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高三历史毕业班5月适应性试卷(含解析)

发布时间:2019-02-13 17:58:1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7年福建省福州市高中毕业班高考历史适应性试卷(5月份)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1.孔子在肯定管仲对国事贡献的同时,也批评他器用排场超过了人臣的限度。孟子认为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是人臣的本分。由此可见孔、孟二人(  )

A.宣扬复古守礼 B.肯定汤武革命 C.追求仁政德治 D.主张重构秩序拼十年寒窗挑灯苦读不畏难;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定夺魁。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当时的长安、洛阳等地的汉人受回纥风影响,喜欢穿回纥服装,出现了回鹊衣装回鹊马的景象。这说明唐代中后期(  )

A.社会生活开放多元 B.官营丝织业占主导

C.民族融合出现高潮 D.中外交流全面深入

3.南宋时期实行宰辅互兼体制,宰相常兼枢密使,参知政事兼任枢密副使。这一做法(  )

A.削弱了君主集权 B.提高了决策与行政效能

C.加剧了冗官现象 D.体现了崇文的治国理念

4.明代重要的戏曲作者,大都拥有进士科名,而话本小说的作者或编著者中,却少有举人、进士。出现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高雅与通俗文艺的不同价值取向

B.士人与市民的不同文化观念

C.戏曲与话本小说的不同消费方式

D.江南与北方的不同区域特征

5.如表为南方沿海某乡人口变动统计表(单位:人).这反映了该地(  )

A.大量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 B.传统自然经济已率先解体

C.民族工业的发展较为迅速 D.农村经济结构在缓慢变动

619141925的十余年间,中国先后制订过三部宪法。其中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的出台最为迅速,当时的国会在曹锟的贿赂和武力逼迫下,仅用了三次会议即制定通过。这表明当时(  )

A.封建复辟浪潮卷土重来 B.宪法地位得到社会认同

C.贪污腐败现象较为严重 D.民主宪政思想影响巨大

71929年,蒋介石在演讲中宣称,中国目前只有整个民族受帝国主义者压迫的事实只有民族的利益,没有阶级的利益,所以,革命的唯一目标,在打倒帝国主义。这体现了蒋介石(  )

A.继承国民革命的使命 B.强化正统地位的企图

C.坚持团结抗战的立场 D.维护各派军阀的利益

819495月,解放军占领上海后,陈云将华北贸易总公司改组为11个专业公司。各专业公司均按经济区划和交通要道在中小城市设立分支公司,统﹣调度资金和干部。上海的这一试验(  )

A.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B.奠定了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

C.提供实行新经济体制的经验 D.改变了民族私营经济的性质

9.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先后印制了30多种版本的护照。其中1950版、1953版、1958版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1971版、19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中美关系的重大转折 B.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

C.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 D.国际格局的重大改变

10.公元前451年之前,雅典男子与他们外国妻子所生的孩子可以获得完全公民权,而伯利克里改革后的法规只承认父母双方都是雅典公民的孩子拥有公民权。这一变化(  )

A.赋予女性公民参政权利

B.扩大了雅典公民的范围和权利

C.提高雅典女性社会地位

D.实现从公民法向万民法的转变

1117世纪前英国人普遍认同国王即使在上帝和法律之下,但不在任何人之下17 世纪后君主派对这句话的解释是君主意志绝对自由,制约君主行动的只能是自我克制议会派的解释是国王只是上帝的使臣,只有行使(上帝赋予的)权利的权力,权利之外,没有权力。这体现了(  )

A.英国对王权制约的传统 B.君权神授理论遭到否定

C.议会与国王的矛盾尖锐 D.君主派和议会派的妥协

1219331939年美国联邦资金在全美各地区的分配中,美国西部17个州获得的资金在各州中名列前茅。有人认为在促进密西西比河以西的经济发展中,公共资金正在取代私人资本,使一些西部人关注点从华尔街转向了华盛顿。这说明了罗斯福政府(  )

