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如何提高理论力学教学效果 理论力学课程的特点之一是系统性较强,各章节之间的联系密切,想要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必须适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有助于灵感的闪现,创设愉快的情境氛围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良好的思维情境是一种主动、积极的迫切探求新知的学习环境,是一种敢想善思创造性学习的情境。这种情境的产生来源于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我们坚持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做到“六让”,即:让学生独立观察,让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动口表达,让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标新立异,真正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诱导、激励,如“为什么”和“扩散性提问”,如解决这个问题有哪些可能性,除此之外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创造一种宽松富有活力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创造灵感,积极地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二、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课堂教学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主渠道,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促进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我们注重思维过程和思维特点的培养,强调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发现过程和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善于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法。 1.注重思维过程和特点的训练 思维是人们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迂回间接的途径寻求问题答案的认识活动,是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活动,它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性的联系和关系,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等特点,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在教学中我们根据思维活动的特点,加强对学生思维活动间接性和概括性的训练,精选精讲授课内容,着重讲清“问题是什么”“问题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此问题的现象反映了什么”,让学生通过思考掌握基本概念,弄清基本知识、基本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在每章节结束后将所学的知识总结概括成一幅思维流程图,形成一个高层次的概要性认识,以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例如:在讲静力学内容时,着重讲解受力分析、力系的等效、力系的简化和力系的平衡,最后引导学生总结概括成 一幅思维流程图,并对图进行反思与引申,提出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产生内效应时其内部还会产生什么,物体变形的形状与外力有无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当力系中所求的未知量多于所能列出的独立平衡方程数时,如何求解等问题,为材料力学及结构力学内容教学埋下伏笔,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2.教授科学的思维方法,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要教授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有可能开辟一个新天地,在教学中我们注意引导学生用归纳、类比及逆向思维的方法分析教材,深化理解教材。如:在解决平面一般力系问题时,常常将其分解成平面汇交力系和平面力偶系的问题来求解。组合变形中复杂的变形问题可以分解成简单变形问题的组合进行求解,作复杂的弯矩图可以分解成一个个简单荷载的情况后,“叠加法”求解等。由此就可以归纳出在一定条件下,复杂问题可以分解成简单问题的组合来求解的思维方法。再如:讲材料力学内容时,常将各种杆件变形形式进行类比,将相应的各截面应力分布情况进行类比,将求结构变形、位移的方法进行类比。讲理论力学内容时,将平动与转动进行类比,将力对点的矩与动量矩进行类比,等等。使学生学会用类比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 3.培养多观察勤思考的思维习惯 敏锐的观察力和多角度的思考是培养思维灵活性、广阔性的重要基础。开展一题多解的分析讨论和集思广益活动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法。一题多解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求解同一例题采用不同的基本方法,二是虽采用同一基本方法,但在求解某一关键步骤时,所
