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的智慧1-7剖析

发布时间:2018-10-18 21:05:3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心经》的智慧(1-7

/吴中立

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心经》的智慧1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心经》,全名《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这部经大概是最短的佛经了。虽然很短,却是非常了义的经典,同样是密义无限。也许因为短,所以表达得非常地浓缩,普通人反而不易悟入。

之所以说是心经,因为它可以帮我们契入诸佛本心、本源。悟此心,即是般若,换句话说就是领悟了佛陀的心,领悟了觉者心中的大智慧。般若即佛心,佛心即般若。

那么如何契入佛心,开启大智慧呢?那就是依照这部经修行。

如何修行呢?观自在菩萨(也即是观世音菩萨)告诉舍利弗,应修观照。如何观照呢?深入地观照。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照法门,又叫观心法门,也可以叫内观法门,即是观世音菩萨修行的法门。这本经里面为什么不翻译为观世音菩萨呢?因为观自在菩萨这个名号更好地对应了观照法门的密义。

“照”这个字,也很微妙。照,就是观,是无分别地观察,也就是整体观。观察什么呢?当下发生的一切。观照,让我们的意识,就如一盏灯一样照着。

这也就是“如是”。

所以,观自在菩萨告诉我们如何透过深入地观照的修行,达到觉者的解脱与无上智慧,是本经重点。

般若智慧跟观照法门的关系是怎样的呢?观照即般若,般若即观照。不二。

《心经》的智慧2

无分别地观察,才是观照;否则不是观照,而是想象,那还是在五蕴里面打转。

无分别地观察是很难的一件事。人们常常带着强大的分别心在观察这世界,就像带着一副又一副的有色眼镜在看这个世界一样,而且毫无自知。这个分别心既是来源于我们的五蕴(色受想行识中的识),又造就了我们的五蕴、十八界(现象世界的一切)。识就是分别的意思。

以有分别的心去看世界万物,正是轮回的根本。

所以,反过来,如果能把分别心转化为无分别的观察,就是修行。

西方哲学和科学家们也一直在强调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后来随着进一步的发展,继而转移到认识自己。很多有思想的人,开始往内看自己了。

可是,以有分别的心去观察世界,或省思自己,我们既不可能真正认识清楚这个世界,也无法认清楚自己。

近代,西方心理学的鼻祖佛洛依德才开始探索潜意识(无明),我们才发现很多没有意识到的东西是如何在影响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

近代,西方现象学的鼻祖们则开始提出所谓的悬搁。什么是悬搁呢?这意味着我们看任何现象都要能首先放下自己的评判和预先的假定,让事实回到事实本身。

说起来好像很容易,其实做起来还是很难。因为分别心很强大地阻隔我们自己,我们的无明也很强大。

事实的真相是:我们看一切现象所看到的不过是自心的投影罢了。换句话说,没有任何事物不受观察者本身意识的影响。这其实也是唯识学家们所说的“唯识所现”,量子物理学家所说的“观察者效应”。

我们才开始认识到,意识科学领域和物质科学领域是不可能绝然分割和对立的两端。

人类几千年来能真正认识真理的人少之又少,这样的人可以称之为圣者、觉者。能深入地省思自己的人都已经很了不起了,也多少可以称之为贤者了。

道不远人。其实真理一直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身上。可是我们离真理很远。正如现代的新新人类们说的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相隔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看不见我。”

看清楚自己的分别,才能真正认识万物。这个过程也称之为“转识成智”。

《心经》的智慧3

观照,也意味着尊重当下一切事物的本来面貌,一切如是,同意当下发生的一切。

系统排列大师海宁格谈到过“同意”这个词。现在就用大师的话来带领我们做一个冥想,关于同意的冥想。

“我同意”就意味着“我接受”。

内心真的接受了,还有什么是无法面对的呢?