A.扩大了在西部的影响力 B.把西部开发作为新政的核心

C.推动了西部的经济转型 D.打击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扩张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37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在长城一线设边镇并驻军80万,每年需从内陆各省协饷和调运物资。洪武三年,政府允许输银买引,徽商也走上大规模食盐贩运的道路。万历四十五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商帮的特点及商帮形成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晚清商会的作用。如何理解从传统商帮到近代商会这一变化?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世纪前期,英国贵族地主、乡绅们不满足于固定地租的收入,纷纷用强制手段不断圈占土地,进而把农民从传统的份地上驱赶出去,然后把土地集中起来,圈围成牧场。由于农业改良,17601815年英国农业产量增长了50%.在耕作中开始使用人造肥料和播种机,大规模地实施土壤改良、土地轮种、农田基本建设、农具改良、播种机代替人工撒播等措施。

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认为:羊是温顺的动物,在英国这个奇异的国度里,羊能吃人。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史》中说:世界没有任何地方,是由资本主义生产这样毫无怜惜地处理各种传统的农业关系……从这一点上看,英国要算世界上最革命的国家。经济学家马克斯韦伯说英国圈地运动实现了把贵族从传统的从业中解放,农民从土地上解放

﹣﹣摘编自《社会转型时期中西封建土地制度状况及影响比较》等

评材料中关于英国圈地运动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观点展开评论,或提出其他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三、选做题(共1小题,满分15分)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客户(失去了独立的户籍,流亡他乡的人)在唐代已普遍存在,宋代因田制坏而进一步增多。客户往往得不到法律的保护,也不在国家的赋税征收之列,且时有滋扰乡里甚至啸聚山林之患。宋政府对户籍制度进行了改革,将客户与主户(有田地、家产,并承担国家赋税的有产户)均列为国家的编户齐民,给予独立的户籍。宋代在主户和客户外还设置了特殊户籍。宋真宗年间将坊郭户作为正式户种,包括商贾、手工业者和城内其他的居民家庭,开创了封建城市人口管理的新方式。此外,户籍中还有兵籍。宋代规定:凡天下兵籍,武官选授,……悉归枢密院。

﹣﹣摘编自姜婷婷《宋代户籍制度探析》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

2)据材料指出宋代户籍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积极作用。

 

四、选做题(共1小题,满分0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7年开始,美英采取一系列措施扶持德国经济恢复,并宣称即使法国反对,它们也要干下去。1949年到1950年初,当法国谋求继续控制德国的萨尔地区时,西德出现了强烈的抗议浪潮,法德关系陷入危机。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法国舆论认为北约包含着西德重新武装,就如鸡蛋中包含着胚胎一样。

1950年法国外交官莫内告诉外长舒曼:和平只能建立在相互平等的基础上。1919年我们缺少和平,是因为我们实行歧视他人的高人一等的政策。我们目前正在犯同样的错误。在德国问题上,应考虑把鲁尔的煤钢资源置于欧洲权力机构领导和管理之下,欧洲各国都把一部分主权交给一种中央联盟似的机构,以建立巨大的欧洲市场和阻止民族主义势力重新抬头。按照这样的思路,莫内在19504月份同他的助手起草了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议。19514月,六国签署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对德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法国外交官们的贡献。

 


2017年福建省福州市高中毕业班高考历史适应性试卷(5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1.孔子在肯定管仲对国事贡献的同时,也批评他器用排场超过了人臣的限度。孟子认为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是人臣的本分。由此可见孔、孟二人(  )

A.宣扬复古守礼 B.肯定汤武革命 C.追求仁政德治 D.主张重构秩序

【考点】31:孔子和孟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其核心是,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解答】材料借助孔子与孟子二人评价国君与人臣这一对关系来考查春秋战国时期旧的政治体制的破坏与重建﹣﹣孔子希望恢复破坏了的稳定的等级秩序,孟子所倡导的则主要体现战国时期士阶层崛起,择明君而行的抱负,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改变周制之下的等级僵化,故D正确;

A项只符合孔子维护政治秩序的理念,排除;

BC两项表述材料无法体现,均排除.

