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大海,春暖华开

发布时间:2016-05-11 19:47:2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万曙光

一、 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地位及作用: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2002年版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三课中的一首自读诗篇。本单元学习的是中国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是学生进入高中后的起始单元,属于高中语文阅读教材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中的第一阶段,旨在培养学生理解文章、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学习诗歌是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要从语言文字描绘的形象出发,结合对作品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和联想,体会诗中的情思和意味,从而培养良好的读诗趣味。

总之,要通过对课内文本的解读,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初步让学生养成高中语文学习方法,具备简单的理解、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海子是中国当代诗坛最美的一束烟花,虽然短暂但却炙热灿烂。在写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之后得两个月,他从容的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因此对本诗的理解和评析总要涉及到很多东西。

海子是为诗而生也是为诗而死的,他到世上走这一遭,仿佛就是为了成就那些诗篇,然后再以让生命戛然而止的方式,使这个慢慢抛弃了诗歌放逐了理想的世界,不敢忘记曾经还有这样一位诗人,用自己全部的血肉、灵魂和生命来写诗。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诗人海子的代表作,也是他的绝笔之作。相对于选入课本的其它诗歌来说,这首诗具有更深刻的精神含量,更难以捉摸的思想轨迹。现代诗研究者陈超曾写到这样一句话:“无论何时,我们都会怀着清洁的情感谈到海子和他的诗。”“清洁”这个词用得准确而独到,可以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真正的海子。

这首诗分为三章。第一章中诗人描绘的是他想像中的尘世生活。“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幅图景即便是尘世生活,也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田园牧歌式的尘世生活:实在却不乏闲散,清苦却不乏浪漫。如果抒情主人公真的可以在这幅图景的感召下走出封闭,摆脱孤独,那么的确可以算作“一个幸福的人”了。但是这一切憧憬却被“从明天起”限制住了,“从明天起”才会如此,那么今天呢?今天注定孤独、暗淡,注定无法融入尘世的幸福生活。所以这首诗初次读来常常给人清新欢快的感觉,但是仔细品味,却会发现有种苦涩的泉水随诗句流过心底。

从第二章开始,抒情主人公由个人的憧憬走出,迈入了更为广阔的群体领域。他发誓要把那未知的尘世的幸福传达给“每一个亲人”,“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他渴望别人分享他的幸福,在他传递幸福的同时,传递的是对世界的问候,对亲人的祝福。可见,单调、封闭与孤独并不是他理想的生存状态,他真诚地希望与世界有精神的沟通。所以,他愿意用饱蘸爱意的笔“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这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爱戴自然。在诗人的观念中,抒情诗人分两类:一类诗人只“热爱生命中的自我”,另一类诗人,“虽然只爱风景,热爱景色,热爱冬天的朝霞和晚霞,但他所热爱的是景色中的灵魂,是风景中的大生命的呼吸”。而作者的理想自然是后者。

最后,抒情主人公把三个最世俗化也是最真挚的祝愿留给了陌生的世人:“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却以一句“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最终把自己隔绝到了尘世生活之外。我们现在已经说不清这份遗世独立是逃避意识在作怪,还是不甘堕落、追求崇高的结果。诗人的孤独并不是由于他先于大众觉醒而导致的游离群体的孤独,而是他有意把自己关在生存的困境和文化的困境中与世隔绝而导致的个人的孤独,他的孤独感不是来自社会,而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旷古的悲剧情结的体现。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当代诗歌的感悟力和理解力,进行简单人文熏陶。

2、通过阅读鉴赏,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人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3、初步了解海子,初步掌握查找,整合学习资料的能力。

4、理解诗歌中的意象,自己能够简单组合意象,为写诗做好准备。

二、说教法与学法:

这是一首意象丰富的抒情诗。要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意象?诗歌中有哪些意象?学会自己组合意象。

这是一首隐匿深情的抒情诗。要指导学生学会朗读诗歌,要能在朗读中悟出情感,带着情感再读诗歌。

这是一首背景较为复杂的诗。老师要通过本节课的示范作用,教会学生怎样去查找资料助读文本,理解文本。

学生对诗歌的热情和能力都有限。教师要适当降低坡度,逐步提高,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完成学习目标。

