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市十四中2021-2022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发布时间:2020-12-23 13:21:1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吉林省通化市十四中2021-2022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棉花纤维的粗与长 B. 豌豆的紫花与红花

C. 狗的白毛与鼠的褐毛 D. 玉米的圆粒与黄粒

【答案】B

【解析】

相对性状概念是指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强调是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如长短,高矮,粗细,圆皱,黑白等,所以答案为B

2.家兔的毛色黑色(A)对褐色(a)为显性。要判断一只黑毛兔的遗传因子组成的方法,选用与它交配的兔最好是( )

A. 纯种黑毛兔 B. 褐毛兔 C. 杂种黑毛兔 D. A、B、C都不对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检测一只黑毛兔的基因组成,可采用测交法,即让这只黑毛兔与多只褐毛兔(双隐性个体)交配。如果后代只有黑色个体,则这只黑毛兔为纯合子,如果后代出现褐毛兔,则这只黑毛兔为杂合子。所以B正确。A、C、D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因子判断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基因型分别为AABbCCDd和AABbCCdd的两种豌豆杂交,其子代中纯合体的比例为()

A. 1/4 B. 1/8 C. 1/16 D. 0

【答案】A

【解析】

【分析】

解答本题最简单的方法是逐对分析法,即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

【详解】基因型分别为AABbCCDdAABbCCdd的两种豌豆杂交,可以分解成AA×AABb×BbCC×CCDd×dd四个分离定律问题,四个分离定律问题后代纯合子的比例分别是:AA=1BB+bb=1/2CC=1dd=1/2,因此基因型分别为AABbCCDdAABbCCdd的两种豌豆杂交,其子代中纯合体的比例为1×1/2×1×1/2=1/4,故选A

4.基因型为AABbCc(分别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别产生的精细胞和卵细胞基因型的种类比是()

A. 4:1 B. 3:1 C. 2:1 D. 1:1

【答案】C

【解析】

【分析】

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子,四个精子两两相同;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这四个细胞的基因型也是两两相同。

【详解】一个初级精母细胞(AABbCc)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四个精子,这四个精子两两相同,即只有两种精细胞;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这个卵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4种中的一种,因此它们分别产生的精细胞和卵细胞基因型的种类数比为21,故选C

5.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②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RNA③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④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⑤水稻的遗传物质是DNA

A. ①②④ B. ③⑤ C. ③④⑤ D. ①③⑤

【答案】B

【解析】

①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①错误;

②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②错误;

③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③正确;

④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④错误;

⑤水稻的遗传物质是DNA,⑤正确。

【考点定位】人类对遗传物质探究历程

【名师点睛】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细胞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都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它们的遗传物质均为DNA;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即DNA或RNA,因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6.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A占30%,则双链中C+T占()

A. 50% B. 20% C. 30% D. 15%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DNA分子中,嘌呤与嘧啶相等,所以C+T=A+G=50%,选A。

考点: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7.DNA复制时,解旋酶作用的部位是()

A. 腺嘌呤与鸟嘌呤间的氢键 B. 腺嘌呤与胞嘧啶间的氢键

C. 鸟嘌呤与胞嘧啶间的氢键 D. 鸟嘌呤与胸腺嘧啶间的氢键

【答案】C

【解析】

【分析】

DNA分子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在DNA分子内部是碱基对,碱基对之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腺嘌呤(A)与胸腺嘧啶(T)配对,鸟嘌呤(G)与胞嘧啶(C)配对,配对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相连。DNA复制时,解旋酶的主要作用是打开配对的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详解】DNA分子中,腺嘌呤与鸟嘌呤不能配对,两者之间没有氢键,A错误;DNA分子中,腺嘌呤与胞嘧啶不能配对,两者之间没有氢键,B错误;DNA分子中,鸟嘌呤与胞嘧啶配对,因此DNA分子解旋时,解旋酶可以打开两者之间氢键,C正确;DNA分子中,鸟嘌呤与胸腺嘧啶不能配对,两者之间没有氢键,D错误。