故选D

 

2.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当时的长安、洛阳等地的汉人受回纥风影响,喜欢穿回纥服装,出现了回鹊衣装回鹊马的景象。这说明唐代中后期(  )

A.社会生活开放多元 B.官营丝织业占主导

C.民族融合出现高潮 D.中外交流全面深入

【考点】2A: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手工业.需要掌握唐代手工业发展的状况.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国力强盛时期,一方面对外关系自信、开放,另一方面积极吸收外来文化丰富社会生产与生活.题干材料描绘汉人服饰融入了多个少数民族及中东国家的服饰因素,体现了多元化特征,故A项正确.

主导一词有隐性比较,材料不能体现,故B项错误.

高潮一词表示民族融合的规模大与程度深,材料无法体现,故C项错误.

全面过于绝对,服饰这一孤证不能代表全面,故D项错误.

故选A

 

3.南宋时期实行宰辅互兼体制,宰相常兼枢密使,参知政事兼任枢密副使。这一做法(  )

A.削弱了君主集权 B.提高了决策与行政效能

C.加剧了冗官现象 D.体现了崇文的治国理念

【考点】1J: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需要掌握宋朝二府三司制的作用.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结合宋朝二府三司制的作用解答即可.

【解答】题干材料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宰相和参知政事分别兼枢密使和枢密副使,即兼军事权,这样能够提高决策与行政效能,故B项正确.

宰辅互兼体制加强了行政权、军事权之间的监督,有利于加强君主集权,故A项错误.

CD两项表述中的冗官崇文的治国理念材料都无法体现,应排除.

故选B

 

4.明代重要的戏曲作者,大都拥有进士科名,而话本小说的作者或编著者中,却少有举人、进士。出现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高雅与通俗文艺的不同价值取向

B.士人与市民的不同文化观念

C.戏曲与话本小说的不同消费方式

D.江南与北方的不同区域特征

【考点】3R: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的民族艺术.这种综合性不仅表现在它融汇各个艺术门类(诸如舞蹈、杂技等)而出以新意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它精湛涵厚的表演艺术上.各种不同的艺术因素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通过演员的表演实现戏曲的全部功能.其中,唱、念、做、打在演员身上的有机构成,便是戏曲的综合性的最集中、最突出的体现.

【解答】戏曲与话本小说的制作成本不一样,前者高于后者,举人、进士有官职和俸禄可以承担戏曲的高额投资,而平常文人则不能,故C项正确;

戏曲与话本小说同属于满足社会精神生活的公共产品(市民为主),不存在因为作者不同则体现高雅与通俗、文化观念差异之分,AB两项均排除;

D项表述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故选C

 

5.如表为南方沿海某乡人口变动统计表(单位:人).这反映了该地(  )

A.大量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 B.传统自然经济已率先解体

C.民族工业的发展较为迅速 D.农村经济结构在缓慢变动

【考点】A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要求学生结合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列强侵略产生的影响来分析材料.

【解答】A.材料数据反映了南方沿海(某乡)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但大量不能体现,A项排除;

B已率先解体属于隐性比较,且表达绝对化,B项排除;

C.19世纪末20世纪初及1912193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确实比较迅速,C项表述本身符合史实,但是材料无明显体现,排除.

D.本题以农民身份变动为切入点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从材料数据可以看出南方沿海(某乡)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或国外流动,表明农村经济结构在缓慢变动,D项正确;

故选D

 

619141925的十余年间,中国先后制订过三部宪法。其中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的出台最为迅速,当时的国会在曹锟的贿赂和武力逼迫下,仅用了三次会议即制定通过。这表明当时(  )

A.封建复辟浪潮卷土重来 B.宪法地位得到社会认同

C.贪污腐败现象较为严重 D.民主宪政思想影响巨大

【考点】9A:辛亥革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表现,要求学生结合辛亥革命以后北洋军阀统治政治特征来分析材料.

【解答】A.材料体现的是中华民国北洋军阀政府通过宪法,不是指封建复辟势力恢复帝制.

