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田制占田制均田制比较

发布时间:2011-06-12 09:30:1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屯田制、占田制、均田制异同之比较

相同地方:都是古代中国土地分配制度,都产生于社会动荡时期,均田和屯田都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而占田加剧了土地兼并
屯田制指的是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以取得军队供养和税粮.又有军屯,民屯和商屯之分. 屯田制最大功劳就是使经济发展,人民不在挨饿,而北方民族也因此更加团结了.屯田制和以前的田制最大的不同就是军队的加入,这使规模更大,农民负担减少,军民关系也变得融洽了。国家强制农民或士兵耕种国有土地,征收一定数额田租。渊源于西汉,至曹魏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西汉前元十一年(前 169),汉文帝以罪人、奴婢和招募的农民戍边屯田,汉武帝调发大批戍卒屯田西域。但当时屯田主要集中于西、北部边陲,主要方式为军屯,且规模不大。东汉末年,战争连年不断,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土地荒芜,人口锐减,粮食短缺,形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建安元年(196),曹操采纳枣祗、韩浩的建议,在许都(今河南许昌)附近进行屯田。屯田的土地是无主和荒芜的土地。劳动力、耕牛、农具是镇压黄巾起义中掳获的,有一部分劳动力号称为招募其实是被迫而来的。据说当年屯田收获谷物百万斛,缓解了社会矛盾。于是州郡列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并群贼,克平天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魏书》)。曹魏屯田有民屯和军屯两种。民屯每 50 人为 1 屯,屯置司马,其上置典农都尉、典农校尉、典农中郎将,不隶郡县。收成与国家分成:使用官牛者,官 6 4;使用私牛者,官民对分。屯田农民不得随便离开屯田。军屯以士兵屯日,60 人为1 营,一边戍守,一边屯田。曹魏屯田对安置流民,开垦荒地,恢复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曹操统一北方创造了物质条件。但屯田制的剥削较重,屯田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身分不自由,屯田士兵则更加艰苦三国时期,吴、蜀也都实行过屯田只是规模和成就都不及曹魏。曹魏后期,屯田剥削量日益加重,分配比例竟达官 8 2 的程度,引起了屯田民的逃亡和反抗。屯田土地又不断被门阀豪族所侵占,于是屯田制逐渐破坏了。咸熙元年(264)政府宣布废除民屯。兵屯虽然继续存在,但作用已经不大了。
占田制與課田制為西晉並行的兩種土地制度。太康元年(西元二八年)平吳後,制戶調之式,規定男子一人占田七十畝,女子三十畝,即一夫一婦得占田一百畝。所謂「占」,即漢時習稱的「自占」或「占著」,有辦理登記之意,土地辦理登記後表示占有便用權。占田令對於人民占有土地畝數,設定一限額,因此,占田制的作用就是限民占田。不過實際上,占田制並未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無法阻止土地集中的發展,相反的,使大土地所有者,獲得法律上的保障。因為法令對於占田逾制的豪族沒有處置的辦法,表示默認其既得利益,而且式令中對官僚占田,另有明白的規定,依照官位的高卑占田:一品官占田五十頃,二品官四十五頃,依次遞減,每差一品減五頃,至九品官猶得占田十頃,就是最小品官,也可由得比一夫一婦所占多十倍的土地。晉朝的世族門閥在九品官人法的蔭庇下,均有入仕做官的機會。占田法中依官品占田的規定,使官僚家族能夠合法的占有相當可觀的土地。當時既然尚未出現土地還授的辦法,已占的土地可以遺傳子孫,因此官僚貴族都累積廣大的田產,世族大姓的經濟由此得到合法的基礎。(劉顯叔)
均田制,国家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在经历了长期的纷乱和战争后,政府掌握了大量的无主荒地,大批农民又离开土地流亡四方的情况下,国家为了吸引劳动力回到土地上,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也为了抑制豪强对土地的兼并而推行的.北魏太和九年(公元485年)十月,北魏推行均田制。均田制是北魏政权在奴隶制残余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下实行的一种土地分配制度,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一种补充形式。同时,均田制使游离的劳动力重新和士地结合起来,扩大了自耕农的数量和政府的纳税面,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北魏政权封建化的进程。唐朝后期国有土地减少,均田瓦解

屯田制与占田制的区别

首先占田制并不是像屯田制那样由官府授田,强迫农民在土地上耕作,更不是将地主的田地授与农民,而是在屯田制破坏的前提下,允许农民自己占垦荒地。

其次占田制农民与屯田制下农民相比,占田制下农民的负担显然有所减轻,农民人身更自由,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最后两者实行的背景不同,屯田制是在战争时期实施的,而占田制是在西晋统一全国后实行的。

什么是屯田制

屯田制最早并不是曹操发明的,汉后历代政府就实行了屯田制.最早应该是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由于连年的战争,汉初期为了恢复生产,稳定国家,就大力进行农业的生产,屯田在当时就有了一定的规模.当曹操推广屯田制的时候,田制已经有了一定基础.而屯田制的产生一方面是曹操迫于当时落后的生产力所做出的改革,另一方面也是他想一统天下,要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所至.就这样屯田制就在魏发展起来了.

