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教学实录

发布时间:2016-07-01 14:27:2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桥》教学实录

师: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上课!

生起立: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同学们,今天咱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齐读课题。

生:桥

:这是一篇小说。课前大家根据自主学习要求预习了课文,下面咱们先来检查一下预习的情况。小组长注意负责本组的成员完成这两项内容的检查。(出示课件自主学习卡前两项)

生:小组活动

师:都查完了?

生:是

师:字音有没有读不准确的?有出错的吗?

生:没有

师:字全部都写对的请举手。

生:全体举手

师:好,刚才在同学们交流的时候,老师发现了一个字,祭奠的祭,虽然写对了,但写得不规范,这是个会意字。大家看,这个左上角其实是一块牲畜的肉,右上角是手,底下是表示的示。现在你看老师写。

师:(边板书边说)上面这个横是平的,右上角是横撇。捺和左边的横撇不分家。示的上边两横不和撇捺相连。底下的这个小竖钩啊其实就是个千斤顶,要挺而直,整个字才能站得起来。好,在课堂书上写一遍。

生:写字。

师边巡视边说:现在是不是感觉写得更漂亮一点儿了?

生:是

师:通过自主学习和刚才的小组合作学习,大家对生字词掌握得不错,那课文读得怎样呢?谁想读?

生举手

师:谁想读?。。。

1:。。。。。。

师:好,字正腔圆。来,你接着读。

2:。。。。。。(师纠正“党员”)

师:你的声音很洪亮,来,请你接着读。

3:。。。。。。

师:一字不差,你接着读。

4:。。。。。。

师:同学们,读完这篇课文,最让我们没想到的是什么?。。。

5:小伙子是老汉的儿子。

师:你从哪里知道?

5:从最后一个自然段“一个老太太。。。。。。她丈夫和她儿子。”

师:故事的结尾出人意料,这是小说的一个特点。刚才咱们已经读了一遍课文了,梳理一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本文主要讲了山洪来了,老汉不顾私情,舍己为人的故事。

师:哦,几句话就概括出来了,是吧?同学们,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要注意抓住这么几个要素——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还有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对,谁再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儿啊?

师:好,请你来。

2: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山洪来了,人们惊慌不已,老汉机智地堵住人们,维持他们的秩序,最后人们顺利地过了桥,而老汉和小伙子被洪水淹没了。

师:你看,她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把故事发生的地点,起因、经过、结果都说出来了。

师:课前,大家在预习课文的时候呢,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看看是不是这些?(课件)你有没有发现,几乎所有的疑问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谁啊?

生:老汉

师:嗳,因为他是乡亲们的党支部书记,所以我们称他为老支书(板书老支书)。再看,除了第7个问题,剩下的那些问题,是不是我们只要解决了(点击闪动问题)老汉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其他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生:是

师:那至于第7个问题,随着我们深入读书,同学们会有更深刻的认识。那老汉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你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来呢?(出示问题)这还需要我们细致入微地去读书。下面就请同学们静下心来默读课文,走近老支书,看看他的哪一个神态、哪一句话、亦或哪一个动作深深地打动了你的心,把它画出来。也可以用一句话、一个词、甚至是标点符号标一标、写一写,都可以。明白了吗?开始吧。

生:默读思考,圈画批注。

师:注意你的写字姿势啊,两脚着地,三个“一”。有些同学都忘了。都读完了?你读完了,如果你们组其他同学读完了,你们两个可以互相检查一下,等着其他同学。这个批注啊,课堂上没有那么多时间让你都写出来,可以一个词,可以是一个你自己熟悉的符号,读到那里一看到这个符号,哦,我想到了什么,就可以了。

师:看来都画完了?好,咱们来交流一下。你觉得哪些句子深深地打动了你?

1:请大家看到第8自然段。“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他像一座山。”这句话打动我的原因是洪水来了,人们都惊慌失措,只有老汉像一座山似的堵住了人们,制止了人们的慌乱。

师:也就是说老汉如山的镇定这样一个神态深深地打动了你。(板书“神态”),好,那通过你的读,让我们也感受他的镇定。

生:“老汉清瘦。。。。。。一座山。”

师:谁还画了这一句?

2:我从这儿可以看出,老汉很镇定,制止了人们的慌乱,人们过了桥。

师:你怎么看出的镇定?

