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寓言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9-02-26 19:34:2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寓言的启示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9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实验小学 陈晶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材内容包括人教版语文三年下册第9课《寓言两则》,一则《亡羊补牢》,一则是《南辕北辙》。《亡羊补牢》讲的是一位养羊人丢羊补牢的事,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南辕北辙》讲的是一个人想到南方的楚国去,他却朝北方走的事,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是难以达到目标的,也就是“背道而驰”的意思。这两则寓言,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故事寓意深刻。

另外教材内容还包括《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之多味童年》第一单元“智慧万花筒”中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和《鹬蚌不争》两篇寓言故事,其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选自高洪波的儿童诗体裁,《鹬蚌不争》则是严军的创作故事作品,通过相争与不争两个故事的对比,来揭示争,互不相让,两败俱伤,他人得利;不争,化敌为友,团结合作,才能共渡难关的启示。

【导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则寓言的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2. 初步掌握寓言故事的学习方法(读、、悟、联),并学以致用。

【导学重点】

理解则寓言的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导学时间】

1课时

【导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看图猜寓言

1.同学们,平时我们学过和课外读过一些寓言故事,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好玩的游戏:看图片猜寓言。依次出示6故事图片(守株待兔、画蛇添足、拔苗助长、狐假虎威、盲人摸象、掩耳盗铃)

2.学生看图猜寓言故事。

3.齐读成语。

4.师小结揭题同学们刚刚读的这些成语,都是出自于寓言故事。寓言故事可有趣了,故事里的主人公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和其他事物。而且在短小的故事里,蕴含着大大的道理(板书小故事,大道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则寓言,去感受寓言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板书课题:寓言的启示

【设计理念】用游戏猜图的方式,引出寓言故事的主题,既复习了旧知,又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并且通过教师巧妙的导语,介绍了寓言“小故事、大道理”的特点,一下子拉近了孩子们与寓言故事这个主题的距离

二、教授方法,读懂《亡羊补牢》

(一)读一读——读文知事

1.读故事前,老师先来检查大家生字学习情况。

1)强调“圈”多音字的读音。

2)读好轻声词窟窿 街坊 盘缠 结结实实。

2.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亡羊补牢这个故事,注意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学生自由读故事。(板书:读一读

1)根据提示,谁能来说一说?如果能结合文中出现的词语来说,就更棒了。

养羊人第一次丢了羊,街坊好心( )他却( ),等到第二次又丢了羊,他( ),赶紧( )从此,他的羊( )。

3)出示——亡羊补牢,结合字典和课文内容,理解亡与牢的意思。师:你看,故事的题目就是故事的主要内容,多有意思呀。会结合字典意思和文中的意思去理解词语意思,多好呀。

【设计理念】词语过关检查抓住本课最重点的轻声词以及多音字“圈”,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能读准字音。再读准词语的基础上,教师明确读书要求,让学生自己读故事,对故事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再结合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巧妙搭设了阶梯,用词语填空的形式来概括故事,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学生们能较快地将故事概括出来,也学会用文中词语概括内容的方法。最后再进行题目释义,学生读文知事后,理解起来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二)议一议——析人物特点

1. “劝”感知人物特点:

1回想:当牧羊人第一次丢羊后,街坊们都劝过他,请在故事中找到相关句子画出来(出示语句)

2谁来劝劝那位羊人?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其实街坊的话中,有个词就能知道街坊是担心着急的,你们猜猜是哪个?(赶快)对,抓住话语中的关键词语,我们就能体会到人物的情感

4看得出来,你们都是些好心的街坊!让我们再一齐劝劝那位羊人吧!齐读。

2.品“答”感知人物特点

1听了街坊的劝告,牧羊人是怎么回答的

出示语句: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1)这是一句什么句?

2)读反问句和陈述句有什么不同?生回答,师范读、生齐读

3牧羊人打算修羊圈吗?(不打算)

出示陈述句:羊已经丢了,不修羊圈了。

2)下面,我们来分角色合作读读这组对话。师读街坊的话,学生一二组读反问句,三四组读陈述句。学生再换句品读。

哪一句更让你感觉到养羊人不想修羊圈?学生谈感受

师:这就是反问的表达效果:加强语气,突出强调牧羊人不打算修羊圈。

3.品“结尾”感知人物特点

1当发现丢了第二只羊后,这时候养养人才开始修羊圈。请同学们看到故事的结尾,你从哪看出知错了?(他后悔了……,对,从他的想法

你又从哪看出他改错了?(赶快堵上……,从他的行动

2读到这里,你对牧羊人有什么评价?说说你的理由。

3)学生结合之前品读感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相机点评。(板书:议一议

【设计理念】品析人物,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通过抓住街坊的“劝”和养羊人的“答”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对比朗读中,感知养羊人的人物特点,也通过抓住故事的结尾,从而对人物有一定的认识,进而进行合理的评价。

(三)悟一悟——感悟道理

1)从养羊人的身上,你悟出什么道理呀?板书:悟一悟

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2)同学们,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难免说错话,办错事,但只要我们能做到有错就改,还不晚!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

【设计理念】通过前面的读和议,学生们对故事有了深层次的理解,对人物特点有了一定的认知,故事蕴含的道理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教师在此以“亡羊补牢,未为迟也!”作为道理的延伸,也为下一环节“联系生活”作出铺垫,相得益彰。

(四)联一联——联系生活实际

1)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亡羊补牢”这样的事情:(板书:联一联

师:爱吃零食你长蛀牙了,医生帮你补好牙,告诫你今后要少吃零食了,勤刷牙的时候,你就可以用 来提醒自己?

