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的药敏试验进展和前景

发布时间:2020-12-09 14:48:2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摘要

随着介入操作和免疫治疗发展、临床医师意识增强和实验室检测能力提高,侵袭性真菌病(IFD)的发病率和诊断水平均有上升。新的抗真菌药如泊沙康唑、棘白霉素类上市,给治疗带来更多选择。然而,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现象屡有报道。因此,临床对真菌药敏试验的需求日益增加。本期新版《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第六次修订版)》(下称原则)增加了真菌药敏试验部分,以期为IFD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正文

随着介入操作和免疫治疗发展、临床医师意识增强和实验室检测能力提高,侵袭性真菌病(IFD)的发病率和诊断水平均有上升。新的抗真菌药如泊沙康唑、棘白霉素类上市,给治疗带来更多选择。然而,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现象屡有报道。光滑念珠菌在棘白菌素类治疗过程中出现了获得性耐药,烟曲霉对临床治疗用的三唑类交叉耐药,耐药率达5.8%,令人警醒。被称为超级真菌的耳念珠菌通常多重耐药,其造成的院内感染暴发成为全球威胁。因此,临床对真菌药敏试验的需求日益增加。本期新版《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第六次修订版)》(以下简称原则)增加了真菌药敏试验部分,以期为IFD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1



真菌的药敏试验主要目的在于:(1)提供可重复、可靠的结果指示不同抗真菌药物的活性;(2)检测结果宜与体内活性一致,有助于预测治疗结果;(3)检测治疗过程中耐药性的发展;(4)筛选体外有活性的新药。然而,由于真菌的生长速度慢、形态各异,真菌的药敏试验远较细菌复杂。接种菌量、孵育时间、孵育温度、培养基类型、终点的判读、人员经验等众多因素都极大影响检测结果。只有严格限制各种可变因素,标化检测流程,才能使不同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为此,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和欧洲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委员会(EUCAST)均对真菌药敏试验的方法学进行了严格限定,将微量肉汤稀释法作为真菌药敏试验的参考方法,但操作细节不同2EUCAST使用的培养基葡萄糖浓度是CLSI10倍,接种菌量较CLSI100倍,孵育时间、判读标准也不同。对真菌药敏结果而言,需要依据临床折点判断其为敏感、中介、耐药或剂量依赖型敏感,而当无折点时,可以依据流行病学界值(ECV)判定其为野生型(不含获得性耐药机制)或非野生型(含耐药机制)。很多丝状真菌,如接合菌如毛霉等,由于缺乏数据[如群体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布、药动学和药效学、临床治疗结局和MIC的关系等]而未建立折点和ECV,实验室很难做药敏,即使做了药敏,也只能报告MIC值。



2020年,CLSIEUCAST更新了常用抗真菌药物对酵母菌和曲霉的种特异性的临床折点或ECV。本期杂志刊登的《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第六次修订版)》比较了两个机构的折点和ECV。对于念珠菌属,CLSIEUCAST的敏感折点主要区别在于棘白霉素类,后者较前者低2~16倍。需要指出的是,EUCAST2017年版本中,米卡芬净对近平滑念珠菌敏感折点为≤0.002 mg/L,而今年EUCAST将此折点改为了≤2 mg/L,与CLSI一致。对于曲霉,EUCAST设置了两性霉素B4种三唑类对烟曲霉、黄曲霉等5种曲霉的折点,而CLSI一直为ECV,仅今年开始设置伏立康唑对烟曲霉的折点。希望随着临床研究数据的不断完善,两家药敏的折点或ECV能够趋于统一。



目前很多实验室尚未开展真菌的药敏试验,也不清楚何时需要进行药敏试验。和细菌一样,真菌药敏试验也要掌握指征,不是实验室分离的所有真菌都需要做药敏检测。建议以下情况时,考虑进行药敏试验:(1)从血和其他无菌部位(如脑脊液、胸水、脑脓肿等)分离出真菌;(2)选取活性药对预后至关重要时;(3)需要长疗程治疗的感染,如心内膜炎、骨髓炎、关节炎、植入物感染等;(4)尽管采用有活性药治疗,但疗效不佳或恶化的感染。对于明确为定植或污染的分离株,不建议进行药敏试验。



临床实验室采用何方法进行药敏试验呢?众所周知,参考方法微量肉汤稀释法为手工操作、耗时、复杂,不宜在常规实验室开展。而国内获注册证的商品化检测试剂品种有限,这些试剂盒包括ATB fungus 3Sensititre YeastOne和国产E试验,而Vitek 2 Yeast 板正在注册中。ATB fungus 3不依赖仪器,使用最广,但该板只有5个药,不包含棘白霉素类,仅用于检测念珠菌和隐球菌,且伊曲康唑的最低浓度高于EUCASTECV而无法判定结果。YeastOne包括9个药,浓度范围广,且含有泊沙康唑,可以检测念珠菌和曲霉。国产Etest说明书未见其对丝状真菌的评估数据和结果判读。这些商品化试剂在注册临床时对照方法为CLSI推荐的肉汤稀释法。因此,建议临床实验室使用这些试剂时,采用最新版CLSI折点和ECV判读结果,辅以EUCAST作为补充。另外,由于棘白菌素类、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在尿里浓度很低,因此不应报告泌尿系统分离株对这些药物的敏感性。



临床医师对真药敏试验充满期待,希望药敏结果可以精准预测治疗效果。但决定抗真菌治疗结局的因素很多,敏感只是预测治疗成功的一个可能性,其他因素包括感染严重程度、基础疾病、治疗时机、给药方案以及菌株的毒力等3。必须指出的是,真菌药敏试验采用“90-60规则,这意味着由敏感菌株引起的感染中,90%的概率治疗有效,而由耐药菌株引起的感染60%病例也可能治疗成功。而对于粒细胞缺乏患者,低下的免疫力可能影响治疗结果。另外,无论是否选择抗真菌治疗,静脉导管的移除也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



总之,近年来真菌药敏试验在方法学和结果判断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无论对IFD患者的个体管理决策,还是对新的耐药菌流行病学监测的需要,都要求临床实验室逐步建立和完善常规真菌药敏检测体系,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同时,也希望医师了解真菌药敏试验的局限性,及时和实验室沟通,科学合理地解读结果,积累实验室检测结果和临床疗效的关系之间的数据,为建立和完善更多抗真菌药物的折点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cce308412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c3.html

《真菌的药敏试验进展和前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