2:“老汉清瘦。。。。。。”我从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师:你从“盯”这个词看出他的镇定来了,是吧?好,你也读读。

2读:“老汉清瘦。。。。。。一座山。”

师:他像一座——

生:山。

师:你也想说

3:我也画了这一句。“老汉清瘦。。。。。。一座山。”这句话打动了我,这是因为这里写出了老汉的镇定冷静,在洪水面前一点也不慌忙。

师:一点儿也不慌忙,我们叫他什么——

3:临危不乱

师:(板书临危不乱)好,你读出他的临危不乱。

3:“老汉清瘦。。。。。。一座山。”

师:当洪水来的时候,当时人们已经怎么样?

生:乱哄哄

师:而老汉呢? 清瘦的脸上。。。不说话

生:盯着。。。。

师:他像——

生:一座山。

师:你还画了哪些句子?(课件)

生:大家看到第10自然段。“老汉。。。。。。排在后边!”这段话触动我的原因是,因为老汉看到了人们的慌乱,没有秩序,如果要是这样,谁都没有办法过桥,所以他当时很着急。

师:哦,也就是说老支书的话,也就是人物的语言(板书)深深地打动了你,是吧?从他这些话里,你看出了什么?

生:他很着急。

师:他着急的原因?

生:人们很慌乱。

师:如果这样慌乱

生:谁都没法过桥。

师:你来读。

生:读

师:那是一般的着急吗,那叫什么啊?

生:焦急

师:嗳,好,你再读

生:读

师:嗳,有点儿着急了。再读。

生:读。

师:好,谁还画了这句话?来,你起来说一说。

生:我也画了这句话,它打动我的原因是因为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了,可老汉竟然还能这么冷静地堵住人们,给人们指出了一条逃生的路线,让人们顺利地过桥,从这里我可以看出老汉的机智果断。

师:你看,她联系的前面的一句话,“死亡。。。逼近”,(板书)这句描写环境的句子,也就更进一步地体会到了老汉的——

生:机智果断。

师:其实,前面还有几处像这样描写的句子,快速浏览一下,找到它。找到了吗?

1:请大家看到第2自然段。“山洪咆哮着,,,”

师:谁还找到了?你

2:还有看第3自然段“。。。”

师:还有吗?

3:请大家看到第14自然段

师:嗳,我说的是在老汉说这段话之前。还有举手的,你来。

4:请大家看到第1自然段,。。。

师:嗯,(出示)大家看,是不是这些?什么感受?

1:我感受到了洪水来的时候非常可怕。

师: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他的可怕?

1:山洪咆哮着,,,,势不可挡。

师:看到咆哮这个词,来看看咆哮这个词,什么意思?

2:咆哮的意思是水流奔腾不已

师:这是字典里的解释。大家看咆哮这个词,两个字都带有口字旁,你想象一下,张着大嘴的洪水像什么?

生:像野兽,,,像某种事物发怒的吼叫。

师:也就是说,怪兽发出的巨大的声音就叫什么?

生:咆哮

师:大家好好想一想,那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呢?山洪咆哮而来,树木——

生:大树被连根拔起

师:怎么倒的?

生:被洪水冲的

师:房屋

生:大片的房屋被洪水冲毁了,巨大的石块被冲的到处乱滚

师:人们

生:人们很惊慌

师:怎么个惊慌法?你想象一下,有的。。。。

生:有的抱着孩子,到处乱跑

师:还有的

生:还有的衣服都来不及穿,光着脚跑出来了

师:多么可怕的洪水啊!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想象再来读这段话,读!生:读

师: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党支部书记的沙哑的喊话,读

生:读

师:这个时候我们再来读老支书的话,你对他有什么新的认识?

生:沉默

师:你看一看这三句话,与文中的其他句子相比,有什么特点?

生:这句话连续用了三个叹号。

师:哦,你看他关注到了标点符号,我们知道叹号往往是用来表示说话人内心强烈情感的,三个叹号怎么了?

生:三个叹号表示了老汉很着急。

师:这个时候,三个叹号难道表示的仅仅是着急吗?

生:我感到现在会非常着急。

师:你说的。。。。

生:要是都逃不出去怎么办?

师:把你想的读出来。

2读:“桥窄。。。”

师:你们听出焦急了吗?

生:没有。

师:请你自由地再来读一读,想象着当时。。。

生:读

师:(一生小声入情地在读)我听着他呀已经进入角色了,请你来读。

生:读

师:你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这样读吗?

生:因为老汉感觉如果人们乱成一堆的话,一个都过不去,都会死亡。

师:所以他说要干什么?

