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柏讲论语

发布时间:2010-12-15 15:26:3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张健柏讲论语 第一讲 现场讲课记录

(2009-07-16 21:44:58)

转载

标签:

教育

《论语》

孔子

今日学堂

国学

传统文化

分类:讲论语【论语课讲记实录】

今日学堂[论语课]第一讲(少年版)旁听侧记

---批判性思考和启发式教育的现场示范

20090217  朱云龙

 

一直以来,张老师都不肯给学生们系统讲儒家思想和论语,说道家思想更精深,让我们先好好学习研究《老子》,《淮南子》等学问就行了。

相对于现在国学热的局面下,国人把孔子捧得高高的不同,今日学堂不太提倡儒学,不谈论语,甚至他让学生背诵《大学中庸》,就是不让背《论语》,连背[孟子][荀子]都行,说是背诵《论语》不利于儿童的思维发展。这好像也太特立独行了。我们认为张老师好像对儒家和孔子有意见似的。

后来有人提议说:[论语]现在讲得人很多,还有很多人乱讲。如果今日学堂的学生如果出去,学的都是错误的《论语》和儒家思想咋办?张老师这才同意本学期在学堂内部给四年级的小学生讲《论语》课,我们这些从来没听过老师讲《论语》的大学生也很好奇:一贯只讲道家思想的张老师,不知讲《论语》是个啥光景?因此武大,华工包括研究生在内的一批热爱国学的大学生,相约星期四,一起到汤逊湖的今日学堂,与小朋友们一起听讲[论语课]



    传统文化的儒释道本为一家,都是追求一个字。秦汉以后,特别是汉唐以后才逐渐分成了三家。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对这三家有一个生动的比喻。佛学像百货店,什么都有,可以满足人们对于丰富生活的需要。道家像药店,平时不去没关系,生了病非去不可。儒家像粮食店,天天要吃的。然而五四运动把粮食店给砸了。中国人不吃自己的大米青菜,改吃洋人的面包奶油。结果,吃人家的不习惯消化不良,自己的也忘了。如今国学之风又起,国人想把孔老夫子的东西再捡起来。可是传统文化的根岌岌可危,真正做学问的人寥寥无几。今日学堂的传统文化讲解课从儒家的《论语》开始。也是想继古人之学风,一方面探求真儒家的精神气节,另一方面培养小孩子的德行人品。

   

选取怎样的《论语》版本是非常关键也是非常困难的。如今学术界里鱼龙混杂,各种歪解曲解《论语》的著作比比皆是。而儒家的东西学不好,就会变得酸臭迂腐,虚伪难堪。尤其是对小孩子,影响可能会更大。今日学堂给学生选择的版本是张居正讲评的《论语》皇家读本。

老子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看一个人是不是真有本事,不是看他有什么名头,或者怎么说,而是看他做了什么。是不是把修到自己身上去了。真正的儒家绝对不是只会满口仁义道德,之乎者也的酸秀才,而是既会做人又会做事的真君子。张居正作为一代大儒,不仅官至宰相,一生功勋卓著,是万历年间的明朝改革除弊,中兴有为之臣,而且是隆庆,万历两位皇帝的老师。那么,他本人便身体力行了儒家的精神气节,不是一个只会掉书袋的书呆子。因此选张居正的《皇家读本》教材给孩子们读,比选用目前的大学博导的书更有权威,比于丹之类的流行人物更有学问,比天下读书人关在书房里写的东西更实用。张校长挑这个版本为课本,看来是用心良苦。 



    讲读论语的具体教育方式更为重要。如果是按传统公立学校的方式,老师在上面按照教学大纲照本宣科,学生在底下牙牙学语毫无思考。这只会养成学生被动等待,张嘴待哺的习惯,永远不会独立思考,更不用谈什么做学术做学问,堪受重任担大事。而且国内的经典教育模式,基本都是神化孔子,要学生死记硬背《论语》,顶礼圣人。这样下来培养的只是一群崇拜者和孔教教徒,不是思想者和行动者,不符合现代社会对于教育对象的要求。那么,如何在这样一部经典教育中,实施张校长一贯要求的要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批判的精神,怀疑一切的学术原则呢,并且把书本的东西融入到生活和实践中,经世致用呢?我们从老师的课堂上,感受到了这一重大的教学方式差别。