8.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对维持其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恒定起重要作用的是 ()

A. 受精作用与细胞分裂 B.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

C.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D. 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

【答案】C

【解析】

【分析】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成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进行的细胞分裂,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因此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通过受精作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

【详解】减数分裂使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而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因此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遗传和变异都很重要,故选C

9.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细菌细胞的DNA和蛋白质分别含有31P和32S,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分别含有32P和35S,噬菌体DNA在细菌体内复制三代,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和35S的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

A. 1/4和1 B. 3/4和0 C. 1/4和0 D. 3/4和1

【答案】C

【解析】

解:由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只有DNA进入细菌体内,蛋白质外壳不进入,所以子代噬菌体中含32P,不含35S.由于噬菌体繁殖的原料都是细菌的化学成分,所以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都含有32S.又由于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所以一个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复制三次后,产生23=8个子代噬菌体,因此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的噬菌体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对双链DNA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若一条链上A和T的数目相等,则互补链上A和T的数目相等

B. 若一条链G的数目为C的2倍,则互补链G的数目为C的0.5倍

C. 若一条链的A:T:C:G=1:2:3:4,则互补链A:T:C:G=4:3:2:1

D. 若一条链的G:T=1:2,则互补链的C:A=1:2

【答案】C

【解析】

【分析】

DNA分子是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分布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排列在内侧,碱基对之间的连接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与T配对,G与C配对,配对的碱基数量相等。

【详解】在双链DNA中,一条链上的A与另一条链上的T配对,一条链上的T与另一条链上的A配对,因此若一条链上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上的A和T数目也相等,A正确;一条链上的G、C分别与另一条链上的C、G配对,因此若一条链G的数目为C的2倍,则另一条链G的数目为C的0.5倍,B正确;DNA分子中,A与T配对,G与C配对,因此若一条链的A:T:C:G=1:2:3:4,则互补链上A:T:C:G=2:1:4:3,C错误;DNA分子中,A与T配对,G与C配对,因此若一条链的G:T=1:2,则互补链的C:A=1:2,D正确。

11.孟德尔遗传规律不适用于下列哪种生物的遗传()

A. 人 B. 小麦 C. 猫 D. 细菌

【答案】D

【解析】

孟德尔遗传规律适用于真核生物的遗传,不适用于原核生物的遗传,细菌是原核生物,D正确。

【考点定位】孟德尔遗传规律

【名师点睛】学生对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适用范围理解不清

孟德尔遗传规律适用范围: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细胞核遗传。

12.某种牛基因型为AA的个体体色是红褐色,aa是红色。Aa的个体中雄牛是红褐色,雌牛是红色。一头红褐色雌牛生了一头红色小牛,这头小牛的性别及基因型为()

A. 雄性或雌性,aa B. 雄性,Aa C. 雌性,Aa D. 雌性,aa或Aa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AA在雌雄性牛中都表现为红褐色,aa在雌雄性牛中都表现为红色,而Aa在雄牛中表现为红褐色、雌牛中表现为红色,因此红褐色雌牛的基因型只能是AA,而红色小牛的基因型可能是aa、Aa(雌性)。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亲本红褐色雌牛的基因型只能是AA,因此其生的小牛基因型中至少含有1A;而红色的基因型在雌性中可能为Aaaa、在雄性中为aa,因此后代红色小牛的基因型只能是Aa,且为雌牛,故选C

13.用下列哪种情况的肺炎球菌感染健康小鼠使之死亡()

A. 加热杀死的

B. 活的,但缺乏多糖荚膜

C. 加热杀死的有荚膜的肺炎球菌和缺乏多糖荚膜的肺炎球菌的混合物

D. 既缺乏多糖荚膜又加热杀死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有关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高频考点,解答时需要抓住“有没有使无荚膜肺炎双球菌转化的条件”,如果有“死的有荚膜肺炎双球菌或有荚膜肺炎双球菌的DNA”这样的条件,一般就会导致小鼠死亡。