生:排成一队。

师:这说明了什么?

1:这是说的桥非常窄。

2:老师,我来给他补充,我觉得应该是指出了一条明路。

师:什么明路啊?

生:正确的逃生路线。

师:对啊,现在你自己再来读读这段话,肯定有新的认识了,对吧?想象一下,在当时的情况下,他给大家指出了一条路线,看出了老汉 。。。。

生:机智果断

师:你读出他的机智果断。

生:读

师:大家再看这三句话,这个顺序能不能颠倒一下?试试。有的同学已经有认识了,刘力睿

生:不能,因为桥窄是排成一队的原因,如果“桥窄”排在后边,就没有理由排成一队。

师:对,那为什么党员排在后边?

生:因为党员要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师:你看,在那么紧急的情况下,老支书这么快地指出了办法,而且语言如此精准,思维如此清晰,真是有大智慧的老共产党员啊!我们再读!

生:齐读。

师:好,你还画了哪句话?

生: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这个让我感觉到老汉在全村里的威望很高。

师:课文里有一个词你注意到了吗?

生:拥戴

师:继续交流。

生:请大家看到第15自然段。“老汉突然。。。豹子。”这里让我感动,因为如果是别的父母,就会先让自己的儿子走,而老汉却将自己身为党员的儿子拉了回来,

师:那个字、动作是什么?

生:揪

师:从这里,你看出什么?

生:从这里,我看出老汉大义凛然,不让自己的儿子浑水摸鱼。

师:还有谁画了这句?

生:我也画了这句话,这句话触动我的是,平常别的父母如果看到山洪来了,他会让自己的孩子先过去,而这个老汉却让自己的儿子排到后边,从这里看出老汉大公无私。

师:大公无私(板书),你读出他的大公无私。

生:读

师:谁还画了这句话?来,请你来。

生:我认为这个从图中可以观察到,这个老汉紧紧地抓住他的儿子往后一直拉,表示出这个老汉他临危不惧,并且大公无私,不让他的儿子先走,而是让别的村民先逃生。

师:也就是说,在村民和他儿子之间,他选择了谁?

生:村民。

师:可见他的大公无私。大家想一想,在这个时候,把他的儿子拉出来,排到队伍后面,就意味着有可能使儿子失去生命,可他仍然这么做了,正如课前有的同学提出的:难道老汉不爱自己的儿子吗?

生:并不是,他是为了党,可以付出一切。

师:在老支书对儿子的动作上,还有一处,你找到了吗?

生:从这边到第20自然段,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从这里我很感动,就是说因为从这里能体现出他是一位伟大的父亲。

师:具体说一说。

生:因为他是吼道,平常说话为什么不用喊,吼表现出感情,用力如果小一点,他儿子就可能推不上去了,当时桥快塌了。

师:你看为什么他理解得这么深刻呢?就是因为他像刚才理解老汉的话一样,联系了前面的环境,当时木桥已经——

生:发抖,痛苦地呻吟

师:在这种情况下,老汉吼道——

生:读

师:谁还画了这句话?

生:桥发抖了,快塌了,生死关头老汉首先想让儿子逃生。他对儿子有着深深的爱。

师:对儿子还是有一种深深的爱(板书)在乡亲们和儿子之间,他把生的希望——

生:留给乡亲们。

师:在儿子和自己之间呢?

生:把生的希望留给儿子。

师:就在他用力地把儿子推上木桥,(配乐)那一刹那间,木桥塌了。他的儿子被洪水卷走了。他看着这些,他在声嘶力竭地呼唤自己儿子的时候,一个浪头也——

生:吞没了他

师:读

生:“五天以后。。。”

师:(强调)她来祭奠两个人。

生:她丈夫和她儿子。

师:同学们,故事咱们读完了,我想,老支书这个形象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大家来回想一下,我们是怎么来感悟老支书这个人物形象的呢?现在,咱们再来回顾一下:(出示环境描写的句子和描写老汉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

生:领读红字段落,其他学生齐读黑色字体。

师:当时我们是怎么来感受这个人物形象的呢?谁来说一说?

生: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

师:还联系了什么?

生:环境。

师:对,还联系了当时的环境。(板书)文章咱们就学到这里,现在想一想,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吗?这个作为咱们的作业,课下写到课堂收获栏里上,另外呢,继续练习有感情地读课文,把描写老支书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和描写雨水、洪水的句子抄写一遍。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9eb42f2cc7931b764ce1570.html

《《桥》教学实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