生:“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师:同桌眼睛近视了,她总不当一回事,你可以劝说他:从现在开始保护眼睛还来得及,

生:“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2)师小结:同学们,这就是寓言故事的魅力,通过小小的故事,让人们明白深刻的道理,可以来警示自己也可以用来告诫他人,给人以无穷的启示。

(五)总结方法

刚刚,在学习《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的时候,我们用了“读一读、议一议、悟一悟、联一联四个步骤来学习,那么寓言故事就会越读越有滋味了。

【设计理念】两个生活中的情景,一个自己一个他人,引用亡羊补牢的寓意,让学生明白寓言故事所悟出的道理是可以警示自己告诫他人,给人以无穷的启示,紧扣了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的目的。并且结合板书总结寓言故事的“读、议、悟、联”四步法,为接下来的学以致用做好准备。

三、小试牛刀,学以致用《南辕北辙》

师:下面我们运用这四步法,来学习另外一个寓言故事——《南辕北辙》。

1. 看题质疑: “辕”和“辙”分别是什么意思?谁知道?出示图画,形象感知(“辕”,车前驾牲口的两根直木;“辙”,车轮压过的痕迹。)

2. 小组合作分角色读读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主要由四组对话构成,谁知道读对话关键要表现出什么?(我们可以运用刚才学到的抓住关键词来体会人物情感的方法来读)人物的语气、表情、动作等。

3.这个故事讲了一件怎么的事?能从故事中找一句话来概括?(楚国在那边,他硬要往北边走。)

4.你觉得这个去楚国的人可笑吗?为什么?

1目标是南边,却一直朝着北边走,目标和方向相反,所以很可笑。

2)生:别人劝告他,他总是不听劝,总是说“没关系”。

师:你看那个乘车人老说没关系,因为他觉得……

生:他的马快、车夫好、盘缠多,到楚国肯定没问题

师:那你说会吗?(不会)为什么?让我们一齐读读这段话。

出示大屏幕: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他的马越好,赶车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到不了楚国。

同学们,你们说说这位去楚国的人能否到楚国?对,文中的五个越,就代表他只会离他想去的楚国越来越远 ……

5.这个南辕北辙的人身上,你悟出什么道理了呢?(做任何事,要是选择错了方向,无论怎样努力,也是达不到目标。

6.这种人在我们生活中好像很可笑,不常见,可是有时候我们还真的会办这点傻事呢。你有没有见过南辕北辙的人呢?

1)生联系生活举例子,教师相机点拨。

2)师小结:看来,南辕北辙的人还真不少,今后再见到这种人,我们一定要给他们讲《南辕北辙》这个寓言故事,让他们不要再做傻事了。

【设计理念】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读、议、悟、联”四步法快速学习《南辕北辙》,有方法,有步骤,教师适当“扶一扶,引一引”,故事轻轻松松就可以学会了。

、大显身手,合作自学《鹬蚌争》

1.师:两个寓言故事的两个人虽都有错,但是听与不听劝告,最终两个人得到的结果完全不一样接下来,我们再来读《语文主题学习之多味童年》中的两篇很有趣的寓言故事,出示课题:《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和《鹬蚌不争》

2.故事中的两个主角,让我们先来认识认识它们。正音和带图解释“鹬”:指一种鸟,嘴和腿都很长,喜欢在水边和田野中捕食小鱼和贝类。“蚌”:贝壳长圆形,黑褐色,生活在淡水里,有的可以产出珍珠。请同学们认真默读,看看争与不争又会所带来的不同结果。

3.小组合作学习:

1)默读两篇寓言故事。

2)各小组选择其中一个最感兴趣的寓言故事运用四步法合作学习,完成学习单。

4.小组汇报,教师总结评价。

(争,互不相让,两败俱伤,他人得利;不争,化敌为友,团结合作,才能共渡难关。今后,如果我们身边还有发现“鹬蚌相争”这样的事情,同学们就可以给他们讲讲这两个寓言故事,来启发他们。)

【设计理念】从学————放,从课文两篇寓言故事拓展到《语文主题学习丛书2》两篇寓言故事,从“听与不听劝告”到“争不不争”的对比,以读寓言故事的方法为语用点,使学生在一节课学习掌握了四个寓言故事,大量阅读在课堂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充分让学生感悟到寓言的启示,感知寓言故事的魅力。

、拓展阅读,布置作业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收获很大,学习了4个寓言故事,还学会了阅读寓言故事的方法,那就是——(结合板书回顾:读,、悟、联四步法)。其中《亡羊补牢》《南辕北辙》《鹬蚌相争》个故事都出自《战国策》一书,这本书收集了很多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另外一本是国外著名的希腊寓言《伊索寓言》,希望同学们选择其中一本并能运用学寓言的方法去阅读,到时在我们的语文实践活动课上进行交流。看谁知道的寓言多,受到的启示大。

【设计理念】屠呦呦在发表诺贝尔获奖感言时曾说:“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去种草,待到春暖花开时,就会有一批骏马任你挑选。”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认为语文教学何尝不是如此!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就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大量阅读才能实现。以课堂大阅读,多篇并行为着力点,加上课后拓展大阅读,长期以往,我们不正是那成功的种草人吗?

【板书设计】

寓言的启示

小故事 大道理

读一读 议一议

悟一悟 联一联

【设计理念】板书简洁明了,四步法一目了然,便于学生摘抄笔记,熟记于心。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78c018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8f.html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寓言的启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