三、 说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文:

设计本环节的目的在于:认识海子和他的诗歌,了解海子和他的诗歌,初步品读海子和他的诗歌。为教学本文做好情感和知识上的铺垫。

简单介绍课题后,【课件展示背景图片:蔚蓝的大海。标题:《面向大海,春暖花开》】我打算就将主体教学内容放在对海子及其有代表性的诗歌的认识解读上。

对于许多人来说,海子也许还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可是对于喜爱中国当代诗歌的人来说,海子是一个神话;对于许多人来说,海子是一个写诗的傻瓜,但对于热爱真理的人来说,海子是一位烈士、一位圣徒。如果说舒婷是朦胧诗的圣母,那么海子就是第三代诗人的精神之父。而从朦胧诗到第三代诗人,正是中国当代诗歌主体的觉醒期。今天,如果要写当代诗歌史,已经不能无视海子的存在。下面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海子的简介。

【课件展示蓝色背景,海子简介(黄色字体)。】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查湾,在农村长大。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1983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工作。1989326日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年仅25岁。海子是后生代诗人最杰出的代表之一,在短短七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写下了200余首高水平的抒情诗、七部长诗,给后人留下200余万字宝贵的文学作品。北京大学教授、著名文学评论家谢冕这样评价海子,“他已成为一个时代的诗歌象征:他的诗歌理想,他营造的独特的系列意象,他对于中国诗歌的创造性贡献——他把古典精神和现代精神,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乡土中国和都市文明作了成功的融合,以及他的敬业精神,他对于诗歌的虔诚和敬怵。”

说到这里,海子的自杀,已经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在此,我将作适当停留。补充内容如下:关于海子的自杀,有许多说法。我宁可相信海子生前的朋友、诗人骆一禾的说法,他认为海子的死亡与长期艰苦创作,用脑过度,导致精神分裂有关。当然,诗人自杀是一种相当复杂的现象,大家课后可以读一下海子生前另一为朋友、诗人西川的《死亡后记》。

【课件展示海子照片(一):未名湖畔,坐姿,满脸稚气笑容。】

教师继续讲解:这是海子刚到北京时的照片,纯朴,开朗,完全是个乡村孩子。海子去世后,西川在《怀念》中写道:“每一个接近他的人,每一个诵读过他诗篇的人,都能从他身上嗅到四季轮转、风吹的方向和麦子的成长。泥土的光明和黑暗,温情与严酷化作他生命的本质,化作他出类拔萃、简约、流畅有铿锵的诗歌语言,仿佛沉默的大地为了说话而一把抓住了他,把它变成大地的嗓子。”这个乡村的孩子,像许多伟大的诗人一样,注定要成为吟唱土地、乡村的歌手。

【课件展示海子照片(二):灰黑色的背景,仰躺姿势,双手左右平伸,长发抵肩,批在额前的头发遮掩着大眼镜。】

海子诗句(照片背景左上端红色字体)。

阳光打在地上

天空之火在我内部

这是诗人海子。伸展的双手,想要拥抱一切,脸部表情表现处诗人的自负。“阳光打在地上”,有谁能用“打”字描述阳光呢?此外,阳光似乎化为一道鞭影,又似乎传出一声闷响。“天空之火在我内部”,多么具有创造性的诗句,内心的激情仿佛和天空之火一同燃烧。海子的诗语言单纯,燃烧着青春的热情。海子反对传统诗歌的夸饰,词语往往直达生命的“本真”状态,诚如他自己所说的,“诗歌是一场烈火,而不是修饰练习”。我以为,海子的诗歌彻底摆脱了中国诗歌的阴柔造作之气,自然清新,充满阳刚的气质。海子是当代最富创造性的诗人之一。