接受自己的一切,真实的你自己、我自己。

我就是我本来的面目。

同意,

同意是唯一的成为自由的工具,一旦开始同意,你就不再反对任何事情,抗拒任何事情。

把眼睛闭起来,感受这同意。

首先,你同意自己的父母,他们的本来面目。

你也同意他们的祖先,以他们的本来面目;

也同意自己,以自己的本来面目;

不要愿望什么事情会不同,你是你自己最好的成品;

你也同意自己的罪过、过失;

你同意你自己以前拒绝过的所有的东西;

你看着它们,对每一样事物,说,我同意。

去感觉,对自己的心灵,身体,有什么样的影响。

你只要去同意,

同意自己的成功,

同意自己的失败,

以平等的心,

你由于自己的成功成长,

也由于自己的失败而成长,

由于同意,你能往前走,带着自信的往前走,

你的各种状态可能也在进行中,

学校、工作、感情……

同意它,它们本来的面目去同意它,

如果有冲突,你同意其中的一方,

也同意另外的一方,

你也同意冲突本身,它本来的面目去同意,

用这样的方式你得到了力量,

如果有任何反对的,

我们就会失去力量,藉由同意,我们得到了力量。

因为这个生活,我们就跟所有的一切融合了。

如果你生病,或者其他有些状况。

你也同意,

然后所有你所同意的事情,也可以离开你,

过一阵子以后,也可以离开你,

一旦它受到了同意,他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

现实就是这样的,

同意,同意。

深呼吸,反复做几次。

我也写过一首小诗,来表达观照和同意之间的关系。

一种感觉(受)的存在,

又或者,

一种限制性的信念(想),

又或者,

一种分别心(识),

又或者,

一种发生在三度时空里的意识投射现象(色),

被称之为未完成(行)。

那如何是完成呢?

就只是同意,

于是,在当下,

它就是完成的了。

观照,就是去同意。

(更确切地说,

也没有所谓的“去同意”,

就只是同意。)

于是,每个人都成为了观世音。

《心经》的智慧4

在一个心理学的圈子里面,有人问我什么是业力这个问题。离开佛法这个圈子或语境,要向心理界的人来诠释什么是业力,有时候是非常困难的。为此我也努力地向他们解释了很多,可看得出很多人还是似懂非懂。但此刻,我想到了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它。什么是业力?其实对于这些学心理学的人来说,很好的一个理解角度就是:所谓业力,就是心灵里面的那些未完成事件。

我想,学过心理学的人大概不会对未完成事件这个词感到陌生,这个词最早来自西方的完形治疗学派。这个流派的创始人是弗烈兹·伯尔斯(FritzPearls),他也是德国人。这个流派认为:

“未完成事件(unfinishedbusiness)”,是指未表达出来的情感,包括:悔恨、愤怒、怨恨、痛苦、焦虑、悲伤、罪恶、遗弃感等。虽然这些情感并未表达出来,但却与鲜明的记忆及想象联结在一起。由于这些情感在知觉领域里并没有被充分体验,因此就在潜意识中徘徊,而在不知觉中被带入现实生活里,从而妨碍了自己与他人间的有效接触。未完成事件常会一直持续存在着,直至个人勇于面对并处理这些未表达的情感为止。

一个人潜意识里有未完成事件,他会有不知不觉地想要完成这个事件的冲动,但当他真的要面对跟过去发生的事件类似的现实情境时,却同时又会经验到类似于负性情感体验例如恐惧、焦虑、罪疚、愤怒等,因此产生无意识的逃避。这样,未完成事件就总是伴随着内心的冲突、矛盾。

完形治疗学派比较多地关注一个人从小到大生命经历中各类未完成事件的影响。后来的催眠回溯疗法、NLP、唯识深层沟通等,都多少可以看到这个流派的一些影子。然而,后来当我深入地研究家族系统排列这门学问之后,也开始把未完成事件的概念扩展至更大的范畴,也就是系统的层面。

也就是说,未完成事件,不仅包括一个人在整个生命经历里面的未完成事件,也包括了他曾经所在的家族系统里面发生的未完成事件。一些在家族中曾发生过的一些类似于巨大冲突、谋杀、自杀、意外、非正常死亡、堕胎流产之类的事件总是会通过系统牵连影响到好几代之后毫不知情的另一个人的命运。

所有的未完成事件,事无巨细,都会在心灵里面留下印记,心灵里面的印记又会让人潜意识地想要完成它们,感召一切外境中的人事物,因而变成循环生起的现象。

未完成事件,也就相当于佛教里面五蕴中所说的行蕴

中国道家讲五行,佛教则讲五蕴

五蕴皆空,意指五蕴的本质是,也就是说,这五蕴色受想行识都是变化无常而互相转化的。

上一次《地藏经》重点解读我们从因果法则的角度上谈了业力,这部《心经》我们则从五蕴十八界的角度讲讲业力。

如何终结业力?观自在菩萨说,我们应修观照,深入地观照。

《心经》的智慧5

佛法是关于生命的科学,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课题就是关于业力。依照佛教中观的观点来说,业力是即空即有,又是非空非有的。《地藏经》就是重点讲业力是“不空”,而《心经》以及很多般若经典则都是重点讲业力的空性本质。我们如何来理解呢?

