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阅读 作业(13)

发布时间:2019-09-04 10:16:5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阅读 作业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6题。

夏原吉,维喆,其先德兴人。原吉早孤,力学养母。以乡荐入太学,选入禁中书制诰。建文初,户部右侍郎。明年充采访使。巡福建,所过郡邑,核吏治,民隐。人皆悦服。久,移驻蕲州。

亡何,郁新卒,召还,理户部事。凡中外户口、府库、田赋赢缩之数,各以小简书置怀中,时检阅之。一日,帝问天下钱谷几何,对甚悉,以是益重之。当是时,兵革初定,论靖难功臣封赏,分封诸藩,增设武卫百司。又发卒八十万问罪安南,中官造巨舰通海外诸国,大起北都宫阙,供亿转输以巨万万计,皆取给户曹。原吉悉心计应之,国用不

永乐八年,帝北征,辅太孙留守北京,总行在九卿事。时诸司草创,每旦,原吉入佐太孙参决庶务。朝退,诸曹郎御史环请事。原吉口答手书,不动声色。北达行在,南启监国,京师肃然。帝还,赐钞币、鞍马、牢醴,慰劳有加。寻从还南京,命侍太孙周行乡落,观民间疾苦。原吉取齑黍以进,:“愿殿下食此,知民艰。”九载满,蹇义皆宴便殿,帝指二人谓群臣曰:“高皇帝养贤以贻朕。欲观古名臣,此其人矣。”自是屡侍太孙,往来两京,在道随事纳忠,多所裨益。

十八年,北京宫室成,使原吉南召太子、太孙。既还,原吉言:“连岁营建,今告成。宜抚流亡,逋负以宽民力。”明年,三殿灾,原吉复申前请。亟命所司行之。初以殿灾诏求直言,群臣多言都北京非便。帝怒,杀主事萧仪,:“方迁都时,与大臣密议,久而后定,非轻举也。”言者劾大臣。帝命跪午门外质辨。大臣争詈言者,原吉独奏曰:“彼应诏无罪。臣等备员大臣,不能协赞大计,罪在臣等。”帝意解,两宥之。或原吉背初议。曰:“吾辈历事久,言虽失,幸上怜之。若言官得罪,所损不细矣。”众始叹服。

原吉虽居户部,国家大事辄令详议。帝每御便殿阙门,召语移时,左右莫得闻。退则恂恂无预者。交阯平,帝问迁官与赏孰便。对曰:“赏费于一时,有限;迁官为后日费,无穷也。”从之。西域法王来朝帝欲郊劳原吉不可及法王入原吉见不拜帝笑曰卿欲效韩愈耶?

山东唐赛儿反,事平,俘胁从者三千余人至。原吉请于帝,悉原之。谷王橞叛,帝疑长沙有通谋者。原吉以百口保之,乃得

(选自《明史·列传第三十七》,有删改)

①行在:也称行在所,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②蠲:免除。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过郡邑,核吏治,民隐     :询问。

B.原吉悉心计应之,国用不 :不足,不够。

C.原吉背初议 :怨恨,归咎。

D.原吉以百口保之,乃得 :睡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九载满,蹇义皆宴便殿

嬴而不助五国也

B.,移驻蕲州

,烟炎张天

C.退则恂恂无预者

入前为寿

D.言者劾大臣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

3.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西域法王来朝/帝欲郊劳/原吉不可/及法王入/原吉见/不拜/帝笑曰/卿欲效韩愈耶

B.西域法王来/朝帝欲郊劳/原吉不可及/法王入/原吉见/不拜/帝笑曰/卿欲效韩愈耶

C.西域法王来朝帝/欲郊劳原吉/不可及/法王入/原吉见不拜/帝笑曰/卿欲效韩愈耶

D.西域法王来朝帝/欲郊劳/原吉不可/及法王入/原吉见不拜帝/笑曰/卿欲效韩愈耶

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古代男子成人后,不便直呼其名,故取一个与本名含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

B.户部,官署名,为掌管仪制祭祀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曾称地官、大司徒、计相、大司农等。

C.永乐,明朝第三个皇帝明成祖朱棣的年号,前后共二十二年。

D.九卿,古代中央部分行政长官的总称。明、清有大小九卿之称。

5.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夏原吉早年丧父,他致力于学问,赡养母亲,通过乡荐进入太学,后被提拔任采访使。在福建巡视,得到了人们的爱戴。