B.材料中19141925属于北洋政府时期,政府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一方面想实行专制体制,一方面又迫于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以来民主思想的社会动员,迎合社会心理认同实行民主形式,但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是在曹锟的贿赂和武力逼迫下,仅用了三次会议即制定通过的,其制定为通过正常的宪政程序,B项正确;

C.贪污腐败现象较严重是材料反映的信息之一,而题干的主旨意思侧重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的通过符合正当的宪政程序,C项排除.

D.结合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当时通过的宪法是在曹锟的贿选和武力逼迫下进行的,民主宪政思想荡然无存.

故选B

 

71929年,蒋介石在演讲中宣称,中国目前只有整个民族受帝国主义者压迫的事实只有民族的利益,没有阶级的利益,所以,革命的唯一目标,在打倒帝国主义。这体现了蒋介石(  )

A.继承国民革命的使命 B.强化正统地位的企图

C.坚持团结抗战的立场 D.维护各派军阀的利益

【考点】9M:国共的十年对峙.

【分析】主要考察十年对峙时期的阶级关系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斗争史实和当时的主要矛盾的变化来分析材料.

【解答】A.国民革命的使命是反帝反封建,但材料只是强调打倒帝国主义A项排除;

B.1927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前期,国内主要政治结构:南京政府代表﹣﹣蒋派、新军阀反蒋派、中共革命力量,此题题眼只有民族的利益,没有阶级的利益即阶级利益要统一于民族利益之下,言下之意南京国民政府才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其他地方势力应该服从中央政府的核心、正统地位,B项正确;

C.抗日战争始于1931九一八事件,而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直至19379月才真正建立,团结抗战与材料中的时间1929年不符,C项排除.

D.选项表述与蒋介石的利益要求相违背.

故选B

 

819495月,解放军占领上海后,陈云将华北贸易总公司改组为11个专业公司。各专业公司均按经济区划和交通要道在中小城市设立分支公司,统﹣调度资金和干部。上海的这一试验(  )

A.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B.奠定了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

C.提供实行新经济体制的经验 D.改变了民族私营经济的性质

【考点】A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后对国民经济的管理,要求学生结合近代解放战争时期国民经济结构的特点和1949年初国内环境和分析材料.

【解答】A.19531956年的三大改造,包括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但与题干中的时间19495不符,A排除;

B.19495月,解放战争已基本结束,中共正在筹建新中国,新政权的建立需要经济恢复作为基础,但仅华北贸易总公司的改组不能奠定当时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B项排除;

C.材料中的改组行为就是要改变原有经营方式,经营体制属于经济体制的范畴,当时的这种改变是一种先行先试的尝试,成功即可提供经验,C项正确.

D.改变民族私营经济的性质是三大改造,应该是53年到56年,选项与材料时间不符.

故选C

 

9.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先后印制了30多种版本的护照。其中1950版、1953版、1958版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1971版、19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中美关系的重大转折 B.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

C.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 D.国际格局的重大改变

【考点】FP:中美关系正常化.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50年代到70年代外交政策的变化,要求学生结合50年代和70年代的国际国内环境来分析材料.

【解答】A19721979年中美关系缓和、建交,材料中的19711975不符,A项排除;B.建国之初,社会及意识形态相同或矛盾,中苏交好,中美敌对;50年代中后期由于外交政策分歧,中苏交恶;6070年代美苏争霸美国开始处于守势,中美有战略上共同牵制苏联的需要,关系松动缓和,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做了调整,且中法、中英相继建交,符合1971”“1975”“中法英文对照B项正确;C.表述符合史实,但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建国之初,美苏冷战,两极格局逐渐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不符合材料中的时间20世纪70年代,D项排除.故选B

 

10.公元前451年之前,雅典男子与他们外国妻子所生的孩子可以获得完全公民权,而伯利克里改革后的法规只承认父母双方都是雅典公民的孩子拥有公民权。这一变化(  )

A.赋予女性公民参政权利

B.扩大了雅典公民的范围和权利

C.提高雅典女性社会地位

D.实现从公民法向万民法的转变

【考点】48: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实质.

