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和国际关系

发布时间:2016-03-13 11:14:2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28卷第2期2009年4月兰州交通大学学报J ou rnal of Lanzh ou J iaotong UniversityV ol.28N o.2Apr.2009文章编号:1001-4373(2009)02-0138-05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和国际关系辛万翔(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摘要:关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否存在主权国家和国际关系的论争,一些学者已经发表相关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春秋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趋于崩溃的时期¹,周王室的地位和诸侯国的性质已经开始发生变化;战国时期经过各诸侯国的法家改革和兼并战争,诸侯国实现向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转变。首先,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诸侯国的性质存在很大的差异: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并不具备独立主权国家的要素而属于分封制的地方行政单位,而战国时期的列国是独立的脱离地方行政单位性质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其次,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之间关系与近代民族主权国家的关系存在很大的差别:春秋时期的诸侯国的争斗是封建割据而不是地区性的国际体系;战国时期是从封建割据状态向大一统国家过渡的阶段,即从局部统一走向最终统一的阶段。关键词: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国家间关系中图分类号:D033文献标识码:A一、周王室地位的衰落1./伯主制度0其实,对周王室权威的挑战自春秋初期就已经开始。郑庄公凭借/挟天子以令诸侯0的地位,借/以王命讨不庭0的名义,采取/远交近攻0的策略(远交齐、鲁,近攻宋、卫),乘机谋求霸权º。郑国对周王室权威的挑战预示着周王室的/天下共主0的地位的衰落。但郑国对周王室权威的挑战并不代表周王室/天下共主0的地位就已丧失,事实上,之后的/伯主制度0在霸权时期至少在表面上挽救了摇摇欲坠的王室权威。/伯主制度0与王室衰微有紧密关系,因为/伯主制度0意味着两方面的内容:/尊王0和/攘夷0。由于王室的衰微,形成中原地区领导权力的真空,造成列国相互争胜的局面;列国相互争胜又造成中原内部因不统一而虚弱,所以出现戎、狄频繁入侵的局面;同时,王室衰微而已无力率领诸侯征伐异族和保护华夏文化,/攘夷0的历史责任落到霸主肩上。/尊王0是团结本族的手段,而/攘夷0是抵御外患的口号。/尊王0实现内部团结,内部团结才能对外/攘夷0,所以/尊王0与/攘夷0是一致的政策»。/尊王0成为面对外族入侵之时团结大家的一面旗帜,这一口号是对周王室/天下共主0地位的一种承认,也在客观上强化周王室的权威和地位。2.义务关系的转移义务关系作为封建社会中宗主对诸侯国控制的一种重要形式,其终结是王室对诸侯失去控制、王室权威衰落的重要表现。由于周王室无法履行对诸侯国的保护义务,所以诸侯国对王室的义务关系在霸主出现之后转移到霸主,同时周王室在转移义务的同时也转移权利。这里将讨论最重要的两项义务--助征和纳贡¼。春秋时期,伴随着王室衰弱和霸主的崛起,特别是霸主实际上充当原来周王室的角色。既然霸主作为体系稳定的维护者,为其附庸提供安全保障,那么,向其附庸要求酬劳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在极大地消耗资源的争霸战争中,霸主会将霸权的成本部分或全部转移到附庸身上。既然周王室在这一体系中的主导作用被霸主替代,所以原来的权利义务关系转移到霸主也是合乎逻辑的。不论助征和纳贡是依附霸主的象征,还是霸主争夺和维护霸权的剥削手段,附庸国都不得不被迫提供助征和纳贡的义务。但是,作为/伯主0的霸主在攫取自己的利益的同时,至少在表面上还能表现出对周王室的尊重。他们有时强迫附庸国去朝贡周王室,尽管自己也已经基本上终结对王室的义务关系;有时致力于王室的安定,尽管在干涉王室继承权等问题上带有政治目的。从本质上讲,春秋时期诸侯国对周王室的封建义务关系已经解体,但霸权国出于维护霸权合法性的目的,一定程度上继续维护着周王室的权威。3.宗法制度的崩溃宗法制度的崩溃一方面源于宗族意识的淡薄化,一方面源于现实利益的选择。正如一个大家族一样,亲族关系纽带在经历数代人之后就渐渐变的松弛,这个大家族就面临分裂的危险。同样,依照宗法原则分封而形成的各诸侯国在经历发展之后,在心理上这种宗族观念也渐渐淡薄,对亲族观念的重视逐渐转向对现实利益的重视。同时,在诸侯国内部的变革也不利于这种亲族意识的传承:在诸侯内部,围绕继承*收稿日期:2009-02-10作者简介:辛万翔(1983-),男,甘肃白银人,硕士生。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754a8d27cd184254a353525.html

《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和国际关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