B.夏原吉辅佐太孙留守北京时,既辅佐太孙处理了各项事务,又回答批示了各曹郎御史的请示,京城的人们对他肃然起敬。

C.夏原吉代理户部的时候,因为他用小本子记很多事务,随时带在身上,这种行为得到皇上的口头表扬,皇帝更加器重他。

D.北京的宫室建成后,夏原吉请求皇上安抚流亡在外的人,免除百姓负担。在第二次请求后,皇上安排有关部门执行。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指二人谓群臣曰:“高皇帝养贤以贻朕。欲观古名臣,此其人矣。”

(2)初以殿灾诏求直言,群臣多言都北京非便。

(3)原吉虽居户部,国家大事辄令详议。帝每御便殿阙门,召语移时,左右莫得闻。

1.D 解析::平息。

2.B 解析:B,用在时间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A,连词,/动词,结交。C,动词,,好像/代词,你。D,介词,趁机/名词,缘由,机会。

3.A 解析:根据人名和句子成分可断开。

4.B 解析:B,户部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

5.C 解析:文中无口头表扬,深受器重,是因为夏原吉回答得很详尽。

6.(1)皇上指着两人对群臣说:“高皇帝培养贤才来留给我使用。各位想看古代名臣,这两位便是。”

(2) 当初,皇上因三殿失火下诏求直言,群臣大都说迁都北京不便。

(3)夏原吉虽然任户部尚书,总是被皇上召去详加议论国家大事。皇上每次御临便殿门口,总是召夏原吉来谈话一段时间,左右的人都不得听闻。

参考译文 夏原吉,字维吉吉,祖先是德兴人。夏原吉早年丧父,他致力于学问,赡养母亲。因为获得乡荐进入太学,被选入宫中书写制诰。建文初年,升任户部右侍郎。第二年,充任采访使。巡视福建时,所过郡县乡邑,检查吏治好坏,询问百姓疾苦。人们都很高兴和敬佩。不久,移驻蕲州。

没多久,郁新去世,夏原吉被召回,代理户部的事务。凡各地的户口、府库、田税增减的数目,他都用小本子记好,带在身上,随时查阅。一天,皇上问天下钱粮有多少,夏原吉回答得很详尽,为此他更受器重。当时,战争刚刚结束,皇上给参加靖难的功臣封赏,分封藩王,增设武卫百司。后来又发兵八十万向安南问罪,命宦官监造巨舰通使海外各国,在北京大造宫室,这些事项,供应转输的财物都以数万万计,全由户部支出。夏原吉都尽心筹划,国家各项开支足够使用。

永乐八年,皇上北征,夏原吉辅佐太孙留守北京,总管行在所九卿事务。当时各部门刚刚创建,每天早上,夏原吉进去辅佐太孙处理各项事务。退朝后,各部的郎官和御史又围上来请示。夏原吉一边回答一边手批,神态镇静。向北管理到北京行都,向南开导到南京监国的太子,京师秩序井然。皇上回来后,赐给他钞币、鞍马、牛酒,厚加慰劳。不久随皇上回南京,受命侍从太孙周游乡里村落,考察民间疾苦。夏原吉拿了一些细碎黄米进呈给太孙说:“请殿下将它吃了,以了解百姓生活的艰辛。”九年任满,皇上在便殿设宴,款待夏原吉和蹇义等人,皇上指着两人对群臣说:“高皇帝培养贤才留给我使用。各位想看古代名臣,这两位便是。”此后夏原吉多次侍从太孙,往来于南北两京,途中还随事献上忠言,使太孙获得很多助益。

永乐十八年,北京的宫室建成,皇上派夏原吉南下召太子和太孙北上。回来后,夏原吉说:“经过多年营建,现在终于大功告成。应该安抚流亡在外的人,免除拖欠的各项征收,以减轻人民负担。”第二年,三殿失火,原吉重申从前的请求。皇上马上命有关部门推行。当初,皇上因三殿失火下诏求直言,群臣大都说迁都北京不便。皇上大怒,杀死主事萧仪,说道:“当初要迁都时,曾与大臣们秘密讨论过,很久才确定下来,并不是轻率决定的。”言官借机弹劾大臣。皇上命他们都跪在午门外辩论。大臣们都骂言官,夏原吉却唯独上奏说:“他们响应诏令而提出自己的意见,没有犯罪。臣等一帮凑数的大臣,不能协同辅佐国家大事,应当有罪。”皇上怒意消了,将双方都宽恕了。有人指责夏原吉违背初衷。夏原吉说:“我们这些人任职很久了,虽然言语有失,侥幸皇上能够原谅。如果言官得罪,那损失就不小了。”众人这才佩服。

