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经典

发布时间:2019-03-10 04:01:4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品读经典

——浅析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世人皆知苏轼的词大多气象宏阔,意境逸,笔力矫健开宋代豪放派之风气,而对他的词中的婉约一面,可能了解、研究、探讨较少。本文中抛开他的豪放词风,就婉约之中的代表《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作一些鉴赏与分析,在读者看来《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风格清丽,语言凄美,感情真挚。“生与死对视,生死相约。”它是生之恋曲,死之哀歌,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堪称婉约上乘之作。

全词如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时空对比,时空的追忆。这首词写作的时间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距苏轼的妻子王逝世正好十年。苏轼时任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知州,距离家乡四川眉州千里之遥。苏轼不满自己的外迁,颇为失意,又身在异乡,思乡之情在所难免,尤其想起他的妻王,更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于是词人巧妙地采用时间的对比:十年前的美好往昔和十年后的凄惨遭遇;空间的对比:目前所处之地和千里之外的家乡,而更加不能跨越的还远不止这些,还有“生死两茫茫”,一切都无从知晓,思之却不得见,只能梦中相逢,词人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之情愈显悲凉。

虚实结合,梦境的慰藉。清朝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到了写作中虚实相间的作用:“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这首词艺术上的显著特色以虚写实,虚中见实,虚实结合。这首词内容为“记梦”,可以确定词人的“梦境”是真实的,不是假托。在上中,“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表达了词人对亡妻深切执着思念之情,“无处话凄凉”又道尽了现实中的诸多不如意。而到了“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词人又把现实与梦境已经混在一起,把夫妻生离死别后词人内心满腔忧愤,外化为苍老的容颜和衰败的身体中。这一年东坡只有四十岁,但已经两鬓斑白。而爱妻明明已经离开人世十年之久,却要“纵使相逢”,这样的假设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愈是如此,愈能显出词人感情的深沉和悲痛。对“记梦”来说,到下的“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通过回忆亡妻当年倚窗梳妆的情景勾起心中无限的感伤之情,曾经熟悉的一幕,如今却早以物是人非,隐忍克制的“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此处“无言”,实含万语,真是“无声胜有声”。看似相见欢的梦境,醒来愈发令人无限凄凉感伤。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又从梦境回到现实,词人想象葬于眉州老家的爱妻,词里行间都沉浸在融景生情,感极而悲的情绪之中,倾诉生死离别后无限哀痛和思念,词人正是借助于梦境的虚幻与缥缈,才使其感情显得格外情真意切。感情的表现,在做梦前和梦境中,前后一致,而随着进入梦境和梦中复醒,又进一步深化:当真是生离死别相思甚苦;相思却不得见,“无处话凄凉”亦苦;积念而成梦,幽梦无言泪千行更苦;而梦醒之后只看见冷月凝照松冈,更是孤独与哀伤的苦楚。词人侧重于梦境前后的感受,设想亡妻长眠于地下的孤独与哀伤,词句之间营造深深悲凉的气氛。

词中衔接自然词作在上阕中写尽了相思而见不到之苦,到下阕则转入写梦。因相思而入梦,一切顺理成章。相思是入梦的基础,梦境是思念的幻化。上阕中虽不涉及梦境,但“思”即是“梦”,仍旧契合“记梦”的题意;下阕境换而意相连,词人巧妙转换笔墨,借助“夜来幽梦忽还乡”作为过渡,十分自然地转入写梦,其中一个“幽”字道出了梦境的缥缈朦胧。夫妻已经永不得见,而梦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阻隔,也可以打破人世黄泉的幽隔,二人在梦中相逢,梦使诸多不可能化为可能。一个“忽”字写出了词人于千里之外借助梦迅速归乡,亦写出了与亡妻相见容易,就隐约透露出这是一种虚幻不实的梦境。词人入梦轻快,但是感情却极为沉重,此刻隐含着亦喜亦悲的复杂感情。

在词作中,感情冷涩凝绝,声声幽咽,让人压抑沉重,但用词却清新自然明白如话。“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死别,生死永诀,幽明路,二人都茫然不知对方,悲苦之情笼罩全词。“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十年之久,千里空间之遥,于时于空都无相逢的可能,致使凄凉之情无处倾诉。“纵使相逢应不识”,退一步讲,即使相逢,也不相识,都缘于自己已是“尘满面,鬓如霜”。词人不以用典取胜,不以词生色,纯用平常话道出,但是一字泪,从而进一步升华了悼亡的主题,也使得词人与亡妻的爱情更加真挚缠绵,感人肺腑,千百年来引起无数读者共鸣

古人云:“无情未必真豪杰”。苏轼就是一位有情有义的真豪杰。纵观全词,词人将现实和梦境,生者和死者交织在一起来描写,紧扣记梦来写悼亡之情,感情跌宕起伏,有悲有喜,虚实结合,结构严谨。用词不加斧凿,不事藻饰,洗尽铅华,却感人至深。苏门六君子之一的陈师道曾用“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评赞此词。读此词,它字字浸着血泪,听到作者锥心裂肺的恸哭之声,感受词人对亡妻惓惓的思念。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1e8de7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f2.html

《品读经典.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