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训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2

发布时间:2020-01-12 20:30:4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四章 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选择题

1、大气中的臭氧分布在平流层中,在2030千米的高空,臭氧含量最大,形成臭氧层。臭氧层中的臭氧减少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危害有(  )

A、刺激人的眼睛、喉、鼻
B、使汞、镉等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C、氟含量过多引起氟骨症
D、皮肤癌的发病率增高

二、综合题

2、读人地关系演变阶段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Ⅰ阶段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①草原退化 ②水土流失 ③酸雨危害 ④全球变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产生于图Ⅱ所示阶段的人地关系思想有(  )
①天命决定一切 ②自然主宰人类 ③人定胜天④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森林被大量砍伐,随之而来的是土地荒漠化。于是“植树造林”活动蓬勃发展起来,各地的“防护林”建起来了,“绿色长城”筑起来了。我们给大自然一份礼物,大自然便赋予人类一片乐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材料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主要是(  )

A、人定胜天思想
B、人地协调论思想
C、适应论思想
D、环境决定论思想


(2)下列活动与材料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一致的是 (  )

A、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B、围湖造田,扩大耕地
C、取缔小煤窑,关闭小火电厂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4、黄梅戏《天仙配》中唱道“我挑水来你浇园”“你耕田来我织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中戏词描述的现象应发生在 (  )

A、史前文明时期
B、农业文明时期
C、工业文明时期
D、后工业化时期


(2)该社会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们依赖环境,主要从事采集、渔猎活动
B、人类试图主宰自然,征服自然
C、人类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D、环境问题主要为局部性的生态破坏

5、读人类文明进程与人口、资源、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生态文明阶段,资源曲线呈上升趋势,主要得益于(  )

A、人口数量的下降
B、环境质量的改善
C、科技的进步
D、资源质量的提高


(2)工业文明阶段,对该阶段的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的快速增长使资源量减少
B、因资源量减少,环境质量下降
C、环境质量的下降引发了人口的快速增长
D、资源量的减少刺激了人口的快速增长


(3)在生态文明阶段,我们应该(  )

A、严禁使用可降解的塑料袋
B、严禁使用一次性木筷
C、严禁使用楠竹编织袋购物
D、严禁使用垃圾发电

6、读人类与环境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处所填内容应是(  )

A、改善环境质量
B、人类与环境和谐统一
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D、物质资料生产


(2)由以上材料可知,下面关于人类环境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与自然界属于一种依附或顺应的关系
B、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C、人们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是人们的任务
D、人应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发展自已

7、在我国古代《庄子·齐物论》中出现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该思想体现了(  )

A、环境决定论思想
B、人类中心论思想
C、人定胜天论思想
D、人地协调论思想


(2)下列做法符合上述思想的是(  )

A、使用化肥和农药提高粮食产量
B、围湖造田,扩大人类的生产空间
C、“珠三角”地区建设桑基鱼塘
D、变“北大荒”为“北大仓”

8、下图是人类不同发展阶段就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先后顺序的是(  )

A、①④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③④


(2)图中②阶段人地关系的特点表现为(  )

A、人类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共进的伙伴关系
B、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
C、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大
D、人类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成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

9、“宇宙飞船经济”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巨大的宇宙飞船,除了能量要依靠太阳供给外,人类的一切物质需要依靠完善的循环来得到满足。生命就是在不断的物质循环中得以体现的。“宇宙飞船经济”要求人类按照生态学原理建造一个自给自足的、不产生污染的经济或生产体系,它将是一种封闭的经济体系,其内部具有极完善的、不断更新的物质循环系统。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宇宙飞船经济”体现了 (  )

A、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
B、人定胜天思想
C、人地对抗性思想
D、和谐论思想


(2)在该人地关系思想的影响下会使 (  )

A、人类崇拜自然,地理环境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B、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C、地理环境恶化,人类社会发展停滞
D、人地关系和谐,地理环境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10、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文明经历了采猎文明时期、农业文明时期、工业文明时期、后工业时代;人地关系思想也先后出现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论、天人相关论、人地和谐论、可持续发展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愚公移山”的故事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

A、环境决定论
B、人定胜天论
C、天人相关论
D、人地和谐论


(2)古时人们拜“山神”、敬“龙王”的行为,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

A、环境决定论
B、人定胜天论
C、天人相关论
D、人地和谐论

1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增长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双选)A处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是(  )

A、工业发展需要更多的劳动力
B、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C、各国政治独立,民族经济迅速发展
D、人类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提高


(2)工业文明时代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________。在人类发展的四个阶段中,地球上人口容量最大的是________(3)简要分析工业文明时代环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4)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请列举两例日常生活中符合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要求的行为。________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漫画:颁奖会。

材料二 我国1958年大跃进时期,有报道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材料三 深圳作为一个经济特区,目前已由“速度深圳”向“效益深圳”转变。(1)读材料一,图中几家企业正在接受颁奖,你发现这些企业有什么共同特点?这幅漫画揭示了什么问题?(2)“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反映了人地关系的什么思想?(3)你认为深圳由“速度深圳”向“效益深圳”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13、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如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构成示意图”。
(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的是________,开始征服自然的是________(2)甲、乙、丙、丁四个图例中,代表土地要素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环境文明时代社会发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的具体行为有哪些?

