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江苏版)9.84海淀区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卷

发布时间:2015-05-25 08:58:2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海淀区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卷

语文(笔试)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同学们:升入中学的生活已经一个学期了,你的语文学习一定有很大的收获。现在可以通过这份测评试卷检验一下你的学习成果,请你自信、认真、沉着地答题吧。

说明:本试卷分为必作题(100分)和选作题(20分)两部分。对于选作题,可根据你自己的情况选择作答。

必作题部分(100分)

(包括第一、第二、第三部分)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28分)

1.细心的你一定能找出下列加黑字拼读正确的一项。()(3分)

Aqī)身 qīng)诉 shà)时 chàn)栗

B.粗cāo shì) gé) chèn)职

C.附hè) jìn)闭 cháng)徉 mì)

Dhé)家 sè) pìn yì)

2.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相信你一定能正确书写。(3分)

①(hài___________人听闻 ②和(xù)_________ ③(jí)_________

④(huì)__________人不倦 ⑤干(hé)_________ ⑤广(mào_________

3.成语是中国语言宝库中的瑰宝,我们应该多学习、积累一些成语,用来丰富我们的语言。下面各组成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在后面的括号内写出正确的。(4分)

A.近在咫尺 根深缔固 一劳永逸 星罗棋布()

B.别出心裁 花枝招展 鸦鹊元声 闲情逸致()

C.万籁俱寂 引吭高歌 流连忘返 迫不急待()

D.举一返三 漫不经心 墨守成规 不言而喻()

4.打开你记忆的书页,展示你记忆的能力,填写下列诗词的上句或下句,(请任选5句填写,不能多选)(5分)

1)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

3)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瀚海阑干百丈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此情无计可消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上心头。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山郭外斜。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

8)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5.从下面给出的两组中外作家中任选一组,按要求完成下表,(中国古代作家需注明朝代)(3分)

A.朱自清 蒲松龄 列夫·托尔斯泰

B.老舍 苏轼 屠格涅夫

6.目前,在同学中存在着不认真写随笔(或读书笔记),敷衍了事的现象,你是如何看待写随笔(或读书笔记)呢?请你用一两句后来谈谈你的认识,让那些态度不认真的同学有所触动,帮助他们端正态度,(不得超过40字)(3分)

□□□□□□□□□□□□□□□□□□□□□□□

□□□□□□□□□□□□□□□□□□□□□□□

7.本学期我们学过了用文章修改符号来修改文章,相信你已经掌握了这些符号的用法。

下面是某同学的作文片断,划横线的句子中有3句有语病,请你仔细阅读后把它们找出来,并使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加以修改,(3分)

我们飞奔到球场,对手早已站在了球场中央。①他们个子不高,看上去身体也不强壮,哈!肯定是我们的脚下败将了。我暗暗高兴,仿佛已经取得了胜利,好像已经胜券在握了。嘟……哨声响了,比赛开始了。③只见他们在赛场上左突右冲,搞得我们鸡犬不宁。看来赛前我有些低估了,他们的水平比我们高。糟了,再这样下去,我们会输得很惨,不行,不能输,⑤我振作起精神,继续冲向“敌方阵地”

8.想像可以使我们的作文内容丰富、生动。现在请你充分发挥想像能力,运用下面三个词,构想成合情合理的画面,并用文字表述出来。(50字左右)(4分)

路边 身影 烟尘

□□□□□□□□□□□□□□□□□□□□□□□

□□□□□□□□□□□□□□□□□□□□□□□

□□□□□□□□□□□□□□□□□□□□□□□

□□□□□□□□□□□□□□□□□□□□□□□

第二部分理解·感悟(32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912题(10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下面有两组文言语句,请你任选其一,解释加黑词的含义。(不能两组都选)(2分)

A组:沿溯阻绝()B组:虽乘御风()

略无处() 每至晴初霜()

10.你知道吗,在文言文中,“之”字的用法很灵活,它在不同的语句中会有不同的用法。请你选出下列句中加黑“之”字与例句解释完全相同的一项。()(2分)

