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故宫之门--老北京内城九门

发布时间:2018-08-12 17:15:4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大故宫之门--老北京内城九门

----老北京内城九门

北京城门引分为内城九门,外城七门,皇城四门,龙脉口四门,宫城四门等。北京旧城有“内九外七皇城四”之说,指得是内城九门、外城七门以及皇城四门。

内九外七座城门历经明清两代逐渐修建,各有不同功能,但遗憾的是,这些记录着历史的北京城门并没有被很好的保存下来。据悉,自从民国时期开始拆除部分城门、解放初期为了改善道路交通又拆,除大部分城门以来,北京内城原有的9座城门,只余正阳门城楼、箭楼、德胜门箭楼,北京外城原有的7座城门,则无一遗存。所以,而这些城门大部分已经名存实 亡、看不见了,只留下一个空泛的地名。

内城九门

“内九”指的是内城上的九座城门,按顺时针方向,分别是东城墙上的东直门、朝阳门;南城墙上的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西城墙上有阜成门、西直门;北城墙上的德胜门和安定门。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名字、用途和特征。内城九门比较重要,也各自有各自的用途,用老北京的话儿来说,叫做“九门走九车”。

1、正阳门

明清地位:专供皇上走“龙车”的门。

正阳门居中,地位是最高的,北京人俗称其为“前门”。专供皇上走“龙车”的门,正阳门又称“国门”。皇上每年两次出正阳门,冬季去天坛祭天,惊蛰到先农坛耕地,都出正阳门。原由瓮城墙连为一体,后因修路分割成了两个部分。处在北京城的南北中轴线上,现存城楼与箭楼。

正阳门箭楼在1900年义和团拳民焚烧,前门外大栅栏时被飞溅火星引燃烧毁,城楼在当年冬天被生火取暖的印度士兵不慎烧毁,现在的正阳门是民国三年(1914年)改建的。为改善交通,正阳门瓮城在1915年被北洋政府内务总长朱启钤拆除。1949年后,正阳门曾被北京卫戍区占用。1965年经周恩来批示,正阳门城楼和箭楼得以保留。

2、崇文门

明清地位:走酒车,收税。

崇文门,元称文明门,俗称“哈德门”、“海岱门”,民国时曾有一种著名的香烟叫“哈德门”牌。

崇文门以瓮城左首镇海寺内镇海铁龟著名。

崇文门是走酒车的门,又是收税的地方,凡是过往商人都要在这交税。乾隆时的大贪官和珅就当过崇文门税监。

明末以来,崇文门外是比较热闹的,大小商贩,车水马龙。护城河水清滢,河上架有桥梁,河中游有画舫,两岸种着树木花草。绿柳迎风,红花邀月,秀丽非常。后来护城河水日渐淤塞,清政府及民国军阀又不加倍浚,往日胜景,一去不返。

1900年,崇文门箭楼在义和团之乱中被英军开炮击毁,1920年拆除。1950年拆除崇文门瓮城。1966年拆除崇文门城楼,发现该楼为明代所建的大木结构,木料为金丝楠木。其中部分木料后来用于故宫和天安门的翻修工程。

1912年之崇文门城楼南面

3、宣武门

明清地位:走囚车

元朝称顺承门,一直到清朝初年仍有沿用此称的。宣武门建于明代,初称顺城门,正统四年改称宣武。为内城南门之一。宣武门的命名上遵循了古代“左文右武”的礼制,两门一文一武对应,取“文治武安,江山永固”之意。宣武门,元称顺承门,明永乐十七年,南拓北京南城墙时修建,沿称元“顺承门”之名。正统元年明政府重建城楼,增建瓮城、箭楼、闸楼,正统四年工程竣工。取张衡《东京赋》“武节是宣”,改称“宣武门”。

宣武门外为菜市口刑场,囚车从此门出入,人称“死门”,城门洞顶上刻有“后悔迟”三字。

宣武门城楼面活五间,通宽326米;进深三间,通进深23米;楼连台通高33米;重楼重檐,歇崇山峻岭式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瓮城南北长83米,东西宽75米;西墙辟券门,其上为闸楼。瓮城南墙城台之上为箭楼,箭楼面活七间,通宽36米;通进深21米,连台通高30米。

1927年拆毁宣武门箭楼,1930年拆除宣武门瓮及箭楼城台,1965年拆除宣武门城楼。

1890,宣武门瓮城内,城楼和闸楼。

由箭楼东侧东月墙上向北拍摄

4、东直门

明清地位:专走砖瓦、木材车

东直门位于现在的北京东二环东直门立交桥的西侧,原为元大都东垣中门崇仁门,明朝洪武元年(1368)、洪武四年(1371)均修补沿用,永乐十七年(1419)修葺,改称东直门,正统元年(1436)重建城楼、瓮城、箭楼、闸楼,正统四年(1439)竣工,成华九年城楼曾引发火灾,火灾后重修。清朝康熙三十六年(1697)于东直门外建水关,管理进京货物。清朝在嘉庆三年(1798)曾重修城楼。