选择的途径和运算技巧不同。开展一题多解就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分析问题的内在联系和隐含条件,并进行广泛联想,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00911日篇二:初三力学复习课的教学反思 力学复习课的反思 陈献中 复习课有时候却得不到应有的收效?原因在哪里?经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我觉得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1、在涉及“基本知识”的复习课中,往往都是通过归纳,概括的手段来罗列知识,梳理知识方法,这种做法,往往表现为老师津津乐道,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漫不又经心,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但一当老师提出一些创设性的问题时,学生则精神振奋,精力集中地思考问题,这就是明显反映了学生需要通过问题来复习“基础知识”的迫切要求。问题是科学的心脏,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道理就在这里,因而也就理所应当地顺应学生的心理需要发挥主导作用。 2、在涉及“科学技能、科学思想方法”的复习课中,以往教学往往是阐述一种“方法”后,立即出示一个或几个相应的例题或练习,学生只管按老师传授的“方法”套用即可,这样,学生就省略了“方法”的思考和被揭示的过程,即选择判断的过程,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长此以住,也就形成了“学生上课听得懂,课后或考试不会思考、不会做题”的现象。在解答问题上,学生就会束手无策,无从下手,这就是当前科学复习课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科学复习课的质量,使师生的辛勤劳作,换得丰富的硕果。我认为,要想让学生听懂学会,就必须为学生创造和安排练习的机会。 例如在复习力学时,可以根据解答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种类,力的相互性等知识点,设计一组可将有关“方法”溶于其中的小题目,让学生去做,这样就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应用自己的知识和思维方法掌握科学、运用科学的知识,解决科学问题,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回顾所学的“方法”并作出相应的选择判断,从而轻松愉快地实现知识复习与能力提高,最后老师可以再进行归纳解答相关几种解法。 为此,我认为用这种方法进行科学复习教学,是解决当前科学复习教学效率低,质量不高的有效方法。 那么应该如何设计呢? 课前针对复习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出几组题目,将有关科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与科学思想溶于其中,换言之,即以题目为骨架编拟课时教案, 在具体教学中,以题目开路(先出现题目,再出现其它)然后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分析、讨论、研究和解教师借题发挥,画龙点睛,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地探索研究中,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并使学生智力与能力得到训练与提高,变“讲练讲”为“练讲练”,变“一法一题”为“见题想法” 如何实施呢? 1、选题时,各题组要紧紧围绕课时复习目标,使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思想、解题规律,重复出现,螺旋式递进,这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助于学生掌握问题的来龙去脉,加速从模仿到灵活运用的过程,能深深印入到学生的脑海中。 2、题目的选编以考纲为纲,以教本为本,应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能起到示范作用。 3一组题目解完后,带领学生回过来反思,本题复习了哪里基础知识?利用了哪些基本技能和重演了哪些科学方法?体现了哪些基本技能,重温了哪些科学方法?体现了哪些科学思想?哪道题可以推广,引申变式?哪些题还有哪些解法(一题多解)?把后两个疑问交给学生,使他们不断地反思,在反思中巩固、深化、提高,使他们的知识由点到面,由面到体,
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4题目要能及时反馈教学信息,随时调节教学。因为能让学生当场了解解题过程,知道正误,及时反馈,教师由此也能立即获得学生方面的信息。纠正或强化,随时解决,不烧“夹生饭”这样教与学的针对性都强,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了什么?还未掌握什么?哪些学生掌握了?哪些学生还未掌握?篇三:新课改理念下初中物理力学教学反思 新课改理念下的初中物理力学教学反思 一、新课改观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学 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初中物理教学对学生的教育模式 往往停留在传统教学的模式中。但是,自从近年新课改实施以来, 我国的初中物理教学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改革 成效,新课改理念与传统教学相比起来,更加注重物理教学观念的 转变,注重学生的发展,提倡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此外,新课 程改革也对当前的初中物理教材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教材根据初中 生的认知特点,采用了大量生动形象的插图,这就时初中物理教学 更加的生动,也更具趣味性。在新课改的理念学,教师的“教”以 及学生的“学”较之以往都有了很大的不同,教师的教学手段更加 丰富,学生的学习也更具独立性和主动性,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也更加频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启发、相互沟通,可 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二、力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探析 力学不仅是物理学中的经典学科,也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 的关系,初中物理的力学学习是力学基础性教学,可以为学生高中、 大学的力学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初中物理的力学教学为学生传达 一些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等一些力学的基 础性规律,这些规律和原理便是力学中最为基本的概念,学生只有 全面的掌握力学中的基础规律,才能学好后续的物理学知识。 