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上海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

发布时间:2020-02-04 13:44:0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专题史)

第1讲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知识梳理

1、中央制度演变

夏朝-从“公天下”到“家天下”A

天下为公的禅让制→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国家特征:官职、军队、监狱、刑法

商朝-方国联盟

内服、外服

西周-封邦建国体制的内容B

对象:王室成员、功臣、先代贵族等(血缘为纽带);目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作用:周王成为“天下”的共主;保障:周公“制礼作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东周-社会大变革C

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B.C.221秦统一中国

秦朝-大一统帝国的建立A;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B

皇帝制(皇权至上);三公九卿

汉朝-汉承秦制B

汉初:继承皇帝制度和中央官制(宽间舒缓、黄老思想);郡国并行制度(封国威胁中央)

汉武帝:内朝、外朝(裁抑丞相);刺史制度(监察地方)

隋唐-三省六部制与政事堂B

中书-门下-尚书;唐朝设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场所

宋朝-文官体制B

杯酒释兵权;枢密院主军政;重文轻武

元朝-行省制度B

中央设中书省,下设六部,总理全国政务;枢密院-军事、御史台-监察

明朝-内阁制度B

太祖:废丞相,政府各部门直接听命于皇帝成祖:正式确立内阁制度设厂卫,直接由皇帝指挥

清朝-军机处的设立B

康熙设南书房;雍正设军机处;乾隆进一步强化军机处;军机处成员由皇帝挑选亲信,军机处完全秉承皇帝旨意办事。诏令直接发往各地或直接下达中央各职能部门,百官的奏折也直接送军机处议复。

2、地方制度演变

中央制度演变对应地方制度演变

元明清时期对边疆的巩固

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理A

宣政院-西藏、澎湖巡检司-台湾。

清朝巩固多民族国家的措施A

东北-沙俄《尼布楚条约》

西北-康雍乾三代平定准噶尔部、设伊犁将军

西南-雍正设驻藏大臣、乾隆实行金瓶掣签

东南-设台湾府

3、选官制度演变

难点

(1)中央集权体制的发展趋势

1、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郡县制-郡国并行、推恩令、刺史制度-行省制度

对边疆的管理(机构:汉、唐、元、清)

2、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①机构:三公九卿-内朝、外朝-三省六部制-内阁-军机处

②方法:

分割相权:使宰相集体议政、相互牵制,加强皇权。

启用亲信:以亲信构成决策机关,加强皇权。

3、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文化走向专制

秦始皇:焚书坑儒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清朝:文字狱、修书

2讲 古代中国的经济

一、知识梳理

1、历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经济基础知识梳理

①农业

(1)史前社会(原始弄耕A):距今1万年(新石器时代)开始农耕生活;意义;特点:南稻北粟、南北并立。满天星斗,八方雄起;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地区

(2)宋代(王安石变法A):理财-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强兵-保甲法、将兵法。政治-科举新法等。

(3)清(社会经济繁荣的诸多表现A)

粮食作物:南方地区多种双季稻;番薯、玉米引入解决一些地区的缺粮问题

经济作物:桑、茶、棉、甘蔗、蓝靛、烟草等都成为重要的商品化农产品。

②手工业

(1)商朝(青铜时代A)-青铜器-礼器-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

(2)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C)-最深刻的变革来自于经济领域: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

(3)清初(社会经济繁荣的诸多表现A)-农村家庭手工业不断推广;湖州丝、松江布,不仅输往各地,还行销国外;大小城市和市镇普遍开设大小手工业作坊,各类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较前代更为丰富

③商业

(1)汉唐对外贸易(丝绸之路A):

汉-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唐-设安西都护府与北庭都护府,丝绸之路臻于全盛;中国的丝绸、纸张、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运往西方;西方的物品以及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天文、历算、医药和宗教信仰也由此输入中国

(2)宋代海上贸易(海上丝绸之路A):南宋从海路前来通商的国家有50多个;广州、泉州、明州是著名的三大外贸港;官市舶司,专门管理贸易事务;输入的商品主要有香料、珍宝、药材等;输出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茶叶。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cbd213dbe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00.html

《(完整版)上海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