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

发布时间:2020-05-08 11:47:4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

  教案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课文的内容和层次。(重点)

  3.认真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难点)

  4.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注社会生活和时代变迁。

  【课时计划】

  1课时。

  【教学过程】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以求有的放矢。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还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勇攀科学高峰。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荣誉奖。这位伟人就是诺贝尔。那么关于诺贝尔奖首次颁发的时间、获得者、颁发机构、地点等等,你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 从一则新闻《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中寻求 答案吧!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遗嘱(yí) 渗透(shèn) 卓有成就(zhuó) 仲裁(zhòng)

  拨款(bō) 逝世(shì) 颁发(bān)

  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遗嘱:人在生前或临死前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嘱咐死后各事应如何处理。

  颁发:授予,分发某一样东西,比如勋章,奖状等。

  建树: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或表示建立不朽的功勋。

  卓有成就:有突出的成绩,成就。

  3.作者简介

  诺贝尔(1833-1896) ,瑞典 化学家 ,工程师。诺贝尔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100多种发明,但他最突出的是发明炸药。他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因发明硝化甘油引爆剂,硝化甘油固体炸药和胶状炸药等,被誉为“炸药大王”。

  4.背景介绍

  1867年 ,瑞典化学家诺贝 尔发明了黄色炸药,取得了在许多国家生产黄色炸药的专利。发了大财,以后又发明了更安全可靠威力更大的胶质炸药,接着又研制无烟火药。因毕生从事科研和火药的研制,终身未娶、无儿无女,晚年立下遗嘱,将全部不动产进行投资,作为基金,设立诺贝尔奖金。1901年12月10日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大声朗读课文,勾画出导语部分,思考:导语交代了哪些内容?

  【交流点拨】导语为课文第一段话。导语交代了颁奖的时间,颁发者和颁奖机构以及诺贝尔奖设立的奖项。

  2.速读主体部分,从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交流点拨】我获取的信息有: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及所获奖项;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是分离的。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品味语言 感受魅力

  本文选自《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闻佳作》,称新闻佳作,那语言自然富有表现力。下面就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揣摩以下加点字的含义。

  1 .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 ,他发现了X 射线。

  【交流点拨】发现是已有的事物、现象从隐藏不为人知的状态到为众人所知的状态的过程。而X 线波长是介于紫外线和Y 射线之间的一种电磁辐射,它 是本来就存在的。所以此处用“发现”,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2. 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 ,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

  【交流点拨】卓有成就指贝林在血清疗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很突出,用在这里表明对贝林在医学方面取得成就的认可和肯定。

  3.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 ,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交流点拨】颇有建树的“颇”在这里指“很,相当”的意思,在文中指普吕多姆在诗歌创作方面造诣很深,成果丰硕,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理所应当的。

  步骤四 精读课文 深层探究

  1.课文主体部分为什么要一一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呢?

  【交流点拨】一方面是表明新闻事实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是表明新闻事实的翔实;还因为“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奖项 和所做贡献”是新闻的重点,所以要详写。

  2.课文的主体部分详写 了什么内容,略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交流点拨】主体部分写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情况,略写了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还略写了资金来源和两权分离。

  因为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这些情况是整篇新闻要报道的重点,能更好地突出中心,所以要一一列举,进行详写;而其他方面,如颁奖机构、时间、地点和资金来源不是新闻的重点,只需交代清楚无需详写,这样安排详略能更好地突出中心。

  3.最后一段交代新闻背景,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 理权和评奖的分离。你觉得作者有什么用意?

  【交流点拨】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来源,目的是让我们读者更清楚明白地了解,诺贝尔奖的巨额资金来源于诺贝尔发明的多种炸药所获得的巨额收入,消除了读者心中的疑问;补充说明两权分离,是为了表明诺贝尔奖的公正、公平性。

  学法指导一:

  【文章详略安排的原因】

  详略的安排取决于文章的中心,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的事件安排详写,反之,略写或不写。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这篇新闻所报道的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具体情况。文中详细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 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同时也明确了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地点等等,这篇新闻事实准确,内容详略得当,是新闻中的佳作,希望同学们以后养成阅读新闻的良好习惯,提高我们的认知水平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1896年,诺贝尔在意大利与世长辞。 临终时,他把毕生发明所得的积蓄,全部奉献出来,以每年的利息作为诺贝尔奖的奖金,让我们来听一听诺贝尔临终前的遗言吧:全世界爱好科学并愿意献身科学的朋友们:生命对于我来说已经快要走到尽头了。在科学这个神奇的世界里,我遨游了一辈子,发现里面的奥秘太多了。研究它,掌握它,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恩惠,希望大家继续研究下去,区区200万英磅的利息,虽微不足道,但愿意为行走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之路上的你助上一臂之力。诺贝尔在九泉之下感谢你们。