三、新课改理念下的初中物理力学教学改革 1.初中物理力学教学要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初中物理的力学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基础性教学,也是教学中难点 和重点的集中所在。在试卷中,力学题目占的分值比重也是最大的。 在初中物理力学的学习中,很多学生对力学学习的兴趣不高,甚至 出现了逆反心理,虽然教师努力的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但是 仍然难以解决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这样,学生学得辛苦、教师教得 辛苦,确都无法达到目标教学效果。新课程改革理念要求,初中物 理教学的目的应该是提升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素养,让学 生的知识技能、学习态度和价值观都能够得到本质的发展和提高, 即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兴趣 爱好,从生活中的力学出发,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主动学习的兴 趣。 2.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出学生的提问意识 为了更好的完善物理力学的教学效果,必须要注重学生问题意识 的培养。为此,教师必须要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学内容的设 计是激发学生提问意识的重要方式之一,提问则是搭建教师和学生 之间交流和互动的平台。因此,教师在设置课堂内容时要给学生留
出足够的提问空间,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促进学生在思考的过程 中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帮助学生解答问 题的过程之中,一定要在学生的思维角度进行思考,根据学生对力 学掌握的实际水平来解决问题,努力促进学生对力学知识的思考和 领悟。此外,教师在解答学生问题的同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针对教 学中的难点、重点和容易出错的部分向学生提问,根据力学教学中 的侧重点将其设计成问题,运用变题和组题的提问形式,给学生搭 好台阶,问题的提问应当由浅入深,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力学中 的难点、重点。与此同时,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也要留给学生足够 的思索时间,保障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来思索答案,这样就可 以很好的启发学生力学思维活动,实现自我探索和发现。 3.运用课堂中随处可见的道具,提高力学教学的效果 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要知识点,是整个初中物理的基础,并与电 学、原子物理、气体等知识相结合贯穿于整个初中物理课程中,如 果学生力学知识掌握的不好,基础没有打好,对以后物理知识的学 习也会难以理解,造成一种恶性循环。为此,教师可以将课堂中随 处可见的道具利用起来来提高力学教学的效果。例如,可以将课堂 中常用的工具“粉笔”全面的利用起来,粉笔是教师与学生最为重 要的沟通工具,除了书写功能以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粉笔的其他功 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消化抽象的知识,增加力学教学的趣味性和 科学性。例如,要帮助学生理解自由落体运动中空气阻力、物体质 量与物体下落速度的大小就可以利用粉笔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取一 张纸和一只粉笔,在一样的高度释放令其自由下落。这时,发现粉 笔的下落速度比纸要快,教师向学生提一定的问题,自由落体不是 不论物体质量,下落速度都是一样么,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由 学生思考后回答问题,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再将纸揉成纸团,与 粉笔一起放在同样的高度释放,这个时候粉笔和纸团就是同时着地 的,这样就很好的让学生理解了自由落体运动,并把空气阻力对自 由落体运动的影响很直观的展现出来,从而印证教材上的结论。另 外,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惯性定律,教师可以采用粉笔和纸相结 合的方式跟学生演示,首先准备一张平整光滑的桌子,将几支粉笔 压在白纸的一端将白纸的三分之一固定在桌子上。由教师演示,迅 速的将纸抽离,这时候纸抽离出来,但是粉笔还是屹立不倒的,这 就是惯性定律的一种表现形式。随后,教师可以由学生自愿上台的 形式让学生来自己实践,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惯性定律的概念和意 义。 四、结语 初中力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要重 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各种教学方式提高力学教学中的趣味性, 从根本上提高力学教学的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1]杨静静.粉笔“功能”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妙用.上海教育 科研,20018. [2]谭龙飞.以高中知识为背景的中考试题对初、高中物理教
