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产业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14-06-08 17:17:0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产业组织理论》读书笔记

《产业组织理论》是法国著名经济学家吉恩.泰勒尔(Jean Tirole),在其为数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课讲稿的基础上写成的,初稿曾以法文出版,英文版于1988年由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出版。该书一出版,立即风靡全球,成为最受欢迎的产业经济学教科书。

泰勒尔的《产业组织理论》把博奕论和信息经济学两者巧妙的有机结合起来分析产业组织,是产业组织的经典教材。本书除导言和绪论外,一共包括11章。导言是介绍了本书的大致情况和一些经济基础概念知识,绪论是对现代企业理论的一个简要概述,讨论了利润最大化假说、交易成本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第1章至第11章可分为两个部分:垄断力量的运作(第1章至第4章)和战略相互作用(第5章至第11章)。

第一部分垄断力量的运作是讨论垄断企业的行为,涉及到垄断者对价格和质量、产品系列、广告以及分销结构的选择。

1章是以垄断企业的定价行为为基础,继而向垄断导致的成本扭曲和寻租行为问题扩展开,并在补充节部分讨论了由产品的耐用性导致的垄断权力的弱化这一“科斯猜想”,以及由“科斯猜想”引出的生产者的价格承诺问题、租赁与出售之间的替代关系问题。

2章主要讲述了垄断企业是如何选择产品种类、产品质量和广告。在第1章中,假设给定了垄断者所生产的商品集,但在本章中,则放松这一假设。本章主体部分论述了了当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存在有关产品质量的信息不对称时,生产者如何通过价格和广告向消费者传递有关产品质量的信息,以及重复购买如何解决生产者的道德风险问题。

12章都假定垄断者生产一种产品并且以统一的价格销售该产品,但在第3章中则讨论垄断者对消费者实行的价格歧视,其中有关价格歧视的讨论提供了一个非常经典的逆向选择模型:当卖者不知道买者的需求强度时,如何用非线性价格诱使买者说真话?解决这一问题的数学方法与解决拍卖、税收、保险等领域的逆向选择问题所使用的方法是一样的。然后再通过假定垄断者知道同一类内消费者的偏好分布而不知道每个消费者的偏好,展开较前沿的二级价格歧视的讨论,并将二级价格歧视扩展到揭示质量幅度上的歧视同非线性结构之间的相似性。

4章讨论生产中间产品的上游垄断者与以中间产品为投入品生产最终产品的下游企业之间的纵向关系,特别是,上游企业如何通过定价合约、特许费、零售价格持平、购买数量限制等办法解决外部性和下游企业的道德风险问题。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的关系具有委托-代理关系的性质,本章的内容对读者理解诸如汽车制造商与销售代理商之间的合约、 麦当劳总部与各麦当劳快餐店之间的合约等这样一些现实经济关系是很有帮助的。

第二部分战略相互作用,分析在寡头市场条件下,对价格、生产能力、产品定位、研究和开发以及其他策略变量的选择,大量运用了博弈论的一些基本概念。

5章从伯川德悖论( Bertrand paradox ) 开始,讨论短期价格竞争和产量竞争问题。 在伯川德模型中,如果企业之间进行的是价格竞争,即使市场上只有两个企业,均衡价格也等于边际成本,就是即使只有两家企业的垄断也足以恢复竞争。解开这一悖论的办法包括引入规模报酬递减、生产能力约束、产品差异性等因素。特别是,考虑到生产能力约束,事前进行投资竞争然后进行伯川德价格竞争的两阶段博弈的结果,与一阶段库诺特产量竞争的结果相同。

在第5章中,分析假定竞争是一次性的,各企业同时喊出自己的价格,然后就消失了。然而,实际上各企业往往是多次相遇的。由于耐久性投资、技术知识和进入壁垒等原因,诸企业间会形成相对稳定的长期竞争关系。接下来在第6章中讨论多次相遇情况下的企业竞争行为,用重复博弈理论解释企业之间可能出现的默契合谋及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如市场集中度、信息滞后、需求波动、成本差异、多市场相遇等因素与合谋的关系。运用了三种不同的方式发展动态价格竞争模型。第一种方法中,价格战知识一种自我实现的现象。一个企业索取低价,是因为它预期别的企业也这样做。引发这种非合作现象的信号是某个企业的率先削价。第二种方法假定存在短期价格刚性,一个企业对另一个企业削价做出反应的动机是,希望重新获得那个曾经并继续受到其对手侵略性价格策略所侵蚀的市场份额。第三种方法注重于各个时期的联系,这种联系产生于诸企业之间的相互了解。一个企业以自身索取低价的方式对他人削价做出反应,是因为先削价行为传达了一个信息:或者是对手的成本低,或者是这个对手在持续的勾结中不可信任,因而很可能会在未来也索取相对低的价格。

