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06韦庄

发布时间:2018-08-24 09:35:5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06韦庄(一)

下面我们要讲韦庄的词了。

  我们在讲温庭筠的词的时候,你可以发现,温庭筠的词比较是客观的,他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他说这个女子“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这个女子是悲哀,是欢喜?是相思,是怀念?他说了吗?没有说呀!就是我们讲的第一首,“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所呈现给我们的也只是一幅图画,没有强烈的鲜明的主观的感情的叙述和说明。这正是因为词在初起的时候,本来就是歌筵酒席之间写给美丽的女子去歌唱的歌词,诗人在写词的时候没有像作诗的时候有一个言志的意思,说我要表达某一种感情和心意。“言志”,就是说我自已的志意。歌词的作者没有这一种意识存在。他客观地写一个美丽的女子,不表达自己主观的感情。可是作品的美感却给我们一种感受,它的语言符号,它的语码给我们一种联想,把它的意义加深了,这是词第一步的进展。但是,它还保留了没有主观思想和感情的特质,它只是写美丽女子香艳的歌词。

  到了韦庄的时候,词的发展就有了一点的进步。韦庄的词有了什么呢?有了主观的抒情。温庭筠他在语码里所透露的,有没有他在生活上仕宦方面、政治方而被迫害或者不得意的托喻?我们上一次介绍温庭筠的生平,他的词也许有这种托喻的可能、但是他没有直接表现,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不相信张惠言话的缘故。因为作者自己没有主观的感情的表现,而屈原是有的,我们相信屈原有托意,因为屈原曾说: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离骚》

他把他对于国家的忠爱,做了主观的表现和说明。他不是只用美女的形象,可是温庭筠只有美女的形象,没有表现主观的感情。因此,我们不能够肯定说温庭筠那些个词里边果然是有一种喻托。这就是大家不完全相信张惠言解说的缘故。

  韦庄的词是表达了主观感情的。不过他虽然表现了主观的抒情,可仍然保持了词的本色。就是所写的情,只以爱情为主,跟他所写的诗有一种士大夫读书人的理想和志意是不相同的。只是他所写的爱情不再是一个没有个性的,随便给一个歌女唱的没有主人公的爱情歌曲了。他写的爱情歌曲是有主人公的。温庭筠所写的歌词都站在女子的身份上说话,韦庄则往往用男子的口吻:我,写我所爱的女子。我写的就是我自己,是男子对女子的爱情,主观的感情。且看韦庄的两首词: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女冠子》

他说跟一个女子离别了,还怀念她,梦见她了。他说的“分明”,直接,跟温庭筠的作风迥然不相同。温庭筠是那样的客观,从来不表达自己的感情。而韦庄所写的,你看他多么样的直接,多么样的真率。“昨夜夜半”,我“枕上分明梦见”。我跟这个女子什么时候分别的?前一首《女冠子》说: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有月,有日,有年,我悲哀,我怀念,这是韦庄。温庭筠从来没有说过这祥直接的话、韦庄说了:“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梦见什么?梦见我所爱的那个女子回来跟我谈话。“语多时”,谈了很长的时候。这个女子像从前一样的美丽,“依旧桃花面”。而且说话时的表情,古代女子都比较含羞、羞怯,说话时常垂下眼,低下头来,“频低柳叶眉”。说“半羞还半喜”,中国过去的女子都是如此的。她一方面见到所爱的人很欢喜,但是一方面她又很羞怯,“欲去又依依”,我梦中梦到我们再见面,梦中也梦到又分离,梦到你要走的时候,那种依依不肯分别的样子。然后一梦醒来,“觉来知是梦”,那桃花面柳叶眉都是梦,所以我有说不尽的不能忍受的悲哀。这是多么直接、多么真率的一种感情。