【详解】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R型菌都没有活性,均不能使健康小鼠生病和死亡,A错误;活的,但缺乏多糖荚膜的是R型菌,不能使健康小鼠生病和死亡,B错误;加热杀死的有荚膜的肺炎双球菌和缺乏荚膜的肺炎双球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无荚膜的肺炎双球菌会转化成有荚膜的肺炎双球菌而使小鼠患病死亡,C正确;缺乏多糖荚膜的是R型菌,没有毒性,加热杀死后不能使健康小鼠生病和死亡,D错误。

14.对某生物DNA进行分析,发现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6%,又知该DNA的一条链所含的碱基中28%是腺嘌呤,则互补链中的腺嘌呤占该链碱基数的()

A. 26% B. 24% C. 14% D. 11%

【答案】A

【解析】

【分析】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

(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2)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

【详解】已知DNA分子中,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6%,即C+G=46%,则C=G=23%、A=T=50%-23%=27%;又已知一条链中腺嘌呤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例为28%,即A1=28%,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A1+A2)÷2,则A2=26%,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首先能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计算出双链DNA中的A所占的比例,其次再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计算出另一条单链中A所占的比例。

15. 在搭建DNA分子模型的实验中,若有4种碱基塑料片共20个,其中4个C,6个G,3个A,7个T,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14个,脱氧核糖塑料片40个,磷酸塑料片100个,代表氢键的连接物若干,脱氧核糖和碱基之间的连接物若干,则

A. 能搭建出20个脱氧核苷酸 B. 所搭建的DNA分子片段最长为7碱基对

C. 能搭建出410种不同的DNA分子模型 D. 能搭建出一个4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

【答案】D

【解析】

每个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及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根据碱基互补配对规律,“4个C,6个G,3个A,7个T”能配对4个G-C和3个A-T,共7个碱基对。但是本题中脱氧核糖和磷酸的连接物数较少,大大制约了搭建的模型中脱氧核苷酸数。从DNA结构图分析(如下图),14个脱氧核糖和磷酸的连接物能搭建的模型中每条链最多4个脱氧核苷酸,因此最多能搭建出一个4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共含8个脱氧核苷酸,

理论上能搭建出不同的DNA分子模型远少于410种。

【考点定位】本题通过DNA分子模型制作的实验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属理解水平,难度大。

16.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他们的双亲均正常,但他们都有一个患白化病的兄弟,他们生育一个患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多少?若已经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男孩,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多少()

A. 1/91/8 B. 1/91/4 C. 1/41/8 D. 4/91/4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白化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对表现型均正常的夫妇,且他们的双亲均正常,但他们都有一个白化病的兄弟,说明这对表现型均正常的夫妇的父母都是杂合体,则该夫妇基因型均为1/3AA2/3Aa,据此解题。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夫妇的基因型均为1/3AA2/3Aa,故该夫妇后代中患白化病的概率是2/3×2/3×1/4=1/9;若已经生了一个白化病的男孩,则说明该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故再生一个白化病男孩的概率=1/4×1/2=1/8,故选A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孟德尔通过实验发明了遗传规律

B. 格里菲斯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C. 赫尔希与蔡斯的实验证明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D. 艾弗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是生物学中遗传学发展史和科学方法的相关知识,回忆和梳理相关科学家的实验方法、过程、结论等,据此答题。

【详解】孟德尔通过豌豆的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的两个基本规律,A错误;格里菲斯的实验证明了转化因子的存在,但是并不清楚转化因子是什么,B错误;赫尔希与蔡斯的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C错误;艾弗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正确。

18.DNA分子解旋时,在氢键连接处分开的碱基是()

A. 鸟嘌呤与尿嘧啶 B. 鸟嘌呤与胞嘧啶

C. 腺嘌呤与尿嘧啶 D. 鸟嘌呤与胸腺嘧啶

【答案】B

【解析】

【分析】

DNA分子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在DNA分子内部是碱基对,碱基对之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腺嘌呤(A)与胸腺嘧啶(T)配对,鸟嘌呤(G)与胞嘧啶(C)配对,配对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相连。

