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笔记整理

发布时间:2020-04-15 22:07:3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整理

简答题:

一、思想工作、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三者之间的辨析?

答:1.政治工作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团体为实现自己的纲领和根本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如阶级斗争、政权建设、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等。

1.思想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或群体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思想,改变偏离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所进行的活动,其目的是使人们的思想更符合客观实际,以便更好的改造客观世界。

3.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是指政治工作中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实践活动;也是思想工作中的政治部分性部分。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和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的叠加、融合。

二、古代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及其局限?

答:特点:一是在道德教育思想上,强调以育人为中心,德育至上;

二是在教育目标上,注重“修身为本”强调培养理想人格的“圣贤”、“君子”;

三是在教育途径上,强调通过多种途径如学校、家庭等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

四是在教育方法上,注重教化与修身的统一。

局限:第一,灌输式教育方法在道德教育中占主导地位;

第二,公私德不分的倾向突出;

第三,“重规范”、“轻人格”的倾向严重。

三、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

答: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是互相规定和互相依存的,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变化不居、互相转化。虽然两者紧密联系,但是他们的角色不同,任务侧重点和活动方式也不同,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同。最后,它们两者之间必须是平等的,必须是互相理解的,必须是共享两者的精神的。

四、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及其规律

答:过程:个体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经过社会实践,使思想品德诸要素不断平衡发展,知与行从旧质到新质循环往复、螺旋上升,从而形成社会要求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外部制约与内在转化有机统一的矛盾运动过程。

规律: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在客观外界条件的影响与主观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和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过程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

五、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

答: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要素间本质联系极其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

教育要求受教育着思想品德发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的规律;

第二,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第三,协调与控制各种影响因素使之同向发挥作用的规律。

六、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意义

答:第一,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第二,有利于进一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

第三,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七、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及其确定依据

答:特殊矛盾: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

确定依据:第一,这个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内在根据;

第二,这个矛盾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推动它的发展;

第三,这个矛盾还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其他矛盾。

八、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

答:基本矛盾: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表现:第一,教育者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之间的矛盾;

第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受教育者本人思想行为之间的矛盾;

第四,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

第五,受教育者内在精神世界发展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方式之间的矛盾

九、为什么说领导干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青年是主要对象

答:因为做好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做好其他社会成员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前提。而领导干部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必须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现实生活中少数干部特别是少数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

青年是主要对象是由青年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作用以及青年的生理心理特点所决定的。

十、简述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职能与素质

答:职能:教育职能:第一,组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第二,传授思想政治知识和品德规范;

第三,促使教育对象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第四,引导教育对象思想品德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

管理职能:第一,确定目标和计划;

第二,进行制度管理;

第三,协调教育活动和各种因素。

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思想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生理心理素质

十一、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基本特征

答:第一,广泛性。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我国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涉及社会的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各个领域。与此相应,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也具有广泛性,或者说是具有全民性。

第二,层次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而现实生活中的人,成长的环境和经历千差万别,具有不同的社会属性和时间、空间属性以及思想特点,因而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

第三,可塑性。

可塑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是可以经由环境的影响和教育者的作用加以塑造的,即经过教育,可使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发生符合社会要求的变化。教育对象的可塑性是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依据。

第四,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是一种“自觉能动性”,是“接受教育的主动性,而不是教育的主动性,他依然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客观性的特殊表现形式”。其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具有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

十二、简述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答:1.教育目标上,强调人的个性发展和多方面发展相结合;

2.在教育内容上,重视以人为本,坚持人道主义;

3.教育途径和方法上,注重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注重针对儿童心理发展特征开展教育;

4.教育原则上,以个人主义思想体系为基础,出发点是抽象的人性论。

名词解释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客体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一门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应用性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思想品德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系统,使人们在一定思想的指导下,在品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

思想品德结构是一个以世界观为核心,由心理、思想和行为三个子系统及其多种要素按一定的方式联结起来,具有稳定倾向性的多维立体结构。

,即思想品德认识,它是人们对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关系以及关于这种关系的理论、原则、规范的理解和认识。

,即思想品德情感,它是人们在现实的思想道德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爱憎好恶的态度。

,即思想品德意志,是人们在实践理想、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自觉的克服困难和排除障碍的毅力。

,即思想品德信念,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对某种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的真诚信仰。

,即思想品德行为,它是人们在认识、情感、意志和信念的支配下,在实践活动中履行一定的思想道德义务的实际行动。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cbbf1ff9e314332396893d1.html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笔记整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