学衔接的启示.中学物理(高中版)2011291. [3]陈伟.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问题与措施.理科爱好者(教育 教学版)200913.篇四:三本院校力学教学改革思考 三本院校力学教学改革思考 摘要:力学教学在工程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工程师的力学素养对于他的事业有重要影响。本文首先叙述了当前力学本科教育,尤其是三本院校中所面临的挑战,然后指出力学教学改革的目标应当以力学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为目的。最后,本文从教材建设、教学方式转变、计算力学成果引入、教学实验、教师素质提高等方面阐述一些提升力学教学果效的思路。 关键词:力学教育;教学改革;力学素养;能力培养 一、引言 在工程类学科中,力学在工科的知识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普通高等学校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情况调研报告中记录比较了国 内外大学力学基础课程在几个典型专业所占的比例。以机械、土木、航空等专业为例,国外的知名大学相关的力学类课程设置占到专业总学分的10%以上,而我国的相应专业的基础课程所占比例通常都达不到10%,有的专业甚至不到5%。可以说,国内相关专业的力学基础课程设置的比重是低于国外相关专业的。如何在教学时数较少的情况下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力学学科的兴趣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工科院校力学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培养面向未来,有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提升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的重要因素。而学时少与提高教学质量的矛盾,对于基础知识相对较为薄弱的三本院校、高职院校来说,就更为突出。 二、当前力学教学的挑战 近些年,由于高校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也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力学教育因其重要性在教学改革中有独特的地位。21世纪,“力学+计算机”将成为工程设计的主要手段。力学教学从传统上说,主要是教师课堂讲授知识,学生听课做笔记,而教师主要靠布置课后作业、课后答疑等方式来加强教学效果。长远来看,这种教学方式仍然会在力学教育中占据主要地位。但由于高校的办学条件以及学生的学习环境、心态以前有明显不一样,这也使得提高力学学科的教学质量面临一些实际的困难,现归纳一下,大体有如下几点。 1.学生的要求与传统力学教育模式的冲突。传统力学教学重点关注的是学科体系的完整性、逻辑的严密性、结构的严谨性等,这就不可避免地在教学中较多地进行力学理论知识的传授。但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习相对困难,尤其某些力学学科需要用到一些微积分的知识,这些对于基础较弱的三本、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难度偏大。另一方面,过多地讲授理论知识,力学的实践环节较为薄弱,学生缺少对工程问题的真实体验,难以培养起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长此以往,学生就会认为力学不过是些枯燥的公式推导,从而失去学习力学的兴趣。例如,笔者在讲授“流体”力学时,就有学生提出,能否不讲公式推导,只讲相关力学知识的应用。这个建议虽然难以全盘实施,但对于讲授力学的教师来说,未尝不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教学侧重点。 2.力学教学方法。传统的力学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灌输力学的理论知识,而力学教材往往也是采用简化的力学理论模型,但对于为何采用简化模型?如何简化?简化后的意义等等问题,较少叙述。这使得学生在学习时,缺少研究式、启发式的学习气氛,所学到的是有关的力学知识,但解决问题的思路却常常没有学会,难以把所学的力学知识与随后要学习的专业问题联系起来,使得力学的学习与专业知识学习出现脱节。 3.教学实验条件。这些年高校扩招,由于经费有限,加上重视不够,使得力学实验室的建设速度严重落后于学生的扩招速度。工科的力学实验内容被大幅缩减,实验条件严重不足。
现有的力学课程也以辅助教学为主,主要是验证有关的力学理论,缺少工程性与设计性的实验内容。学生在实验课时主要是旁观,缺少实际操作的机会,因而兴趣有限,使得力学实验设置的目的很难达到。因为学校扩招,使得师生比例低,力学课通常采用大班授课方式,虽然能够满足教学要求,但师生的交流的机会减少。教师也很难对单独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跟踪和指导。 4.学生的考评方式。长期以来,力学教育的考评主要是靠期末的考试来测试学生的实际水平。考试以笔试为主,考试内容通常是上课所讲述的力学知识以及相应的力学解题过程。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记忆力学公式和教学笔记。客观上,这种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对力学理论知识的掌握,但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就无法肯定了。 三、力学教学改革的目的 力学教育改革常常被谈论,但改革的目标是什么?这是需要首先明确的问题,显然我们不能为改革而改革。但对于力学改革而言,应当是力学知识与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并 重的。力学知识的学习是基础,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是目标,两者不应偏废。理想的力学教育模式中应当是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并重,以达到互相促进的目的。目前的教育模式过多关注知识的传递,对于能力的培养较少顾及。以笔者在英国学习研究的体会,也感受到这种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缺乏,在经历了一些西式的训练和学习后,这种能力才逐步建立起来。 