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党校研究生招考复习资料——中国哲学史

发布时间:2023-03-28 06:28:2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简答论述
1.简述周奴隶主贵族所谓的“德”的具体内容。答:一是“敬天”;二是“保民”;三是“孝祖”2.试论述孔子的“仁”的学说。答:孔子贵“仁”“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精髓所在,也是孔子政治思想、道德思想、教育思想、文献整理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前。1.“克己复礼为仁”说明仁的基本性质和内容,就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周礼的规范。2.“为仁由己”说明了求仁完全是自觉的,由自己决定的,并不依靠他人。3.孔子还把“亲亲”作为“仁”的一条根本原则。4.孔子对“仁”也灌注了新意,这主要表现在他提出“仁者爱人”的观点上。5孔子不仅用“爱人”来解释人,而且提出“忠恕”来作为实行“仁”的途径。所谓“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6.孔子讲仁者“爱人”,也是“情”和“理”的统一。
3.简述孔子“智”“仁”“勇”三者的关系。答:“知”“仁”“勇”在孔子看来是一个仁者(理想人格)的必备品质。这三者的关系是:1.“仁”是核心,“仁者必勇,勇者必不仁”2.“智”是仁人,勇士的前提条件;3“勇”是实现其道理的理想手段。
4.简述墨子提出“三表”来作为判别是非,真伪的客观标准。答:首先,“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是说判断一种学说的是非真伪,必须在历史的记载中寻找前人的经验作为根据。其次,“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这是以直接经验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第三,“废以为行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这是从社会政治的效果来检验知识的真假和言论的好坏。墨子的“三表”足以说明他是个朴素唯物主义的经验论者。
5.试论《老子》“道”的学说答:《老子》第一个提出“道”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1.《老子》书中的“道”既是指世界的统一原理,又是世界的发展原理。2.“道”产生天下万物。3.“道”是超越宇宙万物的本体,但它又体现于万事万物之中,体现了具体事物中的道,称为“德”4.“道”作为世界的发展原理,不停地循环运行,永远不会改变。
6简要说明《老子》无为范畴的两重性。答:《老子》提出“无为”有其两重性:一方面,反对了有神论,宣扬了无神论观点;另一方面,也反对实践,叫人无所作为。
7.简述《管子》所说的“静因之道”答:静因之道是要抛弃主观成见而如实地反映(效法)客观事物,遵循客观规律而行动,并非随意采取办法。
8.试述孟子的“性善”说。答:“性善”说是孟子哲学的中心思想,也是他“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1.孟子认为人性是善的,人天生有仁、义、礼、智四端,把这四端扩而充之,就是仁义礼智四种道德。2为了论证性善说,孟子诉诸于人们的直接经验,从每个人的直接经验推论出人人都有天赋
道德。3.孟子还从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来论证性善说。4.孟子还用可能和现实这对范畴来为性善论作论证。5孟子是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地阐述了“人性”问题的哲学家。
9.如何理解孟子的“养浩然之气”答:“养浩然之气”是培养理想人格的方法,1)对于“浩然之气”这种精神力量,一方面要靠理性把握(理)与义才能达到(“配义与道”;另一方面,还要靠“养”,即持久不懈的修养和锻炼,2通过学习和锻炼来养浩然之气,就可以做到,孟子的“养浩然之气”的理论,高度推崇理性的自觉与意志的坚定作用,对于培养我名族正气起了积极的作用。
10.试论庄子相对主义的认识论思想。答:1)相对主意是庄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这种思想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理论根源。庄子的相对主意,首先表现为否认客观事物的质的区别。3)其次,庄子从相对主意出发对人的认识能力(感觉和理性)和知识的可靠性也表示怀疑(4)庄子对人类获得的知识的可靠性也表示怀疑。5庄子的相对主意还表现在否认认识(真理)的客观标准上。6)总之,庄子以相对主意作为认识论的基础,怀疑人的认识能力和知识的可靠性,否定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对人的逻辑思维提出了种种责难,这些都是错误的。
11.简述庄子培养理想人格的修养方法。答:第一,“缘督以为经”。所谓“缘督以为经”,就是站在是非善恶之间,这样生命就不会被损害,便能自由自在地生活了。第二,“坐忘”“坐忘”也是彻底地“忘”,不仅忘掉客观世界,而且忘掉自己的肉体,忘掉一切认识活动,那就达到了与天地混为一体。
12.如何理解惠施的合同异。答:惠施主张“合同异”1)从属关系来考察事物之间的同异,叫做“小同异”2)万事万物之间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相异的一面,这叫“大同异”3)要无差别地去爱一切东西,使天地万物和自己都结成一体,从而也否定了事物“同”“异”的客观界限。
13.如何理解公孙龙的白马非马?答:1“白马非马”接触到了共性和个性、同一性与差别性的矛盾关系。2)从名实关系说,“马”之名是用来表示形体,“白”之名是用来表示颜色,“白马”包括了两个因素,而“马”却只指形体,所以说“白马”不是“马”,公孙龙在这个论证中,指出了“马”和“白马”两个概念的区别,在逻辑思想发展史上是一个贡献。3)从逻辑上说,“马”这个概念的内涵小,“白马”的概念内涵大;“马”这个概念的外延比“白马”的外延要广,它包含了白马、黄马、黑马以及所有的马,但是,绝不能把这两个概念形而上学地割裂开来。
14.简述荀子的天人关系论。答:荀子批判地审查了诸子百家关于天人关系的学说,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的唯物主义命题,1荀子把阴阳风雨潜移默化的机能叫做“神”把由这种“无形”的机能所形成的物质自然界叫做“天”2“天行有常,不为尧成,不为桀亡。”自然界的运行有其恒常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760f5f9f705cc17552709b2.html

《省委党校研究生招考复习资料——中国哲学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