7章则在自由进入市场的假定下,讨论企业如何通过选择产品差异性来进行价格和非价格竞争。本章先发展两个空间差异化的标准模型:在线上的和在圆上的,展示具有差异产品的伯川德竞争的性质,用以阐明“差异化原则”,并研究自由进入的多种均衡。接下来研究了张伯伦1933年提出的“垄断竞争”的概念,并把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兹以及斯宾塞提出的模型,应用于垄断竞争经济中产品差异性的分析上。最后用本章中前面部分提出的概念来研究信息的差异化这个另一种产品差异化的类型。

  第8章是在动态环境中考察战略的相互作用。企业可以采取的商业战略是多种多样的,这取决于它是要妨碍进入,诱导退出,还是要与竞争对手进行斗争。最优战略还取决于反应曲线是向上倾斜的还是向下倾斜的。8.1节讨论了由鲍莫尔( Baum ol ) 等人发展的“可竞争性理论”( cont est ab ilit y t h eor y) ,根据这一理论,如果所有企业都可得到相同的技术, 并且没有沉淀成本( 但允许有固定成本),那么,即使市场上只有一个垄断企业,潜在进入的威胁也会使垄断者像竞争性企业一样行为,因为,如果垄断者用垄断价格赚取超额利润,就会遭受进入者的袭击。这一理论强调的是潜在进入( 而不是现实进入) 的作用,它迫使经济学家重新考虑对自然垄断企业的传统规制理论。8.2节用一个典型的动态博弈模型讨论了在位企业如何通过生产能力投资来遏制其他企业的进入。投资是一种沉淀成本,具有“承诺”的价值。一个企业今天购买设备,等于告诉进入者它明天将在市场上,如果这一设备不能以原价出售的话。这样,购买设备这一行动本身就具有策略意义,即使在位者并不需要这一设备来生产什么。潜在进入者将把在位者的这一行为解释为一个坏消息,将缩小进入规模或干脆不进入。与投资的承诺价值相联系的是“先动优势”。8.3节给出了有关商业战略的分类,所有战略都意在削弱竞争对手的行为。8.4节把这些战略应用到许多战略性情节之中。总的来说,就是企业利用有形的变量(如资本、经验等)来保护或拓展其市场份额。

前面的讨论假定企业具有完全信息,第9章讨论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企业行为。 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行动具有传递私人信息的功能,在位的企业会试图传递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而避免对自己不利的信息。本章以相当的篇幅讨论了我们前面提到的垄断限价模型,这一模型可以作为一般的信号传递模型去读。9.3节考虑了容纳的情形(在稳定的产业结构中重复的相互作用),并认为,在某些条件下,不对称信息会给替代品的生产者以提高价格的激励。从9.4节到9.6节,则考察了与进入遏制和退出引诱相联系的更具有攻击性的战略。9.4节讨论了米尔格罗姆和罗伯茨对限制性定价的重新解释。9.5节分析了兼并过程中的掠夺性定价。9.6节则分析了多市场企业的声誉。9.7节和9.9节考察了两种掠夺性行为:“鼓鼓钱袋”的故事(掠夺性定价者竭力耗尽其对手的资源)和消耗战。

  第10章讨论了研究与开发这一影响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内容涉及不同市场结构下的创新激励、专利竞争、新技术的策略性采用(或不采用) 、最优专利保护期限、新技术的模仿与扩散、网络外部性和标准化与兼容性,以及新技术的联合开发等。

  第11章是非合作博弈理论的一个导论,介绍非合作博弈论业已证明在产业组织中最有用的那些方面的内容。从静态完全信息博弈的纳什均衡开始,接着是这一概念在动态完全信息博弈,静态不完全信息博弈,以及动态不完全信息博弈中的自然扩展。

  从整本书看下来,结构严密,框架新颖,文字叙述和数学推导的结合可以说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只有像泰勒尔这样一位自己处于本学科最前沿领域的经济学家,才能写出这样一本经典教科书。而且书中有大量练习题,其中大部分有提示,做这些练习对我们读者理解正文的内容是有极大的帮助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508b48376eeaeaad0f33040.html

《作业--产业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