【详解】DNA分子中没有尿嘧啶,AC错误;DNA分子中鸟嘌呤与胞嘧啶配对,因此DNA分子解旋时,可以打开两者之间的氢键,B正确;鸟嘌呤与胞嘧啶配对,腺嘌呤与胸腺嘧啶配对,但是鸟嘌呤不能与胸腺嘧啶配对,D错误。

19.四分体是指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联会后()

A. 有四对染色单体 B. 有大小形态相同的四条染色体

C. 有四条配对的染色体 D. 每对同源染色体有四条单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含有4条染色单体,称为一个四分体。

【详解】一个四分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A错误;一个四分体含有大小形态相同的两条染色体,B错误;一个四分体含有两条配对的染色体,C错误;一个四分体是由一对配对的同源染色体组成,含有四条染色单体,D正确。

20.某牵牛花植株与另一红花宽叶牵牛花(AaBb)杂交,其子代表现型之比为3红花宽叶:3红花窄叶:1白花窄叶:1白花宽叶,此牵牛花植株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是()

A. Aabb红花窄叶 B. AAbb红花窄叶

C. AaBb红花宽叶 D. aaBb白花宽叶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阔叶:红花窄叶:白花阔叶:白花窄叶=3:3:1:1,则两对性状分离比分别是红花:白花=3:1和阔叶:窄叶=1:1,分别是自交和测交实验的结果,据此可判断亲本基因型。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一红花阔叶牵牛花植株(AaBb),让其与“某植株”杂交,其后代中红花阔叶:红花窄叶:白花阔叶:白花窄叶是3:3:1:1,分析子代中红花:白色=3:1,阔叶:窄叶=1:1,说明前者是自交(Aa×Aa),后者是杂合子测交(Bb×bb),所以与AaBb杂交的“某植株”基因型为Aabb,表现型为红花窄叶,故选A。

21.图表示某动物(2N)处于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的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DNA数(c)。该图所示的细胞分裂方式及时期为()

A. 有丝分裂前期或中期 B. 有丝分裂后期

C.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图,动物细胞中原来的染色体数为2N,在该分裂时期时染色体数(a)2N,染色单体数(b)0,DNA分子数(c)2N,说明此时细胞中无染色单体,推测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详解】A. 若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或中期则此时应含有染色单体,DNA数应为染色体数2倍,A错误;

B. 若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则此时染色体数和DNA数应为4N,B错误;

C. 若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应含有染色单体,C错误;

D. 若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此时染色体数为2N,染色单体数为0,DNA数为2N,D正确。

【点睛】本题结合柱形图,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求学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并能准确判断图示所处的时期

22.下面叙述所描写的一定是同源染色体的是()

A. 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B. 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C. 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D. 形态特征大体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同源染色体是指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所以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详解】同源染色体不是复制而成的,而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A错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两条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来自父方的第2号染色体和来自母方的第3号染色体,B错误;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叫做联会,所以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C正确;形态和大小都相同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除了识记同源染色体的概念,还需理解同源染色体的来源,如B选项中“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虽然与概念中说法相同,但还必须明确同源染色体是来自父方和母方的同一号染色体。

23.遗传密码通常指()

A. DNA上决定氨基酸的不同碱基序列

B. 核糖体上决定氨基酸的碱基序列

C. 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不同碱基序列

D. tRNA上决定氨基酸的不同碱基序列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DNA上碱基序列是遗传信息,A错。核糖体上没有决定氨基酸的碱基序列,B错。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叫做1个密码子,C对。tRNA上的序列叫做反密码子,D错。

考点:本题考查密码子的概念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的能力。

24. 秃顶是常染色体显性基因B控制,但只在男性身上表现,一个非秃顶男人与一个其父为非秃顶的女人结婚,生下的男孩长大以后表现为秃顶。这个女人的基因型是( )