目前在三本院校中有一些悲观情绪,认为能够在三本院校中能够成功地把力学知识讲清楚,让学生掌握就算不错了,至于能力的培养,就不要奢求了。诚然,有一个扎实的力学知识基础,对于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利的,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不要求相关的技术人员有全备的知识体系。以英国的大学本科教育为例,一般只有三年,所学的力学科目、学时数都会少于我国的本科学生。笔者在英国求学期间也发现,通常英国的本科学生的力学知识并不算多,但英国培养的工程师的质量在国际上还是得到公认的。英国的教育表明,在较少的学时的情况下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工程师是完全有可能的,而如何把能力培养的方针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是相当重要的。 四、力学教育的几点思考 如何在力学教育中加强能力的培养,如何在三本、高职院校中培养出一批有创新能力的合格工程师,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教材的建设。一本好的力学教材对于保证好的教学质量是很重要的。目前国内的力学教材已经出版了不少,但适用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优秀教材并不多见。衡量一本教材的好坏不应该以其包含力学知识的多少来衡量,而主要以是否把问题讲明白、讲透彻,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为原则。笔者在英国求学期间,接触到西方的一些经典教材,这些教材对于那些学生不太容易明白,或者容易搞混的地方,常常花费很多笔墨,尽量讲得清楚明白。虽然是英文教材,也让人很有收获。读者有一种感受:这些国外经典教材的作者似乎生怕读者不能搞懂,总是尽量把问题说清楚。这种出书的态度是让人敬佩的,也是值得国内出书人学习的。 2.教学方式的转变。一名力学教师如果单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恐怕是难以让学生满意,也难以有好的教学效果。在力学教育中,力学建模的能力的培养是极重要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在这方面的训练。一方面可以尽量采用高质量的教学课件,以强化学生从抽象模型联系具体模型,以及从具体模型到抽象模型的抽象化思维的训练。另一方面,教师在讲课时可考虑多采用“提问+对话”及“问题+讨论”等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加强课堂上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兴趣。 3.引入计算力学成果。二十一世纪的工程设计的主要模式就是“力学+计算机”。在力学
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引入一些计算力学的教学篇五:浅谈初中物理力学教学 浅谈初中物理力学教学 近几年来,我通过校本培训,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使我对力学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下面我来谈谈初中物理力学教学的几点认识: 一、初中物理力学教学要以生为本 初中物理力学是物理学科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大部分学生认为较难的部分。近几年中考中,物理力学分值也占据较多,同时它是学生学习高中物理力学的铺垫和基础,也是学习一些专业技术知识的必备知识。然而现在初中学校学生在学习这部知识内容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大部分学生在进入物理力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学习畏难情绪、茫然、学习兴趣下降;学生没有学到应掌握的物理力学知识或学生没有有效地学好相关的物理力学知识学,教师教得辛苦而成为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课堂教学。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初中物理新的教学理念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实施,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科学思想方法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各方面都得到发展,这实质上就是以学生为本的重要要求。分析初中物理力学新教材编写体例,其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强调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加强 联系社会,突出科学、技术、社会变化的观点,与原教材相比,都十分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提供丰富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 的素材”,因此,生动活泼,简明轻快,图文并茂,形式多样的力学教学应当是以生为本的教学设计出发点与根本的要求。 二、初中物理力学教学以生为本的理性思考 当今世界,是一个科学和人文由分野走向整合的时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恰如人类文化的双翼,科学精神是人类探索自然的条件和动力,人文精神则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法宝,也是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手段,它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巨大的帮助。