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适宜儿童成长的环境》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1-09-04 22:30:3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营造适合儿童成长的环境》读后感

《营造适合儿童成长的环境》这本书主要关注如何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因为儿童的成长与其所处的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学习完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自己读完本书后的理解谈谈自己的感想:

儿童成长的环境是广泛的,环境对儿童的成长具有影响,通常人们认为儿童成长的环境就是学校的教育环境,并对学校的教育给予了太多的希望和和期待。实际上,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无论是在时间、空间和影响力上绝不亚于学校环境,而学校教育只是孩子成长的一个空间而已。其实,儿童还是生活在社区和家庭中,社区和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次,学校教育领域也是出于一定的社区中,与社区中的多方面因素具有密切联系和互动关系。因此,要关注儿童成长的学校环境,也需要关注其与其社区中相关因素的关系。另外有人认为儿童在学校中接受的教育主要限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实际上,课堂教学只是儿童成长的一种环境,除了课堂之外,学校环境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儿童的成长。即使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教师的教学之外,课堂教学的有关环境状况也影响着儿童的成长。因此,要促进儿童的成长,必须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营造适合儿童发展的良好环境。

读了《营造适合儿童成长的环境》这本书,我认识到了环境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到了环境的广泛意义,它包括:学校环境、班级环境、也包括家庭和社区环境。

在营造适合儿童成长的环境过程中,儿童参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儿童参与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有儿童参与的环境是友善的和有效的。

营造适合儿童成长的环境要关注儿童实际生活中不同的时间,空间、活动中可能遭遇的来自环境的现实问题、潜在危机和困扰他们的环因素。

营造儿童成长的环境中,教师可以联络家长,社区有关人士促进其参与,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又可以从多个角度有效改善儿童成长的环境。

儿童成长的环境中既有积极的因素,又有消极的因素,两方面的因素都需要关注。

营造儿童成长的环境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善环境,最终目的是为了儿童的成长。

由于家庭状况,年龄、性别、个性等方面的差异,每个儿童所处的具体环境也不尽相同。因而,适合每个儿童成长的环境也是应该需要区别对待。

《营造适合儿童成长的环境》这本书共有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是安全无事故的校园。

据了解我国中小学生因交通事故、建筑物倒塌、食物中毒、溺水、治安事故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消失。触目惊心的数字敲响了校园安全警钟。惨痛的教训让我们越发感到中小学生的安全问题十分严峻。它关系着千家万户,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倍受党和政府及广大市民关注。

中小学生安全存在着很多隐患:

一、意外伤害成为校园安全头号威胁。

二、危房问题。

三、中小学生安全教育严重缺乏,安全意识淡薄。

四、校园安全法律、法规有待健全。

五、校园周边环境秩序混乱。学生防范意识不强。

六、教师体罚学生学生的事例屡见不鲜

以上种种问题,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齐抓共管,才能防患于未然,有效保护中小学生人身安全。学校应该将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本着“以人为本,建特色学校,让更多的特殊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的宗旨,从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入手,通过健全制度,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努力为在校学生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学习环境。下面结合我校安全工作开展情况,就建立健全安全工作机制谈一些看法。

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校园立法或出台相关法规,明确各相关部门责任。在增强学校、家长、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的同时,应从根本上解决校园的安全问题,通过校园安全立法,以法律特有的强制性、权威性,来规范校园安全管理行为;应明确校园安全主体,建立健全校园安全机构;从学校及师生安全需要的实际情况出发,明确社会各个方面,特别是学校安全管理的规范要求,并采取有力的措施,保证规范落到实处,确保学校及师生安全。

二、政府应加大对学校危房改造力度。政府应加大配套资金投入,出台优惠政策,对中小学危房校舍改造的前期费用和相关费用实施减免,以降低工程造价;建立投入保障机制,加大专项校舍维护资金投入,保证校舍得到常规的维护改造。   