A. BB或Bb B. Bb C. bb D. BB

【答案】B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男人中只有bb是非秃顶,这个女人的父亲遗传因子组成是bb,该女人与bb的男人结婚生下一个秃顶的男孩,该男孩是Bb,这个B只能来自该女人,该女人的父亲一定会给其一个b遗传因子,故该女人的遗传因子组成是Bb,B正确。

25.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A. 2:1 B. 9:3:3:1

C. 4:2:2:1 D. 1:1:1:1

【答案】C

【解析】

【分析】

已知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则黄色短尾的基因型只能为AaBb。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即AaBb与AaBb交配,产生的后代基因型及其比例理论上为A_B_:A_bb:aaB_:aabb=9:3:3:1,由于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所以只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基因型个体能够生存下来,其中AaBb占4份,Aabb占2份,aaBb占2份,aabb占1份,因此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黄鼠短尾:黄鼠长尾:灰鼠短尾:灰鼠长尾=4:2:2:1,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实质,能够熟记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性状分离比,进而写出本实验子二代理论上的性状分离比,再结合题干信息判断生存下来的个体的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例。

26.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是由于()

A. 着丝点的分裂 B.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 DNA的复制 D. 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而着丝点不分裂,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所以导致染色体数目的减半。所以B正确。A、C、D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7.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是()

A.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B. 萨顿的蝗虫细胞观察实验

C.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D.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印证

【答案】C

【解析】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采用假说演绎法提出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故A项错误;萨顿的蝗虫实验,采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假说,故B项错误;摩尔根的果蝇眼色遗传杂交实验,证实了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即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故C项正确;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不属于实验证据,D项错误。

【考点定位】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名师点睛】基因在染色体上的“2”个要点

(1)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细胞质基因位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DNA上。

28.下列有关基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基因是生物性状的控制者 B.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 基因是由成百上千个碱基组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可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基因由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组成,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详解】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性状,或者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性状,A正确;一条染色体上有很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正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正确;基因是由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组成的,D错误。

29.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发生的变化是()

(1)染色体复制(2)同源染色体的分离(3)着丝点分裂(4)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5)形成四分体(6)同源染色体联会(7)姐妹染色单体变成姐妹染色体

A. (1)(6)(5)(4)(2)

B. (1)(2)(4)(5)(7)

C. (1)(6)(5)(4)(2)(3)(7)

D. (2)(3)(4)(5)

【答案】A

【解析】

【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

【详解】(1)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2)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3)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4)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5)四分体形成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形成后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6)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后形成四分体;(7)姐妹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综上所述,(3)(7)发生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其余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且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发生的变化是(1)(6)(5)(4)(2),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细胞减数分裂的详细过程以及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题中染色体行为发生的分裂时期,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

30.下列有关纯合体与杂合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纯合体中不含隐性基因 B. 杂合体的自交后代全是杂合体

C. 杂合体的双亲至少一方是杂合体 D. 纯合体的自交后代全是纯合体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纯合子有显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A错。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其中会出现纯合子和杂合子,B错。杂合子双亲可以是杂合子也可以两个都是纯合子,如AA×aa,C错。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后代全是纯合子,D正确。

考点:纯合子和杂合子。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认真领会纯合子、杂合子的形成以及产生配子的种类。

二、非选择题

31.某植物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红花(B)对白花(b)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用分别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个体杂交得到F1代,让F1代自交,得到F2代。

(1)F1代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2)F2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若F2中重组个体比例是10/16,则两亲本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若F2中重组个体比例是_________,则两亲本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