业力即是指生命的作用力,业力的发生我们说是造业、作业。在 “《地藏经》的重点解读”里面我们谈到业力有很多的划分归类。例如:

从造业的发生来源来分:身、口、意业;

从造业主体来分:自业、他业;

从造业范围来分:别业、共业;

业力的相貌来分:行力、愿力;

从五蕴(五行)角度划分:色、受、想、行、识;

从善恶角度划分:善业、恶业、无记业;

从修行与否的角度划分:染业、净业;

从定相的角度划分:定业、不定业;

从因果现象上划分:业因(业种)、业缘、业果、业报、业感、业境等;

从识的角度可以划分为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现在,我们从未完成事件的角度去认识业力,也可把它划分为“个体的未完成事件”和“系统的未完成事件”这两大类。

什么样的情况会造成我们生命中有这两种未完成事件(业力)呢?

就个人而言,乃是在某些事件、情境发生的时候,我们有未能表达出来的情绪、感受以及被现实所压制的想法;而就系统而言,未完成事件是有被遗忘的或排除在系统之外的人或事物,或者让整个系统“失序”的事件发生。

不同的佛教经典会从不同的角度谈到业力以及业力的解脱法则。《地藏经》重点是从因果法则的角度谈这部分,这部《心经》则是从“色受想行识”五蕴的角度来谈这部分

行蕴常常是从色受想识而来,它和色蕴、受蕴、想蕴和识蕴都是一体的。它们同时并存在无明(无意识)里,且彼此之间无时无刻不在相互转化,故这五者统称之为“五蕴”或“五阴”,这种能够互相转化的关系就是“空”。

五蕴之间的这种相互并存而又相互转化的关系,我们既可以称之为“空”,也可以称之为“不二”。所以各种五蕴的现象和本质之间的关系我们称之为“色空不二”……,也就是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所以我们现在谈到了“空”。

“空”这一字可以说代表了佛法精髓中的精髓。一说到“空”,我们不能认为“什么都没有”这是空,而反而应该联想到“有”,想到这世间万物,甚至是宇宙万物,更要想到的是宇宙万物之间、一切生命与能量之间彼此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关系。

所以,佛教真正意义上的“空”,不是匮乏的,而是富有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每时每刻都在互相转化之中的。

能够互相转化是空性的最大特征。菩萨正是依照“空性”这一能够互相转化的特征发起一切神通妙用,使得虚空成为无尽的妙宝藏,也才能够转化世间一切深重业力。

《心经》重点解读6

我们来谈谈“色”。

色指物质界,在我们人而言主要是指肉体及跟我们的肉体有关的一切物质现象、活动。更广泛一点来说,也包含了身体外界、所在的周边环境里面发生的一切物质现象。

也就是说,狭义而言单单指身体可见的物质部分,受想行识是不可见的部分。但广义来说,色其实也包括内在的色和外在的色,包括了你看得到的、意识到的,或你看不见的、意识不到的。

因此究竟来说,色受想行识”这五者是一体不二的。

我们的身体不仅仅是一副肉体,更是有记忆的也可以说是有智慧的。正如行蕴里面包含了“色受想识”这其他四个蕴,色身里面也蕴含了“受想行识”。

每个细胞都是“色受想行识”的和合。换句话说,每个细胞里面都有精微的物质结构(色),有其情绪感受(受),有想法(想)业力(行),还具有意识(识)。

因此,色是业力的一部分。

如果缺乏了“空性(不二”这一整体认知的角度,现代医学就会发展出一个最大倾向,那就是当身体的某些部位有了某种疾病症状,就去发明并采用各种药物或器官移植等外力手段来改变这些身体症状。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身病医身,心病医心”,这种医学发展的结果越来越可怕。更为奇怪的是,人们却一直对这种狭窄的观念所主导的医学体系深信不疑