【课件展示背景图片:绿色的草原,山冈】

海子诗句(正中上端,白色字体)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众神死亡的草原”构成了荒凉虚空的环境,生命作为一种自然物体,正如一片野花,或如帕斯卡尔所说的一株芦苇,是如此脆弱。可当生命作为一个精神个体时,又如此顽强,他自觉地与虚无绝望抗争,苦苦挣扎,永远不屈。此处“野花一片”并非是纯自然描写,而是融入了海子对生命的体验。而“远在远方的风”,又向我们召唤什么,启示什么呢?这个句子四个“远”字连用,十分新奇,把人带入了缈远深邃的诗歌意境之中。

【课件展示背景图片:麦地,茂盛的麦穗,麦芒如怒】

海子诗句(黑色字体)

麦地

神秘的质问者啊

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

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

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

麦地啊

人类的痛苦

是他放射的诗歌和光芒!

痛苦低沉地朗读后,讲解:有人说海子是麦地之子,麦地是海子诗歌中的基本意象,是海子发现的自然和人类生命的合成元素。面对人类难以摆脱的个体生命的虚无感,海子满含泪水地要求麦地对自己生命的努力作出承认。“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疼痛、绝望,又散发着生命热烈追求的精神气息,这样的诗句,像灼热的鞭子,拷问着你的灵魂。

【课件展示背景图片:青蓝色的背景,若隐若现的村庄】

海子诗篇《村庄》(背景中间,黄色字体)

村庄里住着

母亲和儿子

儿子静静长大

母亲静静地注视

芦花丛中

村庄是一只白色的船

我妹妹叫芦花

我妹妹很美丽

教师朗诵后讲解:有谁能像海子一样,从母亲的注视中,读出幸福和悲伤;有谁能像海子一样,像热爱芦花一样热爱自己的妹妹呢?海子的乡村诗,朴素无华,充满深沉的温柔情感,表现了海子对村庄的一片赤字之心。

这一环节到此结束。此时的学生应该渐渐进入了海子的诗歌世界,空气中也会弥漫着渴望了解海子的热情。

下面开始进行本节课第二个环节:

(二) 诗歌的朗诵

在诗歌教学中,朗诵是关键,是不可回避的阅读方式。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可以让学生进入文本,理解文意,从而进入诗歌的意境。

具体到这一首诗歌:虽然诗人在诗中想像着尘世的幸福生活,并用平白、温暖的话语表达了对每一个人的真挚祝福,但我们仍旧分明感到在那份坦诚沉静的语气中隐含的忧伤。诵读时要注意体会。

老师先领读,学生跟读,提醒学生注意跟着老师的节奏,把握诗歌的感情韵律。

在听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这首诗朗读时应该注意的地方,例如:长短句应该怎样读,重低音应该怎样读……力求做到“声情并茂”。

最后要求:男同学朗诵第一节,应该读得洪亮、热烈;女同学朗诵第二节,应该读得深情、温柔;大家一起朗诵第三节,应读出圣洁、博爱得感情,读出含泪的祝福。

本环节完。

(三) 意象的理解

意象与意境是诗歌鉴赏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但对于它们的含义,许多同学却往往混为一谈。《现代汉语词典》上也未对此加以区分,对“意象”就简单释为“意境”。正确界定其含义及关系,对于诗歌阅读和写作都有积极意义。

文艺理论大家童庆炳先生在《文艺理论教程》一书中对二者作了如下界定: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意象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基本特征以达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即为艺术典型。根据这个界定,我们可得出以下几点:首先,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具体的;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它通过形象表达或诱发,是要体悟的、抽象的。其次,意象或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径。正确的把握二者都需要想象。

而诗歌最本质的特征是意象的组合。了解诗歌意象是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关键。接下来可以先让学生将这首诗中的意象按先后顺序进行列举。

可以在老师的提示下进行列举。

【课件展示蓝色背景,典型意象列举。】

面朝大海关心粮食

春暖花开蔬菜

喂马劈柴幸福的闪电

周游世界温暖的名字

列举出以上意象只是最初的一步,关键还是要让学生能够理解这些意象。提问:能说一说你对这些意象的感悟吗?