夏原吉虽然任户部尚书,总是被皇上召去详加议论国家大事。皇上每次御临便殿门口,总是召夏原吉来谈话一段时间,左右的人都不得听闻。夏原吉退下后,总是恭恭敬敬的,就像什么都没有参与一样。讨平交阯后,皇上问升官与赏赐哪样便利。夏原吉回答说:“赏赐费用只是一次,是有限的;而升官后的费用,则是无限的。”皇上听从了。有西域法王来朝见,皇上想到郊外去慰劳他,夏原吉说不行。到法王入宫后,夏原吉见而不拜。皇上笑着说:“爱卿想效法韩愈吗?

山东唐赛儿谋反,被平定以后,有三千多胁从者被俘来京。夏原吉请求皇上,将他们全放了。谷王橞反叛,皇上怀疑长沙有人参与阴谋。夏原吉以全家一百条人命做担保,这事才得以平息。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蔡先生传

蔡先生者,讳霁。生而端慧,进止如成人。大父授之经,退务其大义。家贫,父自食永春掾史。公内自念:“吾父虽安此,然赵景真闻父叱牛声而泣,岂必其父之不安于耕乎?致身显亲,子职耳。”遂慨然欲以经术自奋。

遂从入永春。父携公请于令,令试而奇之,:“勿以俗学没之!”具束修,令学于傅君。乙亥,出就试,邑令首拔之,补诸生。举万历己卯乡试。丙戌,上春官不第。己丑,始得补玉田县教谕。抵延津,父讣至,一痛几绝。

服除,补闽之长泰谕。凡孝廉为此职者,得题其衔曰“署”,明其非守官也,外资其禄而心厌薄之。公曰:“否。有禄即官也,?且署独不得有所事事乎?”其立教依经行,而以宽栗剂之。每出私钱具食讲艺,所拔识多显者。郡庠有某生为怨家所中,公廉其诬,为督学白之。某生持进谢,辞遣之。

乙未,迁蜀之乐至令。会有采木之役,木所产,人兽迹绝,官给镪募民役,悬格啖之耳。约事而给之。民先出钱,所给多不能酬其直。桀黠者多相规卸免,单朴者始承其末,流官竟不得其要领。公下车,卒出不意,征父老数辈,人给笔札,令疏注堪应募者姓名,各以所臆疾书。书已,即收之。为之稽粮册,以知其赋之高下;证甲牌,以验其廛之多寡。然后榜示占役者于门。丁弱赋强,则出金助往募者。扉屦不任者,始得自诉。汰其实者,而抶其诬报及妄求免者。乃更为立补助之条,定番休之规,信给发之约。用大义谕遣之,民始劝往矣。采木罢,寻有旱疫之眚,多方勤抚之,然于豪猾无所错贷,犯科者壹以三尺始终之。

先生自为孝廉至宦归,二十余年,屋而居,瘠田十余亩,义不以贫告人。将解邑时,有赇二百金,不以污归橐,籍置之而已。其子借得邮符,为公归途计,匣之不用。

(选自明·钟惺《隐秀轩集》,有删改)

[] ①镪:钱贯。引申为成串的钱。②悬格:公布标准。③屦:草鞋。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

A.退务其大义      刺:批评

B.有禄即官也, :代理

C.约事而给之 :完成

D.屋而居 :租赁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

A.孝廉:汉代选举官吏的科目。文中称蔡先生为孝廉,是明清时对进士的雅称。

B.流官:明、清在四川、云南、广西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任职的官吏,他们有一定的任期,不同于世袭的土官。

C.下车:从车上下来。古代被封官员坐驿车去上任,后用“下车”指官员初上任。

D.三尺:法律。古代把法律条文刻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称法律为“三尺法”,简称“三尺”。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1)郡庠有某生为怨家所中,公廉其诬,为督学白之。