14、下列景观图分别代表了不同时期人类活动的场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阶段中,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是怎样的?(2)环境问题从哪幅图代表的阶段开始出现?(3)如果图③所示人类行为成为一种普遍行为时,会带来哪些环境问题?这能给我们提供怎样的启示?(提示:从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4)图④体现了人类怎样对待环境问题的道德观?

15、灰水足迹是以现有的水环境水质标准为基准,消纳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负荷所需的淡水水量,即将污水稀释至符合规定的水质标准所需的淡水体积。读甲、乙两图,完成下题

(1)据图中数据北京市1995—2009年灰水足迹的描述显示:________ (2)1995—2009年,北京市农业部门灰水足迹下降,其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3)近年来,北京市水体污染日益严重。据图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

A、工农业发展,排放的污染物增多且未处理或未达标排放
B、北京水资源量远小于灰水足迹,生态用水不足,灰水足迹积累而导致水污染加重
C、近年来,北京因降水偏少,故水资源不足,不能大量稀释污水
D、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通水可解决灰水足迹与水资源量的矛盾


答案解析部分

一、选择题

1【答案】 D
【考点】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解析】【分析】臭氧层的破坏主要是人类大量使用氟氯烃作为制冷剂,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氟氯烃引起的。氟氯烃在平流层通过光化学反应大量消耗臭氧。臭氧层破坏后,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使皮肤癌、白内障的发病率上升。
【点评】该题学生应注意理解臭氧层的破坏对人类的危害。

二、综合题

2【答案】 1A
2B
【考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解析】【分析】(1)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的主要内容掌握,图Ⅰ阶段为农业社会时期,由于大规模开垦土地,会导致草原退化、水土流失现象严重。(2)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的主要内容掌握,图Ⅱ所示阶段为工业社会时期。工业社会早期,人类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不惜一切代价,改变自然面貌,开始提出“征服自然”的口号,企图成为自然的主宰。这一时期,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必须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点评】(1)该题学生应注意区分那些是属于环境问题。(2)该题学生应注意图Ⅱ进入城市阶段。

3【答案】 1C
2C
【考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解析】【分析】(1)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的主要内容掌握,解答本题要深刻理解材料的含义。判断人地关系思想要根据最后一句话“我们给大自然一份礼物”,这份“礼物”就是保护好自然环境。“大自然便赋予人类一片乐土”,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2)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的主要内容掌握,取缔小煤窑,关闭小火电厂可以减轻环境污染,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
【点评】(1)该题学生应注意从图中的信息理解。(2)该题学生应注意理解人地关系。

4【答案】 1B
2D
【考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解析】【分析】(1)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的主要内容掌握,戏词描述的是农业文明时期典型的男耕女织的生产活动。(2)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的主要内容掌握,农业文明时期,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渐增强,在局部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破坏问题,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提出来的。
【点评】(1)该题学生应注意理解不同时期的人地关系。(2)该题学生应注意理解现阶段的人地关系体现在什么方面。

5【答案】 1C
2A
3B
【考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解析】【分析】(1)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的主要内容掌握,科技的进步使得人们获得资源的种类与数量增加。(2)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的主要内容掌握,工业文明时期,人类面临着严重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这都是由人口问题引起的。(3)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的主要内容掌握,一次性木筷的大量使用,会使森林遭到严重破坏,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点评】(1)该题学生应注意理解现阶段的科技进步给人地关系带来的变化。(2)该题学生应注意理解人类在人地关系中的影响。(3)该题学生应注意理解生态文明的含义。

6【答案】 1A
2D
【考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解析】【分析】(1)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的主要内容掌握,读图可知,人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就能改善环境质量,使人类社会与环境和谐统一。(2)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的主要内容掌握,人应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发展自己。
【点评】(1)该题学生应注意理解人类与环境关系图中的各个环节的联系。(2)该题学生应注意对比选项的阐述。

7【答案】 1D
2C
【考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解析】【分析】(1)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的主要内容掌握,由题干可知,该思想主张人类应主动谋求与地理环境的和谐共生,使人地关系得到协调发展。(2)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的主要内容掌握,“珠三角”地区的桑基鱼塘就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达到人地协调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
【点评】(1)该题学生应注意对诗句的理解。(2)该题学生应注意对各个地区的生态发展变化有详细的了解积累。

8【答案】 1A
2D
【考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解析】【分析】(1)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的主要内容掌握,①是采猎文明时期,②是工业文明时期,③是环境文明时期,④是农业文明时期。(2)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的主要内容掌握,②是工业文明时期,此时的人地关系是人类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成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人地关系思想是征服自然。
【点评】(1)该题学生应注意比较不同阶段的就业结构。(2)该题学生应注意工业时期人类的活动是猎取大自然。

