场收集、处理畜舍废气,提高氨的去除效率。

(6)严标准强引导,推进生活服务低碳化。积极应对生活污染不断增加的新变化,加大治理力度。制订餐饮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监督饮食服务经营场所和单位食堂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施,并保证正常使用,全面控制油烟、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鼓励家庭更新使用油脂分离度达到95%的吸油烟机。严格汽修行业喷漆房的环保管理,执行统一的废气治理工艺标准、设备标准和管理标准。组织完成殡葬火化行业的大气污染深度治理,对医院消毒设备和垃圾、污水等集中处理设施,实施废气处理提标改造。

2、统筹水污染防治水资源补给,努力使水体更洁净。

水资源不足与水污染并存是影响、制约首都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水污染防治、水环境建设是新时期推进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十三五”时期,要在保障饮用水源安全的基础上,聚焦黑臭水体、劣V类水体等两个突出问题,重点在城乡结合部和远郊,综合整治生活污水、农业和工业废水污染;加大再生水等补给力度,因地制宜构建水生态系统,合力改善水环境质量,让更多的洁净水体亲近市民。具体措施:

(1)严格保护饮用水源。在密云、怀柔水库上游等水源涵养区建设213条生态清洁小流域、20万亩水源涵养林,提高水源涵养水平。在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源保护区,严格依法管理、执法检查,清理保护区内的违法建筑、排污口,搬迁工业企业、畜禽养殖场、非正规废品回收点、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等污染源,实施加油站防渗漏改造等等。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的日常保护管理,建立农村饮用水源地水质定期检测制度。

(2)提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能力。以城乡结合部和郊区为重点,截污、纳管、分散治理多措并举,实施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的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到2020年,全市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厂15座、新建再生水厂29座;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726万吨/日,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其中中心城和城市副中心99%,新城95%,乡镇78%。在大力度建设污水处理厂的同时,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运污水收集管网,计划新建、改造污水收集管线1669公里,确保污水能够收集到污水处理厂。因地制宜采用点(调蓄池)、线(沿河收集管线)、面(下凹绿地、湿地、蓄滞洪区)相结合的方式,推进雨水收集系统建设,抓好城市副中心的“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工作。同时,取缔非法污泥堆放点,加快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工程建设。到2020年,全市污泥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处置。

(3)积极防治农业农村水污染。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到2020年保留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全部完成粪污治理,实现资源化利用。调整种植业结构与布局,在地下水严重超采区、重要水源保护区等重点区域,逐步有序退出小麦等高耗水作物种植,转农为林,到2020年全市粮田调减到80万亩左右。实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推广农作物病虫统防统治、环境友好型农药、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利用等技术措施,到2020年全市农药、化肥施用总量分别比2015年减少15%、20%以上。以城带村、镇带村、联村合建、单村处理、单村收集储存等方式,在760个村新建污水收集处理设施。

(4)实施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管理。取缔不符合产业政策、严重污染水环境的制革、印染、电镀等生产工艺。对全市工业园区和工业园区以外的排水企业,监督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或者委托处理,确保达标排放,禁止污水直排;对工业园区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监督安装在线自动监控装置,做到“有设施、有运行、有监管”。对垃圾填埋场、垃圾中转站、餐厨垃圾处置厂的渗滤液,督促开展深度处理,禁止外运直排。

(5)加大生态用水调配力度。采取再生水、清水、雨洪水联合调度等措施,改善河湖生态环境,增强水体自净能力;其中,到2020年用于河湖补给的再生水达到7.9亿立方米。加大流域调水和水系连通工程的建设力度,基本形成三环水系绕京城的格局,以及区际水系连通格局,增强河湖水体的流动性。

3、积极开展土壤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努力保持一方净土。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表明,北京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属于清洁或尚清洁水平。尽管不是突出的环境问题,但我们依然高度重视,“十三五”时期,制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全力保障市民的“米袋子”、“菜篮子”的产地环境安全,全力保障污染场地再开发利用的环境安全。具体措施:

(1)夯实土壤污染防治的基础工作。以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为重点,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建立覆盖全市各区、涵盖农用地土壤和城市土壤等各种土壤类型的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定期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调查。建立全市土壤环境质量地理信息系统。

(2)实施农用地土壤环境分类管理。以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结果为依据,结合农业调结构、转方式工作,实施分类管理。将未受污染和轻微污染耕地,划定为永久基本保护农田,实行严格保护,确保面积不减少、土壤环境质量不下降。制定实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方案,安全利用轻度和中度污染耕地,降低农产品超标风险。严格重度污染耕地用途管理,严禁种植食用农产品。