东直门城楼形制规制略小,面阔五间通宽1.5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5.3米;楼连台通高34米;瓮同西直门,四角皆为直角;东西为62米,南北为68米;南侧瓮墙辟券门,门上建闸楼。

东直门城楼门洞。门额上镶嵌的“东直门”三字,门洞券顶“五伏五券”的做法,凸凹不平的石路面。

东直门和西直门取“民兴教化,东至东海,西至西陲”的含意,走砖瓦、木材车。那时砖窖都设在东直门外,由南方通过通惠河和坝河运来的木材,从此门进入。东直门内还设有一些木材加工厂。

1915年因修筑环城铁路将瓮城、闸楼拆除,于箭楼后部两侧建“之”字形砖蹬道。1927年将箭楼拆除,仅存箭楼台基,台基于1958年拆除。1950年在东直门城门北侧开豁口,以利交通,1965年拆除东直门城楼。1979年在城门原址东侧建立交桥,为重要交通路口。 东直门箭楼 5、西直门

明清地位:专走水车

西直门是北京内城的九大古城门之一,自元朝开始就是京畿的重要通行关口。元代称为“和义门”,明英宗正统年间改名西直门。明清时为京师内城九门之一,是除正阳门外规模最大的一个城门。另外,西直门还是明清两代自玉泉山向皇宫送水的水车必经之门,因此有“水门”之称。

西直门是是东直门的姐妹门,刘秉忠为西直门总设计师,郭守敬负责水源方面的设计,按照《周礼·考工记》中关于帝王之都的理想布局设计建造,至元二十二年完成。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徐达曾整修,永乐十七年再次修缮后改名西直门,明朝正统元年(1436年)京师9门城楼,正统四年完工,修建时利用和义门原有的门洞,将原瓮城压在新建的瓮城之下。史书中曾有明代万历四十六年大风毁坏西直门城楼的记载,清朝乾隆五十四年曾大修西直门城楼、箭楼。

西直门城楼台基底宽40.9米,城台顶进深24米,城台高10.75米,内侧券门高8.46米,外侧券门高6.3米。城台内侧左、右马道宽5米,城楼面阔五间,连廊面宽32米,进深三间,连廊通进深15.6米,城楼连城台通高32.75米。瓮城为方形,东西长62米,南北宽68米,瓮城南侧辟券门,券门上建闸楼,东北角建关帝庙。

1950年西直门城楼、箭楼及瓮城曾修缮。1969年修建地铁时将西直门城楼、箭楼等拆除,在箭楼下发现埋在地下的元朝和义门瓮城门,原址现已辟建为路。

6、朝阳门

明清地位:专走粮车

意思是“迎宾日出”,专走粮车。

元称齐化门,门内九仓之粮皆从此门运至,故瓮城门洞内刻有谷穗一束,逢京都填仓之节日,往来粮车“朝阳谷穗”为南粮北运的第一位喜迎神。朝阳门形制与崇文门略同,面阔五间,通宽31.35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9.2米;楼连台通高32米;箭楼形制略与宣武门同,面阔七间,通宽32.5米,进深三间,通进深25米。。

明代几次修缮,最大规模的一次发生在明正统年间。工程从正统二年(1437)正月开工,至正统四年(1439)四月竣工,修建了九门的城楼、箭楼、瓮城等。工程结束后,齐化门改称朝阳门。

清代也曾多次被修缮,但城门形制仍未有太大特殊之处,《北京的城门与城墙))的作者瑞典人喜仁龙称朝阳门城楼结构普通,形制与其相对的平则门(今阜成门)城楼相同,仅在细部存在着差异。唯一的特点就是宽度较其他城楼要大,各尺寸数据也较平则门略大。

古时为进京的交通要道,1915年经过一次拆除,1956年彻底拆除,成为历史的一个影子。

1870年,朝阳门迤南的城墙与护城河,

护城河西沿儿城根下的建筑是太平仓。 1900年,朝阳门瓮城内,城楼及闸楼门洞,

西北角的关帝庙。城门石匾还是满汉两种文字。 1900,八国联军进攻京城时被日军轰毁的朝阳门箭楼东面 1900,八国联军进攻京城时被日军轰毁的朝阳门箭楼西南面 1900,庚子事变被日军炮火轰毁的朝阳门箭楼北侧1906,朝阳门南面瓮城外护城河全貌,