    既然是做学问,自然要遵循儒家提出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五个修学次第。按照今日学堂的教学方法,课前,学生首先要熟练掌握所要讲解的内容,了解书中张居正的观点。接着,还要查阅其他几种主要版本的说法,比如学术性强的杨伯峻《论语译注》,深入浅出的南怀瑾《论语别裁》,另类的李零《我读论语》,钱穆的《论语心解》,也包括了李泽厚的版本,以及作为反面教材的于丹心得版等六七个不同版本。然后在各种观点的比较判别中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为了做好这些前期的准备工作预习功课,第一讲的内容《学而第一》的预习工作让学生们两个星期都忙得不可开交。张老师的做法是学生自己看参考书,不懂的地方就问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只许回答学生的疑问,不得讲课。要求无为而教。

然而正是这种教师的无为而教的方式,才可以让学生养成自动自发和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最后在课堂上,老师反而是让学生来讲,再针对每个人的思维漏洞和认识偏差做相应的点拨引导。在西方学校,这是一种常被使用的批判和启发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而当年孔子在教育弟子的时候也是采用的这种方式。否则,怎会培养出七十二贤人。



    下面以课堂实际教学的几个片段作为案例,让大家一窥学堂的内部教学模式。



    从学而第一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校长开始就让学生来讲含义。

    第一个学生胸有成竹地站起来讲:学习了经常复习,不也是很愉快吗?这是课本上的解说。

   “很好,录音机水平。张老师笑着说道,既然你这样说,我们讲论语,这周学习第一章,下周复习第一章,再下周还复习第一章,一直到这学期结束都来复习第一章。你肯定觉得很快乐。是吗?我们这学期就这样快乐学习不亦乐乎下去好不好?你会越来越高兴吗?

    学生有点傻眼,明明校长是按照自己的逻辑推出来的,可感觉似乎有点不对劲:好像不是。如果这样肯定会觉得很无聊。我们可千万别只学第一章。

   “对啊,这是很简单的道理。那你为什么这么说?不动脑筋,只会重复别人的话,不思考什么含义。想想:为什么我们觉得天天复习一点都不快乐,孔子说快乐,就只有这几种可能:

第一,孔子骗人,忽悠你们。

第二:孔子跟一般人不一样,圣人特别爱复习功课。

第三:我们理解错了。你们觉得是哪一种可能性大些?

    另一个同学站起来说:书上的这种解释是错的应该是:学习之后能把学到的东西用出来,不是很快乐吗?

   “这种说法还有点道理的。是看过南老师的《别裁》了吧?张校长接着说:其实这句话的关键就是对这个字的理解。张老师把的繁体写出来,让大家看过之后说:我们中国的汉字都是很有学问的,并不是你们现在看到的那么简单。在造字法中是一种会意字。看到它上面是一双翅膀,下面是一个小鸟的样子。小鸟在拍打翅膀代表什么?对,在练习飞翔。小鸟不是在复习已经掌握的本领,而是在实际体验和模仿父母的飞行方式。所以在这里的意思不是温习,而是实践练习。如习武练习都是这个意思。那么这句话就是说,学了知识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实践练习和运用,不也是很快乐的吗?

    校长转向一个学生:你不是把上学期学到的心理学知识,春节期间用在老家跟人赌钱,第一次参加就赢得一千元吗?这就是不仅了,还实战演习运用了一回,开心吗?

    学生兴奋又有些不好意思地点头。是因为赢了钱开心吗?