引导学生通过诗句探询海子的内心世界。得出结论:海子虽然过着一种孤独,乃至避世的创作生活,虽然他后来卧轨自杀了,但并不意味着海子对尘世生活的否定。海子的很多诗中,都表现了对生活无限热爱,当然这种热爱的背后,也有一种苦苦追求美好理想而不能实现的焦灼。

再看一首海子的诗,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课件展示背景图片:秋天金黄色的树林】

诗歌(白色字体)

幸福一日

我无限地热爱着新的一日

今天的太阳今天的马今天的花椒树

使我健康富足拥有一生

从黎明到黄昏

阳光充足

胜过一切过去的诗

幸福找到我

幸福说:“瞧,这个诗人,

他比我本人还要幸福。”

在劈开了我的秋天

在劈开了我的骨头的秋天

我爱你,花椒树

老师先对本首诗歌作如下分析:从这首诗歌中可以看出海子追求的尘世生活,应当有别于低俗的生活,而是一种精神健康、富足的生活。因为精神健康、富足,因为对生活无限热爱,所以“新的一日”、“太阳”、“马”、“花椒树”这些平凡的事物,“喂马”、“劈柴”、“关心粮食和蔬菜”,这些平凡的生活,才具备了不平凡的意义。

引导学生从诗歌意象当中再去体会诗人对生活美好的发现和对幸福朴素打感受。

(四) 意象联想

有人说阅读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积极创造的过程,作品是在读者积极参与下得以“完成”的。“喂马”“劈柴”等意象,体现了海子对尘世生活的幸福感受,现在,可以让学生们一同进入海子的意象世界,展开联想,体验一下他们自己的生活有无类似的幸福。

例如:徜徉林间,月亮上升的树梢,倾听蛙鸣虫叫。

只身站在草原上,收集春天的细雨。

和小鸟一起飞翔,和红蝴蝶一起舞蹈,和一切生命一同跳跃。

也可以提示让学生的幸福体验更加尘世化一些。

例如:系上花围裙,奏一支锅碗瓢盆协奏曲。

在作业本上画下一个一个句号;绿茵场上一脚胡乱的射门。

夕阳下,父亲在菜园劳作的背影。

本环节目的在于告诉学生:热爱生活应该是人生的一个基本信念,而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真正拥有幸福。愿我们都能拥有幸福的生活体验,愿我们都有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五)圣爱的体验

最后设计本环节的目的主要在于创设情景美读、悟读课文,收束全文。

“做一个幸福的人”,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的体验,但诗人并非仅仅拥有幸福,生活也并非永远春光无限。这首诗是否也透露着冬天的信息呢?

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和重要细节来体会,如:反复出现的“从明天起”、“1989113日”中透露出的冬天的讯息、“只愿”流露出的孤独心境……

而在这种清纯、清净、温暖、世俗化的情感背后复杂性的东西,这也是海子诗歌张力所在。海子对尘世幸福的肯定,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类美好的祝福。生活中有人类不能承受的空虚,有人类的苦难,一个具有良知的诗人,具有伟大品质的诗人,总是对自身的存在意义,对人类的悲剧命运有着热切的关怀,人们常把这种关怀称为终极关怀。海子的终极关怀,伴随着忧伤、悲凉、孤独、绝望。这是“从明天起”“只愿”这些词透露给我们的冬天讯息。承担苦难,热爱生活,祝福人类,也使得海子的爱发射出圣洁的光芒。

【课件展示背景图片:夕阳金黄色的海岸】

文字:圣洁的爱(深红色字体)

朴素的真挚(淡绿字体)

在了解了海子的诗歌及理解了诗歌的意境之后,最后进行配乐朗读结尾:

【课件展示背景图片(一):蓝色的大海,热带椰树林。

音乐(一):《二泉映月》(片断)(阿炳)

背景图片(二):大海、夕阳

音乐(二):《致艾丽丝》(片断)(贝多芬)

背景图片(三):大海、日出

音乐(三):《颂歌》(莫扎特)

学生自己选乐,通过音乐片断和背景也能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诗意,激发学生对诗歌内涵的感性体验。最后全班同学对着海子各个时期的照片进行配乐齐颂,在深沉、热烈、圣洁的气氛中结束本节课。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0448888a8956bec0875e38d.html

《面向大海,春暖华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