庚子事变塌毁的箭楼已重建完成,城楼和瓮城也已整修一新。

1910年前後,朝阳门北面全貌及护城河 (上色照片)1916,朝阳门城楼东面,拆除瓮城後的景象,

新修建的穿过原瓮城的环城铁道、车站。1930年中前期,朝阳门城楼南面二层廊角处里侧

斗拱、梁柱、檩条,以及门簪等细部。

1930年中前期。朝阳门箭楼内部东北角梁架

斗拱,重建後二十馀年,梁架彩绘还非常清晰。 7、阜成门

明清地位:专走煤车

意思是“物阜民安”,与朝阳门东西两方遥遥相对,专走煤车。因为北京西面的门头沟是产煤之地,京城使用的煤全部由门头沟煤矿供应。运煤进京走阜成门。阜成门的门洞顶上刻一梅花,即表示“煤”的意思。

元代为大都城平则门所在地,明代在大都城基础上营建北京城,改11门为9门,其西城垣除北端缩短2.5公里并取消肃清门,南端展拓1公里外,其余基本未动,平则门亦沿袭旧称。明正统元年(1436)诏修内城9 门城楼,至正统四年完工,修筑城楼、城门、箭楼、瓮城、瓮城门各一,其规制较元大都城门为高。

城楼为三重檐歇式重楼建筑,台座呈梯形状,连同城楼通高35.1米。台座顶面铺设城砖,并与城垣顶面甬道相连,其余箭楼、瓮城及瓮城门城楼的规划均类似西直门。城内道路亦改称阜城门街,街南侧有巡捕厅等机构。城外官道为通往西山的重要道路。清代北京城垣规制多沿袭明代。

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曾对城门、箭楼等进行较大规模的维修。

阜城门是明、清两代运煤进城的重要通道,故有“煤门”之称。70年代修建地铁,城楼及附近城墙皆被拆除,将护城河填平为路。 1930年代左右的阜成门,护城河下的阜成门瓮城。

8、安定门

明清地位:收兵之门,专走粪车。

安定门,元称安贞门。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正统四年(1439年)修建城楼。

此门为出兵征战得胜而归收兵之门,京都九门中有八门瓮城内建筑关帝庙,唯安定门建真武庙,在诸门中独具一格,从1924年拍摄的照片看,建筑整洁,布局精练。“安定真武”在诸门中颇有独特风格。 清廷下令圈占内城的房舍给旗人居住。以前在内城的汉民回民等一律搬到外城居住。

实际上,安定门走的是粪车,之所以说成兵车回城,其实是一种名称的雅化。

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首先攻打安定门,并于1013日攻陷进而控制北京城。瓮城及闸楼于1915年修环城铁路时拆除。1956年拆除箭楼。1969年拆除城楼。

1860年安定门城楼

清乾隆十五年(1750)《京城全图》上的安定门图1900,安定门瓮城东北面全景

1910s中後期,安定门箭楼南面,瓮城内真武庙,环城铁路道口

1930s中前期,安定门箭楼西南面(瓮城墙上面)

1956,安定门瓮城东北面全景(瓮城断墙)

1969,安定门城楼(东北面)正在拆除中 [罗哲文摄影]

9、德胜门

明清地位:专走兵车

预祝得胜回朝的意思,专走兵车。那时北方多战事,故出兵打仗,一般走德胜门,也取“得胜”回朝之意。

德胜门,始建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是由城楼、箭楼、闸楼和瓮城等组成的群体军事防御建筑。元为健德门,为出兵征战之门,寄语于“德胜”二字。它是京师通往塞北的重要门户,素有“军门”之称此后,历代都对城门和箭楼进行维修。

德胜门自古就是北京重要的交通枢纽。现在德胜门是八达岭高速路的起点,连接着北京的北部地区;因为附近有地铁车辆工厂,积水潭地铁站成为北京最早开通的地铁换乘大站。当年德胜门城墙外面、护城河之间是有铁路的。拆铁路应该是文革以前的事,拆城墙则是1969年的冬天。

北方按星宿属玄武。玄武主刀兵,所以出兵打仗,一般从北门出城。之所以取名叫德胜门,意为“以德取胜”、“道德胜利”。遇到战事自德胜门出兵,由安定门班师,分别取“旗开得胜”、“太平安定”之意。

1951年国家拨款修缮。1980年再次进行全面修缮。1982年设立文保所,并对外开放。1992年恢复瓮城内的真武庙。

德胜门1860 德胜门箭楼1886

(待续)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9180824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01.html

《大故宫之门--老北京内城九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