  当听到这儿的时候,你心中一定有很多话要说,请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我敬佩诺贝尔的对科学事业的痴迷,更敬佩他的无私奉献。

  附:板书设计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导语 诺贝尔奖的颁发者和颁发机构

  颁发时间,颁发奖项总括全文

  主体 获奖者的国籍,姓名,

  所获奖项,所做贡献准确翔实

  背景 资金来源

  资金 管理权和评奖权互为分离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不足之处在于:

  教案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巩固上一课所学的消息的知识,继续培养学生阅读消息的能力。

  2.学习理清本课这则消息的层次,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阅读中培养快速阅读能力,运用所学的消息知识阅读本课文章。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旁批,了解这则消息的结构和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诺贝尔奖在促进世界科学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培养科学精神。

  2.感受人类精英对人类历史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激发民族自信心和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分析这则消息的结构,理解其内容,提高学生阅读消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品味消息准确精练的语言,学习写作消息。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20XX年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的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上,中国作家莫言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领取了诺贝尔文学奖。20xx年,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再次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勇攀科学高峰。他就是诺贝尔。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荣誉奖。想知道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有谁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

  二、自主预习

  1.背景资料

  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1833—1896),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1895年,诺贝尔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约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5份,设立诺贝尔奖,分为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及和平奖5种奖金(1969年瑞典银行增设经济学奖),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为了纪念诺贝尔做出的贡献,人造元素锘(Nobelium)以诺贝尔命名。

  2.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颁发(bān) 仲裁(zhòng) 遗嘱(zhǔ)

  渗透(shèn) 联盟(méng)  巨额(é)

  卓有成效(zhuó)

  遗之千金(wèi)(遗嘱(yí))将进酒(qiāng)(将领(jiàng))

  (2)词语释义

  颁发:授予(勋章、奖状、证书等)。

  遗嘱:指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分,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

  建树:成就;功绩。

  联盟:指个人、集体或阶级的联合体。

  仲裁:公认的第三者在争端两方间进行裁定公断。

  巨额:数量很大的(钱财)。

  (3)词语辨析

  “颁发”和“颁布”两个词都有“公布”的意思。“颁发”另外还有授予(勋章、奖状、证书等)的意思。“颁布”着重指向下颁发,颁布者一般是高级领导机关或成员,内容常常是法令等。

  三、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消息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请分别从文中找出来。

  答案示例:标题: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电头: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导语:第1段。主体:第2段。结语:第3段。背景:第4段。

  2.这则消息的导语交代了哪些内容?

  答案示例:时间:1901年12月10日。人物: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事件:首次颁发诺贝尔奖。诺贝尔奖的颁发对象:在过去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3.消息的主体部分报道了哪些内容?

  答案示例:一一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主要成就。

  4.消息的结语部分报道了哪些内容?

  答案示例:明确了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及地点。

  5.消息的背景部分报道了哪些内容?

  答案示例:介绍诺贝尔奖金的来源并补充交代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

  (二)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课文详写了哪些内容?略写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答案示例:详写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情况,略写了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还略写了资金来源、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因为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这些情况是整篇新闻要报道的重点,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同时也为了表明新闻事实的准确性和翔实程度,所以要一一详举;而其他方面,如颁奖的机构、时间、地点和资金来源等不是新闻的重点,只需简单交代清楚即可。这样安排详略能更好地突出本则新闻的中心。

  2.文章最后一段交代新闻背景,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是否有必要?为什么?

  答案示例:很有必要。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来源,目的是让读者更清楚明白地了解诺贝尔奖的巨额资金来源于诺贝尔发明的多种炸药所获得的巨额收入,消除了读者心中的疑问。补充说明诺贝尔奖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相分离的实际情况,一方面充分显示了诺贝尔奖评定的严肃性、公正性,从而突出其极高的可信度和极大的价值以及对世界的深远影响,更能激励人们努力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作者对诺贝尔的敬意,期待诺贝尔奖在人类进步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三)品读课文,句段赏析

  1.结合课文相关语句,简析新闻用语准确的特点。

  答案示例:如“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发现”强调已有的事物、现象从隐藏不为人知的状态到为众人所知的状态的过程。而X射线是波长介于紫外线和Y射线之间的一种电磁辐射,它是本来就存在的,所以此处用“发现”,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又如“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颇有建树”的“颇”在这里是“很,相当”的意思,在文中指普吕多姆在诗歌创作方面造诣很深,成果丰硕,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实至名归。

  2.反复研读诺贝尔遗嘱,体会诺贝尔的伟大襟怀。

  答案示例:诺贝尔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基金,是希望后人沿着他走过的科学研究道路继续前进,鼓励人们向科学高峰努力攀登。特别是设定文学奖及和平奖,表现了诺贝尔对人类发展及人类和平的美好愿望,展现了诺贝尔作为一代科学巨匠的伟大襟怀——爱科学,爱人类,爱和平。正因如此,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地点选在了诺贝尔的出生地,颁奖时间定在了他逝世的时刻。人们正是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诺贝尔的怀念和敬佩之情。

  3.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有哪些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做出了怎样的贡献?你认为他们配得上诺贝尔奖吗?

