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生意识与平安智慧

发布时间:2014-05-16 07:39:2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贵生意识与平安智慧

李雪峰

    平安和顺地度过一生,这是每个人的基本需求与愿望。生活中艰难险阻不可避免,在遇到险境时如何自处,进而自救?在风平浪静时如何预备,防患未然?中国古人在与各种灾祸作斗争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和智慧。回顾这些体悟与教诲,对于我们每个人大有裨益。

“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人的生命价值几何?人又该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中国人除了有必要时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也有着丰富的贵生智慧,教导我们如何防范灾祸、珍惜生命。

    贵生意识首先是贵人意识,即意识到人与其他事物相较之下更为重要。在中国古人的世界观中,人与万物生活在天与地构成的大环境中。那么,在天地万物中,人处于什么地位呢?老子认为,人与道、天、地在重要性上并列,即“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道德经·二十五章》)《黄帝内经》则进一步指出人贵于天地之间的万物。其《素问》篇中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翻译过来就是,天所覆盖与地所承载的所有的事物之中,人是最可宝贵的。这些思想,反映了人类对于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自身特征与价值的认识。

    贵生意识的核心是珍惜生命。懂得生命的可贵,不等于会自觉珍惜生命,因为人还常常受名利所累,甚至为此不惜牺牲生命。对于这些短视的愚蠢行为,古代思想家给予了有力批判。例如,老子针对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重功利甚于重生命的现象,就尖锐地发问:“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道德经·四十四章》)他所追问的是,虚名与身体、外物与身体、得到身外之物与失去生命相比,哪一个更应该亲近、更应该重视、更加贵重呢?答案不言而喻。《吕氏春秋》说得更加直白:“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可以易之。论其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此三者,有道者之所慎也。”(《孟春纪·重己》)翻译过来就是:如今我的生命属于我所有,而给我带来的利益也是极大的。以它的贵贱而论,即使贵为天子,也不足以同它相比;以它的轻重而论,即使富有天下,也不能同它交换;以它的安危而论,一旦失掉它,终身不可再得到。正是由于这三个方面原因,有道之人对生命特别小心谨慎。这些思想都明白无误地指出,与生命相比,任何名誉地位和财货利益都没有那么重要,当然都更不值得以生命为代价换取。

    贵生的重要实践之一是要自觉养护生命。孔子曰:“居处不理,饮食不节,佚劳过度者,病共杀之。”(韩婴《韩诗外传》)这说的是日常起居没有规律,饮食没有节制,劳逸过度,都会导致疾病缠身而死。《备急千金要方·养性》篇中写道:“天地之性,惟人为贵。人之所贵,莫贵于生……生不再来,逝不可追,何不抑情养性以自保。”意思是说,对于每个人而言,生命只有一次,为什么不能自我掌控,以保全生命呢?针对人们不注重养生的现象,孟子批评道:“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孟子·告子上》)翻译成现代汉语,意思是,仅仅一两把粗的桐梓树,人们要想叫它生长起来,都知道怎样去培养它;至于对自己,却不知道怎样去培养,难道爱自己还不如爱桐梓树吗?这真是太不动脑子了。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古人意识到,“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面对福祸无常,为了保全生命,人还应当具有忧患意识。

    何为忧患意识?就是要不忘危亡。“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易·系辞下》)意思是说,安稳、安定之时不应忘记还会有危险、危机之时,存在之时不应忘记还会有灭亡之时,有序之时不应忘记还会有混乱之时。忧患意识是获得平安的前提。这是因为,“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愈是有忧患意识,愈能够解除所忧,这是忧与无忧的辩证法。《春秋繁露》中说,“凡人有忧而不知忧者,凶;有忧而深忧之者,吉”。孟子进一步指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忧患会使人谋求生存,而贪图安逸享乐就会使人死亡。由此推之,常忧就会常无忧。“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孟子·离娄下》)

    有无忧患意识还是智与愚的试金石。北齐人刘昼说,“智者见利而思难,暗者见利而忘患。思难而难不至,忘患而患反生。”(《刘子·利害》)聪明的人面对利益会考虑到日后可能遇到的灾难,愚蠢的人面对利益就忘记了祸患。想到灾难的人,灾难不会落到他的头上;忘记了祸患的人,反而会遭遇祸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有了贵生意识和忧患意识,就要落实到采取针对祸患的预防措施上来。《易·既济》说,“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指的就是君子总是想着可能发生的祸害,预先作出防范。《诗经·豳风·鸱鸮》中有“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可以译为:趁着天还没下雨,桑树根上剥些皮,把门儿窗户都修理。后人从中提炼出了成语——未雨绸缪。这些关于预防祸患的思想对于人们保持身心健康、生活与事业顺利具有很深的教益。

