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构建课堂和谐师生关系的现实意义

发布时间:2014-11-06 08:49:1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构建课堂和谐师生关系的现实意义

在校园生态系统中,教师与学生是其中最活跃的因子,是校园生态的活的创造力。师生关系是学校诸多要素关系圈中最关键的链节之一,它作为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决定着校园生态的和谐状况及发展水平,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特殊、奇妙的作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当今时代背景下非常紧迫,而且意义重大。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当今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必然

在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的大部分时期,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是主宰,是权威,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师生关系必然体现着“师道尊严”。到了后工业经济时代,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校师生关系在现实条件下面临并呈现出各种新情况需要重新审视与研究。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明显增多,前喻文化、后喻文化和并喻文化相汇交融,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教师传递的价值观念往往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冲击;学生独立自主意识增强、思想更加活跃,对个性发展的要求已日益强烈;教育途径不断拓宽,教育管理和教育手段已逐步现代化、科学化,以教师为主体的活动舞台已逐渐被学生占领。因此,旧的师生关系的不和谐越来越明显,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势必遭受强烈的冲击甚至遭受瓦解,时代的发展要求重塑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育改革尤其是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更注重倡导“以人为本”,更注重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育的过程是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表现在课堂上,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本次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也是素质教育能否深入推进的关键因素。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必须把学习过程转变为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必须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获取知识的。因此,从教育改革的角度看,应试教育背景下的主从型师生关系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应当是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等素质教育要求的平等合作、相互信任的新型和谐师生关系。

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建设现代和谐校园、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随着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社会和家长对教育的期望值日益增长,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广大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竞争。教师因此患有比一般人更多的心理障碍,如焦虑心态,嫉妒情绪,神经质、抑郁症和失眠等。如果师生关系不和谐,老师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得不到应有的尊重,长此以往,教师就会变的更加忧郁、消沉、焦虑、烦躁、愤怒、失望、愁苦而导致心理疾病,教师对其职业就会感到厌恶。这种“负螺旋”态势是校园内部的“隐形炸药包”,将是学校和谐发展的严重障碍和危害。相反,如果师生关系和谐,学生在课堂上给予积极的配合,充分显现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激情,教师受到了学生的尊敬和信赖,就会增强自尊、自信和荣誉感,就会觉得尽管工作很忙很累,报酬也不高,但精神上很充实,心理上很愉悦,我这样做值得,从而减少或消除本来存在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隐疾,促进教师以更佳的心理状态投入工作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奉献,使教师工作由职业需要上升为职责需要。

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很大影响。不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导致在校学生心理疾患和校园环境不和谐的重要原因。学生经常受到老师的训斥、批评和冷遇,学生就会产生自卑、恐惧、屈辱、焦虑甚至敌视等情绪,加上学生本身的压力也不小,容易患上不良的心理疾病。例如,在教学中,当教师对待学生偏袒不公时,当学生总是受到老师忽视时,学生就会感到痛苦失落,情绪激动,举止冲撞,待人态度生硬,好发脾气,不听劝告,表现为“过度激动症”。当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受到老师讽刺、训斥后,忧虑、失望、愤怒、不满,表现为“激愤症”。再如,在紧张的师生人际关系下,一些学生因为怕分数差受到批评,从而对周围的一切非常敏感,总是提心吊胆,十分紧张,表现为“恐惧症”。相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热爱学生,尊重信任学生,师生间保持着亲密和谐的人际关系,学生就会自尊自信,心情轻松愉快,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就会在精神、心理、价值观以及行为等方面与教师进行合作与交流,在交流与合作中双方共同调节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关系的不断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教育,和谐教育更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不断调适师生心理状态,促使师生身心和谐,有利于促进现代和谐校园建设,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地发展。

