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是客观的》进阶练习(三)

发布时间:2019-07-19 08:01:1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真理是客观的》进阶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对真理的认识正确的是(  )

真理是标志着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真理具有客观性,是指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内容是主观的 真理是绝对正确的认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 真理总是和谬误相对应而存在,没有谬误就没有真理 真理具有相对性,对有些人来说是真理,对另一些人来说可能是谬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④    D.①⑤

2.伽利略说:真理就是具备这样的力量,你越是想要攻击它,你的攻击就愈加充实了和证明了它。这句话说明

A.真理是具体的          B.真理是有条件的

C.真理是客观的          D.真理与谬误相伴

3.周恩来总理有一句名言: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这说的是(& )

A.事实和真理是不可分的      B.真理是对事实的反映

C.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D.真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二、简析题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针对人口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严重的情况, 1982313,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要求国家干部和职工、城镇居民,除特殊情况经过批准外,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农村普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某些群众确有实际困难要求生育两胎的,经过审批可以有计划地安排,计划生育成为一项基本国策。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人口形势发生了转折性变化,人口总量增长的势头减弱,人口结构性问题突出,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老龄化程度加深,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难下,人口均衡发展的压力增大。2013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意见》,公布单独两孩政策实施方案; 20161月,中央发文明确了生育两孩无需审批,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

(1)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分析说明。

(2)在生育问题上,人们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同学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说法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请针对该同学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历史和实践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治国理政的深刻结论。实干从哲学上说可以是实践也可以是劳动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的唯有实干方能兴业兴邦益民、益天下。

材料二 实干不等于盲干和蛮干。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地利用自然乱砍滥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霾在被吸入人的呼吸道后对人体有害严重的会致人死亡。

材料三 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显得尤为重要而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中国共产党人则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十七大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战略任务强调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三个方面加以转变十七届五中全会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更加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并作出了具体部署。

(1)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和客观规律的知识分析材料二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2)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对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过程。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C 

二、简析题   

4.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我国在不同时期的计划生育政策源自不同时期的社会实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我国日益突出的人口结构等问题要求我国的生育政策不断进行调整。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我国不断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2)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客观性是其基本属性。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适时调整,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人口规律的正确反映。由于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人们对生育问题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导致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只是这些认识的真理性都有待于实践的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 (1)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如实反映客观事物并推动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并阻碍事物的发展。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体现了人类的某些错误思想。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应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是人们没有尊重规律的结果。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要统一起来,人们只有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造福。

(2)①规律是客观的,要求我们按规律办事。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把握规律,使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建立在认识和把握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中国共产党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产生了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又推动了对经济发展方式认识的不断发展。

【解析】

一、选择题

1. 本题考查真理。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是真理的含义,是正确的,入选;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错误,不选;排除AB正确;真理虽然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但真理就是正确认识,不会对有些人来说是真理,对另一些人来说可能是谬误,错误,排除D。故答案是C

2. 题干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性, 它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和发展,C正确;A本身正确,与题意不符;故选C

3. 此题考查学生对真理的理解。解答时注意理解题干观点的主旨。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强调真理是主观符合客观的认识,故C正确;事实是客观的,真理是主观的,事实不依赖于真理,真理离不开事实,故A说法错误;真理不仅是对事实的反映,而且是对事实的正确反映,故B不符合题意;实践是变化发展的,实践基础上产生的真理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故D本身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故选C

二、简析题

4. (1)此题主要考查实践和认识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论与材料相结合。针对人口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严重的情况,体现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我国日益突出的人口结构等问题要求我国的生育政策不断进行调整,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我国不断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体现出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此题主要考查了真理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论与材料相结合。人们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同学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说法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此题是开放题,说法合理即可。即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客观性是其基本属性,由于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人们对生育问题会产生不同的认识。

5. (1)此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考查了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审好题,一审设问,二审材料。设问要求从意识的能动作用角度看,根据材料意思,人们对环境有错误的认识,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这里应强调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从客观规律的角度看,生态环境的恶化是没有尊重规律的结果,所以应强调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否则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同时要把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考生从以上几点回答即可。

(2)此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考查了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把握材料的主旨意思和审问的要求,即审好题是解题的关键。此题答题范围是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回答。材料中的主要意思是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把握规律使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建立在认识和把握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随着实践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根据这些信息可以与规律是客观性,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等知识点相连接。考查据此组织答案,注意原理与材料的结合。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cfd9cfe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54.html

《《真理是客观的》进阶练习(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