(3)管控建设用地环境风险。开展工业企业原厂区、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原地、历史遗留尾矿库等土壤环境问题集中地区的环境安全风险清查,建立风险管控地块名录。严格污染场地再开发、利用的环境准入。重污染场地禁止开发用作居住、商业、学校、医疗和养老机构等项目。对污染场地实行封闭管理,鼓励开展自然修复、生态修复,修复后以绿化用途为主。污染场地确因公共需要进行二次开发,必须先行治理污染,符合风险管控要求。强化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程监管,严防二次污染。

(4)提升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建立健全以焚烧和生化处理为主、填埋场仅用于残渣处置与应急保障的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新格局。到2020年,全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生化处理能力分别提高到25250吨/日、6950吨/日,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资源化率分别达到99.8%、60%。提高餐厨垃圾处理能力,到2020年,全市餐厨垃圾处理能力提高到3000吨/日、餐厨废弃油脂处理能力达到350吨/日。

(5)严格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完善转移联单、排污申报等制度,建立危险废物管理信息系统,对危险废物的重点产生单位、集中处置单位进行严格管理。规划建设一批危险废物集中处理处置设施,其中新增医疗废物处理能力150吨/日、垃圾焚烧飞灰处置设施能力328吨/日,医疗废物和垃圾焚烧飞灰在本市基本实现安全无害化处理处置。完善废弃荧光灯等社会源危险废物的收集处置体系。逐步削减尾矿、煤矸石、粉煤灰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历史堆存量。加强对铅、汞、镉、铬和砷等重金属的全过程管控,使铅、铬的排放量继续下降;建设含氰金矿尾矿安全处置工程。

4、加强辐射等环境安全监管,努力防控环境风险。

坚持“安全第一”,从防范和应急两方面入手,提高风险防范、应急处置能力,努力降低环境突发事件的不利影响。

(1)严格辐射环境安全监管。控制核设施和高风险放射源总量,原则上不再新增反应堆等核设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推动现有核设施逐步退役。对辐照加工、移动探伤等Ⅱ类以上高风险源,提高准入门槛,严控新改扩建项目。逐步退出非首都功能、辐射安全风险隐患较大的涉源单位。整合许可、监测、监管、收贮、应急等环节,实现对放射源的生产(进口)、销售、运输、使用、储存、废弃、处置等生命全周期的全过程监管。聚焦高风险源,对辐照装置、伽玛刀、钴治疗机、后装机、刻度计量仪、车载安检设备等I、II、III类放射源的装源、倒源、运输,以及废源返还收贮等高风险活动,进行监督性监测和现场检查。开展核安全文化建设,推动全市240家涉源单位全部创建成为“辐射安全规范单位”,提高涉源单位自我管理水平。完成城市放射性废物库的电子监控、监测设备的升级改造,开展废旧放射源、极低放射性废物的清洁解控和处置,逐步实现废物贮存量最小化。完成572台大型电磁发射设施周边的电磁环境调查、电磁辐射水平监测。开展电磁辐射知识的科普宣传。

(2)严格环境风险防范和管理。定期排查环境风险源,建立环境风险源管理系统,实现“一源一档”。加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建立快速、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和事故抢险机制,进一步强化应急车辆、监测设备和防护设备等装备建设,全面提升大气、水、辐射、土壤等现场和实验室的应急监测能力。建立环境应急专业物资储备库,提高应急物资的综合保障能力和整体救援能力。

(3)分类防治噪声污染。合理规划和控制道路、城市轨道、铁路、机场与周边敏感建筑物的防护距离,避免形成新的噪声污染。对新改扩建的道路交通、高速铁路、机场等建设项目,督促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执行“环评”、“三同时”制度,确保配套的噪声污染防治设施、措施落实到位。在高速公路、快速路两侧噪声敏感建筑物比较集中的路段,实施隔声窗、隔声屏障、绿化隔声带等降噪工程。试点治理高噪声排放的公交/大型车辆。对超过排放标准、影响居民生活的餐饮业、冷却塔、娱乐业、商业企业等固定声源,实行限期治理,并加强后期监管。推广低噪声施工机械,严格查处夜间施工噪声扰民行为。

5、塑造绿色生态空间,努力提高生态建设效益。

(1)严格生态空间管控。将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重要水源涵养区、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珍稀和濒危野生动植物自然分布区等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区。在生态保护红线区,制定实施“负面清单”,实施严格的资源保护、用途管制、产业退出制度,原则上不再进行开发建设。