  不但这一首词,还有: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荷叶杯》

他还是用主观的男子怀念所爱的女子的口吻写的。他说“记得那年花下”,这是韦庄和温庭筠非常明显的差别,这么主观,这么直接,这么真率,这么明显。他说我记得在一棵花树之下,一个深沉的安静的夜深人定的夜晚。在什么地点?是“水堂西面画帘垂”。是深夜,我第一次跟谢娘见面的(这是中国古代常常把欢爱的女子用“谢娘”当一个代称,也不一定韦庄所爱的女子真的姓谢。从唐朝以来,谢娘、杜娘都当做一般美丽女子的代称了)。见面的地点是在四面有水池环绕的一个厅堂,在这个水堂的西边,“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我们两个人双手相携,互相定了一个期。期,是一个约期,一个应许。一个承诺,一个约言。我们两个人订了这样坚定的不改的约言。可是结果呢?人间的事,常常跟你内心的理想是相违背的。正如冯延巳的词所说:“天教心愿与身违。”(《浣溪沙》)他说执掌命运机会的上天,常使我们内心的愿望与我们本身的现实生活相违背。我们是“携手暗相期”,是海誓山盟,可是,我们分别了,“惆怅晓莺残月”。调怅是一种悲衰,一种失落,一种无可挽回的消逝。在破晓的莺啼,而天上的落月西斜这样的情景之中,我们就相别了。“从此隔音尘”,我们就消息隔绝了。音,是音信;尘,是踪迹,连信都收不到了,踪迹形影更看不到了。“如今俱是异乡人”,我们现在都离开了原来的地方。如果是我走了,你没有走,我有一天会回来,我们就又相见了。如果你走了,我没有走,再见的希望也有一半存在,你可能回来。可是,“如今俱是异乡人”,我离开了这个地方,你也离开了这个地方,书信都没有,我不知你天涯海角,身在何方?“相见更无因”,再想见面,一个机会也没有了。因,是一个因缘,一个机会、一个可能。“更无”,再也没有了。因为我也无从寻找你,你也无从寻找我了。

  你看韦庄所写的歌词,完全是主观的,直抒胸臆。虽然他写的不是诗里的言志,但是,我们知道他所写的是主观的抒情。这已经是把歌筵酒席之间的没有个性的歌词推进了一步了,是不是?它不再是写给一般歌女唱的歌词了。他可以拿这个形式写自己的感情了,这已经是词的诗化的一个进展了。而韦庄的另一个特色,不只是拿歌词的形式抒发自己的感情而已,而且韦庄这个人的个性,他用情的态度,那种真率,那种直接,他那种表现,不但在写自已男子对女子的怀念的时候是这样写,就是他像温庭筠一样,也站在女子的地位来写女子的爱情,他这种真挚的直接的真率的表现,也没有改变。下面的一首词,我们就可以作证明: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思帝乡》

这是以女子的口吻写的一首爱情的歌词。他说“春日游,杏花吹满头”。我在前两讲已经提到了,我们说一首诗歌、一篇完整的作品,它每一个形象,每一个语言,它的每一字句的结构,都要传达出来一种作用。你不能够浪费,不能够散乱,一定要集中传达一种作用。这首词是写一个女子,春天出去郊游,她要看一看有没有一个漂亮的年轻人是值得她许身的。怎样写呢?本来都是写一个女子的爱情,但每一个诗人他用情和用笔的态度是不同的。所以,我们不能说只能够说仁义道德,就不能写男女的感情了。男女的感情是人类一种最基本的感情,我们应该承认它,不能否定它。只是男女的感情,也有感情的品格,也有感情的境界。正是如果你把男女的感情的境界提高了,你做人的品格的境界才能够提高。我看到一个电视连续剧《钟鼓楼》,那个女子说,你要给我买个金表我就嫁给你,你要是不能给我买个金表,我就不嫁给你了。这是什么样的感情呢?人的堕落莫此为甚!如果把人的最原始的、人的最真挚的这样一份感情的品格都降低了,那真的人的品格是降低了。

  所以,写爱情的,我们应该看他写的是什么样的品格,是什么样的境界。韦庄说了,“春日游,杏花吹满头”。我们说在诗歌里每个字都要有作用的。你说“春日游”有什么作用呢?所以,有些人说词是很难讲的。这词我怎么讲,那一念就完了,一念就都懂了!不能讲,有什么好讲的。但是,你要知道,我在开始的第一节课就说了,王国维特别提出来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这是说,词的情意都是委曲的,都是婉转的,都要你有一种丰富的美好的联想,才能够体会人的心灵感情之中的那种最精致的最纤细的最深曲的一份情意。所以,它是更婉转的更深曲的更能引起读者联想的,才说“词之言长”。长,不是句子长,不是篇幅长,是它带给我们的想像丰富,余味悠长。”

