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以德教案

发布时间:2020-04-29 00:19:0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为政以德》学案   

一、基本要求

1、背诵篇章:2.1、2.3、13.6章和16.1章“丘也闻有国有家者”至“而在萧墙之内也”部分。

2、重点掌握下列字词在文中的意思:社稷

3、理解下列字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等。

4、理解下列词语与现代意义的区别:民免而无耻;节用爱人;祸起萧墙;分崩离析;鸣鼓攻之;既来之,则安之。

二、了解孔子及其思想。

学习《<论语>选读》之前,请同学们阅读下列文章及资料。

1.《<论语>选读》教材的“前言”。     2.附录一《孔子年谱》。

3.附录二朱自清《四书》。            4.《读本》中林语堂翻译《 史记·孔子世家》。

5.《读本》金景芳《孔子思想述略》

三、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譬如(    )  冉有(     )  千乘之国(     )  颛臾(     )   社稷(    )

虎兕(     ) 柙(     )    椟(    )         近于费(    )  盍  (    )

偃  (     )南宫适(     )羿(    )         奡(    )     

2.通假字(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释作        

②道之以政……道之以德:            ,释作        

③道千乘之国:            ,释作        

3.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活用的类型,并解释)

之:                            ②食,                           

③则修文德以                    ④既来之,则                        

⑤如杀无道                          ⑥以杀有道                              

⑦君子之德                        ⑧小人之德                            

⑨举而教不能                      ⑩于斯三者何                         

4.一词多义(给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

①为                                        ②政

政以德、子                            为以德      

昔者先王以东蒙主                          道之以      

何以伐                                   ③足

后世必子孙忧                              食,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之辞                  年饥,用不      

而求也之聚敛而附益之                      百姓,君孰与不      

④必                                        ⑤相

不得已而去                                则将焉用彼          

后世为子孙忧                              今由与求也夫子        

⑥是                                        ⑦过

无乃尔过与                                无乃尔是       

社稷之臣也                                且尔言         

谁之过与                                  是谁之         

5.古今异义(划出下列句中与现代意义有区别的字词,并解释)

①民免而无耻:

②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③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④既来之,则安之:

6.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字的特殊类型,并翻译句子)

①为政以德:           ,译:                                       

②道之以政:           ,译:                                      

③齐之以刑:           ,译:                                      

④使民以时:           ,译:                                      

⑤临之以庄:           ,译:                                       

⑥既富矣,又何加焉 :           ,译:                         

⑦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译:                         

⑧无乃尔是过与:           ,译:                         

7.固定句式(翻译下列固定句式的意思)

无乃尔是过

何以

③年饥,用不足,

8.其他重点字词(解释)

之以刑                              ⑵有耻且        

⑶子                                ⑷冉有        

事而信                              ⑹节而爱人        

使民以时                              ⑻是社稷之臣也        

就列                             ⑽丘也闻有        

⑾非吾                              ⑿小子鸣鼓而之可也        

饥,用不足                          ⒁草之风,必        

⒂使民敬、忠以                        ⒃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9.背诵自测

①子曰:“为政以德,                                   。”

②子曰:“其身正,              ;其身不正,              。”

③子曰:“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

④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                                

四、思考探究

1.阅读《论语》中的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①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②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③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⑴从“何以伐为?”和“焉用杀?”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政治主张,那么孔子提倡的是什么呢?

                                                                             

⑵孔子强调“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的作用,但是他又叫他自己的学生对求“鸣鼓而攻之可也!”,这样做不是自相矛盾的吗?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呢?

                                                                                

                                                                                

2.请从下列两句中任选一句,结合现实写一段话,谈谈你对这一名句的体会。

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⑵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五、课外延伸

1.阅读《读本》第一课《为政以德》。

2.理清孔子学说中的几个概念。

[仁]孔子学说的核心概念是“仁”。“仁者爱人”,“仁”即“爱人”。和墨子无等差的“兼爱”不同,孔子的仁爱是有差异的爱,这种差异源自于人的血缘天性和财富权利不平衡的社会现实。“克己复礼为仁”、“亲亲为仁”、“孝悌为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仁、“己所有欲,勿施于人”为仁、“恭、宽、信、敏、慧”为仁、“刚、毅、木、讷近仁”、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为仁……如此种种的仁正是仁在现实的差异性呈现。在不同的人事关系中,仁都有它的具体规定性,这种在现实中的具体规定了的仁即“德”,孔子的仁是一个涵盖最大现实包罗众德的最高概念。“好仁者,无以尚之”,如果一个人能称得上仁,那就是完美无缺的人。