【分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实质,雅典公民权利是建立在广大奴隶主专制的基础之上,众多妇女和外邦人也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

【解答】材料中母亲身份的变化,导致孩子的权利变化,凸显出雅典女性地位提高,故C项正确;

AB两项是干扰项,教材的公民的概念里不包括女人,且材料未涉及参政权利大小、范围的描述,均排除;

D项是罗马法,与雅典公民权无关,排除.

故选C

 

1117世纪前英国人普遍认同国王即使在上帝和法律之下,但不在任何人之下17 世纪后君主派对这句话的解释是君主意志绝对自由,制约君主行动的只能是自我克制议会派的解释是国王只是上帝的使臣,只有行使(上帝赋予的)权利的权力,权利之外,没有权力。这体现了(  )

A.英国对王权制约的传统 B.君权神授理论遭到否定

C.议会与国王的矛盾尖锐 D.君主派和议会派的妥协

【考点】65: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分析】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这样,封建时代的君权神授遭到否定,君主权力由法律赋予,受到法律严格制约.

【解答】材料国王”“在上帝与法律之下体现的是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传统一词表示一种社会普遍心理,从历史世代相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符合17世纪前英国人普遍认同,故A项正确;

根据材料议会派的解释是国王只是上帝的使臣”可知议会派不排除上帝,故B项排除;

材料仅限于政治讨论,还未付诸于暴力手段,矛盾尖锐一词程度太深,故C项排除;

材料主旨侧重分歧而不是妥协,故D项排除.

故选A

 

1219331939年美国联邦资金在全美各地区的分配中,美国西部17个州获得的资金在各州中名列前茅。有人认为在促进密西西比河以西的经济发展中,公共资金正在取代私人资本,使一些西部人关注点从华尔街转向了华盛顿。这说明了罗斯福政府(  )

A.扩大了在西部的影响力 B.把西部开发作为新政的核心

C.推动了西部的经济转型 D.打击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扩张

【考点】D4:罗斯福新政.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罗斯福新政,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局部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解答】材料表明罗斯福政府对西部的国家投资比例提高,这会使西部的影响力扩大,故A项正确;

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是工业恢复与发展而不是西部开发B项排除;

经济转型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根本变化,具体地讲,经济转型是经济体制的更新,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经济结构的提升,是支柱产业的替换,是国民经济体制和结构发生的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材料信息无法体现,C项排除;

加强国家干预不等于打击私人资本,美国依然坚持私有制,新政主要是要规范私人垄断资本行为,规避自由放任、盲目生产,D项排除.

故选A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37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在长城一线设边镇并驻军80万,每年需从内陆各省协饷和调运物资。洪武三年,政府允许输银买引,徽商也走上大规模食盐贩运的道路。万历四十五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商帮的特点及商帮形成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晚清商会的作用。如何理解从传统商帮到近代商会这一变化?

【考点】2P: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商业的发展.考查明代商帮的特点及商帮形成的主要原因;晚清商会的作用以及对从传统商帮到近代商会这一变化的理解.需要掌握明清时期商帮和商会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即可.

【解答】(1)第一小问的特点,根据材料一秦晋等边关省份晋商借此兴起便以姓氏或宗族结为纲,用族法宗规由官府指定资本雄厚的商人为纲运商人概括即可.第二小问的原因,根据材料一长城一线设边镇并驻军80万,每年需从内陆各省协饷和调运物资以及材料中提到的盐法改革、宗族观念的影响角度分析.

2)第一小问的作用,根据材料二行业内部自治的机构,还为政府的经济决策提出建议和组织参加政治改革运动参与国会请愿运动其活动还伸展到教育、地方自治、仲裁、社会公益等十分广阔领域,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产生的积极影响的角度分析.第二小问的理解,从形成的中心、所依附的力量、经济成分的性质以及政府政策角度进行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

1)特点:地域性(地缘)、宗族色彩(亲缘)、行业性(业缘)的组合;资本雄厚;具有官府特许经营(垄断)权.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跨区域长途贩运的发展);北方边镇的物资需要;盐法改革的机遇;宗族观念的影响.