  “春日游”,正是一个背景、一种气氛的培养,是全篇整个词所写的这种爱情,这种奉献,这种许身的感情气氛的培养。先说“春日”,一个多么美好的季节,万物草木都开始生长萌发,人的感情的生命也就随着春日而有一种萌生。经过了寒冬的闭塞,感情有一种萌生。李商隐有一首诗说: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无题)

当飒飒的春风吹来的时候,冰雪融化了;当春雨飘下来的时候,在一个种满了荷花的池塘那边,隐隐地听到有轻微的雷声响起了。中国的季节,说雷声可以惊眠起蛰,就是把那些冬眠的昆虫都从它们的沉睡之中唤醒了,是使得你的感情你的生命萌发、复苏、醒过来的季节。这是春天。所以这诗的后边才说:“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那是什么?是相思和爱情。而他的相思和爱情,正是接着头两句“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来的。全诗是一个整体,就是由万物复苏和萌生引起了人的爱情。贾氏,就是贾充的女儿贾午,韩掾,就是韩寿。贾氏因韩掾年少,从帘子里偷窥,所以就发生爱恋了。宓妃,传说是曹丕的甄后,说她跟曹植有一段爱情的故事,她后来留下一个枕头,是为了魏王(就是曹植)的才华。这两句你先不要去管典故的故事,也不要用伦理道德去衡量它是不是合理。他所写的是什么?是爱情的萌发,而且爱情的萌发是为什么?他说贾氏的窥帘是因为韩掾的年少,宓妃的留枕是因为魏王就是陈思王曹植的才华。有这祥年少的人,有这样才学的人是值得这个女子许身而且钟情的。你不要管那些故事,也不要管那些伦理道德,你要看他的精神所写的是说飒飒东风这个时候,当春雷起蛰的时候,正是人的爱情萌发的时候。

  但是,李商隐是悲观的,后面的结尾说“春心莫共花争发”。春天的时候,不让你春天的那种寻找爱情的心与春天一同萌发,因为“一寸相思一寸灰”,你每一个追求都是失落,每一个追求都是落空。我们今天不是讲诗,不能多介绍李商隐。李商隐是个很了不起的诗人,他为什么悲观?有他的社会,有他的历史,有他的身世,有当时唐朝的种种的政治背景。李商隐是个有政治理想的诗人。不要只看他爱情的诗篇,且看他那《行次西郊作一百韵》里所写的:

  ……农具弃道旁,饥牛死空墩。依依过村落,十室无一存。……儿孙生未孩,弃之无惨颜。不复议所适,但欲死山间。……我愿为此事,君前剖心肝。叩头出鲜血,滂沱污紫宸。九重黯已隔,涕泗空沾唇。……

他所表现的对民生疾苦是何等真挚深切的关怀。他的诗里边有很多都是关怀朝廷政治的诗歌。我们今天没有时间介绍李商隐,我只是引他的一首诗来说明春天是一个使人的爱情萌发的季节。

我们说,只有诗人,只有多情的妇女,才在春天有这样生命感情萌发的感受吗?我在讲温庭笃的时候,常常引一些《论语》上孔子的话。孔子有一次和他的学生在一起谈话,问他们的志向,子路一下子就说我怎样怎徉。曾誓师一直坐在那里不言语,还在弹瑟。孔子说:“点,尔何如?”曾皙说:“铿尔,舍瑟而作”。铿,形容终止时的瑟声,曾皙弹了收尾的一声瑟,就站起来说: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等,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论语·先进》

别的学生说了一大堆政治上的怀抱理想,可是最后孔老夫子所赞成的是什么?是曾皙所说的暮春之游。当暮春三月,草长花开,春服既成,把冬天笨重的衣服都脱了,穿了轻松的颜色鲜明的春装,有成年以上的五六人,小孩子六七人,到沂水边去玩一玩水,到舞雩的台上乘一乘凉,傍晚黄昏,我们扶老携幼,唱着歌回来了。孔子说:“吾与点也。”说曾点(曾皙名点)你这个理想是好的,我是赞同像你这徉的理想的。