[德]周朝人提出的“德”是“处事得宜”、“揖让、重视文治、不尚暴力”的意思。“包括敬天、孝祖、保民三项内容,运用在政治上即是要求明察和宽厚”。孔子把政治理解为安定社会的社会秩序,把德作为形成有序社会的各种最佳处事原则和方法。德即有序,有序即最好的政治,而最好的政治在孔子看来就是社会的安定有序。德的最大化即仁的最大化,也是社会的最有序最安定化。德在现实中的具体形式就是“礼”,礼是仁德在具体事务上的执行力,表现为各种不同的行为规范,遵循了礼,也就符合了德,趋向了仁。

[礼]“礼”并非“礼节”、“礼貌”那么简单。礼的本质是异,即差异。用来显示社会中贫富、等级、天性等之间的差异,也就是说,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和各色人等之间,必须遵守各自的行为规范,绝对不可混淆……这样就形成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上下尊卑关系,人人必须遵守,不得有所逾越;如果大家都遵守礼,那么这个社会的运行就非常有秩序了。如果违背了礼,就是“僭越”。但是礼并非徒具行为的外表,仁德是它的内涵,如果符合仁而违背了礼,也依然是仁者。另外,只强调差异的社会是没有发展的可持续性的,于是孔子在强调“礼”的同时也强调“乐”的修养。

[乐]“乐”就是音乐,带上了强烈的政治色彩,被孔子赋予调和各种差异的社会功能。音乐在保健个体的情绪健康之外,还可以激起现实差异社会中人们共同的情感共鸣,在精神上使人有“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和谐愉悦之感,从而缓和遵循“礼”所突出的人与人之间的现实差异感,特别是财富和权力的差异造成的心理失衡感。“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有了乐的调和,人们就不会埋怨;有了礼的规范,人们就不会相争,社会从此可以得以长治久安。

[中庸]服务于政治理想孔子的哲学也是一种道德的哲学,西方哲学大师黑格尔明确指出孔子的哲学不是思辨的哲学,而是道德的哲学。“孔子的哲学思想,主要是企图回答社会与人生的问题。”孔子的中庸之道即是“处事得宜”的意思,在方法论上它“具有统率诸德的靖普遍作用”。试想普天下任何一件人事的处理都恰到好处,即意味着达到了完美的仁德之境,所以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六、课外作业

完成《作业本》P1——P7

《为政以德》学案参考答案

一、基本要求

1、背诵篇章:2.1、2.3、13.6章和16.1章“丘也闻有国有家者”至“而在萧墙之内也”部分。

2、重点掌握下列字词在文中的意思:必(表假设,如果)用(费用,用度)社稷(国家)相(扶着盲人走路的人。文中是比喻)国(诸侯的封地)家(大夫的封地)年(收成)劝(努力)

3、理解下列字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通“拱”,环绕,环抱)、(通“导”,训导)、(整治,整顿)等。

4、理解下列词语与现代意义的区别:民免而无耻;节用爱人;祸起萧墙;分崩离析;鸣鼓攻之;既来之,则安之。

二、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譬如(pì )  冉有(rǎn  )  千乘之国(shèng)  颛臾(znānyú )   社稷(jì )

虎兕(sì )  柙( xiá )    椟( dú)          近于费(bì )     盍  (hé  )

偃  (yǎn  )南宫适(kuò  )羿(yì )          奡(ào  )      

2.通假字(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共   拱 ,释作  环绕,环抱      

②道之以政……道之以德:  道     导     ,释作 训导   

③道千乘之国:   道    导     ,释作  治理      

3.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活用的类型,并解释)