    学生说:不是因为赢钱就开心,而是学了居然真的能用出来,特别是看眼神这一招很管用,所以开心。

   “对啊,这就是孔子说的不亦悦乎,古人没有骗我们吧?这两天你们在学习法庭辩论。刚好明天有机会可以让大家实战锻炼一下,跟一些大人现场辩论。

   “真的吗?那太好了。学生高兴的跳了起来。(附注:第二天教育局官员来学堂执行公务,学生们去跟他们辩论家庭教育的法律问题,结果他们很快跑掉了,让孩子们很失望)

    张老师又说道:可是又有问题了:我们这样讲更符合逻辑,但是目前流行的许多《论语》版本,都不是这样讲的,为什么?如果说,现在的人不懂文化,把孔子作为圣贤师表的第一句话就讲得让人摸不着头脑,把论语和孔子给误解了。一群只会啃书本不会做事的人,自然理解不了的孔子的真意。可是明朝的张居正作为宰相和太傅,怎么也会讲错呢?

    学生又傻眼了,陷入了深思当中,有些为难。是啊,如果张居正连这都不知道,怎么当大学士,怎么可能会做出那么多利国利民的丰功伟绩呢?

    过了一会,见大家答不上来,张老师讲到:虽然我们不知道究竟为什么,但我们可以通过基本的常识来推断。你们要培养的就是这种大胆猜测的勇气和细微缜密的推理。他接着说道:他会这么讲,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他不懂,水平不够,所以讲错了。第二,他虽然懂但是不敢讲,所以只好将错就错。你们觉得会是哪一种情况呢?

    大家都觉得应该是第二种。但是为什么他明明知道,又会不敢讲真话呢?

张校长看出了大家的疑惑,慢慢的说:学传统文化要经史合参。简单来说,你看书光知道一个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还不够。还要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才不会变成书呆子,录音机!

   “张居正是明朝的宰相。明朝的开国皇帝叫朱元璋。这个皇帝是乞丐出身,很贫穷,没读过什么书,安徽很偏僻的一个乡村的小民,连自己都没想到将来竟然会做皇帝。他做了皇帝以后,感觉自己的出身太贫贱太卑微了。有点拿不出门,怕被天下耻笑。就想认一门比较有学问有涵养的亲作为祖上,好充充脸面。于是,他到处搜罗朱氏的文化人,终于就找到了南宋的儒学家——朱熹。所以他特别推崇朱熹,觉得他很了不起。虽然最后并没有认朱熹为祖宗,但是还是很推崇他,规定全国要统一思想,学儒家的四书五经,考试统统以朱熹注解的为标准。就这样,朱熹注解的《论语章句》就在全国大行其道,成为唯一合法的国家教学大纲。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7cd6a10100e3qr.html) - 张健柏讲论语 第一讲 现场讲课记录_清一_新浪博客

然而,朱熹这个人轻狂自负,不尊圣贤。他想建立儒家的道统,就有意地神话孔子,竟然按照自己的理解来随意篡改孔子,其误解曲解《论语》之处比比皆是。张居正应该知道这些,然而不幸的是,皇帝的命令谁敢不听。不符合朱熹的解读就考不取功名当不了官。于是,没有脑子不思考的知识分子就跟着朱熹变傻了。有脑子会思考的知识分子,为了寄人篱下只好忍气吞声。张居正作为明朝的宰相,而且教的是皇帝的儿子。当然得遵从皇帝爷爷的解读原则,以皇家教学大纲为主。所以,尽管自己明明知道孔子不是说的这个意思,还得这样教。想想也蛮可怜的。

那么,从其中你们可以学到什么?张老师问道。学生说回答说明不仅现代的人会讲错,古人也会讲错,所以即使古人也不能随便相信!

张老师说:你们看,我不仅能发现现代很多名人的错误,也能发现古代名人的错误,很厉害吧?所以你们要相信我,好好跟我学。

    学生心悦诚服:是的!