  这是什么理想?刚才我说了,不要老说那死板的道德的教条,而是你要培养一个人对于万物赏爱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感情。我还要跑一个野马-我在加拿大温哥华,有一天看电视,电视上介绍的是日本的徘句。听说在座有日本朋友,日本这个国家其实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模仿的地方。人家一方面在工艺科学方面有非常先进的成就,一方面,日本对于古老的传统的文化非常重视。那电视演的就是暮春者,春服既成的季节,初中的高小的老师们带着学生们,冠者五六人,童子就不只六七人了,就在那风和日丽的季节,一起来到山巅水涯,看花了,看鱼了,做什么都可以。然后每个学生回来,写一首徘句的短诗。然后老师选出好的作品,念给大家听,还给他们奖品。因为在加拿大,那是英文的广播,它是用英文说的。有一个小孩,他刚才看了半天金鱼,写了一首徘句,他说:

  These golden fishes,They are having a hqppy party.

他说这些金鱼,它们正在举行一个欢乐的聚会。好像我们中国《诗经》所说的:

  呦呦鹿鸣,食野之蘋。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这种境界,你看多么美好。我们作为一个有这么悠久诗歌传统的国家,我们为什么要把我们这么珍贵美好的东西否定掉呢?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

  现在我们来看韦庄的这首小词《思帝乡》,我们是从“春日游”这三个字讲起来的。我刚才说了,一篇诗歌,它主要的是全篇结合在一起,能够产生一种兴发感动的作用。所以一句话,还不只是你说的是什么,而是说你是怎样去说的。说我要许身给你,这说起来多笨哪,是不是?所以你是怎样说的是重要的,你说的使读者能够感动,能够相信,能够呼唤起读者的共鸣,这才是成功的作品。在前面说的“春日游”有什么好讲的?可这正是春日里的这种生命和爱情萌发生长的背景。“杏花吹满头”,那又有什么好讲的?很多人对于文学只是用一个框框、一个条文来看它,说这都是没有用的,没有意义的。就跟我讲课一样,有的时候好像是废话很多。可是有的时候这是没有办法的,不是只把文言翻成白话,那就都变成死板的了,那是最笨的一件事情,我们是要把诗歌里的生命引发出来。

  “春日游”是整个大背景的一个总写,一个生命萌发的季节。而且说到游,是一种向外的,是一种寻觅。“春日游”这三个宇已隐约地推向了他全首词的一个指向。现象学说,当你的主体的意识跟客观的现象接触的时候,产生一种活动,而这种活动是带着一种指向的。英文说那是一种意向(intentionality)。一首诗歌里边你一定要做到每一个句子、每一个文字,都要有一个指向,指向你通篇的一个感发的作用。“春日”有作用,”游”有作用,“杏花吹满头”,是把整个的春天的萌发,使它引近到更接近自身了。也许万紫千红还都在我的身外,但是现在就是那空中飞落的杏花花瓣就吹在我的头上了。李后主有诗句,