三、加大对中小学生安全知识教育普及力度。学校应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开设安全教育课程。社会各界也要积极参与,发挥自身优势,整合资源,开展多角度、多方式、多层面的活动,教授、宣传普及安全知识,从而整体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增长安全知识、增强自救自护能力。它能够有效地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增强安全防范的能力,是让师生了解安全隐患、掌握一定的安全常识的最佳途径。一是依照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组织开展安全教育,通过主题班会、黑板报、宣传栏、专题讲座、报告会、观看录像资料等形式,结合文件不同的内容和要求,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宣传阵地、设施,利用班会、晨会等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安全方面的宣传教育。二是有计划地开展了安全教育活动,认真落实“三有一开展”工作要求。三是积极组织参加各级安全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四是做好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加强对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五是开展安全演练。

四、加大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力度

采取先校内后校外、先易后难、先教育后强制、先共性后个性、一事一议、逐个解决的工作思路,加大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的力度。为保证工作落到实处,相关部门应采取具体措施,切实增强整治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同时,政府各职能部门应协调作战,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教育环境,使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五、健全机构,形成安全工作网络机制

完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机制是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前提。学校成立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校舍、消防、安全教育宣传、饮食卫生、校园环境等安全工作小组。在健全安全工作网络的基础上,细化分工,明确责任。

六、健全制度,形成安全工作运行机制

完善的安全工作制度是做好学生安全工作基础,健全安全工作预警、应急预案、责任追究三大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安全常规工作制度。

七、立足防范,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机制

1、加大投入,更新设备,完善安全基础设施。

2、安全领导小组每月对校园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彻底排查,摸清学校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潜在的矛盾,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加强安全保卫工作。加强校园巡查,做到了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上报。

4、加强对学生的看护力度。组织开展了运送学生的保护工作。

5、开展了消防安全、饮食卫生专项整治活动。严把 “四关”:(1)食品进货关;(2)消毒关;(3)操作关;(4)供给关。

八、教师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禁止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

学完《营造适合儿童成长的环境》第二单元——卫生健康的校园,我认为学校应加强学生的卫生健康教育及相关管理工作:

一是各级卫生部门要全面推进学校食堂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学校食堂卫生许可证的申请和发放工作。同时对校内食品经营店、学生营养餐、学校周边食品经营单位等以学生为供应对象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要集中力量加强监督。二是加强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监管。学校要建立和落实饮水卫生保障措施,加强水源卫生管理和供水设施的清洗、消毒和管理。三是各级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指导,要加强对学校校医室的卫生监督检查,并核查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的执行情况。学校应建立健全传染病卫生安全责任制,落实传染病防控措施、传染病疫情报告人设置、疫苗接种证查验和疫苗补种等工作情况。四是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要根据季节及流行病的特点,通过多形式、多途径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增加学生的卫生安全常识,提高学生的卫生安全和防病意识。

学校要建立健全学校卫生工作责任制和有效的学校卫生防范体系。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求做好食堂、水源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同时加强学校卫生安全队伍建设,要利用宣传周等各种有利时机,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师生卫生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学完《营造适合儿童成长的环境》第三单元——儿童成长的人文环境

针对未成年人的身心成长特点,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培养未成年人的良好的道德品质,从多方面构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防线。按照贴近未成年人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整治严打等活动,一个更加关心、爱护、支持儿童健康成长的人文环境

针对当前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这些突出问题,需要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措施,为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人文发展环境。

  一、进一步加强儿童文化建设。

 (一)增强儿童文化设施建设,加大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向儿童等社会群体开放力度。首先要加大文化设施投入力度。其次,认真贯彻落实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未成年人群体开放的精神。

(二)繁荣少儿文化艺术,加强儿童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的创作和演出。

  1、加强少儿文化艺术工作的领导。    2、把丰富农村儿童的文化生活作为重点,积极扶持农村儿童文化校园的建设。农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今后,要把丰富农村儿童的文化生活作为工作重点,研究制定扶持政策,广泛动员社会力量,鼓励农村多种形式文化设施的兴办,开展校外活动场所建设,活跃农村儿童文化生活,满足广大农村少年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提高农村儿童文化艺术素养。

  3、利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加大为儿童提供文化服务的力度。

(三)加大文化市场整治力度,为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文化环境。开展网吧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对经营性娱乐场所的规范和管理,严肃查处危害儿童健康成长的读物和视听产品,严格审查面向儿童的游戏软件,努力为广大儿童创造良好的文化服务环境。同时,积极引导儿童努力学习,掌握网络技术,办好少儿文化网站,活跃和丰富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网络文化生活。