   “错了!我也会犯错误的。刚教的,就忘了?张老师笑道。

可是,我们没有发现你讲错呀?学生答。

   “你没有发现,只能证明你水平还不够,但是不能证明我没有错!当然也不能证明我错了。你只能先相信我,以后有机会发现我的错误再推翻我。有一天你们能发现我的错误,才能证明你们水平提高了。

   “这就告诉我们:不管是谁,他的名头再大,也不能盲目轻信。都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和推敲再来学习。我们关注的只能是智慧和真理,而不要去在乎究竟是谁说的,谁是权威。这是做学问最基本原则。

    学生都深深地点了点头,若有所悟。



    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学生举手回答:有朋友从远方来向我请教问题,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这也是传统解读里的解释)

    张老师笑了。指着另一学生对她说:你们俩以前就认识吧?当他听说你要来我们这里上学的时候,她很高兴。但是,她高兴的原因是:终于有机会来教导你,给你解答疑惑吗?

   “当然不是。她不好意思的说。

   “那你刚才的说法,是不是有问题?人干吗总要摆出一幅教师爷的样子,别人来向你请教你才高兴?就算你是孔子,这样也太自恋了吧?

如果你不是孔子,没有人来向你请教,是不是一生不快乐?

    这个学生有点吱吱呜呜说不出来了。

   “这一句的关键字是’”,张老师继续说:你们知道什么是吗?说着让两名学生起身靠墙并肩站好。看,他们俩在一起就是。大家想一想,凡是跟肉相关的东西都是月旁,所以月代表肉。那么,两块肉挨在一起就是了。现在清楚的意思了吗?

   大家都笑了,一下子明白了。

  “古语说道合为朋,志同为友。两个人在一起学习生活,成为伙伴,有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观,一路并肩而行,这就是的含义。大家有着相同的目标志向,然后一起为之努力奋斗,这就是。比如说一起做生意的人是,即使是你的竞争对手。跟你有相同的想法和理想,愿意和你一起合作共事的人才是。所以朋友代表的是不同的概念。

理解了字,这句话的意思就好解释了。有人很理解自己,心意相通,志趣相投的人从远方而来,和自己成为伙伴,互相交流学习,当然是值得高兴的事了。古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皇帝的儿子要学习为什么要找一群大臣的儿子做伴读?就是大家在一起可以多交流多探讨。像后面要讲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才可以共同进步和提高。

   “孔子说这句话,其实代表他人很友好随和,不端架子,喜欢交朋友。后世的人把他神化,认为远方的人都跑来向他求学,证明孔子名声远扬,得行大道,所以才高兴,这是很虚伪的。其实孔子在当时,并不是大家都很认同他,追随他的人很少,主要是后来他的很多弟子们都很有成就,慢慢地孔子的名声才越来越大的

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别人不了解我,但我却不怨恨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一个学生说道。

你的一些才艺专长,有些可能我还不知道,你有没有生气?张老师问道。

    “没有。他坚定的回答。

    “君子呀!张老师边说边向他做一个抱拳状。大家都笑了。你们在今日学堂,学的东西特别多,成绩也很好,但很多人都还不了解,你们生气不?大家都摇头。

所以你们都是君子!”学生们愕然,觉得这君子也太好当了。

如果这就是君子的标准的话,好像就太容易的。社会上大多数人都是君子了。可是,孔子所说的君子,是只有极少数人才能达到的修为境界,并不是这么容易的。

    另一个学生又起来说:我帮助了别人,但不是为了得到一种名誉,所以就算别人不了解,我也不生气。这就是君子。

   “今天早上你帮大家把地板拖了一遍。大家都不知道。也没见你生气。那你就是君子了。按照你的标准,君子好像也不难当吧?另外,你说的话里面的前提,文中并没有,算不算望文生义呢?

    大家好像明白了自己的说法有问题。但又不知道究竟该怎么理解。教室里一下子非常安静。

    停了一会,张老师又问刚才那个同学:你父母在开车的时候,碰到一些人开车不讲交通规则,有意乱超乱闯,会不会很生气?甚至骂上两句?