例:春冬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A.孔文子何以谓文也

B.其虫旧曾有

C.贻以金钗,问塔动

D.至市,而忘操

11.请你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我们观察和描写景物,只有特别注意把握不同时间景物的特点,才能使笔下的景物鲜明生动,不落俗套。如本文作者在写了七百里三峡山势的险峻之后,先写了______________,继而写了______________,最后写了______________,展现了不同季节的三峡最突出的景物特征,本文也因此成为写景的名篇。(2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1316题(10分)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13.文中画横线语句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全过程。(2分)

14.“春天的灵秀之气”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5.从原文中任选一处加黑词语,说一说它是怎样形象地表现出作物旺盛的活力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说“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请你概括作者这样说的“道理”。(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17—20题(12分)

人和书的亲情

大约在三十年前,一个上海女孩儿成了云南插队知青。她可算是知青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了,才十四五岁。她是个秀丽的上海女孩儿,曾被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导演邀去试过镜头。女孩儿的父母作为大学里的领导,“文革”中在劫难逃,自然是被首批打入另册的了。女孩儿的家自然也是被抄过的了。在“文革”中,知识分子的家一旦被抄,那么便再也找不到一本书了。

女孩儿特伤心,为那些无辜的书哭过。

然而这女孩儿天生是乐观的,因为她已经读过不少名著了。书中某些优秀的人物那时就安慰她,开导她,告诉她人逢乱世,襟怀开阔乐观是多么重要。

艰苦的劳动女孩儿只当是体魄锤炼,村荒地远女孩儿只当是人生的考验。女孩儿用歌唱和笑容,以青春的本能向那个时代强调和证明着她的乐观。

但女孩儿也有独自忧郁的时候,对于一个爱看书的女孩儿,到哪儿都发现不了一本书的时代,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时代啊!

有次女孩儿被指派去开什么会,傍晚在一家小饭馆讨水喝,非常偶然地,她一眼看到了一本书。那一本书在一张竹榻下面。人不爬到竹榻下面去,是拿不到那一本书的。女孩儿的眼睛一旦发现了那一本书,目光就再也不能离开它了。

女孩儿的心激动得怦怦跳,女孩儿的眼睛都发亮了!

女孩儿颤抖着声音问:“那……是谁的书?……喏,竹榻下面那一本书………”

大口大口地吃着饭的男人们放下了碗,男人们擎着酒杯的手僵住了,热闹的划拳行令之声停止了……

小饭馆里那时一片肃静,每一个人的目光都注视在女孩儿身上——人们似乎已经好几个世纪没听到过“书”这个字了,似乎早已忘了书是什么……

“书……竹榻下那一本书……谁的?……”

一个男人终于回答她:“别管谁的,你若爬到竹榻下拿到手,就归你了!”

女孩儿喜上眉梢,乐了。

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

于是,十四五岁的,秀丽的,已是云南插队知青的这一个女孩儿,在众目睽睽之下,当即往土地上一趴,就朝竹榻下面那一本书爬去——云南的竹榻才离地面多高哇,女孩儿根本不顾惜一身干干净净的衣服了,全身匍匐着朝那一本书爬去……

当女孩儿手拿着那一本书从竹榻下爬出来,站起来时,不仅衣服裤子脏了,连脸儿也弄脏了,头发上满是灰……

但是女孩儿的眼睛是更亮晶晶的了,因为她已经将那一本书拿在自己手里了呀!

“你们男人可要说话算话!现在,这一本书属于我了……”

小饭馆里又是一阵肃静。

女孩儿疑惑了,双手紧紧将书按在胸前,惟恐被人夺去似的……

大男人们脸上的表情,那一时刻,也都变得肃然了……

那一本书是《青年近卫军》。

如今,当年的女孩儿已经当妈妈了。她的女儿比当年的她还大两岁呢!