三、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师生教学相长,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的宗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对于学生来说,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把教师看做最信赖和仰慕的人,他们喜欢上这种精彩的课,把它当成一种享受,他们懂得尊重教师就是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所以他们总会积极配合,专心听讲,勤于思考,努力学习,努力珍惜和维护这种和谐关系,比较容易接受教师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批评意见,对教师所传递的知识信息,会尽量吸收,不仅避免由于人际关系而影响学生学习情绪和教师教学态度的事件发生,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的效果。对于教师来说,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尊敬、信赖并且喜爱教师,这对教师是一种鼓励和鞭策。教师为了继续保持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对教育、教学就会更加负责,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千方百计地想把课上好,把学生教好。每节课情绪饱满,激情洋溢,精益求精,并针对学生特点组织和增补内容,择其最适宜的手段和方法,合理安排时间,尽量使教学最优化、最有效,把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通过教学活动体现出来。教师正是用认真的备课和课堂中优雅、亲切的教态,生动优美的语言,准确精练的讲评来博得学生的好感和尊重的,而且不断地从学生的笑脸和进步中得到激励和安慰,思路更为敏捷,教学信息渠道畅通无阻,使教育、教学超水平发挥,提高了教的效果。教育心理学家专门研究过课堂气氛对于学生的影响,发现在友好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心情愉快,精神舒畅,反应灵敏,容易形成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激起感情共鸣,学生会感受到老师的热情和爱,并把对老师的爱迁移到老师所授学科上去,增强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和信任度,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实现教育的功能。而学生良好的情绪反应反过来又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情绪,二者合理互动,良性循环,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反之,如果学生对老师有反感和抵触情绪,就会心情烦躁,如坐针毡,精力分散,思维消极,反映迟钝,从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创造潜能

马斯洛健康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健康人心里都有一些需要,当满足了基本需要,一个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现。人的需要是产生动机的源泉。和谐的师生关系恰恰满足了学生对爱与被爱、民主平等、受人尊重、自尊及好奇心等心理需要,同时让学生感到自身的价值、人格得到尊重和承认。他们不仅从教师那里得到知识的营养,而且获得了爱护与支持,尽管学习很艰辛,有时是枯燥无味的、紧张的,学生也会全力以赴地、轻松地、愉快地去学习。和谐的师生关系还影响着学生学习动机的选择性。学生都喜欢上自己喜爱或崇拜的教师的课,愿意为他们所喜欢的教师而努力学习,“皮格马利翁效应”又促使学生追随和效法教师,有意识地使自己的行为、学习符合教师的标准和期望,借以获取教师的赞许和关心,给他莫大的宠爱和鼓舞,因而努力于该科的学习。我国有关调查也表明:许多学生在大学学的专业大多是中学阶段很喜欢的教师所教的学科;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学科兴趣和学习成绩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一致的状态,构成“正反馈”的趋向。

创造是人的全部体力和智力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下的一种活动,它意味着运用一个人的全部能力和潜力,它需要有宽松的环境和对人的充分地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代的学生民主意识和成就意向强,他们思想解放,少条条框框,不避嫌疑,少盲目服从,要求别人尊重自己的民主权利,希望有个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民主平等的环境,讨厌专制式的领导方式,喜欢平等的讨论问题,民主的解决问题。和谐师生关系可以让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大家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产生满意、愉快、羡慕、互谅、互助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在这种清新浓郁的民主气氛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记忆更加清晰牢固、想象更加丰富广阔,从而有利于对学生创造性活动的培养。

五、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学校的思想道德建设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师对学生道德知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教育与培养。号称“中国基础教育活化石”的教育家吕型伟曾说:“如果孩子能对你讲悄悄话了,教育就成功了一大半。”在和谐的师生氛围中,因为相互认知、相互信任和尊重,视教师为知己,则可消除对方的顾虑,让学生打开心灵的窗扉,把他的困难与问题在一个轻松和讲理的环境中说出来,从而得到一些精神上的发抒和松弛,然后教师就可以对之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信其道才愿受其教。师生关系融洽亲密,学生对教师的教导,在感情上才具有相容性;而在不融洽不亲密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容易形成对教师的“逆反心理”,与教师的教导背道而驰。可见,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心灵深处的了解和洞察,及时矫正学生不良动机和行为。

和谐的师生关系还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身教示范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不是教育思想的抽象的体现者,而是活生生的个性------我们对学生来说,应当成为精神生活极其丰富的榜样,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才有道德上的权利来教育学生。”任何教学都是具有教育性的,教学活动既是传习文化知识的过程,又是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学生具有道德示范的作用。学生视教师为楷模,他们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品质。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在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中,学生享受到师爱的温暖和师生友谊的快乐,使他们相信人世间是真诚美好的,从而体验到友爱、尊重、诚实、平等等道德经验。相反,如果学生在师生人际关系中见到的是自私、圆滑、冷漠、虚伪、怀疑,他们就会以为世界是冷酷无情的,从而得到仇恨、势利、自私等道德经验。正如斯宾塞所说:“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只有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和谐的关系,才能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从而达到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e15957cff00bed5b8f31d30.html

《论构建课堂和谐师生关系的现实意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