    他回忆了一下:好像,爸爸有时会生气。妈妈没有生气。

   “那你妈妈可以称得上是君子。爸爸嘛,还不够孔子所说的君子的标准。

    大家好像有点明白了。一个学生恍然大悟一般:我知道了!人不知的意思,是别人表现不好,不懂事或者不了解知识或者道理。而不是不了解我。

   “是的。张老师欣慰的说:干嘛别人一定就得了解你?那你也太自恋了吧。孔子才不会那么自恋,也不会那么虚伪。孔子怎么说自己的——‘如丧家犬尔。可见,孔子是一个活得很真实,不在乎面子,只关注事实的人。所以,这句话肯定说的不是自己。

    张老师继续说,你们回忆一下,当你们的父母和以前的老师在教育你们的时候,如果你们不明白学不会,他们会不会生气?

   “总是发很大的火。许多学生都说。

   “那么,在这一点上,他们就不是君子。你们想一想,刚才有好几个人在回答问题的时候,都没有答对。我有没有生气,然后对你们大发雷霆,你们怎么这么笨!读了这么长时间还什么都不会,简直气死我了。相反,我只是很平静的告诉你们,应该怎么做,包括需要怎么处罚你们都是很平静的给你们讲清楚。那么,在这一点上,我是不是比你们的父母和一些老师要做的好一些,更符合君子的标准一些呢?

   “那肯定了。学生们齐声回答。

   “其实我开车看人乱开也会生气骂两句的,所以我还是当不成君子。这就是知易行难。嘴上知道很容易,当人们往往做不到身上,需要人随时注意。

孔子在这里的意思是说,别人没有智慧,或者不了解一些东西,即便影响到了自己,给自己造成了不便甚至损失,但是依然不生气不怨恨,这也是君子的一项标准。其实孔子是在告诉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原则,那就是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轻易为外界所干扰和影响。因为我们经常会被情绪所左右,在情绪当中我们无法做出理性和准确的判断。只有控制情绪,才可以如君子一般临事不慌,临危不乱。

    大家终于明白了这句话所要表达的真实含义,非常高兴。



    张老师特别强调了这个课堂的学校标准:在这个课堂上,如果只会作录音机,没有自己的分析思考,是要被打手板心的。这是古代的学堂教学方式,我们也搬过来。当然,如果连录音机都做不了,事先不做准备工作,那就得请你出去,不能上课。不要浪费你自己和大家的时间。

另外的一个要点:不能乱猜答案,自己想像一个答案来蒙人,这不是学问,是骗人。说什么内容,一定要有依据,说错了都不要紧,但不能不动脑子胡说。

两个多小时的课一晃而过。结束后学堂的孩子和旁听的大学生一脸喜悦,意犹未尽。大家啧啧赞叹于老师的思维境界之高,引导方法之妙。很多大学生说,从来没有听过这样讲《论语》的。以前对这几句话的不解和疑惑都打通了。正如张老师在上课时所说的,儒家学不好的确会变得虚伪。只有理解其真实的含义才能实践其深刻的精髓。

当然,大学生们也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他们觉得自己已经这么大了,跟学堂小学四年级的同学同堂上课,并没有觉得简单轻松和无趣,反而对小孩子们表现出来的思考能力感到敬畏。如此培养方式,等他们到我们这个年龄的时候,不知道是什么样子了。这里才深深体会到后生可畏的含义。



    真正的教育,离不开价值体系,思维方式,知识结构。三者缺一不可,又轻重不一。然而传统学校往往只关注知识结构的积累。根本不在乎价值体系的建立和思维方式的培养。这就像建房子,如果没有描绘好建设图纸,没有搭建好基本框架,砖头再多质量再好,也是白费功夫。

    今日学堂讲解《论语》,并采用的批判与启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正是在建立孩子的价值体系,培养孩子的思维方式。同时,构筑孩子的知识结构。这样,孩子明白了如何立德做人,养成一种从内心深处自动自发学习的习惯,同时可以培养出探索本源,尊重真理的的治学态度和求是精神。只有价值体系,思维方式,知识结构三者兼备,方可谓栋梁之才。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33a6a333968011ca3009109.html

《张健柏讲论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