  答案示例:第一、二问具体参见课文第2段内容。我觉得他们完全配得上。比如伦琴,他发现了X射线,这不仅在物理学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在医学上也有广泛应用,促进了人类医学的发展。时至今日,X射线还在安检、无损检测、工业探伤等领域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四)熟读课文,主旨探究

  简析这则消息表现的主旨。

  答案示例:本文翔实地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获得者、背景,并补充交代了奖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表现了诺贝尔奖颁发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五)赏读课文,鉴赏评价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则消息在写作方法上表现出来的特点。

  答案示例:(1)报道及时,语言准确。如电头“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时间、地点,表明消息报道得及时、真实、准确。又如“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从按诺贝尔遗嘱建立的基金中拨款”,简明扼要的语言,将颁奖机构、资金来源报道得清楚明白。再如第2段中阐述每一位获奖者的成就时用的“发现”“卓有成就”“颇有建树”“建立”等词语,都体现了新闻语言表述的准确性。

  (2)材料翔实,行文缜密。如第2段对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主要成就都进行了翔实的报道,在新闻的结尾又补充交代了诺贝尔奖金的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不但体现了报道的翔实,而且是对诺贝尔奖评定、管理、颁发严肃公平的有力证明,行文十分缜密。

  (六)课外拓展,对比延伸

  1.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

  莫言,本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中国当代著名作家。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乡土作品崛起,其作品充满着“怀乡”和“怨乡”的复杂情感,其本人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2000年,莫言的《红高粱》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20XX年莫言的《檀香刑》全票入围茅盾文学奖初选。20XX年莫言凭借作品《蛙》获得茅盾文学奖。20XX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2.荣获诺贝尔奖的“青蒿素之母”——屠呦呦

  屠呦呦,1930年生于浙江宁波。著名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20xx年10月5日,瑞典卡洛林斯卡学院将当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两名外国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聪,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创制抗疟新药而成为首位获得诺奖科学类奖项的中国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由此实现了中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零的突破”。

  四、课堂小结

  这篇新闻报道的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具体情况。文中详细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同时也明确了颁奖机构、颁奖时间、颁奖地点等。这篇新闻事实准确,内容详略得当,是新闻中的佳作。希望同学们以后养成阅读新闻的良好习惯,提高我们的认知水平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五、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六、板书设计

  教案三

  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通过新闻事实传达出的观点。

  2、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了解消息在写作方式和语言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3、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

  学习重难点:

  重点: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通过新闻事实传达出的观点。

  2、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了解消息在写作方式和语言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难点: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了解消息在写作方式和语言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梳理新闻“六要素”,从“何时、何地、何人、何事”等角度全面把握课文的内容。2、倒金字塔结构是按照新闻价值的大小,即新闻事实的重要程度、新鲜程度,以及读者感兴趣的程度等,依次将新闻事实写出的一种结构形式。由于这种结构格局前边重、后边轻,上头大、下头小,所以称之为“倒金字塔”。学生分析标题、导语、主体部分的新闻要素,体会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

  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通过新闻事实传达出的观点。2、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了解消息在写作方式和语言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一、导入新课

  20XX年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的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上,中国作家莫言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领取了诺贝尔文学奖。20xx年,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再次荣获诺贝尔医学奖。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勇攀科学高峰。他就是诺贝尔。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荣誉奖。想知道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有谁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

  二、自主学习

  目标导学一:速读课文,自主解决文章生字生词。

  1、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诺贝尔生平及诺贝尔奖的相关资料。

  2、初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多媒体展示PPT)

  A、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颁发(bān) 仲裁(zhòng) 遗嘱(zhǔ)

  渗透(shèn) 联盟(méng)  巨额(é)

  卓有成效(zhuó)

  B、理解下面的词语含义。

  颁发:授予(勋章、奖状、证书等)。

  遗嘱:指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分,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

  建树:成就;功绩。

  联盟:指个人、集体或阶级的联合体。

  仲裁:公认的第三者在争端两方间进行裁定公断。

  巨额:数量很大的(钱财)。

  3、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4、记下你初读的体会、感受以及不明白的地方,以便和老师、同学交流。

  三、合作探究

  目标导学二: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通过新闻事实传达出的观点。

  1、默读课文,把握消息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明确:时间:1901年12月10日;

  地点:瑞典的斯德哥尔摩;

  人物: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

  事件: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2、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有那些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做出怎样的贡献?(学生自己列表,教师提示5奖6得主)结合诺贝尔的遗嘱,我们应当学习诺贝尔和诺贝尔奖获得者的那些精神?