2)作用:推动工商业行业内部的自律与有序竞争;参与制定经济法规,推动工商业发展;抵制洋商扩张,维护民族利权;参与政治运动,推动政治转型;参与地方自治(社会管理),促进教育和社会事业发展;促进经济与社会的转型(促进近代化).

变化:从传统地缘为主到近代业缘为主;从依附封建政府到行业内部自治;从附属于封建农耕经济到适应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政府从抑商政策到鼓励工商政策的变化.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世纪前期,英国贵族地主、乡绅们不满足于固定地租的收入,纷纷用强制手段不断圈占土地,进而把农民从传统的份地上驱赶出去,然后把土地集中起来,圈围成牧场。由于农业改良,17601815年英国农业产量增长了50%.在耕作中开始使用人造肥料和播种机,大规模地实施土壤改良、土地轮种、农田基本建设、农具改良、播种机代替人工撒播等措施。

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认为:羊是温顺的动物,在英国这个奇异的国度里,羊能吃人。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史》中说:世界没有任何地方,是由资本主义生产这样毫无怜惜地处理各种传统的农业关系……从这一点上看,英国要算世界上最革命的国家。经济学家马克斯韦伯说英国圈地运动实现了把贵族从传统的从业中解放,农民从土地上解放

﹣﹣摘编自《社会转型时期中西封建土地制度状况及影响比较》等

评材料中关于英国圈地运动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观点展开评论,或提出其他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考点】58:英国工业革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要求是学生结合英国圈地运动原因,过程,特点,以及产生的影响来综合分析材料,同时还要结合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来理解材料.

【解答】本题属于开放型问题.先要分析概括材料的大意,然后总结归纳出自己的观点.如总结第一段的大意得到:圈地运动使农业改良农业产量增长,部分机械代替人工劳动,所以可以归纳观点:圈地运动为英国工业革命准备了必要前提.而从第二段材料羊是温顺的动物,在英国这个奇异的国度里,羊能吃人中我们则看到的是圈地运动的消极影响,即对农民的残酷掠夺.在进行论证时,第一种观点,侧重圈地运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第二种观点则侧重从道德标准的角度进行,要注意所举史实真实可靠,同时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论证充分、合理.最后对观点进行简单的升华提炼,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示例1:观点:我赞成英国圈地运动是对农民的暴力掠夺.

论证:英国圈地运动中,贵族地主、乡绅用强制手段不断圈占土地,把农民从传统的份地上驱赶出去,圈围成牧场.这是对农民利益的侵犯,农民被迫从自己的土地上离开,流离失所.贵族地主和乡绅以满足自己的利益和利润为前提,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莫尔做为空想社会主义者,同情农民和穷人,发现资本主义在原始积累中的罪恶,对这一过程做了真实的批判.

结论:圈地运动对农民而言是一场灾难.资本来到世间,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示例2:观点:我认为英国圈地运动为英国工业革命准备了必要前提.

论证:英国贵族地主、乡绅们圈占土地,实现了土地集中,有利于农业集体化耕作,实现了农业技术的改进和粮食产量的增长.资本主义性质的大农场和大牧场有利于革新技术和改良推广新品种等,有利于工业革命条件的成熟.

圈地运动实质是英国农业的资本主义改造运动.实现了英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的根本性变化,导致了农村阶级关系的变化,贵族地主、乡绅们发展为农业资本家,从传统农业中解放.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为工场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实现了农民从土地上的解放

结论,应充分肯定圈地运动的积极作用.