之:  使动用法  使……富裕      ②食,兵  使动用法    使……充足    

③则修文德以使动用法  使……来 ④既来之,则  使动用法   使……安定

⑤如杀无道  动词作名词 没有道德的人 ⑥以杀有道  动词作名词  有道德的人

⑦君子之德 名词作动词  好比风    ⑧小人之德   名词作动词   好比草   

⑨举而教不能  形容词作名词   优秀的人  

⑩于斯三者何 形容词活动用动词,把……放在前面,先做……

4.一词多义(给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

①为                                        ②政

政以德、子动词 治理                  为以德  名词,国政    

昔者先王以东蒙主  作为                    道之以  名词,法制,禁令

何以伐 句末表反问语气词                   ③足

后世必子孙忧 动词 成为                    食,使动用法使……充足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之辞   介词,替       年饥,用不  充足    

而求也之聚敛而附益之   介词,给           百姓,君孰与不   富足   

④必                                        ⑤相

不得已而去  表假设,如果                  则将焉用彼扶着盲人走路的人。后世为子孙忧   一定                       今由与求也夫子    辅佐

⑥是                                        ⑦过

无乃尔过与  助词,表示宾语提前。          无乃尔是   责备    

社稷之臣也  代词这                      且尔言   错误      

谁之过与   代词,这                       是谁之   过错      

5.古今异义(划出下列句中与现代意义有区别的字词,并解释)

①民免而无耻:无耻:古义,由于没有教化,百姓没有羞耻心,不懂得羞耻;

今义,不顾羞耻,卑劣,品行差。

②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有事:古义,指发动战争,事,指战争,祭祀等军国大事;

今义,有事情,事,通常指一般的事情。

③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以为:古义,以之为的省略,译为,把……当作。今义,认为。

④既来之,则安之:古义:在文中有使动性,即“使他们来了,就要好好安顿他们”。

                  今义:既然来了,就应安下心来。

6.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字的特殊类型,并翻译句子)

①为政以德:介宾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译略。

②道之以政:介宾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译略。

③齐之以刑:介宾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译略。

④使民以时:介宾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译略。

⑤临之以庄:介宾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译略。

⑥既富矣,又何加焉 :宾语前置,何加,即“加何” ,译略。

⑦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宾语前置句,孰与,即“与孰”,译略。

⑧无乃尔是过与: 宾语前置句,尔是过,即“过尔” ,译略

7.固定句式(翻译下列固定句式的意思)

无乃尔是过表示推测语气,译为“恐怕……吧”

何以文言中的固定句式,表示反问,译为“为什么要……呢?”

③年饥,用不足,译为“对……怎么办”

8.其他重点字词(解释)

之以刑 动词,整治,整顿   ⑵有耻且 动词至,来。指内心归依,心悦诚服。

⑶子  动词,到                      ⑷冉有  动词,驾驶马车,赶车 

事而信  做事情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⑹节而爱人 费用,用度

使民以时   役使                      ⑻是社稷之臣也   国家    

就列 陈列,施展 担任  职务    ⑽丘也闻有诸侯的封地;大夫的封地

⑾非吾  同一类的人                ⑿小子鸣鼓而之可也  批判,指责  

饥,用不足  收成   ⒁草之风,必  加;仆,倒伏。这里比喻被折服,被感化

⒂使民敬、忠以  努力                  ⒃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亲身从事耕种

9.背诵自测(略)

三、综合探究

1.阅读《论语》中的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①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②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③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⑴从“何以伐为?”和“焉用杀?”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政治主张,那么孔子提倡的是什么呢?

答:以德治国

⑵孔子强调“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的作用,但是他又叫他自己的学生对求“鸣鼓而攻之可也!”,这样做不是自相矛盾的吗?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呢?

答:孔子为政的根本思想应该是以德治国,并且这种以德治国的思想有很多是值得肯定的,比如说教育熏陶(1分,要肯定孔子的思想);但是道德的作用并不是无上的,有时在特殊的环境和特殊的人要有不同的对待方式。(1分);冉有的这些话让孔子觉得他是那种屡教不改的人,所以孔子认为冉有再也不用用那种道德去感化的方法,而应当去声讨他。(1分)表述通顺、完整(1分)(共4分)

 2.请从下列两句中任选一句,结合现实写一段话,谈谈你对这一名句的体会。

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⑵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五、课外延伸

阅读《读本》第一课《为政以德》。

六、课外作业

完成《作业本》P1——P7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7b2efc0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00.html

《为政以德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