(2)筑牢首都生态屏障。携手天津、河北,共同构建一南(京津保地区森林湿地大板块)、一北(西北部生态涵养区)、一环(环首都国家公园和森林公园环)、多廊(重点生态廊道)的京津冀区域生态空间格局。在市域里构建“青山为屏、森林环城、九楔放射、四带贯通、绿景满城”的生态空间格局。

(3)完善水陆生态体系。在山区,宜林则林,完成10万亩废弃矿山生态修复、20万亩宜林荒山绿化等工程。实施平原地区38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到2020年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加强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建设,推进小微绿地建设,到2020年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8.5%。对全市150万亩低效生态公益林进行改造提升,推进300万亩森林健康经营。恢复湿地8000公顷、新增湿地3000公顷,全市湿地面积增加5%以上。

6、区域联防联控,努力实现率先突破。

按照“统一规划、严格标准、联合管理、改革创新、协同互助”的原则,进一步深化同天津、河北的协作,加快建设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

(1)配合中央有关部门,积极推动京津冀环境管理一体化。推动制订《京津冀区域环境污染防治条例》。推动区域机动车排放标准、油品标准逐步统一。对电力、钢铁、水泥、石化、有色、化工等六大行业和燃煤锅炉,推进国家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分步实施。推动出台燃煤总量控制、优质型煤替代、新能源车推广、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秸秆综合利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等政策。配合建立京津冀生态环保基金。完善北京、天津同河北四市的空气重污染预警会商、应急联动机制,共同应对大范围、长时期的空气重污染。健全流域水污染事故应急联动机制。对区域环境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重大建设项目,开展环评会商。

(2)主动牵头,不断完善京津冀区域协作机制。牵头制订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中长期规划。建立三省市环境信息共享平台,共享三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数据,以及政策、技术和经验。完善执法联动机制,对秸秆焚烧、燃煤及机动车油品质量、机动车污染,处于省市边界“飞地”的共性污染源等,开展联合检查,共同打击违法排污行为。拓宽资金来源,加强技术推广,完善北京、天津同河北四市的合作治污机制,共同提高京津冀核心区的治污水平。围绕重大政策、重点工作进展、环境质量改善等,开展联合宣传,提振全社会信心。此外,携手河北共同践行奥林匹克2020议程,构建冬奥会环境保障体系,保护赛区周边生态系统,努力为筹办绿色冬奥会打下扎实基础。

7、完善环境治理体系,努力提升治理能力。

坚持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统领,用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用创新的手段提升环境保护能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提速增效。

(1)完善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终身追责”要求,制订实施各级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各区党委、政府及街道办事处、乡镇将环境保护作为基本职责,履行属地管理责任;行业主管部门“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管环保”,对本领域环保工作负责;综合执法部门履行监管责任。研究建立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指标、绩效考核和督查问责机制。建立环保督察巡视制度,实现督察巡视“全覆盖”。建立符合中央精神、富有实效的环保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体制,监测机构垂直管理,执法力量下沉基层。制订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自然资源资产负债统计和离任审计制度。

(2)完善对污染源的监管机制。制订实施排污许可证管理办法,对重点排污单位实施“一证式”精细化管理,禁止无证排污。建立重点排污单位的排污总量、排污强度双控机制。建立完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将企业环境行为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倒逼生产经营“绿色化”。完善重点排污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平台,要求其全面公开环境信息,便于公众监督。修订大气、水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规,制订低矮面源等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防治重心逐步转向点多、量大、面广的分散点源、移动源和面源。完善环境保护行刑衔接机制。健全基层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提高街道办事处、乡镇和村、社区对一般污染源的监管能力。

(3)积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在排污收费“费改税”之前,动态调整主要污染物排污收费标准,适时增加收费种类。建立反映排污强度的电、水、气、热、成品油阶梯式、惩罚式价格政策。完善初始排污权核定,推行排污权有偿取得、排污权交易。鼓励金融机构加大绿色信贷的发放力度,支持设立各类绿色发展基金。制定实施提高机动车使用成本、引导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的公共政策。

(4)有效引导公众参与。将环境保护纳入国民教育和干部教育体系,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倡导文明、节约、绿色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完善“12369”投诉举报热线等举报平台,健全环保行政听证、环境违法有奖举报等制度,聘请环保监督员,鼓励公众共同参与环境保护、共同享有良好环境质量。

谢谢!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d13bbf4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22.html

《扎实推进环境保护工作 奋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