她叫林喆,是“文革”结束以后中国为数不多的几位法学博士中的首位女博士。

人之爱书,也是足以爱得很可爱的呀……

(作者 梁晓声)

【注】《青年近卫军》是前苏联作家法捷耶夫1945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卫国战争时期克拉斯顿诺共青团地下组织“青年近卫军”同德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塑造了性格各异、栩栩如生的青年英雄形象。这部书曾对我国青年产生过较大影响。

17.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题目用“亲情”表明人和书的关系,使人感到非常亲切、温暖,题目既准确地概括了全文的内容,又很富有新意。

B.开头两段写“女孩儿”父母的不幸遭遇,突出了“女孩儿”命运的巨大变化,也间接地表明了她从小受良好家庭环境的熏陶,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

C.在写“女孩儿”全身匍匐着爬到榻下捡书的情节时,作者再次强调她的年龄、外貌特征及现在的身份,说明了她正当在校读书的年龄,却被无情地剥夺了读书的权利,可是她却仍然执着地寻找一切机会找书来读。

D.本文的中心可以概括为:通过叙述一个女孩儿在文革中偶然发现并不顾一切地捡得一本书的故事,意味深长地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经受了挫折,才能领悟到多读书,读好书有多么的重要。

18.“女孩儿”是怎样看待插队生活的,请你在原文中画出有关语句,(2分)

19.结合语境具体分析男人们的表情变得“肃然”的原因。(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结合全文,具体说明这个女孩儿能够成为“文革”结束以后中国为数不多的几位法学博士中首位女博士的原因。(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表达·交流(40分)

在你和父母家人、好友、老师、同学甚至偶尔打交道的陌生人的交往中,难免会有碰钉子的时候,碰了钉子,你是怎样对待的呢?有人说人生就是碰钉子,碰一回钉子,长一分见识,增一分阅历。你又是怎样看待碰钉子的呢?请你以“碰钉子以后”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说你最想对别人说的话。

2)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3)为了便于别人阅读,书写一定要工整。

选作题部分(20分)

1.中国语言宝库中流传下来的格言警句,有许多至今仍然被人们经常引用。对下列格言警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聪敏而又努力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

B.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为人行为高尚,不用宣扬,别人定会尊敬和景仰。

C.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就能明了真实的情况;单听一方的话,自己就糊涂,事情也会弄不清楚。

D.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比喻宁可牺牲生命,也不做小人。

2.中华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人们总结了很多文坛上的“第一”,下面所列出的“第一”你知道吗?(3分)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我国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作品《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史书《

3.宋代王安石有一首诗“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最初他用的是“到”字,但不满意,接连改为“过”、“入”、“满”等字,最后才定为“绿”。请你具体分析“绿”这一词语比其他词语好在哪里。(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卖油翁》一文,回答4—7题(11分)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 不去。见 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 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 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4.解释下列句中加黑词语的含义(2分)

射于家圃() ③徐以杓油沥之()

手熟尔() ④以钱其口()

5.把“以、于、其、而”几个虚词填入文中相应的________________上。(答案写在下面相应的序号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所说明的道理。(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卖油翁》,你受到的启迪是(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淀区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测评试卷语交

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必作题部分

第一部分

1C

2.骇 袤(错1个字,不扣分,错2—3个字,扣1分;错4—5个字,扣2分,不出现0.5分)

3.蒂

4.(1)不知秋思落谁家 2)晴主一鹤排云上

3)江春入旧年 4)愁云惨淡万里凝

5)才下眉头 6)绿树村边合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8)学而不思则罔

(该题每句有1个错别字,则该句不得分。如多写了,依次选前5句)

5A

朱自清 现代 《背影》、《春》、《荷塘月色》等

蒲松龄 清代 《聊斋志异》、《狼》等

托尔斯泰 俄国 《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七颗钻石》等

B

老舍 现代 《骆驼样子》、《茶馆》、《济南的冬天》、《四世同堂》等

苏轼 宋代 《东坡乐府》、《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等

屠格涅夫 俄国 《猎人笔记》、《父与子》、《罗亭》、《蔚蓝的王国》等

(此题有一项有误,则该项不得分;朱自清、老舍写成“中国”或“当代”不扣分)

6.参考答案:①随笔记录下我的学习生活;随笔记录下我的心路历程;随笔记录下我的成长足迹。②随笔是我随时可以倾心交谈的朋友。③写随笔让我的感情变得更丰富,更细腻;让我的写作能力获得了更快的提高。(错别字不扣分。如所写语句有明显不通顺,不能得满分。)