    预防祸患要早谋划,做有远见的智者。“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司马迁《史记》)其意思是,聪明的人善于发现尚未萌芽的问题,设法避开尚未出现的危险。这种远见卓识即体现在早谋划中。“不困在于早虑,不穷在于早豫。”(刘向《说苑·谈丛》)意思是做事早谋虑和早准备就不致陷于困厄和绝境之中。

    要想在发生祸患之前采取措施,首先要及时识别祸患。“不困在预慎,见祸在未形。”(《逸周书·王佩》)其次要预先采取措施。“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道德经·六十四章》)可以理解为在问题尚未发生时就预先加以防范,在未发生紊乱时就采取措施进行治理。类似的,唐代张九龄说要“图于未然,治于无事”。(《治府兵·第七章》)就是说,对付祸患于萌发之前,防范危机于未见端倪之际。

    预防祸患还要防微杜渐,在问题刚刚露头时就加以处置。这就是“杜渐防萌,慎之在始”。(《晋书·王敦传》)“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后汉书·丁鸿传》)其意思是,只要在错误或危险尚在苗头初露时就加以预防制止、不使其发展,那么不幸之灾就会灭迹。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魏子安《花月痕》)要想拥有平安人生,不能不慎思慎行。慎思慎行自古就是国人所崇尚的一种君子作风。《诗经》有言:“令仪令色,小心翼翼。古训是式,威仪是力。”(《大雅·烝民》)这一段赞扬当时平民宰相仲山甫的文字可以翻译为:“仪态端庄好面色,小心翼翼真负责。遵从古训不出格,勉力做事合礼节”。

    不慎重的危害是极大的。元代剧作家王子一的剧中有,“一事差,百事错”。(《误入桃源》)意思是,一个环节处理不当,导致全盘失败。苏轼诗中也说,“一炬有燎原之忧,而滥觞有滔天之祸”。(《论周穜擅议配享自劾札子》)一把火虽小,但燃烧起来,却有燎原之害;源头水虽细,发展下去,却能引来洪水滔天之灾。因此,“不慎其前而悔其后,虽悔无及矣”。(《说苑·建本》)总体上,正如明代方孝孺所说,“人之持身立事,常成于慎,而败于纵”。(《逊志斋集·慎斋箴》)

    慎思慎行,首先要把心安放好。静心才不忙乱。“万事尽从忙里错,一心须向静中安。”(戴复古《处世》)忙乱中容易出差错,镇定自若才可以避免出错漏。

    慎思慎行,要慎重思考,三思而行。冯梦龙小说中有,“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醒世恒言·第三十四卷》)意思是,做事不经过深思熟虑终归会后悔,为人能够包容忍耐,自然可以少很多忧虑。

    慎思慎行,还要控制情绪、关注细节的处理。“患生于忿怒,祸起于纤微,”(《韩诗外传》)说的是灾患产生于发怒,祸端由于疏忽小事而引起。刘向也说,“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说苑·谈丛》)

    慎思慎行,关键还是要持之以恒。“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易·乾》)说的是,品德高尚的人,整日自强不息,夜晚小心谨慎如临危境,这样就不会招灾。这方面,老子的表述最切中要害:“慎终如始,则无败事。”(《道德经·六十四章》)

前车之鉴和亡羊补牢

    祸患往往难以避免,吸取经验教训尤为重要。古人用两个成语概括了这种吸取教训的做法——从他人祸患中获得启示,谨记“前车之鉴”;对自身不足及时改正,以便“亡羊补牢”。

    “前车覆,后车戒”(《周书》)是前车之鉴的原始表述。我们总应记取从前的、前人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生活的借鉴。这就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一》)而一旦问题和祸患不可避免地发生了,那么我们只有接受它,及时纠正错误,采取补救措施,即“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四》)

    汲取前车之鉴和亡羊补牢还要靠诚恳的态度和行动。邵雍说,“君子改过,小人饰非;改过终悟,饰非终迷;终悟福至,终迷祸归”。(《迷悟吟》)知错能改是君子,隐瞒错误是小人;改正就会醒悟,不改正仍在迷途中;能改过的人最终可获得幸福,而不改的人可能最终无福得祸。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a2ac1905022aaea998f0fe3.html

《贵生意识与平安智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