译文: 

(2)将解邑时,有赇二百金,不以污归橐,籍置之而已。

译文:  

4.根据第四段,概括蔡先生为让百姓服役采取了哪些措施。(4)

:  

1.答案 A “刺”是“探求”的意思。

2.答案 A 明清时对举人的雅称。

3.答案 (1)郡里学校有个学生被和他有仇怨的人中伤,蔡公查访清楚他被人诬陷的事实,向督学说清楚这件事。

(2)将要卸任离开时,有人贿赂他二百两银子,他没有把赃银放入口袋里,只是登记并放在那里罢了。

解析 注意关键字词的翻译以及句式特点。(1)注意“中”“廉”“白”以及被动句式,(2)注意“解”“赇”“污”“籍”。

4.答案 ①查清实情,张榜公示;②区别对待;③完善制度;④晓以大义。

解析 答题区间集中在第四段,结合注释读懂,分层,提取关键词句。

[参考译文]

蔡先生,名霁。天生端正聪慧,举止和成年人一样。祖父教授他经书,他回来一定要探求其中的深义。家里很贫穷,父亲做永春县掾史来谋生。蔡先生心里想:“我的父亲虽然安于这样的生活,然而就像赵景真听到父亲吆喝牛声就难过而泣一样,难道是他的父亲不安心于耕种吗?献身出仕,使父母富贵荣耀,是做人子的职责。”于是意气激昂,想通过经术来自我发奋。

于是跟随父亲到永春。父亲带着他拜见县令。县令试探一下他的才能,认为他很不一般,:“不要用俗务埋没他!”于是准备了礼物,让他向傅君学习。乙亥年,出来考试,县令首先选中了他,补为诸生。后来万历己卯年乡试中举。丙戌年,参加礼部会试,没有考中。己丑年,才得以补任玉田县教谕。他刚到延津,父亲去世的消息就到了,他悲痛欲绝。

服丧期满,补任福建长泰县教谕。凡是举人做这个官职的,都会注明他的职衔为代理,表明不是正式官职,县里表面上提供俸禄,但实际上心里讨厌轻视。蔡公说:“这是不对的,有俸禄就是官员,为什么是代理呢?况且代理的官员难道就不能做实事吗?”他依据经书来教学,宽严相济。经常拿出自己的钱来准备饭食讲学,所选拔赏识的人大多后来声名显扬。郡里学校有个学生被和他有仇怨的人中伤,蔡公查访清楚他被人诬陷的事实,向督学说清楚这件事。这个学生拿着财物来感谢,蔡公拒绝并打发他离开。

乙未年,调任四川乐至县令。适逢有伐木的差役,而木材的产地,人兽绝迹,官府出钱招募百姓从事这个差役,其实就是公布出来以利诱人罢了。约定事情完成后付钱。百姓先拿出钱,而官府所给的钱大多不能抵得上百姓拿出的钱。凶悍而狡猾的人相互谋划免于服役,淳朴敦厚的人也紧跟着他们这样做,到任的官员始终不知如何处置应对。蔡公一到任,出其不意,征召来几位有名望的老人,给他们笔纸,让他们分别写清能应募者的姓名,让他们按心里所想快速写下。写完,立刻收上来。为他们查考粮册,来知道他赋税的多少;查验户牌,来查明他田地的多少。然后在府门张榜公示应该服役的人。男丁弱赋税多,出钱帮助前去服役的人。家庭特别贫困的人,才能自我申诉(免除差役)。去除那些符合事实的,责打那些虚报以及胡乱申请免除差役的。于是更改确立补助的条例,定下轮流休息的规定,明确给付报酬的约定。晓以大义,派他们前往,百姓才乐于前往。伐木结束,不久遭遇干旱的疾苦,蔡先生对百姓多方慰劳安抚,然而他对于奸猾之人没有宽恕,对于犯法的人一律依法处置。

先生从中举人到卸任,二十多年,一直租赁房子居住,只有十几亩薄田,讲究节义,不因贫穷求人。将要卸任离开时,有人贿赂他二百两银子,他没有把赃银放入口袋里,只是登记并放在那里罢了。他的儿子借来驿站供应食宿车马的凭证,为蔡公回来途中打算,蔡公把它放在匣子里不用。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0a12dc4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df.html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阅读 作业(1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