  二、进一步强化社会治安管理。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管理。要以铁的手腕、铁的决心,坚决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危害儿童健康成长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学习了《营造适合儿童成长的环境》第四单元学校、家庭与社区我认为:

学生的全面健康的成长,除了其自身因素之外,主要是受学校、家庭、社会这三个教育维度的影响。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明确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而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不一致,导致孩子心理失衡,无所适从,感到迷惘,甚至误入歧途的现象时有发生。

所以我们应该实现“教育一体化”有目标地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功能,努力形成协调一致的良好的育人环境,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一)建立教育一体化的管理机构

为使学校、家庭、社区对学生的教育能趋向一体化,首先就必须设立一个行之有效的协调管理机构——社区教育管委会。管委会应由学校领导、家委会代表和社区领导组成,它的主要职能是对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教育起指导和协调作用。

(二)确立教育一体化的培养目标

我认为,教育一体化首先应体现在培养目标上。只有确立了统一的培养目标,才能形成统一的认识和互相协调的局面。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是:

1、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尊敬师长,友爱同学。讲文明,守纪律。

2、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初步养成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习惯。具有最基本的文化基础知识和进行口头书面表达、交往的能力。具有最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索精神。

3、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和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健康的基本知识及科学锻炼身体的简单方法。有较广泛的兴趣爱好。乐群,不怕困难。

4、有爱美、欣赏美的情趣。初步具有感知美、表现美的基本能力。

5、有正确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掌握简单的生活知识和技能。

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学校、家庭、社区充分发挥各自的教育功能,为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作出贡献。

(三)     教育一体化的具体做法

1、学校,作为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理应发挥主导作用。

1)密切家校联系

――建立家委会。为了密切家校联系,可以建立两级(班级、校级)家委会,通过家委会,可使学校及时了解家长的意见和要求,也可将学校对学生的教育要求以及希望家庭配合的信息及时传达给家长。

――举办家长学校讲座。根据学校的教育要求和家委会的意见,每学期安排三至四次讲座。作讲座的有学校及社区领导、专家、学者和学有所长的家长代表等。讲座内容宜具体生动,具有针对性。

――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每学期学校可以安排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来校听课,或参加班级、学校举办的教育活动,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学校,并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

2)积极争取社会支持

学校可以与军人干休所、劳动服务所、气象站、电信局、消防队等适宜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的单位建立文明共建关系、作为学校的校外教育活动基地,可以聘请离休干部、退休教师、现役军人、社会名人、气象专家等担任校外辅导员,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和某方面知识及技术特长辅导教育。学校本身也可以建立社区护绿队、保洁队、宣传队、服务队等开展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思想。在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中,在学生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使学生在校就能初步具备一定的适应社会的知识和能力,为日后成才和成为受社会欢迎的人奠定较扎实的基础。

2、家庭,是学生学习生活经验、形成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重要地方。

我认为,学生的良好品德与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他们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按时起床,学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学会按时作业和自学的习惯,学会尊敬长辈,礼貌待人和乐于助人的良好品性等。家长不管自己工作有多忙,都须挤出一定的时间与孩子交流思想,主动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爱护而不溺爱,严格而不严厉,帮助而不包办,逐步使孩子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能融于社会的人。

3、社区,是学生了解社会的“窗口”,是学做“公民”的训练场所。

社区,可以说是整个大社会的缩影,它具有社会的一般特征。因此,如果能了解社区,融入社区,一般来说,他就具有了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学校所在的社区,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区域,我们可以把学校所在的社区作为学生了解社会的“窗口”和学做“公民”的训练场所。社区的管理者和社区中有关单位的领导也应积极主动地关心所在地区学生的成长。应该主动地为学校、为学生提供教育资源,包括场所和设施以及人才资源等。

通过学校、家庭、社区的协调统一,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这是我们真切的愿望。

总之学习完《营造适合儿童成长的环境》这本书,我有了较深的感悟,明白了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的深远意义,同时也掌握了较多的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的策略,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我会用所学到的知识指导自己不断改革创新,努力个自己的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户撒乡中心小学 闫艳情

20101120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65b211152d380eb62946d31.html

《《营造适宜儿童成长的环境》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