9【答案】 1D
2D
【考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解析】【分析】(1)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的主要内容掌握,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宇宙飞船经济”强调人和自然的相互协调发展,实现物质循环利用,并不产生污染。(2)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的主要内容掌握,“宇宙飞船经济”强调人和自然的相互协调发展,实现物质循环利用,并不产生污染,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社会活动会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点评】(1)该题学生应注意对题目中材料进行理解。(2)该题学生应注意根据材料对比不同选项的含义。

10【答案】 1B
2A
【考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解析】【分析】(1)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的主要内容掌握,“宇宙飞船经济”强调人和自然的相互协调发展,实现物质循环利用,并不产生污染,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社会活动会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2)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的主要内容掌握,拜“山神”、敬“龙王”,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体现了古代环境决定论的思想。
【点评】(1)该题学生应注意理解愚公移山体现的寓意。(2)该题学生应注意理解不同历史时期人类都是崇拜大自然的。

11【答案】 1B,D
2)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环境文明时代
3)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过度索取资源);片面追求经济发展。
4)人地协调发展;举例略。(必须紧扣日常生活,从节约、减轻污染两个角度分别作答)
【考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解析】【分析】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的主要内容掌握,第(1)题,A阶段处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过渡时期,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类防御各种灾害和疾病的能力不断提高,人口数量不断增长。第(2)题,在工业文明时期,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属于传统型。结合图示可以看出,人类发展的四个阶段中,地球上人口容量最大的是环境文明时代。第(3)题,工业文明时代环境的突出问题是人口急剧增长,为追求经济增长而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第(4)题,环境文明时代人类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人地协调发展。日常生活中符合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要求的例子很多,回答合理即可。
【点评】该题学生应注意理解整一个人类进化的过程和对自然的态度变化。

12【答案】 1)这三家企业均属污染型或生态破坏型的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而不注意环境保护,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
2)人定胜天论。
3)深圳由“速度深圳”向“效益深圳”的转变,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深圳经济的发展速度一直居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前列,这种发展多是以消耗大量原料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长期发展加剧了该地区资源短缺和能源紧张问题,也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特别是环境污染,因此深圳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考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解析】【分析】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的主要内容掌握,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对材料中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的界定。材料一反映了目前为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对环境的破坏。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对人地关系的错误认识。材料三提出“效益深圳”这一决策正是谋求人地协调的体现。
【点评】该题学生应注意结合材料漫画内容进行理解。

13【答案】 1)原始文明时代;农业文明时代
2B
3)退耕还林,合理放牧;退耕还湖,保持水土;宜林则林,以牧则牧,宜耕则耕,宜渔则渔。
【考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解析】【分析】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的主要内容掌握,第1题,原始文明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第2题,农业文明时代,耕作和灌溉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土地,这一时期土地所占比例最高。第3题,环境文明时代倡导人与环境和谐相处,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点评】该题学生应注意人类文明时代的进程与自然的系

14【答案】 1)依赖自然(或畏惧自然、崇拜自然)
2)②
3)生态环境失衡、环境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启示:环境具有提供物质、能量和消纳废弃物的能力,但其能力是有限的。人类若能正确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就会向有益于人类生存的良性方向发展,反之,如果人类不采取适当生产和生活方式,就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环境恶化,最终使人类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答案合理即可)
4)当人类的当前利益与长远的、子孙未来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应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对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予以同等的重视。(答案合理即可)
【考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解析】【分析】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的主要内容掌握,(1)图①反映了人类社会早期的活动场景,属于采猎文明时期,那时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类靠采集与狩猎为生。(2)环境问题是在农业文明时期开始出现的,图②代表了该阶段。(3)图③所示为乱砍滥伐导致植被的大量破坏,甚至消失。(4)图④反映了人类谋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行为,说明人类意识到对后代应承担的义务与责任。
【点评】该题学生应注意结合漫画中的信息理解题意。

15【答案】 1)生活部门的灰水足迹最大,下降幅度较大
2)耕地面积迅速减小,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小
3B
【考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解析】【分析】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的主要内容掌握,第1题,从图甲中看出,灰水足迹总体下降,但从图乙中可看出,水资源量远小于灰水足迹及用水量之和,这说明水资源环境不好;生活部门的灰水足迹最大,且下降幅度较大;工业、农业部门的灰水足迹都不是“一直最小”。第2题,农业部门的灰水足迹减小,说明需要稀释的农业污染减小,其原因可能是农业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小或是农业污水经过处理。北京市农业比重较小,故A项不是最主要原因;农业污水的排放不易集中治理,污水治理对资金和技术的要求较高;1995—2009年,北京市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耕地面积大量减少。第3题,北京市是我国的首都,其污染物的处理相对其他地区来说都要好。所以A项不合理;北京近年来水资源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人为使用量过大;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通水可缓解灰水足迹与水资源量的矛盾。由于北京是水资源极端缺乏的城市,水资源量远小于灰水足迹,即水资源量不足以稀释污染物,因而形成水体污染,这种污染逐年累积,使污染有加重的趋势。
【点评】该题学生应注意从图中的数据变化分析题意。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9a9380012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0d.html

《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训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