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忆》微课

发布时间:2018-07-07 14:19:5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十六年前的回忆》读写结合微课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李大钊在被捕时坚贞不屈的事迹,领悟课文运用对比。

3读写结合训练点:仿效课文对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并迁移到写作中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补充描写“我”的外貌描写

三、【教学难点】

迁移到写作中,写写家人或好友的外貌

四、【教学过程】

(一)品读父亲法庭上的表现

1、过渡:被捕时父亲处变不惊、临危不惧,法庭上,父亲的表现又如何呢?请大家默读18-28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给你印象最深?用“----”画出并在旁边写批注。

2、学生自由读,写批注。

3、汇报交流。

4指名读出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找到外貌描写句子,出示句子细细品读文本。

出示句子: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1) 老师追问:这句子抓住人物什么来写?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外貌。我体会到李大钊已经受过刑。

(2) 哪位同学告诉我,你是从哪些关键词体会到了?

生:没戴眼镜 乱蓬蓬的长头发

(3) (幻灯投影)历史资料;李大钊被捕以后,受尽了敌人的残酷拷打和折磨,敌人惨无人道地用竹签敲进他的指缝里,最后竟剥去了他双手的指甲。但他始终无所畏惧,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

(4) 李大钊受刑时会默默地想些什么呢?指名回答,感悟人物形象。

(5) 哪个能读出李大钊受刑的艰辛却坚贞?指导朗读,读出感情。

(6) 渗透学法:联系当时的历史资料、时代背景是理解句子的好方法,也是感受人物品质的好方法。

(7) 李大钊的高尚品质感动了你我,让我们全班齐读,歌颂李大钊的坚毅。

2 “我”的表现又如何?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变化?

( 1)生回答:“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了。我不知道当时哪里来的机智和勇敢。

2)(找得真准确啊,那“我”为什么有这样的表现呢?)引导学生领悟“我”是受到父亲的感染。是啊,父亲受刑之后仍然平静、慈祥,他的女儿也变得机智、勇敢。

(3)“我”的机智和勇敢由哪位同学朗诵出来?指名朗读

(4)过渡:这是抓住了人物的语言描写,那么我们目睹了当时的情景后,文中的“我”该有怎样的外貌描写呢?先指名说一说,再动笔写一写。

(5)投影学生作品,让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老师指引学生评析。

(二)品读父亲遇害后,家人伤心欲绝的表现。

1、默读“被害后”的文段,找出令你感受到家人伤心欲绝的句子。

2、生默读后回答。

3、母亲悲痛的表现仿似出现在我们面前,请女同学齐读。

4、那么“我”的表现呢?(指名两位学生回答)

5、说得很具体,那么写就应该写得更详细。拿起笔写几句话,形象地刻画一位失去父亲的女儿的表现。

6、请一位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

()小结

在阅读中,我们可以抓住人物的外貌描写来体会人物品质,感受人物崇高精神。在写作上,我们也可以迁移运用这种写法,为了刻画人物某方面的特质而对人物进行描写。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5ed2af6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04.html

《《十六年前的回忆》微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