7.第②句,表意重复,“仿佛已经取得了胜利”和“好像已经胜券在握了”两句删除一句。第③句,用词不当,改为:“搞得我们阵脚大乱”或“搞得我们手忙脚乱”第④句,句子不完整,少宾语,改为“低估了他们的实力”或“低估了他们的水平”。(此题未用修改符号的,不得分。用错的,改对了,如果仅用错1处符号,不扣分,均用错,扣1分。8.答案略。(此题①3个词都要用上,少一个词扣2分;少二个词不得分。②不够40个字的,酌情扣分。③有明显语病的酌情扣分,)

第二部分(一)9A组:沿 顺流而下;阙 同“缺”空缺 B组:奔 奔驰的快马 早晨。10C l1.①除非正午,看不见太阳;除非半夜,看不见月亮。②江水清澈,两岸山峰高峻,山上草木茂盛,的确是很有情趣。(此句译文也可参照《教参》)(每句2分)

12.夏水的迅猛、春冬的清荣峻茂、寒秋的肃杀(或:凄清、悲凉、冷清等均可)

(此题意思对即可。答对3处得2分,2处得1分,1处不得分)

(二)13.从春到夏

14.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林带上的淡淡绿烟;蜂蝶的轻飞曼舞。(此题少写1处扣1分;少写2处扣2分)

15.“挑”字写出了棉苗纤细、高挑又显得很茁壮有力的姿态,仿佛时时刻刻都在向上拔高。“举”字写出了高粱、玉米在向猛烈的阳光摇头晃脑、神采飞扬地展示着它们的欢悦神态的样子。“匍匐”写出了瓜秧生长的特点,虽然它不象高粱、玉米那样张扬,但是它也在不停地抖动着腰肢,舒活着筋骨,不声不响的尽情生长着。、此题意思对即可)

16.因为黄色是介于春之绿色与秋之红色之间的中间色,夏季正当春华秋实(或“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之间,所以夏季的色彩是金黄的。(此题全部照抄原文只能给1分)

(三)17D

18.艰苦的劳动女孩儿只当是体魄锤炼,村荒地远女孩儿只当是人生的考验。(此题多画或少画均不得分)

19.①因为在那样一个人们都几乎忘了书的年代,一个小女孩居然为了捡一本书而不惜抛掉少女的羞涩,不怕弄脏衣服、头脸,爬到低矮的榻下把它捡出来,②如获至宝般地按在胸前,③她对书这样痴迷的态度,深深地打动进而震撼了这些大男人们的心,使他们对这个小女孩儿肃然起敬。(①②③各是1个得分的要点,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0.①因为“小女孩”从小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并保持到她成年,②读书让她知道了人逢乱世,襟怀开阔的重要,③让她乐观地面对艰苦的插队生活,④让她在文革中没有荒废时光,千方百计地找书读,因而取得了过人的成绩,(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第三部分

作文评分标准

[说明]

1.漏写题目扣2分。

2.错别字每三个扣1分,重现的不计,最多扣3分。

3.全文一逗到底或没有标点符号的扣2分,文中因缺少标点符号而影响意思表达的,扣1分。

4.全文书写极其潦草难以辨认的扣2分;文中部分书写潦草的扣1分。

5.字数不足的部分,每50个字扣1分,扣完2分为止。

6.有草稿但未抄完的,应参考草稿评分,并酌情扣1-5分。

选作题部分

1D

2.《诗经》、《论语》、《史记》

3.“绿”字与其他几个字比,极富表现力,从春风吹过以后产生的奇妙效果着眼,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让人联想到春风拂面,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喜人景象。而其他几个字,都只是从春风本身的流动着想,以此描写看不见的春风,就显得抽象,没有个性。(意思对即可,如没有进行比较,只说了一个方面,最多只能得2分)

4.①曾经 ②盖 ③原意是斟酒,此处指倒油 ④只(此题21分,不出现0.5分)

5.①而 ②其 ③以 ④于

6.熟能生巧

7.①面对地位比自己高、技艺比自己强的人,不盲目自卑。②要练精自己的技艺面对强者,才能从容镇定,应对自如、不卑不亢。③要善于总结规律。(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符合文章某一方面的内容,均可视为正确。)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d4bd9c9e45c3b3567ec8ba2.html

《七年级语文下(江苏版)9.84海淀区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