  明确:诺贝尔把奖金颁发给在人类发展历史上有广泛影响的五大领域,特别是设定文学奖及和平奖,表现诺贝尔对人类发展及人类和平的美好愿望,展现了诺贝尔作为一代科学巨匠的伟大襟怀——爱科学,爱人类,爱和平。

  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不同领域勇攀高峰、永不言弃、成就卓著,促进世界科技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我们应当学习他们的科学精神、献身精神以及热爱和平的情怀。

  3、作者特别说明诺贝尔奖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有什么用意?

  明确: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能够有效保证诺贝尔奖评奖的公正性,能有效防范“谁有钱谁就有权,谁有权谁就有理”的现象发生,表现了诺贝尔奖颁发的公正与权威。

  目标导学三: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了解消息在写作方式和语言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1、消息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请从文中分别找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

  明确:标题: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导语:第1段(何时、何地、何人、何事)

  主体:第2——3段(何故、如何) 背景:第4段(补充背景资料)

  2、电头和导语都交代了哪些内容?主体和背景部分交代了哪些内容?

  明确:电头交代了稿件播发的新闻单位(路透社)、地点(斯德哥尔摩)、时间(1901年12月10日)

  导语部分交代了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奖人物、机构和奖项(诺贝尔的遗嘱)。

  主体部分交代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贡献,诺贝尔奖颁发的机构、时间和地点。

  背景部分交代了诺贝尔奖的奖金来源及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分离等背景。

  3、你认为这则消息的背景部分可以删去吗?

  明确:不可以。背景部分交代了诺贝尔奖资金的来源以及诺贝尔奖评议权归属,可以显示诺贝尔奖评审的公平公正,更有利于读者了解和认识诺贝尔奖。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则消息在写作方法上表现出来的特点。

  明确:(1)报道及时,语言准确。如电头“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时间、地点,表明消息报道得及时、真实、准确。又如“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从按诺贝尔遗嘱建立的基金中拨款”,简明扼要的语言,将颁奖机构、资金来源报道得清楚明白。再如第2段中阐述每一位获奖者的成就时用的“发现”“卓有成就”“颇有建树”“建立”等词语,都体现了新闻语言表述的准确性。

  (2)材料翔实,行文缜密。如第2段对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主要成就都进行了翔实的报道,在新闻的结尾又补充交代了诺贝尔奖金的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不但体现了报道的翔实,而且是对诺贝尔奖评定、管理、颁发严肃公平的有力证明,行文十分缜密。

  四、课堂小结

  这篇新闻报道的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具体情况。文中详细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同时也明确了颁奖机构、颁奖时间、颁奖地点等。这篇新闻事实准确,内容详略得当,是新闻中的佳作。希望同学们以后养成阅读新闻的良好习惯,提高我们的认知水平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五、课堂检测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颁( )发 仲裁( )jiàn shù( )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文章最后作者特别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有什么作用?

  明确: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能够有效保证诺贝尔奖评奖的公正性,能有效防范“谁有钱谁就有权,谁有权谁就有理”的现象发生,表现了诺贝尔奖颁发的公正与权威。

  附: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1、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标题(不超10字)。

  目前,全球已有85个国家的2300余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3000万外国人正在学习中文。许多外国人为留学、就业、投资、贸易等,苦学“方块字”,苦练“中国话”。英国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拨款100万英镑普及中文学习;美国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韩国不少企业都开设中文学习班。

  参考答案:全球掀起汉语学习热

  2、给下面的报道拟写一个标题,要求不能超过15字。

  【本报讯】旨在提高全面、特别是青少年精神卫生意识,促进青少年心理卫生的公益活动——心理阳光工程今天启动。这一活动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卫生部疾控司、教育部社政司、中国青年报社共同发起。

  在今天的启动仪式上,卫生部公布了20XX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中国精神卫生工作的主题为“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快乐心情,健康行为”。

  随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我国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精神卫生问题日益凸现。我国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的17岁以下青少年人群有3000多万,由于心理问题不能正确对待、解决,导致了许多不必要的困难以致悲剧的发生。(选自《光明日报》20XX.4.3)

  参考答案:我国启动青少年心理阳光工程。(或“我国青少年心理阳光工程启动”)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请自行参考使用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599994b14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bc.html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