新编人教版物理教科书,以探究式学习的方式来处理原来教科书中的学生实验﹑部分演示实验和小实验,共安排了三十六个探究活动,其中八年级安排了十八个,九年级安排了十八个,比原教科书的十七个物理实验多了十九个,在数量上增加了112﹪,在数量上为物理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科学探究的课题,通过科学探究,它将使学生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因此,初中物理力学教学,一是要切实重视演示实, “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做”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二是要认真上好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验操作技能 三是要充分发挥教材中“小实验”的作用,训练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四是要不定期地开放实验室,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教师要从从全局观点分析力学部分教材,揭示物理学的基本规律,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强学生的物理思维 能力。 三、初中物理力学教学以生为本的实践探索 1教师要组织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现在初中学生学习的科目繁多,各科作业也很重,学生每天平均自习的时间只有23小时,学生感到做作业都来不及了,没有时间安排时间阅读教材。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改变那种填鸭式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作业题应少而精,精选典型习题指导学生深入探讨,独立思考,在分析习题过程中探索其规律,使自己在解题的实践中逐步地掌握其思路和方法;三方面根据物理教材的特点,加强阅读指导,要要求学生整章节的阅读,重要的句子、结论要求学生用笔划出来,对一些叙述较复
杂的段落还要给予分析解释。例如:《阿基米德原理》这一节,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后,对课文提出的概念、定义和原理就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对实验过程和现象也有所了解,并能作大致的分析,这时教师可通过谁是受力物体,浮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在什么情况下才有浮力等提出问,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原理”的实质,而不致于去死背条文。 2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逐步培养自学能力。在初二开始上物理课时,要向学生提出“以课本为主,课前要预习,要学会读书”的要求,为了帮助学生学会读书,还要特别向学生提出预习时应注意了解的内容:①看完一节(或一段课文后要了解这节(课文讲了什么物理现象某个实验是怎样进行的,说明什么问题?②这一节(讲了几个物理概念和规律?这些概念和规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日 常生活、生产实际中有哪些实例? ③在阅读课本过程中还要经常提些“为什么?用什么方法解决?④看完了课文后,有什么不懂,不理解的问题,并把不懂的,有疑问的问题记在笔记本上,带着问题学,以便上课时认真听讲,或向老师提问。如上《摩擦力》这一节课前列出以下提纲:①什么叫做摩擦力?什么叫做滑动摩擦力?是否两个物体只要接触,就一定有摩擦力?在实验中为什么要强调木块在木板上要做匀速运动?为什么由弹簧秤读出拉力,就知道了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摩擦力?③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通过预习提纲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帮助他们有的放矢的进行阅读,了解课文的中心要点,并逐步学会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从而不断的提高阅读能力。 3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将静态变为动态生成,真正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把备课意图,即静态设置,通过教学手段动态生成为现实的每一堂课,保障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完成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在教学手段的使用上,努力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把蕴藏于学生中的巨大学习潜能开发出来,这是提高物理“力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4教师教学可采用“双激励反馈式程序教学”“双激励反馈式程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中,一要经常用“双激励因子”,即稳定有力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使之始终积极主动、兴致勃勃地接受和加工教学信息,并通过积极的思维使之内化;二要及时从高效运转的反馈网络中获取学生学习反应中的反馈信息,依次 调整教学信息输出的强度和方式,使教学作为一种信息传输系统,始终稳定于高效的运转态,从而大幅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5教师要让学生在物理力学活动中学习。物理课堂教学必须改变基本上由学生听、教师讲的格局和程式,代之以由教师精心设计,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多种教学活动。这里说的“活动”,就是由教师精心设计,有预定目的,有点拨功能,又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它按照预定方案要求学生不断地听、看、想、讲、做、练,以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和最佳效果。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e3758e443323968001c9292.html

《力学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