  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芳魂感旧游。惟有长条似相识,强垂烟穗拂人头。-《柳枝》

他说春天像从前一样的美丽,但是我衰老了。我怎么面对春天?春天的年轻人追欢寻乐,都离我而去了,哪个年轻人愿意和我们年老的人一起游春呢!现在只有那柳树的长条它似乎还认识我,它故意的用力垂下它那个烟霭笼罩带着柳花烟穗的枝条拂在我的头上。多么亲近的这种感觉!  所以,“春日游”,还是一个泛泛的背景,“杏花吹满头”这种感发的力量就真的跟我这么接近,肌肤相亲了。还有,你要了解到,他说的“杏花吹满头”,也不一定说是所有的花都零落了,都开谢了。你要知道杏花、桃花这种纤小的花瓣的花朵,就是它盛开的时侯,满树繁花的时候,一阵风过,那花片就会飞落。我曾经有一次在日本的九州大学讲课,正是春天的樱花季节,九州大学的朋友带我出去游春赏花。日本保留了我们中国唐朝的游春赏花饮酒歌咏的风俗,那是我亲眼看到的。满树繁花,可是一阵风过,那花片飞舞下来。那“杏花”就“吹满头”了。我在讲温庭筠的“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时,我也引了杜甫的诗“种竹交加翠,栽桃烂漫红”,精力饱满。所以“杏花吹”,是“吹满头”。“春日游,杏花吹满头”,正是这两句饱满的笔力,这两句的生发,表现了人赏花游春的内心感情的蓬勃萌发。所以,这女子就说了,“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我当春心荫发的时候,我愿找一个理想的对象。当我在游春的路上走的时候,我就想看一看那陌上有那一家的年轻人“足风流”,真是多情的,真是有才学的。如果有这样一个年轻人,“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我在讲温庭筠时也说了,诗歌是诉之于人的感觉的,不是说教的,不是诉之于人的理性知识的。所以,它不但是形象,它整个的声音都结合了他所要传达的这种感情。而你看韦庄的这一个长句,“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你注意到这标点,“妾拟将身嫁与”后边是一个顿点,其实这是九个字的一个长句,是“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而且“妾”、“将”、“嫁”,都是舌头跟牙齿的声音,是很有力量发出来的,给人很有决心的感觉。它的声音代表了一种坚决的意念-“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所以我如果寻找到了这样一个理想的、值得许身的对象,我就要将身嫁与。这有多么好,这是一个许身,把我整个的一生都交付了。许身,你要知道只有女子才许身吗?只有女子对一个风流的男子才许身吗?杜甫有诗说:

杜陵有布衣,老夫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契,音谢(xiè),是个人的名字。每个人各有自己的理想。《史记·伯夷列传》说,“贪夫殉财,烈士殉名,夸者死权,众庶凭生。”又说:“予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史记·伯夷列传》引《论语·卫灵公》)每个人都应有许身的理想,你许身给什么了?你许身给一架彩色电视机了吗?你许身给谁了?杜甫说我的许身,在别人看来是愚蠢的,是这么傻的一种理想:他是希望做到像稷与契一样。稷是后稷,教民稼穑,天下有一个人没吃饱,那是我的责任。契是舜时的司徒,天下有一个人生活得不安乐,那是我的责任。范仲淹说:

先天下之忧而忱,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可是,就是范仲淹有这么高的理想,曾经带兵戍边,西夏人畏之,称“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甲兵”(《宋史纪事本末》卷三○)的人物,写过什么样的小词?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苏幕遮》

正是这样多情的人,才有这样对国家民族许身的感情。杜甫说的“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所以,你不要把许身看得那么狭窄,只是一个女子对一个漂亮男子的许身。当然韦庄很可能写的就是一个漂亮的女子对一个漂亮的男子的许身。可是,中国词的奇妙,便使得张惠言从韦庄的词里也看到了比兴寄托,不过韦庄所表现的跟温庭筠还不一样。温庭筠使张惠言引起深远的比兴的联想,是他语言文字符号的语码,如“蛾眉”、“画蛾眉”、“懒起画蛾眉”这些个语言文字引起人的联想。而韦庄是什么?韦庄引起我们联想的不是一个语言文字的符号,是他感情的本质,是这种许身的精神。屈原也说过:“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个女子所表现的许身感情,正是这样一种感情。我只要找到一个我愿意交付的理想的人,我就交付上去了。我不计较利害、成败,因为那是我愿意做的,我心甘情愿去奉献的。“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她说“纵被无情弃、不能羞”。你追求的都成功了吗?我在台湾的时候正是杨振宁、李政道两位博士得到诺贝尔奖金的时候。于是,台湾那时候很多年轻人都想,将来我们要和杨振宁、李政道一样。这当然是一件好事情。可是,每个学物理的人,都能够拿回来诺贝尔奖金吗?你拿不回来诺贝尔奖金又当如何呢?真正有理想的人,是不计较个人得失利害的。我愿意为理想而奉献,我就这样做,将来就是拿不回来诺贝尔奖金,我也心甘情愿地这样做了。“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所以韦庄的词我们现在可以说,他与温庭筠是不同的,韦庄表达的是直接的真率的感情,是主观的抒情。这是把词从客观的没有个性的歌词,推进了一步。他引起读者的这种感动和联想,跟温飞卿的那种以美感的直觉,以语言符号的符码引起人的联想是不同的。它是一种真正的感情的精神的本质。这已经是韦庄的一个成就的值得注意的地方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584e3ca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08.html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06韦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