屯田制指的是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以取得军队供养和税粮.又有军屯,民屯和商屯之分.商屯亦称盐屯,明盐商为了便于在边境地区纳粮换盐而办的屯垦.这是在明朝了,而民屯和军屯就是所说的屯田.而屯田制就是以屯田为目的而建立的一种制度,由曹操建立.

建安元年,即公元196,曹操在许下屯田.由典农官募民耕种,为民屯.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曹操为了更好的屯田,就推广屯田制,为此还设置了屯田都尉这一官职,进行行政的专人管理.<<三国志.魏志.梁习传>>中有这样一段话:“习表置屯田都尉二人,领客六百夫,与道次耕种菽粟,以给人牛之费”.可见这一官职设立所需了.而屯田的农民也有的新的称呼,当时曹操所募的农民,称为客,亦称屯田客,这里也有一段文字介绍:“当兴立屯田,时议者皆言当计牛输谷...如抵议,于官便,于客不便.....”.语出<<三国志.魏书.任峻传>>注引<<魏武故事>>.当曹操设立专人管理,屯田就大大发展了,屯田制也就建立并向前发展着.

当提及为什么魏可以统一天下的时候,有一个原因是不能忽略的,那就是曹操的经济改革,而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屯田制的实行.这不仅使魏的粮食得到了积累,社会生产力也大步的发展了,使魏的经济走在其他各国的前头.正是这种物质和经济的双重保障,为后来魏一统天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屯田制最大功劳就是使经济发展,人民不在挨饿,而北方民族也因此更加团结了.屯田制和以前的田制最大的不同就是军队的加入,这使规模更大,农民负担减少,军民关系也变得融洽了.当田够是国家的,即官田,这使农民利益并没有真正得到保障,这是封建社会必然的.

北魏均田制的与西晋占田制的比较

占田制-- 也就是国家把国有土地,按一定比例分给农民。按一定比例分给各级官吏。以 稳定流民,增加户籍,增加户税,增加财政收入。

它和均田制 除了在分配 土地的多少,比例问题外,有区别和联系的.

占田制

曹魏推行的大规模屯田制度,到魏末已逐渐遭到破坏。到264年,魏元帝下诏罢屯田官,将典农官分别改为太守、令长。次年,晋武帝又重申前令,民屯制度正式废除。

民屯废止以后,贵族、官僚争相侵占田地,隐匿户口。原来的屯田客或投依豪门,或游食商贩加上服役为兵者,有一半人不从事农业生产。因此,农业荒废,国库空虚,百姓穷困。针对这种情况,灭吴以后,西晋采取两项重大措施:罢州郡兵以归农;颁布占田制

占田制包括下列内容:

其一,户调式:凡是丁男(男、女16岁以上至60岁为正丁)立户的,每年交纳户调绢三匹,绵三斤;丁女及次丁男(男女15岁以下至1361岁以上至65为次丁)立户的,纳半数。边郡民户的户调,纳规定数目的三分之二,更远的纳三分之一。

其二,农民的占田和课田:男子一人有权占土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这是应种土地的限额,不是实际授与的地数额。在占田之中,丁男有五十亩、次丁男有二十五亩、丁女有二十亩要课税,这叫课田。每亩课田谷八升。不管田地是否占足,均按此定额征收。

其三,士族地主占田、荫客和荫亲属等特权:一品官有权占田五十顷,以下每品递减五顷,至九品占田十顷。贵族官僚还可以荫亲属,多者九族,少者三族。从一品官到九品官还可以荫佃客十五户到一户,荫衣食客三人到一人。

均田制

北魏初年,在宗主督护制下,官府对辖区内的户籍、田数都无从掌握,徭役、赋税也无从征调。太和九年(485),孝文帝下均田令,实行均田制,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到唐建中元年(780)始废弛。均田制是由代北实行的计口授田演变而来的,主要内容有如下四点:一、男子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受露田二十亩,分露田时会加倍或加两倍授给,以备休耕;身死或年满七十岁,须还露田于官,桑田则为世业田,不须还官;按照规定,桑田内要种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至于不宜蚕桑的地区,则改受麻田,当中男子十亩,妇人五亩。二、露田、桑田均不得买卖,但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三、奴婢受田数量和办法与农民相同。他们可得壮牛一头,田三十亩,但不再给桑田。四、地方官吏各随在职地区给予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新旧任相交接,不许出卖。

均田制实施初意为按口授田,平均地权,但由于地主拥有大量私属奴婢,加上他们又多隐瞒土地,以致所分的田土超过了法令所限,分到农民手中的土地达不到应受的额。但均田制在当时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如规定每户占有土地的数量,规定不准买卖,这些规定在一定的时间内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豪强大族兼并土地。国家公开授田,可以招徕流民和豪强大族控制下的依附农民,有助于开垦荒地,发展生产。自耕农增多,户口滋殖,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调发徭役。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326bbd384254b35eefd342e.html

《屯田制占田制均田制比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