 

三、选做题(共1小题,满分15分)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客户(失去了独立的户籍,流亡他乡的人)在唐代已普遍存在,宋代因田制坏而进一步增多。客户往往得不到法律的保护,也不在国家的赋税征收之列,且时有滋扰乡里甚至啸聚山林之患。宋政府对户籍制度进行了改革,将客户与主户(有田地、家产,并承担国家赋税的有产户)均列为国家的编户齐民,给予独立的户籍。宋代在主户和客户外还设置了特殊户籍。宋真宗年间将坊郭户作为正式户种,包括商贾、手工业者和城内其他的居民家庭,开创了封建城市人口管理的新方式。此外,户籍中还有兵籍。宋代规定:凡天下兵籍,武官选授,……悉归枢密院。

﹣﹣摘编自姜婷婷《宋代户籍制度探析》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

2)据材料指出宋代户籍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积极作用。

【考点】MI: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考查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特点以及积极作用.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即可.

【解答】(1)本小问的背景,根据材料客户增多不在国家的赋税征收之列滋扰乡里甚至啸聚山林之患以及宋代对土地兼并问题的态度、工商业及城市的发展、军事方针等角度作答即可.

2)第一小问的特点,根据材料将客户与主户(有田地、家产,并承担国家赋税的有产户)均列为国家的编户齐民,给予独立的户籍特殊户籍正式户种,包括商贾、手工业者和城内其他的居民家庭,此外,户籍中还有兵籍进行概括即可.第二小问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从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业产量、国家赋税征收及稳定程度、城市和工商业发展的角度进行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1)宋代不抑土地兼并使客户增多;原有户籍制度影响国家的赋税收入;客户缺乏有效管控对社会安定带来影响;宋代工商业和城市经济发展(工商业者队伍的壮大);强干弱枝的军事方针.

2)特点:依据财产、职业、地域进行户籍划分;户籍种类繁多.

作用:提高了佃农的地位和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有利于国家稳定;促进了城市和工商业的发展;加强了中央集权.

 

四、选做题(共1小题,满分0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7年开始,美英采取一系列措施扶持德国经济恢复,并宣称即使法国反对,它们也要干下去。1949年到1950年初,当法国谋求继续控制德国的萨尔地区时,西德出现了强烈的抗议浪潮,法德关系陷入危机。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法国舆论认为北约包含着西德重新武装,就如鸡蛋中包含着胚胎一样。

1950年法国外交官莫内告诉外长舒曼:和平只能建立在相互平等的基础上。1919年我们缺少和平,是因为我们实行歧视他人的高人一等的政策。我们目前正在犯同样的错误。在德国问题上,应考虑把鲁尔的煤钢资源置于欧洲权力机构领导和管理之下,欧洲各国都把一部分主权交给一种中央联盟似的机构,以建立巨大的欧洲市场和阻止民族主义势力重新抬头。按照这样的思路,莫内在19504月份同他的助手起草了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议。19514月,六国签署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对德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法国外交官们的贡献。

【考点】EJ:欧洲一体化.

【分析】(1)本题考查法国对德政策的变化,由限制西德,转向组建煤钢共同体,实现平等合作的政策.

2)本题考查简评法国外交官们的贡献,具有外交远见;显示了和平诚意;为法德和解和欧洲联合作出贡献;有利西欧的和平与稳定.

【解答】(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法国谋求继续控制德国考虑把鲁尔的煤钢资源置于欧洲权力机构领导和管理之下起草了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议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可知,美英采取一系列措施扶持德国经济恢复法国谋求继续控制德国即对德政策不同,从而使法德关系陷入危机认为北约包含着西德重新武装反映出对西德加入北约前景的担忧,并结合所学知识知道还有来自一战后处置德国政策失败的教训.

2)主要从舒曼外长等人的个人素养以及法德和解的积极意义角度进行简单评价即可.

故答案为:

1)变化:由限制西德,转向组建煤钢共同体,实现平等合作的政策.

原因:法美英对德政策的分歧;法德矛盾的激化;对西德加入北约前景的担忧;一战后处置德国政策的失败教训.

2)具有外交远见;显示了和平诚意;为法德和解和欧洲联合作出贡献;有利西欧的和平与稳定.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b0d0073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e1.html

《福建省福州市高三历史毕业班5月适应性试卷(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