(3)F2代红花个体中杂合子概率为_________。

【答案】 (1). AaBb (2). 宽叶红花:宽叶白花:窄叶红花:窄叶白花=9:3:3:1 (3). AAbb×aaBB (4). 6/16(或3/8 ) (5). AABB×aabb (6). 2/3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某植物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红花(B)对白花(b)为显性,且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先让分别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个体杂交得到F1代,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或AAbb、aaBB,子一代基因型为AaBb,子一代自交得到的子二代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_B_:A_bb:aaB_:aabb=9:3:3:1。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子二代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_B_:A_bb:aaB_:aabb=9:3:3:1,则子二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宽叶红花:宽叶白花:窄叶红花:窄叶白花=9:3:3:1;若子二代中重组个体比例是10/16(=9/16+1/16),即重组性状基因型为A_B_、aabb,则亲本基因型是AAbb、aaBB;若亲本的基因型是另一个组合,即AABB、aabb,则重组性状的比例为3/16+3/16=3/8。

(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子一代关于花色的基因型为Bb,则子二代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BB、Bb,其中杂合子占2/3。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实质,能够根据题干信息写出亲本和子一代的基因型,进而推测子二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并判断子二代中表现型情况。

32.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中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 、h)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系谱图如下。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Hh基因型概率为1/10000。Ⅰ-3无乙病致病基因。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______。

(2)I-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II-5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3)如果II-5与II-6结婚,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___。

(4)如果II-7与II-8再生育一个女儿,则女儿患甲病的概率____。

【答案】 (1). 常染色体隐性 (2). 伴X隐性 (3). HhXTXt (4). HHXTY或HhXTY (5). 1/36 (6). 1/60000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遗传系谱图分析可知:Ⅰ﹣1和Ⅰ﹣2均无甲病,但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女儿(II-2),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甲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Ⅰ-3和Ⅰ-4均无乙病,II-9患乙病,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已知Ⅰ-3无乙病致病基因,说明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

2)据图分析,I-1I-2没有病,但是生有一个患甲病的女儿和一个患乙病的儿子,因此I-1I-2的基因型分别为HhXTY、HhXTXt,则II-5的基因型为HHXTY或HhXTY。

(3)据图分析,I-3I-4的基因型为HhXTY、HhXTXt,则II-6的基因型为2/3Hh1/2XTXt,又因为II-5的基因型为2/3HhXTY,因此II-5与II-6结婚,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2/3×2/3×1/4×1/2×1/2=1/36。

4)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可知,关于甲病,图中II-7的基因型为1/3HH2/3HhII-8基因型为Hh的概率为1/10000,因此如果II-7II-8再生育一个女儿,则女儿患甲病的概率=2/3×1/10000×1/4=1/60000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判断,一般情况下根据遗传系谱图推测,“无中生有”是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后代女儿患病父母正常的话是常染色体遗传;“有中生无”是显性,显性遗传看女正,后代女儿正常父母有病的话为常染色体遗传。

33.下图是表示某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及DNA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图据此回答下面的问题。(图中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与各个时期所需时间不成比例。)

(1)图中代表DNA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

(2)图中0~8时期表示细胞的__________分裂过程,8处发生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8~13表示细胞的 _____________分裂过程。

(3)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_______和________。

(4)着丝点分裂分别在横坐标的_____和______处进行。

【答案】(1)曲线A

(2)减数 受精作用 有丝

(3)0—4 8—13

(4)6和11

【解析】

(1)根据DNA和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的变化特点可知,A为核DNA含量变化曲线,B为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2)由以上分析可知,0-8表示减数分裂过程;8处进行的是受精作用;8-13表示有丝分裂过程;(3)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其余时期细胞中均含有同源染色体,即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0-4、8-13.(4)着丝点分裂是瞬间完成的,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Ⅱ后期刚开始时,即图中6、11.

【考点定位】细胞增殖

【名师点睛】

比较项目

减数分数

有丝分裂

复制次数

1次

1次

分裂次数

2次

1次

同源染色体行为

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姐妹染色体交叉互换



子细胞染色体数

是母细胞的一半

与母细胞相同

子细胞数目

4个

2个

子细胞类型

生殖细胞(精细胞、卵细胞)、极体

体细胞

细胞周期





相关的生理过程

生殖

生长、发育

染色体(DNA)的

变化曲线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14af7e733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04.html

《吉林省通化市十四中2021-2022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