在《疾病之言》这本书中建议人们要倾听疾病之言,扩展我们的观察者意识。把意识扩展到物质界以外的部分,看到“色”的背后还有“受想行识”的存在,它们也都是身体能量所表达的不同形态。

这样的观照,扩展了我们的观察者意识,我们对身体的疾病也就不会仅仅抱持一种狭隘的战斗立场或对抗态度。

年前的时候,我曾为北京的同学示范了一个系统排列,这个排列揭示了疾病跟业力的关系,也揭示了助人者如何在尊重案主的疾病业力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帮助到案主。

这个排列我只用了四个代表:案主、疾病、业力、助人者。

一开始我先排出案主和她的疾病的代表。然后又加入助人者。

助人者一开始的举动是移动到疾病面前把疾病从案主的身边推开一段距离。在助人者的这个干预之下,疾病的代表只好离开案主一段距离,这时候我加入了案主的业力的代表。

显然,案主的代表没有看向业力的代表,助人者也没有关注业力的代表。业力的代表从一开始站上来之后,便一直往后退,退至场外的某个位置。

这些移动表明,在我们的医疗系统,疾病的业力讯息一直是被排拒或者说被忽视的。

而疾病的代表虽然被推开了一段距离,之后却仍然在一直看着案主,并且伺机又再次地靠近案主。这个移动显示疾病并没有真正被解决。

后来,我建议助人者看向业力的代表,并推动案主也看向业力的代表,她们同时向业力的代表鞠躬。这时候,业力的代表感到被接纳,她很高兴,而这时疾病的代表也竟然自发地从案主的身后往后进一步退开,退到很远的地方。

这显现出一旦助人者和案主都能尊重疾病背后的业力,疾病会自发地远离。

我把排列就在这停下来。

《心经》的智慧7

接下来,我们再谈谈“受”。它是指我们人的情绪和感受。

系统排列的观点认为,人的情绪感觉主要分为四种:原始感觉、派生感觉、承接感觉和超然感觉

我看过市面上绝大部分关于情绪管理的书籍,各种理论和方法都可以说汗牛充栋,却始终没有看到哪一本书能够像系统排列大师海宁格对情绪的洞见来得彻底;无论是传统的西方心理学还是精神病学,对人类的情绪、感受也都缺少真正的理解和洞见。当然,各派传统的佛教理论对这个部分的具体阐释也不多。

承接感觉这种感觉为例,我们常常会以为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情绪感觉都是他本人的感觉。但事实上却不然,承接感觉意味着人们常常是活在另一个人的感觉里面却不自知。这是不是很奇怪呢?各种的灵性书籍都会说“要学会做你自己”“活在当下”之类的话,可是我们如果连承接感觉是什么都搞不清楚的话,那所谓“学会做你自己”、“活在当下”们都不过是一句句空话。

海宁格大师认为,一个人的承接感觉大部分是从认同他人而来,甚至会是认同一个从未认识的家族长辈那里来。

在家族排列中我们常会看到这种情况。如果当事人清楚知道他所承接的感觉是来自那一个人,为那个人所做,他便会得到自由。也就是说,当事人看到(意识到)的刹那就可能解除认同。而那份承接而来的感觉背后多数是存在原始感觉,只有当事人解除认同后,他才可以触及到那份原始感觉。

现代心理学理论以及中医理论都或多或少地发现说如果一个人情绪压抑和阻滞,会导致其身体的某些特定部位产生一些疾病。也就是说,是会互相影响的。

然而很多的书籍却会教导说用控制、压抑、转移、宣泄等方式来消灭管理情绪。而在实际个案处理上,我们往往会发现,任何情绪、感受都无法用这样单一的处理方法就能解决。这是因为,除了超然感觉之外,几乎在每个人种种情绪感受的背后,往往可以追溯到这个人或所在系统内曾经发生过的一些未完成事件(业力)。在没有真正触及并完结这些未完成事件时,这些情绪感受总是不可避免地会一再地重复发生。

更何况,我们也发现,情绪感受根本无需要消灭它们。

如何能看到自己的情绪感受的生起,并能够区别它是何种感受,进而探索、洞见到它的根源及转化之道,才是最重要的。

“照见五蕴皆空”。

菩萨能够观照到受蕴(各种情绪、感受)是属于业力的一部分,但它的本质又是空性的,所以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能够转化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c96f4b0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58.html

《心经的智慧1-7剖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